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33)
- 2023(10777)
- 2022(9644)
- 2021(9020)
- 2020(7490)
- 2019(17299)
- 2018(17262)
- 2017(33188)
- 2016(18164)
- 2015(20292)
- 2014(20142)
- 2013(19919)
- 2012(18182)
- 2011(16281)
- 2010(16035)
- 2009(14539)
- 2008(13919)
- 2007(12116)
- 2006(10432)
- 2005(8838)
- 学科
- 济(69958)
- 经济(69886)
- 管理(54123)
- 业(48797)
- 企(41168)
- 企业(41168)
- 方法(34130)
- 数学(29557)
- 数学方法(29224)
- 农(18073)
- 财(17400)
- 学(16951)
- 中国(16854)
- 环境(15830)
- 业经(15594)
- 地方(15302)
- 贸(12207)
- 贸易(12203)
- 农业(12147)
- 划(12114)
- 和(12067)
- 易(11822)
- 理论(11802)
- 技术(11580)
- 务(11376)
- 财务(11319)
- 财务管理(11303)
- 制(10944)
- 企业财务(10725)
- 教育(9388)
- 机构
- 大学(256030)
- 学院(254402)
- 管理(104019)
- 济(96620)
- 经济(94406)
- 理学(91275)
- 理学院(90289)
- 管理学(88759)
- 管理学院(88330)
- 研究(83823)
- 中国(59258)
- 科学(55315)
- 京(54417)
- 农(43212)
- 财(42623)
- 所(42297)
- 业大(41479)
- 研究所(39233)
- 中心(37510)
- 江(35771)
- 财经(35246)
- 农业(34171)
- 北京(33926)
- 范(33155)
- 师范(32800)
- 经(32150)
- 院(30973)
- 州(29267)
- 经济学(28242)
- 技术(26967)
- 基金
- 项目(185119)
- 科学(144442)
- 基金(133924)
- 研究(132340)
- 家(118189)
- 国家(117247)
- 科学基金(100081)
- 社会(82051)
- 社会科(77757)
- 社会科学(77735)
- 省(72530)
- 基金项目(72332)
- 自然(67123)
- 自然科(65512)
- 自然科学(65493)
- 自然科学基金(64279)
- 划(61464)
- 教育(59798)
- 资助(54797)
- 编号(53530)
- 成果(42152)
- 重点(41498)
- 部(40164)
- 发(39111)
- 创(38495)
- 课题(36361)
- 科研(35892)
- 创新(35866)
- 计划(34413)
- 大学(33960)
- 期刊
- 济(100724)
- 经济(100724)
- 研究(70774)
- 学报(44706)
- 中国(43302)
- 科学(39787)
- 农(38154)
- 管理(36321)
- 大学(32777)
- 学学(31046)
- 财(30874)
- 农业(27075)
- 教育(26580)
- 技术(20933)
- 融(17028)
- 金融(17028)
- 业经(16742)
- 财经(16155)
- 经济研究(15661)
- 图书(14519)
- 业(13815)
- 科技(13662)
- 经(13648)
- 问题(13213)
- 理论(12831)
- 资源(12231)
- 实践(12019)
- 践(12019)
- 技术经济(11993)
- 版(11910)
共检索到3526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苏建荣 张燕平 杨力真 刘娟
对盐肤木叶片成分分析结果表明 :寄生角倍的叶片与正常叶片相比 ,叶组织内的氨基酸和Vc的浓度由 11.0 6 % ,1.15 %降低到 7.85 %和 0 .6 8% ,幅度很大 ;总N和单宁的浓度也略有降低 ,而可溶性总糖的浓度则稍有升高。通过盆栽施肥试验得出 :N、P肥不但可促进盐肤木幼树生长 ,并影响叶片内Vc的含量 ,但对叶片内的可溶性糖、单宁及总氮含量没有明显的影响 ;施N肥对叶组织的碳氮比(C/N)的作用较P肥明显
关键词:
角倍蚜 盐肤木 施肥效应 营养环境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燕平 廖声熙 赖永祺 苏建荣
干母的致瘿结倍效果与倍蚜在同一枝条定叶取食复叶叶片萌发的先后顺序密切相关。角倍干母致瘿率和致倍率作为评价其致瘿结倍效果的指标 ,挂蚜干母的致瘿结倍效果指标 (yi)与盐肤木复叶萌发先后序数 (xi)之间的关系可用函数表达式 yi=A(0 ) +A(1) xi+A(2 ) xi2 +A(3 ) xi3 表示 ;寄生于不同序数复叶之间干母的致瘿率有显著差异 ;角倍蚜在盐肤木不同复叶叶序数上的致倍率 (y3值 )的排序为 :5>4 >6 >7>3>8>9>10 >11。该结果可作为调控角倍蚜干母的发生期以应合盐肤木最适致瘿结倍的展叶物候进度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角倍蚜 盐肤木 叶序数 相关性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超 陈晓鸣 杨子祥 陈航 刘娟 陆沁 亓倩 任维宾
[目的]明确两种接种方式(自然迁飞和人工挂袋)下角倍蚜虫瘿的数量和分布及其对寄主盐肤木枝叶生长的影响。[方法]在自然迁飞和人工挂袋形成虫瘿的盐肤木林内,按随机区组设计设置样地,在样地内随机选取有虫瘿树和无虫瘿树,分别测量和统计盐肤木及虫瘿的生长指标,采用方差分析虫瘿对盐肤木生长的影响。[结果]在自然迁飞和人工挂袋两种接种方式下,盐肤木单株虫瘿数没有显著差异。但人工挂袋时,单片复叶的平均虫瘿总体积为170.92±14.85 cm3、小叶总面积为616.26±32.73 cm2,显著高于自然迁飞形成虫瘿的总体
关键词:
角倍蚜 虫瘿 盐肤木 生长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洪顺山 胡炳堂 江业根
为探讨毛竹林的施肥效果和合理的施肥配方,在浙江省安吉县、福建省沙县和长汀县三处设置了毛竹施肥试验林。六年的试验结果表明,立竹结构较合理的毛竹密林(立竹数3 000株/hm~2左右),施用三要素化肥肥效显著,年均增产鲜竹材2.67~5.70 t/hm~2,鲜笋0.34~0.75t/hm~2,每公斤肥料(按有效成分N、P、K计算)累计增产鲜竹材27.8~62.5 kg、鲜笋2.75~9.15 kg;最佳施肥配方为每公顷N310 kg,P 83kg,K 118kg。毛竹疏林(立竹数
关键词:
毛竹林 施肥配方 肥效 材性 养分平衡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任开磊
本试验通过设置N、P、K肥3因子、3水平涉及9个处理辣木幼苗配方施肥试验,研究其不同施肥配方处理下的苗木的生长效应和产量构建的变化,确定适合辣木有效生长和高产的肥料配方。通过研究4种源辣木幼苗对干旱胁迫的生长、生物量和生理生化响应,观测苗木的生长状况,测定生长性状、各部分生物量、叶绿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蛋白(PS)含量、脯氨酸(Pro)含量等指标,探讨不同种源辣木幼苗的耐旱性差异,筛选出耐旱的优良种源。主要研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郑益兴 刘秀贤 杨朝风 郑国荣 张燕平
对元谋干热河谷印楝人工幼林经22个月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施肥对幼林的生长有非常明显的增益效果。综合N、P、K肥各水平对幼林生长的反应,N150P150K50是印楝幼林比较优越的施肥配方,该处理的树高和地径分别是对照的1 9倍和2 7倍;施肥处理的肥效指数达到2 86~14 17,树高、胸径生长对P、N肥反应敏感;偏相关分析表明:N、P、K肥与幼林各生长性状之间都存在正相关,但只有N、P肥对幼林生长相关关系显著。
关键词:
印楝 施肥效应 干热河谷 元谋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贻铨 陈道东 纪建书 李瑞成 区晋祥 黄罗华
亚热带丘陵黄红壤区杉木中龄林间伐后4年施肥试验表明,施肥当年效应不明显,第2、第3年N肥效应极显著。在蓄积量和胸径增长上,P肥有效、K肥效应低。树高对施肥反应不明显。P、K肥单施效应低于N、NP和NPK肥。两次施肥,每次施尿素263kg/hm~2或尿素263kg/hm~2+钙镁磷肥503kg/hm~2,胸径净生长量增加36%~48%,蓄积净生长量增加32%~48%,投入产出比为1:3.75~3.78。大、中径木肥效明显高于小径木。施肥前林分本底值对林木生长有极显著影响,干扰肥效,施肥前对林分进行下层疏伐,将本底值调整到同一水平进行分析检验,提高肥效。
关键词:
杉木 中龄林 施肥效应 黄红壤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杨斌 赵文书 姜远标 王发忠
思茅松Pinus kesiyavar.langbianensis为云南省思茅市特有的乡土树种,具生长快、耐瘠薄、材质好等特性。采用逐步聚类分析方法,对思茅松百日营养袋苗进行分级研究,初步分为3级,Ⅰ级苗苗高≥18.5 cm,地径≥0.29 cm;Ⅱ级苗苗高15.5~18.5 cm,地径0.24~0.29 cm;Ⅲ级苗苗高≤15.5 cm,地径≤0.24 cm。方差分析及不同级别苗木造林试验表明,该分级标准是可行的,在生产实践中具有指导意义。对思茅松幼林的施肥效应研究表明,每株施用氮肥100 g,磷肥50 g,钾肥50 g,即可达到幼林生长的要求。表3参11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莉清 舒常庆
为了探索促进盐肤木种子萌发的方法,研究了浓硫酸酸蚀处理对盐肤木种子萌发的促进作用。结果表明:未作酸蚀处理的种子硬实率高达85%,透水性差;浓硫酸处理提高种子的吸水性能和萌发率,并使种子发芽整齐一致。浓硫酸浸种30-105 min共6个处理,对种子萌发都有促进作用;其中以处理90-105 min的效果最好,发芽率可达70%,发芽势和生长势均高于其它处理。清水浸种48 h的对照种子萌发率最低。
关键词:
盐肤木 种子 酸蚀处理 硫酸 萌发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潘洁 肖辉 王立艳 程文娟 于彩虹 陆文龙
在典型滨海盐碱地区,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了玉米需肥特性、施肥效应及土壤供肥能力,以期为滨海盐碱地区合理施肥提供参考。结果表明,玉米籽粒养分含量平均为:N 1.224%,P2O50.480%,K2O 0.377%;秸秆养分含量平均为:N 0.820%,P2O50.142%,K2O 2.552%;生产100 kg经济产量所需养分量平均为:N 1.92 kg,P2O50.60 kg,K2O 2.55 kg。肥料增产率高低顺序为氮肥(44.39%)>磷肥(13.79%)>钾肥(6.55%);每千克氮、磷、钾肥可分别增产9.44,8.38,2.83 kg籽粒;玉米氮、磷、钾肥当季利用率分别为19....
关键词:
滨海盐碱地 玉米 肥料效应 土壤供肥能力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郑郁善 高培军 吴擢溪 陈礼光 吴大忠
研究施有机肥、复合肥、无机肥对绿竹笋营养成分及笋期叶片N、P、K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3种肥料处理对绿竹笋N、P、K含量、粗蛋白质、粗纤维、蛋白质水解氨基酸含量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竹笋N和蛋白质含量以无机肥处理最高 ,P含量、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总量以复合肥处理最高 ,K含量、粗纤维、半需氨基酸总量以有机肥处理最高 ,但还原糖、总可溶性糖、蔗糖、淀粉含量不施肥处理明显高于施肥处理。 3种肥料处理对绿竹叶片N、P、K含量的影响在不同发笋时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 ,发笋初期N、P、K含量施肥处理明显高于不施肥处理 ,以无机肥处理最高 ;盛期叶片N、P含量以有机肥处理最高 ,K含量以无机肥处理最高...
关键词:
绿竹 施肥 笋营养成分 笋期叶养分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贻铨 洪顺山 周文龙 陈道东 胡炳堂 巫流民
杉木幼林P肥效应极显著,每公顷施25kgP2O5效应最好,树高增24%,地径增30%,PK、NP和NPK效应也显著;湿地松幼林P肥效应也极显著,PN、PK效应更好,每公顷施50kgN、50kgP2O5树高增74%,地径增69%,施50kgP2O5、50kgK2O树高增72%,地径增65%;尾叶桉幼林·NPK效应最显著,PN、PK效应也显著,NK增幅不大,每公顷施100kgN、100kgP2O5、50kgK2O,树高增245%,地径增279%,胸径增1156%。造林时应施足NPK基肥。
关键词:
杉木,湿地松,尾叶桉,幼林,施肥效应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周文龙
尾叶桉幼林施肥重在基肥,造林地施足基肥对尾叶桉幼龄林早期速生具有明显的施肥效应。试验结果表明:造林地施肥(基肥)以N、P、K组合施,施肥效果十分明显,23个月生9个施肥处理(配方)平均树高6.43m,平均胸径6.86cm,其中第9处理(N100P150K50)23个月生平均树高7.36m,为不施肥对照小区(2.63m)的293.92%,平均胸径为8.00cm,为不施肥对照小区(1.96cm)的408.16%,每公顷材积26.335m3,为不施肥对照小区(0.534m3)的4931.6%。树高、胸径、材积直观分析表明:N100P150K50为最佳施肥配方。叶片中营养元素含量也有明显的不同。
关键词:
尾叶桉,施肥量,肥料配方,施肥效应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少元 何应同 曾祥福 郑红波 彭锦云
在湖北省江汉平原选择有代表性的3种土壤立地,进行南方型杨树氮、磷、钾常规肥料多点施肥试验(1991~1995)。结果表明:施氮肥能显著促进杨树生长,单施磷、钾肥效应均不好;平原粘湿土壤还呈显著负效应,只宜单施氮肥;平原冲积土、湖区沉积土立地均以氮+磷混施效应最佳。优化施肥量:平原粘湿土立地按400kgN/hm2、平原冲积土立地按200kgN/hm2+100kgP2O5、湖区沉积土立地按100kgN/hm2+100kgP2O5/hm2,折算成尿素和过磷酸钙。5年提高蓄积生长量35%~75%,纯增益6000~11000元/hm2。
关键词:
南方型杨树,土壤立地,施肥效应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秦国峰 荣文琛 洪炜
马尾松(PinusmasonianaLamb.)是我国南方的主要造林树种,分布很广,适应性强,耐干旱瘠薄,被誉为荒山绿化的先锋树种。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马尾松耐瘠薄,所以对其施肥的重视和研究不够。耐瘠薄不等于喜欢瘠薄(周运超等,1997)。荒山绿化...
关键词:
马尾松,人工幼林,磷肥,施肥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