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36)
- 2023(11552)
- 2022(10114)
- 2021(9591)
- 2020(8030)
- 2019(18661)
- 2018(18698)
- 2017(35986)
- 2016(19849)
- 2015(22502)
- 2014(22818)
- 2013(22196)
- 2012(20329)
- 2011(18267)
- 2010(18023)
- 2009(16354)
- 2008(15807)
- 2007(13951)
- 2006(12215)
- 2005(10632)
- 学科
- 济(70770)
- 经济(70684)
- 管理(53040)
- 业(50232)
- 企(41004)
- 企业(41004)
- 方法(33713)
- 数学(28970)
- 数学方法(28651)
- 农(20532)
- 制(20507)
- 银(20418)
- 银行(20271)
- 中国(20221)
- 行(18950)
- 学(18669)
- 财(17406)
- 业经(15855)
- 地方(14930)
- 融(14249)
- 金融(14241)
- 农业(13946)
- 理论(13862)
- 和(12026)
- 度(12000)
- 制度(11985)
- 体(11782)
- 贸(11677)
- 贸易(11669)
- 技术(11385)
- 机构
- 大学(275379)
- 学院(272908)
- 管理(107749)
- 济(100952)
- 经济(98438)
- 理学(92975)
- 研究(92779)
- 理学院(91899)
- 管理学(90188)
- 管理学院(89708)
- 中国(72829)
- 科学(60534)
- 京(59786)
- 农(50688)
- 所(47528)
- 财(46573)
- 业大(44548)
- 研究所(43757)
- 中心(42512)
- 江(40552)
- 农业(40171)
- 财经(37554)
- 北京(37552)
- 范(36458)
- 师范(35979)
- 经(34146)
- 院(33786)
- 州(33373)
- 技术(31177)
- 经济学(29295)
- 基金
- 项目(192035)
- 科学(148867)
- 研究(138171)
- 基金(137355)
- 家(120802)
- 国家(119777)
- 科学基金(101691)
- 社会(83504)
- 社会科(78888)
- 社会科学(78867)
- 省(75962)
- 基金项目(73569)
- 自然(68193)
- 自然科(66573)
- 自然科学(66555)
- 自然科学基金(65309)
- 划(64283)
- 教育(63564)
- 编号(57015)
- 资助(56998)
- 成果(46525)
- 重点(42858)
- 部(41367)
- 发(40214)
- 创(39741)
- 课题(39625)
- 科研(37149)
- 创新(37011)
- 计划(35889)
- 大学(35455)
- 期刊
- 济(109571)
- 经济(109571)
- 研究(80630)
- 中国(53951)
- 学报(49285)
- 农(45973)
- 科学(43432)
- 管理(38528)
- 大学(36206)
- 学学(34182)
- 财(34126)
- 融(33195)
- 金融(33195)
- 教育(32916)
- 农业(30773)
- 技术(23279)
- 业经(18072)
- 财经(17843)
- 经济研究(16520)
- 图书(15320)
- 业(15141)
- 经(15003)
- 理论(14812)
- 科技(14053)
- 问题(14003)
- 实践(13872)
- 践(13872)
- 版(13528)
- 业大(13461)
- 技术经济(12101)
共检索到4018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周宏正 赵燕楠 张祎桐 孙皓 童文涛 吕利群
盐酸氯苯胍是防治鲫孢子虫病的常用药。为了给鲫养殖过程中的临床科学用药提供理论依据,在水温为(25±1)℃时,分别用20、30和40 mg/kg的剂量口灌质量为(120±10) g的异育银鲫,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ROBH在其肾脏、肝脏、血液、肌肉等4种组织的药时曲线。结果显示,3种剂量给药下,异育银鲫各组织中的ROBH药时曲线均呈双峰现象。不同剂量的药物在异育银鲫血液中的达峰时间、血药质量浓度峰值、药时曲线下面积分别为:20 mg/kg,T_(max)=2. 3 h,C_(max)=0. 55 mg/L,AUC=9. 35 [(mg/L)·h]; 30 mg/kg,T_(max)=2. 1 h,C_(max)=0. 73 mg/L,AUC=13. 02 [(mg/L)·h]; 40 mg/kg,T_(max)=2. 2 h,C_(max)=1. 17 mg/L,AUC=13. 98[(mg/L)·h]。给药剂量相同时,ROBH在异育银鲫各组织中的药时曲线下面积呈现肾脏、肝脏、血液、肌肉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清除速率显示,ROBH在肌肉中清除最慢,其次是血液。ROBH在肾脏和肝脏中具有一定蓄积作用,主要表现在药物含量高、MRT值偏大。本实验条件下,ROBH在异育银鲫体内的休药期不低于9 d。但考虑到实际养殖情况和天气原因,临床休药期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延长。本文系首次在大宗淡水鱼中报道ROBH的药代规律,为包括鲫在内的大宗淡水鱼养殖科学用药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郭东方 刘永涛 艾晓辉 袁科平 王淼 秦改晓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甲苯咪唑(MBZ)及其代谢物氨基甲苯咪唑(MBZ-NH2)和羟基甲苯咪唑(MBZ-OH)在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血浆及组织中的浓度,数据经3P97药代动力学程序分析。结果表明:(25±1)℃的水温条件下,银鲫单剂量口灌MBZ20mg·kg-1,血药经时过程符合二室开放式模型。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为:吸收速率常数Ka0.235h-1;消除半衰T(1/2)β52.26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180.07μg·h·mL-1;表观容积分布Vd/F2.465L·kg-1;清除率CL(s)0.111mL·h-1·kg-1;达峰时间T(peak)6.2...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仇登高 郑曙明 张洪玉 郑宗林 聂鲡蓉
在(20±1)℃的水温条件下,以77 mg/kg的单剂量,给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口灌诃子(Fructus chebulae)水剂,以诃子中的主要成分没食子酸为检测目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给药后各个时间点的血药浓度。结果显示:最低检测限为0.01μg/mL,线性范围为0.01~84.00μg/mL。诃子在异育银鲫体内的药动学过程符合一级吸收二室开放房室模型(1/C/C),其药物动力学方程为C=39.237e-0.320t+4.814e-0.006t,主要药动学参数为:吸收速率常数(Ka)为0.56 h-1,吸收半衰期(t1/2ka)为1.2...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张国栋 刘永涛 艾晓辉 孙如玉 杜香璇
本实验研究了恩诺沙星乳在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和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etaus)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规律。异育银鲫和斑点叉尾鮰单剂量口灌恩诺沙星乳(10 mg/kg bw),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法测定了给药后的血药浓度。结果显示,恩诺沙星乳在异育银鲫和斑点叉尾鮰体内的达峰浓度(C_(max))分别为4.66μg/mL和3.95μg/mL,相应的达峰时间(T_(max))分别为6 h和8 h;消除半衰期(T_(1/2z))分别为20.05 h和22.06 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_(0-∞))分别为228.26μg·h/mL和189.55μg·h/mL。其主要代谢产物环丙沙星在异育银鲫和斑点叉尾鮰体内的C_(max)分别为0.053μg/mL和0.043μg/mL,相应的T_(max)均为12 h;T_(1/2z)分别为45.79 h和31.66 h;AUC_(0-∞)分别为5.24μg·h/mL和3.40μg·h/mL。恩诺沙星乳在异育银鲫和斑点叉尾鮰体内的生物转化率分别为2.07%和1.74%。单剂量的恩诺沙星乳(10 mg/kg bw)适用于恩诺沙星对异育银鲫和斑点叉尾鮰病原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小于0.58μg/mL和0.49μg/mL的敏感菌。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阮记明 胡鲲 章海鑫 王会聪 付乔芳 杨先乐
运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对比了单次口灌20 mg/kg鱼体重剂量条件下,16℃和25℃两种水温时双氟沙星(DIF)在异育银鲫体内代谢动力学差异。数据经过药代动力学软件(3P97)处理,结果显示:两种温度条件下,双氟沙星药时规律均符合开放性二室模型且存在明显的差异。其中,吸收半衰期(T1/2Ka)与水温呈正相关,在两种温度条件下分别可达0.010 h和0.122 h;消除半衰期(T1/2β)、表观分布容积(Vd/F)、血浆和组织中药时曲线下总面积(AUC)等参数则与水温呈负相关,16℃条件下血浆T1/2β、Vd/F和AUC分别为70.968 h、1.875/kg和763.761...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张元发 王勇强 董双林 盖春蕾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对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体腔注射大黄酸(Rhein)后的药代动力学进行了研究。以5.33mg/kg的剂量给刺参体腔注射大黄酸,测定大黄酸在其体腔液、呼吸树、肌肉、体壁中的药物浓度-时间变化。结果表明,大黄酸在上述4种组织中的达峰时间(Tmax)分别为0.26、0.67、0.54、0.88h;消除半衰期(T1/2β)分别为6.24、26.1、71.48、8.93h;药时曲线下总面积(AUC)分别为69.29、105.6、132.38、20.99mg/L.h。除体壁中的大黄酸代谢规律符合一级吸收一室模型外,大黄酸在其他3种组织中均符合一级吸收...
关键词:
大黄酸 刺参 药代动力学 高效液相色谱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彭章晓 江敏 吴昊 何琳 杨李
以0.4 mg/kg的给药剂量进行口灌和肌肉注射给药,研究伊维菌素(IVM)在鲫体内的药代动力学。两种给药方式下,鲫组织中的IVM药—时曲线大都呈现多峰现象。肌肉注射给药后,药动学统计矩参数为Cmax=0.445 mg/L、Tmax=48 h、t1/2z=524.2 h、MRT(0-∞)=788 h、AUC(0-∞)=289.2(mg/L).h;口灌给药后,药动学统计矩参数为Cmax=0.264 mg/L、Tmax=8 h、t1/2z=153.9h、MRT(0-∞)=269.78 h、AUC(0-∞)=83.77(mg/L).h。两种给药方式相比,口灌组鲫对药物的吸收和清除均较快,而肌肉注射组...
关键词:
鲫 伊维菌素 药代动力学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韩冰 杨洪波 王荻 卢彤岩
【目的】研究复方磺胺甲噁唑在鲫鱼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以下简称药动学)特征,为制定其合理的用药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体质量为(68.18±14.68)g/尾的鲫鱼以500mg/kg的剂量单次口灌复方磺胺甲噁唑粉(100g含磺胺甲噁唑(SMZ)8.33g、甲氧苄啶(TMP)1.67g)混悬液,并分别于给药后0.25,0.5,0.75,1,1.5,2,4,6,8,12,24,36,48,72h采集鲫鱼血浆、肌肉、肝和肾4种组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HPLC-UV)对样品进行检测,通过3p97软件分析药动学参数。【结果】甲氧苄啶在鲫鱼血浆、肌肉和肾中的药动学特征符合一级吸收二室开放模...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梦影 徐丽娟 吕利群
为研究氟苯尼考在鲫和草鱼体内的药代学、药效动力学联合参数,并制定氟苯尼考对鲫、草鱼的精确用药方案,本实验结合氟苯尼考对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CAAh01的体外药效学研究和口灌不同剂量的氟苯尼考在鲫、草鱼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确定了氟苯尼考防治该致病菌引起的鲫和草鱼细菌性败血症的给药方案。研究结果显示,氟苯尼考对CAAh01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为0.5μg/mL,最小杀菌浓度(MBC)为1.0μg/mL,防细菌耐药突变浓度(MPC)为6.0μg/mL,防耐药突变选择窗(MSW)为0.5~6.0μg/mL。按10、20、30 mg/kg体质量剂量对鲫、草鱼口灌氟苯尼考后,在鲫体内,血药浓度大于M...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梁增辉 林黎明 刘靖靖 江志刚 宫庆礼
研究了单次血管注射喹酸(Oxolinicacid)和氟甲喹(Flumequine)后,在鳗鱼(Muraenesoxcinereus)体内的代谢规律及残留情况。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S)法进行喹酸和氟甲喹的检测,检测低限(LOD)1ng/ml;定量限(LOQ)5ng/ml。喹酸和氟甲喹的代谢过程均可以用一级代谢二室模型来描述,喹酸的分布半衰期:0·18h,消除半衰期:14·84h,总体清除率0·07L/kg·h;氟甲喹的分布半衰期:0·19h,消除半衰期:9·38h,总体清除率0·07L/kg·h。两种药物在鳗鱼体内都有很强的“首过效应”,易在胆汁中积累;给药72h后,...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杨洪波 王荻 卢彤岩
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研究通过单剂量口灌给药,对甲砜霉素在鲫(Carassius auratus)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进行研究,为甲砜霉素在鲫疾病预防和治疗方面提供理论基础。给药剂量为30 mg/kg体重,实验水温(20±0.2)℃,鲫平均体重(40.70±7.87)g。取给药后0.25、0.5、1、1.5、2、4、6、8、12、24、36、48、72 h鲫的肌肉、血浆、肝脏、肾脏,测定各组织中甲砜霉素的浓度,用药动学3p97软件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结果表明:甲砜霉素在鲫体内吸收分布迅速,符合一级吸收二室开放模型,但消除缓慢。甲砜霉素在鲫血浆、肝脏、肾脏和肌肉中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如下:分布半...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林茂 陈政强 纪荣兴 杨先乐 王见
采用对个体连续采血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水温条件下氟苯尼考以30mg/kg的单剂量混饲口灌给药后在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利用DAS软件的统计矩原理计算每个个体的药时曲线关系,获得药动学参数,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温度实验组间多个药动学参数存在显著性差异(P
关键词:
氟苯尼考 鳗鲡 药代动力学 温度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宋洁 王贤玉 王伟利 姜兰 罗理
在实验水温(28±2)℃条件下,按25mg·kg-1的剂量对吉富罗非鱼(Genetically improvedfarmed tilapia,GIFT)单次口灌给药后,采用UPLC-MS/MS法测定吉富罗非鱼组织中的药物水平,研究硫酸新霉素在吉富罗非鱼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及消除规律。结果表明,血药浓度时间数据符合一级吸收二室开放模型,药物在血浆中达峰时间Tmax、血药浓度高峰Cmax和消除半衰期T1/2β分别为1.299h、16.138μg·mL-1和25.7764h。药物消除速度由快到慢依次为:肌肉、肝脏、肾脏,消除半衰期T1/2β分别为31.802h、34.917h、45.175h。选取吉富罗...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陈文银 印春华
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中华鳖(Rrionyxsinensis)口服诺氟沙星后体内的血液浓度,结果显示,其口服给药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符合单室模型一级吸收。其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为:吸收半衰期为2.30h,时滞为0.14h,达峰时间为4.58h,峰浓度为3.27μ/mL,消除半衰期为4.24h,统计矩分析其平均滞留时间(MRT)为10.66h。研究表明,口服诺氟沙星在甲鱼体内能维持较长的有效时间。
关键词:
中华鳖 诺氟沙星 药代动力学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沈向荣 苏亚楠 刘彩 杨迪 张晓辉 宗欣茹 王文超 张淼 张栩 鲍恩东
为了探讨磷酸替米考星在猪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药代动力学)特征,本试验给受试猪口服以及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的10%磷酸替米考星可溶性粉,利用HPLC方法分析不同时间点受试猪血浆中替米考星的药物浓度。试验结果显示,10%磷酸替米考星可溶性粉经静脉注射和口服后,药物在猪体内吸收、分布很快,消除较慢,消除半衰期远远大于分布半衰期,符合二室开放模型,这种药代动力学特征与替米考星在猪体内经静脉注射和口服后相似,并且磷酸替米考星与替米考星一样,其在猪体内组织穿透力强,组织分布广泛。磷酸替米考星可溶性粉(9.6 mg·kg-1)口服后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为(5.249 8±1.177 8)μg·h...
关键词:
磷酸替米考星 药代动力学 猪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