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00)
2023(6854)
2022(5712)
2021(5449)
2020(4672)
2019(10674)
2018(10976)
2017(20192)
2016(11260)
2015(12245)
2014(12312)
2013(11625)
2012(10679)
2011(9567)
2010(9924)
2009(9474)
2008(9659)
2007(8338)
2006(7550)
2005(7177)
作者
(29301)
(24511)
(24334)
(23406)
(15671)
(11555)
(11200)
(9386)
(9352)
(8754)
(8488)
(8350)
(7940)
(7816)
(7808)
(7530)
(7133)
(7068)
(7044)
(7010)
(6236)
(5946)
(5884)
(5686)
(5617)
(5505)
(5490)
(5455)
(4910)
(4773)
学科
(37217)
经济(37120)
管理(35598)
(30603)
(26995)
企业(26995)
(18609)
(15077)
(13430)
方法(12730)
中国(12334)
体制(11959)
(11171)
银行(11159)
(10753)
数学(10608)
(10592)
金融(10590)
数学方法(10449)
(10339)
业经(10295)
(8378)
财务(8357)
财务管理(8325)
企业财务(7952)
(7377)
制度(7346)
(7030)
(6776)
理论(6558)
机构
大学(149592)
学院(146988)
(62149)
经济(60802)
管理(54611)
研究(52802)
理学(45801)
理学院(45251)
管理学(44637)
管理学院(44322)
中国(43257)
(35731)
(31699)
科学(28698)
财经(26175)
(26172)
中心(24238)
(23957)
(23709)
研究所(22941)
(21494)
北京(20311)
(19939)
师范(19764)
经济学(19658)
财经大学(19468)
(19428)
业大(18268)
(18197)
经济学院(17354)
基金
项目(93123)
科学(74106)
研究(71332)
基金(68261)
(58871)
国家(58375)
科学基金(50164)
社会(46562)
社会科(44063)
社会科学(44055)
基金项目(35675)
(35176)
教育(34018)
自然(30606)
(29982)
自然科(29875)
自然科学(29869)
自然科学基金(29362)
编号(28634)
资助(27063)
成果(25345)
(24209)
(22181)
重点(21444)
课题(20759)
国家社会(19728)
教育部(19611)
(19589)
(19465)
(19347)
期刊
(74022)
经济(74022)
研究(51513)
中国(37819)
(30038)
管理(22860)
教育(21690)
(20494)
学报(20371)
(20232)
金融(20232)
科学(19471)
大学(16683)
学学(15277)
财经(13806)
农业(13128)
技术(12164)
(11839)
经济研究(11398)
业经(10543)
问题(9126)
会计(7824)
(7743)
世界(7528)
(7311)
理论(7211)
国际(7022)
财会(6987)
改革(6953)
(6953)
共检索到2442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赵增耀  李富有  
本文指出了公司监督机构设置的国别差异及其与董事会模式之间的关系,分析了独立董事监督与监事会监督的特征及利弊。在介绍国外监事会制度改革的同时,对我国公司治理结构中引入独立董事制度与原监事会制度之间的关系作了探讨,认为不宜用法律形式强制企业必须采用哪一种制度,而应让企业根据其具体情况在这两种制度之间进行选择。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李维安  
在我国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中,监督职能的层次是世界上最多的,但是其实践效果却不佳。最近,随着中央企业的整体改制上市,又出现了一个公司面临两个监事会进行监督的现象。截止2010年2月,我国共有25家中央企业实现主业整体改制上市,预计今后两年将增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欧阳芬  
从各国情况来看,作为公司内部监督机制的独立董事制度和监事会制度都有效的发挥着制约管理层,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的作用。孰优孰劣,尚无定论。本文拟通过独立董事和监事会的制度比较,探讨公司治理结构的内部监控问题。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我国国有企业监督机制研究”课题组  李贤沛  丁贵明  汪海粟  郭跃进  熊胜绪  路巧玲  
国有企业监事会制度的实施是国有企业、国有资产监督体制改革的深化。本文论述了国有企业监事会制度出台的时机和背景 ;分析了健全和规范监事会制度 ,从体制上、机制上加强对国有企业的监督 ,确保国有资产及其权益不受侵犯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 ;论证了外派监事会制度的组织运行特点和优点。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宋宏谋  
建立国有保险公司监事会制度 ,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四中全会精神 ,加强国家对国有资产管理与监督的战略性举措。监事会对国务院负责 ,从性质上来说是国务院的派出机构 ,其根本任务是以财务监督为核心 ,根据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财政部的有关规定 ,对国有保险公司的财务活动及董事、经理等主要负责人的经营管理行为进行监督 ,确保国有资产及其权益不受侵犯。建立国有保险公司监事会制度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创新 ,这项制度的成功既需要监事会自身的积极开拓和努力实践 ,也需要国有保险公司的紧密配合和大力支持。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明辉  
本文在对德国、法国、日本和我国台湾省的监事会制度进行比较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公司法的有关规定,就如何完善我国股份公司监事会制度,加强监事会的监督职能提出若干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虎刚  
文章认为,我国监事会制度主要存在职责不够明确、工作人员力量薄弱、信息获取不完全、监事素质和能力不足、激励机制不到位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明确细化监事会的职责,完善监事会的工作机构,畅通监事会的信息渠道,配备高素质的监事,加强考核激励,着力提高监事会的监督效能,促进企业健康稳定运行。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万伟  
本文通过比较美、德、日等国公司监督模式的特点及其适用的经济特征,并借鉴我国国家委派监事会的经验,提出我国上市公司应将独立董事定位于制衡内部董事,将监事会定位于监督董事会和管理层,强化监事会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以解决上市公司内部监督失效的现实难题。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国务院国资委监事会课题组  
现行外派监事会制度的前身是1998年设立的稽查特派员制度,1999年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后过渡为外派监事会制度。外派监事会制度是相对于内设监事会制度而言的,根据《企业国有资产法》第39条,企业改制包括国有独资企业改为国有独资公司,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改为国有资本控股公司、国有资本参股公司等组织形式。《公司法》规定,国有资本控股公司、国有资本参股公司设立监事会,为区别于外派监事会,通常将国有资本控股公司和国有资本参股公司依据《公司法》设立的监事会称为内设监事会。我国实行外派监事会制度至今已超过10个年头。经过10多年的不断改革,外派监事会制度发挥作用的环境和条件发生了变化,同时,面临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波  
我国国有公司监事会制度经过了三个演化阶段,其制度优势明显。但在实践运作中出现的职权抽象,权、责不协调,权、能不协调等问题使得监事会的监督出现失效,这既需要强化理论底蕴,克服路径依赖,构建配套制度,又需要借鉴国外监事会制度的经验,进行监事会的职能重塑与制度优化,确保国有公司在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以及国家宏观调控上功能的实现。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曜  
本文比较了主要国家的监事会制度 ,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监事会监督权力旁落的现实。在比较了现有的独立董事和监事会的作用之后 ,提出了完善上市公司监事会功能的改革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傅道庆  刘星  
在我国刚刚开始实施的国有企业监事会制度 ,是现代企业制度下 ,公司治理结构中必须的一项制度安排 ,而且有别于其他所有制企业的监事会。本文运用现代企业理论 ,分析研究了在转轨条件下 ,国有企业监事会制度的作用和职能定位问题。对实践中存在的信息质量控制、时间精力安排和激励约束机制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解决思路 ,以利于构建一个有效的监事会制度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周娜  
关于独立董事制度与监事会应如何兼容的问题,至今仍没有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本文利用上市公司独立董事与监事会两者在职能上的重叠与冲突,构建了上市公司独立董事与监事会博弈模型,说明了两者职能上的交叉不仅无害,而且在当前对董事会缺乏有效监督的情况下,独立董事与监事会正是构成了对董事会的双重监督与制约。在现实情况下,二者并存是极其必要的,这也体现了处于改革阶段的中国公司治理结构的特色。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戚聿东  徐炜  
董事会建设是国有企业治理结构改革的核心问题。本文以董事会试点工作中的国有独资公司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了国有独资公司董事会与监事会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国有独资公司董事会与监事会制度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王瑞庭  
向国有重点金融机构和国有重点大型骨干企业(以下简称“国企”)派出监事会,是国家完善和强化对国企财会和审计监督的重大举措,是国家对国企管理方式的重大转变,是防范金融风险、保障国有资产、资金安全、强化国企监管制度的重大创新。 健全和规范监事会制度的意义 以财务监督为核心,运用审计手段开展监事会的监督检查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较强的可操作性。一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迫切需要。国企改革和发展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公司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制度的灵魂;要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公司治理结构,避免并切实解决“内部人控制”问题,强化激励和约束机制,形成股东会授权、董事会决策、监事会监督、经理层执行的职责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