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65)
- 2023(11300)
- 2022(9883)
- 2021(9469)
- 2020(7914)
- 2019(18224)
- 2018(18430)
- 2017(35087)
- 2016(19523)
- 2015(22048)
- 2014(22289)
- 2013(21760)
- 2012(19915)
- 2011(17864)
- 2010(17675)
- 2009(16028)
- 2008(15360)
- 2007(13387)
- 2006(11597)
- 2005(9944)
- 学科
- 济(72421)
- 经济(72331)
- 管理(52812)
- 业(47920)
- 企(40293)
- 企业(40293)
- 方法(33854)
- 数学(29013)
- 数学方法(28687)
- 学(21610)
- 中国(19080)
- 农(18967)
- 财(17395)
- 业经(15480)
- 理论(14410)
- 地方(14334)
- 制(13720)
- 和(12337)
- 农业(12223)
- 教育(11840)
- 贸(11757)
- 贸易(11752)
- 易(11374)
- 技术(11194)
- 环境(10914)
- 务(10857)
- 财务(10784)
- 财务管理(10765)
- 银(10745)
- 银行(10693)
- 机构
- 大学(272699)
- 学院(269549)
- 管理(105784)
- 济(99490)
- 经济(97087)
- 理学(91871)
- 研究(91384)
- 理学院(90804)
- 管理学(89088)
- 管理学院(88608)
- 中国(65751)
- 科学(60556)
- 京(58868)
- 农(47617)
- 所(46769)
- 财(44831)
- 业大(43729)
- 研究所(43132)
- 中心(40829)
- 江(39153)
- 农业(37723)
- 北京(37027)
- 范(36960)
- 师范(36498)
- 财经(36379)
- 院(33587)
- 经(33114)
- 州(31527)
- 技术(31057)
- 师范大学(29546)
- 基金
- 项目(190410)
- 科学(147419)
- 研究(137441)
- 基金(135829)
- 家(119509)
- 国家(118502)
- 科学基金(100342)
- 社会(82926)
- 社会科(78287)
- 社会科学(78267)
- 省(75162)
- 基金项目(72568)
- 自然(67072)
- 自然科(65454)
- 自然科学(65436)
- 自然科学基金(64224)
- 划(63713)
- 教育(63491)
- 编号(56811)
- 资助(56294)
- 成果(46785)
- 重点(42489)
- 部(41134)
- 发(39728)
- 课题(39413)
- 创(39283)
- 科研(36793)
- 创新(36592)
- 计划(35400)
- 大学(35361)
- 期刊
- 济(107856)
- 经济(107856)
- 研究(76901)
- 中国(52594)
- 学报(49202)
- 科学(42776)
- 农(42552)
- 管理(37936)
- 大学(35997)
- 教育(34304)
- 学学(33772)
- 财(32952)
- 农业(29860)
- 技术(23220)
- 融(19237)
- 金融(19237)
- 业经(17625)
- 财经(17057)
- 经济研究(16763)
- 图书(16668)
- 业(15029)
- 经(14415)
- 科技(13878)
- 理论(13870)
- 问题(13716)
- 版(13500)
- 业大(13200)
- 实践(12930)
- 践(12930)
- 技术经济(11999)
共检索到3873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朱泽尧 张其中 于相满 范祯艳 叶柏喜
按照鱼的体重,以10 mg/kg的单剂量,分别给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 aureus×O.niloticus)水剂口灌和混饲口灌盐酸诺氟沙星,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给药后各个时间点的血药浓度。结果显示:水剂口灌组和混饲口灌组的药时数据符合开放性二室模型,水剂口灌组药物的吸收、消除都明显快于混饲组,水剂口灌组主要药动学参数为:t1/2ka=0.269 h,t1/2α=0.588 h,t1/2β=16.42 h,Tmax=0.745 h,Cmax=0.123μg/mL,AUC=1.83 h;混饲口灌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t1/2ka=0.428 h,t1/2α=1.85 h,...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陈本亮 张其中 于相满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静脉注射和混饲口灌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 aureus×O.niloticus)盐酸诺氟沙星后鱼体血液中该药含量变化,用3P97药动学软件分析药动学参数,计算生物利用度。结果表明,在(25±1)℃水温下,以10 mg/kg剂量对奥尼罗非鱼静脉注射和混饲口灌盐酸诺氟沙星,静脉注射药时数据符合无吸收三室开放性模型,动力学方程为:Ct=1.441e-0.04t+5.561e-0.146t+32.68e-4.447t,主要动力学参数为:t1/2α=4.759 h、t1/2β=17.244 h、AUC=81.342μg.h/mL;混饲口灌药时数据符合一级吸收具时滞的...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范祯艳 张其中 陈国权 甘安辉 于相满 朱泽尧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研究盐酸诺氟沙星在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 aureus×O.niloticus)体内残留消除规律。结果显示:此方法回收率为73.08%~89.61%,最低检测限为0.2 ng/mL;灌药第5天,4种组织药物含量达到最高,随后迅速下降;药物残留消除速率为:血液>肌肉>肝脏>肾脏。结果表明:在(23±1)℃水温条件下,盐酸诺氟沙星在罗非鱼肌肉中降到50μg/kg的休药期为13 d,在罗非鱼内脏中降到50μg/kg的休药期为22 d。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郭海燕 马跃岗 陈元坤 张其中 毛秀立 孙力华
研究了单剂量肌肉注射和多剂量混饲口灌给药方式下,诺氟沙星在鲫(Carassius auratus)体内的药物动力学和残留情况。结果显示:在(25.4±0.3)℃水温条件下,以每千克鱼体重10 mg的剂量单次给鲫肌肉注射诺氟沙星后,药物几乎在瞬间吸收,0.0333 h时血液中达到6.6708μg/mL,其血药浓度-时间数据用一级吸收二室模型描述较为合适,主要的药动学参数为:t1/2α、t1/2β、AUC和C l(s)分别为:0.4231 h、9.1613 h、17.8619μg.h/mL和0.5727 L/(kg.h)。在(23±1)℃水温条件下,以每千克鱼体重10 mg的剂量多次连续5 d混饲...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陈文银 印春华
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中华鳖(Rrionyxsinensis)口服诺氟沙星后体内的血液浓度,结果显示,其口服给药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符合单室模型一级吸收。其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为:吸收半衰期为2.30h,时滞为0.14h,达峰时间为4.58h,峰浓度为3.27μ/mL,消除半衰期为4.24h,统计矩分析其平均滞留时间(MRT)为10.66h。研究表明,口服诺氟沙星在甲鱼体内能维持较长的有效时间。
关键词:
中华鳖 诺氟沙星 药代动力学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彭家红 王元 房文红 姚小娟 符贵红
研究了盐酸沙拉沙星(Sarafloxacin hydrochloride)在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雄蟹和雌蟹体内药动学,检测了盐酸沙拉沙星对致病性气单胞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建立了药动/药效(PK/PD)关系。盐酸沙拉沙星以30 mg.kg-1单剂量口灌给药中华绒螯蟹,雌蟹和雄蟹血浆沙拉沙星浓度-时间关系曲线均符合一级吸收的二室开放动力学模型。雌蟹和雄蟹血药达峰时间(Tmax)为4 h,达峰浓度(Cmax)分别为5.619±1.192 mg.L-1和7.775±1.426 mg.L-1。沙拉沙星在雌蟹和雄蟹体内分布广泛,其表观分布容积(Vd)分别为3.801 ...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刘玉林 王翔凌 杨先乐 杨勇
在试验水温(22±2)℃时,按10 mg.kg-1的剂量给大黄鱼单次口服诺氟沙星后,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和组织中的药物浓度,研究了诺氟沙星在大黄鱼体内的代谢及消除。结果表明血药时间数据符合一级吸收二室开放模型,吸收分布迅速,但消除缓慢,半衰期(T1/2 Ka、T1/2α、T1/2β)分别为0.703 0、2.092 6、154.326 5 h,最大血药浓度为0.886 4μg.mL-1,达峰时间为2.091 4 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为97.803 8μg.h.mL-1。组织中肝脏的药物浓度最高,在测定的时间里各组织的药物浓度高于血浆。药物消除速度依次为:肾脏、肝脏、肌肉,消除半衰期...
关键词:
大黄鱼 药代动力学 诺氟沙星 残留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曲晓荣 王印庚 李胜忠 李兆新 张正 陈霞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了单次和多次混饲口灌大菱鲆诺氟沙星(NFLX)后鱼体主要组织中的NFLX含量。通过MCP-KP药动学程序对NFLX在大菱鲆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及残留消除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以30mg/kg的剂量单次混饲口灌大菱鲆,NFLX在大菱鲆体内的达峰时间(Tmax)为2h,血、鳃、肾脏、肝脏、肌肉的达峰浓度(Cmax)分别为:8.365、7.519、1.871、6.485和4.060μg/g;NFLX在组织中的消除半衰期(T1/2)由小到大依次为:肝脏8.18h<肌肉12.39h<鳃丝15.29h<血液23.22h
关键词:
大菱鲆 诺氟沙星 药代动力学 药物残留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宋波澜 林小涛 许忠能
以多鳞四须鲃(Barbodes schwanenfeldi)幼鱼(体质量90.3 g±10.1 g)为研究对象,设置0 BL/s和2.0 BL/s两种流速条件,使用自制的活动代谢和游泳行为同步测定装置测定不同时段幼鱼的摆尾频率和耗氧率。在此基础上,按鱼体质量以每天50 mg/kg口服盐酸诺氟沙星的剂量连续7 d投喂药饵,研究了两种流速对停药后多鳞四须鲃肌肉组织盐酸诺氟沙星残留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期间无论哪个时段,2.0 BL/s流速下多鳞四须鲃摆尾频率和耗氧率均显著大于静水组(P<0.05);同一流速下多鳞四须鲃摆尾频率和耗氧率随养殖时间的延长有逐渐降低趋势。与静水对照组相比,停药后各时间点...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于相满 张其中 叶柏喜 陈国权 甘安辉 朱泽尧
在(21±1)℃的水温条件下,以50 mg/kg的单剂量,分别给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 aureus×O.niloticus)水剂口灌和混饲口灌土霉素,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给药后各个时间点的血药浓度。结果显示:最低检测限为0.005μg/mL,线性范围为0.005~4μg/mL。水剂口灌组和混饲口灌组的药时数据均符合具时滞的二室开放动力学模型,水剂口灌组的动力学方程为:Ct=0.231e-0.028(t-0.010)+0.353e-0.011(t-0.010)-0.584e-0.468(t-0.010),混饲口灌组动力学方程:Ct=0.839e-0.057(t-0.45...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甄宝勤 朱小梅 韩森
分别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热重法(TG)和微分热重法(DTG),研究了喹诺酮类(吡哌酸、诺氟沙星)抗菌药的热分解动力学过程,计算了其热分解动力学参数——活化能(E),分析了其热分解机理,并剖析了喹诺酮类药物有机结构上的差异。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荻 李绍戊 冯娟 卢彤岩
为了确定诺氟沙星在鲟养殖中的科学使用方法,对不同剂量、不同给药次数情况下诺氟沙星在西伯利亚鲟(Acipenser baerii)体内蓄积规律及毒性进行了研究。分别以0、30 mg/kg、50 mg/kg、100 mg/kg的剂量对西伯利亚鲟连续口灌诺氟沙星3~5 d,每天1次,并于停药后24 h及240 h采集实验鱼血、肝、肾及软骨组织,对4种组织中药物蓄积量进行测定,并对肝、肾和软骨组织进行切片观察。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给药剂量增加、给药次数增多,实验鱼4种组织中诺氟沙星浓度逐渐升高,浓度由高到低依次为为:肾、软骨、肝、血清,且血清中药物浓度远远低于另外3种组织。相同给药剂量、不同给药次数时血...
关键词:
诺氟沙星 西伯利亚鲟 蓄积规律 毒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操继跃 王大菊 周诗其 谢慧心 邱银生 郝玉萍
湖北白猪8头单次肌内注射烟酸诺氟沙星10mg/kg后,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血浆中诺氟沙星的浓度,其检测限可达25ng/ml血浆。房室模型分析表明,其吸收、分布和消除半衰期(T12Ka、T12α、T12β分别为(0.0434±0.0119)h、(0.3078±0.1221)h和(3.3446±0.1889)h,最大血药浓度(Cmax)为(2.3680±0.4119)μg/ml,达峰时间(Tmax)为(0.27±0.04)h,稳态血药浓度(Cs,τ=12h)为(0.707±0.127)μg/ml。AA肉鸡8只口服烟酸诺氟沙星10mg/kg后,药物在体内呈现单室模型过程,其吸收半衰期和消除半衰期(...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国烈 胡琳琳 胡伟国 房文红 孙贝贝 黄伟 周帅
在水温为(29.0±1.0)℃、盐度为3.3%条件下,以30mg/kg的剂量单次药饵投喂凡纳滨对虾盐酸沙拉沙星后,分别取凡纳滨对虾血淋巴、肝胰腺和肌肉样品,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样品中的药物浓度。结果表明:盐酸沙拉沙星在肝胰腺中的药物残留浓度远高于血淋巴和肌肉,后两者的药物残留浓度比较低而且血淋巴中的残留浓度高于肌肉;给药后盐酸沙拉沙星在血淋巴、肝胰腺和肌肉中的消除速率快慢不一,在肌肉中消除速度最快,肝胰腺中的消除速度快于血淋巴。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廖碧钗 樊海平 林丽聪 余培建
在试验水温为(25±2)℃时,以150 mg.kg-1的剂量给奥尼罗非鱼单次口灌硫酸新霉素,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和肌肉组织中的药物浓度,研究了硫酸新霉素在奥尼罗非鱼体内代谢及消除的规律.结果表明:血药时间数据符合一级吸收二室开放模型,半衰期(T1/2Ka、T1/2α、T1/2β)分别为1.05、2.05、11.94 h,最大血药浓度为7.013μg.mL-1,达峰时间为2.856 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为101.22μg.h.mL-1.选取肌肉组织作为残留检测的靶组织,以欧盟残留限量500μg.kg-1为最高残留限量,在本试验条件下,建议休药期不低于7 d.
关键词:
硫酸新霉素 奥尼罗非鱼 药代动力学 残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