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880)
- 2023(2614)
- 2022(2140)
- 2021(2010)
- 2020(1805)
- 2019(4060)
- 2018(3970)
- 2017(7074)
- 2016(4034)
- 2015(4549)
- 2014(4422)
- 2013(4429)
- 2012(4169)
- 2011(3336)
- 2010(4044)
- 2009(3896)
- 2008(3659)
- 2007(3028)
- 2006(2807)
- 2005(2634)
- 学科
- 管理(13416)
- 审计(12160)
- 业(11718)
- 企(10913)
- 企业(10913)
- 济(10692)
- 经济(10671)
- 财(7652)
- 制(6853)
- 各类(5895)
- 务(5879)
- 财务(5873)
- 财务管理(5808)
- 企业财务(5666)
- 中国(5087)
- 银(4907)
- 银行(4903)
- 体(4694)
- 行(4635)
- 融(4482)
- 金融(4482)
- 方法(4467)
- 体制(4333)
- 数学(2995)
- 学(2968)
- 数学方法(2924)
- 制度(2748)
- 度(2748)
- 业经(2628)
- 地方(2518)
- 机构
- 大学(49177)
- 学院(48375)
- 管理(17088)
- 研究(16634)
- 中国(16157)
- 济(16002)
- 经济(15376)
- 理学(13961)
- 理学院(13735)
- 管理学(13482)
- 管理学院(13378)
- 京(12685)
- 财(12551)
- 科学(9574)
- 财经(9248)
- 江(8921)
- 中心(8653)
- 所(8644)
- 经(8384)
- 会计(7619)
- 北京(7485)
- 农(7340)
- 财经大学(6991)
- 省(6964)
- 研究所(6932)
- 州(6788)
- 院(6663)
- 业大(6351)
- 审计(5996)
- 范(5900)
共检索到901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黄彤
随着审计委员会制度的引入 ,其与我国上市公司原有的内部监督机制———监事会、内部审计之间的关系处理问题已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按照我国当前法律法规的规定 ,三者的职责存在着相似甚至重叠。因此 ,应依据委托—代理理论 ,对监事会、审计委员会和内部审计机构进行功能定位 ,并按照不同监督机制的层次和特点 ,对它们各自的具体职责进行重新划分。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姜玉梅
审计委员会和监事会是两种不同治理模式下的监督机构,我国的公司一直都设立监事会这一监督模式,但2002年1月,中国证监会颁布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中提到,应该在上市公司设立审计委员会制度。究竟是何原因导致证监会在目前上市公司设有监事会的基础上,还要设立审计委员会这一监督机构;如何设立及协调,以更有效的发挥监督作用。本文就这些问题作了分析,并力图寻求适合我国国情的最佳选择。
关键词:
审计委员会 监事会 协调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潘秀丽
由于我国特定的环境因素 ,公司治理结构中的监督机制一直不具有实质的有效性 ,本文主要论述了公司治理结构中的不同监督模式 ,并分析了不同模式赖以存在、有效的前提条件 ,最后论述了我国的现实影响因素及可行的选择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乔春华
审计委员会的定位在国内外都存在问题。本文主要针对国内理论界在审计委员会定位方面提出意见 ,基本观点是 :审计委员会实质上不是内部审计 ;它不属于公司管理 ,属于公司治理的要素 ;审计委员会是负责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之间的沟通 ,是对董事会负责的监督监督者的机构
关键词:
审计委员会 公司治理 内外审计沟通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邱国峰 严海宁
本文在对30家上市公司的审计委员会议事规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审计委员会和内部审计部门关系的定位、相互作用的具体方式及影响其互动效率的原因,并对如何加强两者间的互动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审计委员会 内部审计部门 互动关系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钱华
本文主要是从审计委员会的行为机制出发,研究审计委员会和内部审计之间的区别以及如何科学定位二者之间的关系,从而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审计委员会 内部审计 关系 建议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周兰 朱翠华 朱礼
基于审计委员会的职责,本文从审计委员会与外部审计质量、财务报告质量、内部审计和内部控制质量等方面,对国内外研究审计委员会治理效率的实证文献进行了系统地梳理和评价。提高我国审计治理效率应该从建立内部审计和内部控制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完善审计委员会的信息披露机制和审计委员的激励约束机制、提高审计委员会的治理环境等方面进行入手。
关键词:
审计委员会 治理效率 独立审计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乔春华
本世纪初美国发生的安然系列财务丑闻,导致了《萨班斯—奥克斯莱法案》的出台,引起了公司治理与现代会计、审计的革命性变化。本文通过对21世纪以来国外审计委员会职责的比较研究,审计委员会职责新领域的介绍,分析21世纪审计委员会职责的新发展。
关键词:
审计委员会 职责 新发展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杨有红 赵佳佳
我国将产生于一元结构下的审计委员会嵌入二元治理结构而打造的“监事会+审计委员会”模式,无论是强化董事会对经理层的控制,还是弥补现行监事会机制设计及其运行中的缺陷,都是一种现实的选择。但是,要使审计委员会机制植入我国公司治理框架后产生浑然天成的效果,实现监督资源最有效地配置,必须依托于审计委员会职责界定和关系定位。本文在专家调查的基础上,提出审计委员会职责再造与关系梳理的建议。
关键词:
审计委员会 职责再造 关系梳理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文娟 陈汉文
本文以2008-2012年我国沪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依据审计委员会制度相关规范文件构建审计委员会质量指标,实证检验了审计委员会特征及质量对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审计委员会质量与企业发生内部控制缺陷显著负相关,说明高质量的审计委员会可有效发挥监督功能,从而减少内部控制缺陷的发生。进一步发现,企业内部控制五要素中,风险评估与内部监督两大要素与审计委员会质量呈显著正相关。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唐跃军
本文从审计委员会的存在性、独立性和勤勉程度三个方面,将审计委员会与审计师规模、异常审计收费、审计师变更等结合起来考虑,探讨审计委员会治理对上市公司年报审计意见类型以及不利审计意见改善和审计意见恶化的影响。研究表明,相对于审计委员会的存在性,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和勤勉程度对外部独立审计师审计判断及其所出具的审计意见的影响更为显著;在结合考虑审计师规模、审计收费、审计师变更等相关因素的前后均可以发现,在董事会中设立审计委员会并切实提高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和勤勉程度,不仅有助于提升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质量,而且亦有助于在一定程度上对管理层的审计意见购买行为进行有效的制衡。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汉文 王韦程
内部控制是近年来监管机构、实务界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焦点话题之一。本文使用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衡量内部控制质量,实证检验了董事长和审计委员会对于内部控制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董事长显著影响了内部控制质量。将内部控制区分为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五个要素后进行分析,发现董事长在内部控制五要素的各个层面均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的实证结果从内部控制质量的角度证明了审计委员会的无效论,并验证了董事长在公司内部控制建设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对于上市公司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和改进提高治理结构提供了经验支持。
关键词:
内部控制 董事长 审计委员会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肖建 张晓瑜
审计委员会:内部审计的理想领导者1999年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以下简称IIA)通过内部审计新定义以来,尤其是安然事件等系列重大财务舞弊案件发生后,内部审计被看做是完善公司治理的重要参与者,成为公众眼中的"摇滚明星"。这一历史性的转变是审计委员会与内部审计日益紧密合作的结果。审计委员会对内部审计的青睐,以及内部审计向审计委员会的积极"靠拢",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王立彦
中国的上市公司在治理结构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本文的讨论针对股份制银行。引发本项研究的直接原因是,2002年证监会和中国人民银行先后颁布了关于公司制银行设立审计委员会的相互矛盾的规范文件。本文分析董事会聘任独立董事、监事会聘任外部监事,从而形成制衡关系的银行内部治理机制。
关键词:
审计委员会 法理冲突 制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