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04)
- 2023(6839)
- 2022(5781)
- 2021(5223)
- 2020(4417)
- 2019(9705)
- 2018(9543)
- 2017(18473)
- 2016(10277)
- 2015(11137)
- 2014(11190)
- 2013(10927)
- 2012(10115)
- 2011(9138)
- 2010(9207)
- 2009(8757)
- 2008(8779)
- 2007(7979)
- 2006(7039)
- 2005(6643)
- 学科
- 济(35682)
- 经济(35601)
- 管理(34879)
- 业(31847)
- 企(27437)
- 企业(27437)
- 财(15553)
- 方法(14704)
- 制(13801)
- 数学(12578)
- 数学方法(12416)
- 税(10934)
- 税收(10305)
- 收(10256)
- 中国(9711)
- 农(9697)
- 体(9560)
- 务(9334)
- 财务(9314)
- 财务管理(9291)
- 企业财务(8915)
- 业经(8909)
- 学(8888)
- 体制(8265)
- 银(8151)
- 银行(8131)
- 行(7754)
- 融(7626)
- 金融(7624)
- 技术(6944)
- 机构
- 大学(147575)
- 学院(146033)
- 济(59241)
- 经济(57980)
- 管理(52414)
- 研究(51482)
- 理学(44907)
- 理学院(44406)
- 管理学(43650)
- 管理学院(43372)
- 中国(38722)
- 财(34453)
- 科学(31538)
- 京(30631)
- 所(26781)
- 农(26496)
- 财经(26066)
- 研究所(24055)
- 经(23623)
- 江(23158)
- 中心(22890)
- 业大(22458)
- 农业(20767)
- 财经大学(19543)
- 经济学(19298)
- 院(18950)
- 北京(18945)
- 省(17985)
- 州(17605)
- 经济学院(17322)
- 基金
- 项目(98348)
- 科学(77685)
- 基金(73305)
- 研究(69144)
- 家(65395)
- 国家(64923)
- 科学基金(55011)
- 社会(45042)
- 社会科(42797)
- 社会科学(42787)
- 基金项目(38254)
- 省(37685)
- 自然(36073)
- 自然科(35254)
- 自然科学(35241)
- 自然科学基金(34656)
- 划(32297)
- 教育(31825)
- 资助(29765)
- 编号(25836)
- 制(23747)
- 重点(22907)
- 部(22434)
- 成果(22240)
- 创(20921)
- 性(20583)
- 发(20057)
- 创新(19761)
- 国家社会(19456)
- 教育部(19212)
共检索到2237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施翔
土壤重金属污染已成为深受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铅是一种对人体危害极大的有毒重金属,铅可通过食物链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因此修复铅污染土壤显得十分紧迫。植物修复技术是一种绿色、低成本的土壤污染修复技术。前期研究中发现盐肤木(Rhus chinensi Mill)在矿区环境中,对铅有良好的吸收转运能力。因此,明确盐肤木对铅的吸收转运过程,阐明其转运铅的内在机制,不仅有助于人们了解木本植物铅的转运途径及其运输机制,也将为土壤重金属铅污染植物修复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通过土培和水培模拟试验深入探讨盐肤木对铅的吸收和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施翔 王树凤 潘红伟 孙海菁 陈益泰 江泽平
矿产资源的不合理开采、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汽车尾气的排放等,使重金属大量进入土壤环境中,造成土壤污染,这已成为深受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1]。过量积累在生物体中的重金属能够通过食物链传递给人或者动物,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2];其中,铅(Pb)作为一种广泛存在的潜在环境污染物已经得到广泛关注。短期暴露于高浓度铅环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声传 罗显扬 赵志清 喻云春 赵华富 魏杰 吕军
为了解茶树对Pb、Cd、Cu的吸收累积规律,在具有不同土壤铅(Pb)、镉(Cd)、铜(Cu)背景值的5个茶园,分析了同一茶园5个茶树品种和5个不同生境茶园福鼎大白茶(Camellia sinensis cv.Fuding-dabaicha)种群的土壤和侧根Pb、Cd、Cu的含量,以及相应5个品种及5个种群的老嫩叶Pb、Cd、Cu的含量、富集系数和转移系数。结果表明:①同一生境下5个茶树品种体内Pb、Cd、Cu含量分布次序为侧根>老叶>嫩叶,品种间Pb、Cd、Cu含量存在一定差异。②同一生境下5个茶树品种老叶、嫩叶Pb、Cd、Cu富集系数和转移系数差异显著,Pb的富集系数分别为0.12~0.18...
关键词:
茶树 铅 镉 铜 吸收累积 生境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磊 杨惟薇 张超兰 刘宛茹 黎晓峰 曹建华 潘丽萍
通过水稻苗期水培方法,以相对生物量、植株Cd累积量和Cd转移系数为指标,研究广西当前主要种植的超级稻、杂交稻和常规稻(共10个水稻品种)的耐镉特性。结果发现,5 mg·L-1Cd胁迫下,不同品种水稻对Cd的耐性、累积性和转运能力方面存在较明显的差异。通过聚类分析发现,常规稻野丝占和玉丝占的耐镉特性优于杂交稻和超级稻。表明水稻耐镉特性与水稻类型存在一定关系,对丰富水稻耐镉的相关信息,有针对性的进行耐Cd水稻品种的筛选有积极意义。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继培 赵同科 安志装 张成军 刘宝存
了解不同灌水量和氮肥用量条件下甘蓝生物量变化和不同生育期硝酸盐累积规律,为甘蓝生产中氮素的高效利用和提供硝酸盐安全蔬菜产品生产中合理灌水和施肥提供依据。以北京市种植的甘蓝品种为对象,采用田间裂区试验方法,设置1800,3000,4800 m3/hm23个水平灌水量主处理和0,150,300,450 kg/hm24个水平氮素用量副处理,测定收获期产量,分析甘蓝莲座期、结球期、收获期硝酸盐含量。结果表明,1800,4800 m3/hm2灌水量在不同氮肥用量交互作用下甘蓝产量都显著低于3 000 m3/hm2灌水量处理;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450 kg/hm2较高施氮量处理下,产量下降,甚至低...
关键词:
甘蓝 产量 硝酸盐 灌水量 氮肥用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茹淑华 张国印 王凌 耿暖 孙世友
针对叶菜类蔬菜容易积累重金属引起重金属含量超标,在温室采用土培试验对代表叶菜类蔬菜的菠菜吸收累积重金属铜、锌、铅和镉的特征以及调控措施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土壤重金属Cu、Zn、Pb和Cd含量的增加,菠菜地上部Cu、Zn、Pb和Cd的含量均明显增加。随着菠菜的生长,地上部重金属的含量有明显增加的趋势。在土壤加入重金属处理条件下,土壤中也只有很小部分的重金属能被菠菜的根系吸收,Cu和Pb元素被菠菜吸收后大部分累积在菠菜的根系中。Zn元素被菠菜根吸收后,一半以上向茎叶中迁移。Cd元素被菠菜根吸收后,有将近一半能向茎叶中迁移,一半滞留在根系中。施入石灰处理均显著降低了菠菜地上部的Zn吸收量和...
关键词:
菠菜 重金属 吸收 特征 调控措施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易心钰 蒋丽娟 易诗明 陈景震 刘强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铅锌尾矿渣掺比基质对湘蓖1号的生长发育、重金属的累积和迁移特性及对矿质元素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定比例的铅锌尾矿渣基质可促进蓖麻对N、P、Mg的吸收积累;尾矿中Pb、Zn对矿质元素K、Ca吸收的交互作用大于N、P和Mg,尾矿比例增加可极大的促进蓖麻对Ca、K的吸收,植株不同器官对Ca、K的吸收迁移特点均显示出相似的规律;基质中重金属的含量是影响蓖麻各部分重金属含量的主要因素之一,生殖生长阶段,4种重金属在蓖麻体内的积累能力为Zn>Pb>Cu>Cd,不同器官中的含量迁移分配规律为根
关键词:
蓖麻 铅锌矿 生长 矿质元素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颉建明 郁继华 黄高宝 冯致
【目的】研究低温弱光下辣椒叶片PSII光能吸收和转换规律,分析其与品种耐低温弱光性的相关性,筛选和建立快速、准确、无损伤的辣椒耐低温弱光性鉴定指标和方法。【方法】以耐低温弱光性不同的12个辣椒品种为试材,以冷害指数作为品种耐性鉴定的依据,应用调制荧光测定技术,采用相关分析的方法,研究低温弱光下辣椒叶片PSII光能吸收和转换规律及其与品种耐低温弱光性的关系。【结果】15℃/5℃、100μmol.m-2.s-1低温弱光处理使辣椒叶片PSⅡ的实际光能转化效率ΦPSⅡ、开放的PSⅡ有效光能转化效率Fv′/Fm′、光化学猝灭系数qP、光下最大荧光Fm′、光下最小荧光Fo′和光下最大可变荧光Fv′均降低,...
关键词:
辣椒 低温弱光 叶绿素荧光 耐低温弱光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买文选 田霄鸿 保琼莉 陆欣春 李生秀
采用螯合-缓冲营养液(Chelator-buffer culture solution)进行培养试验,对缺锌条件下3种小麦基因型(绵阳19、邯6172、新麦13)的生长发育状况及对P、Cu、Fe、Mn营养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且应用4种指标,即锌效率(缺锌与锌充足供应条件下小麦地上部干物质之比)、相对冠根比(缺锌与锌充足供应条件下小麦冠根比之比)、缺锌条件下小麦地上部的锌吸收量、干物质量,对3种小麦的耐缺锌能力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锌缺乏条件下小麦地上部生长量明显降低,而根系依然能保持相对较强的生长发育能力;不同小麦基因型对缺锌的耐性存在明显差异,其中邯6172的耐性最强;在缺锌胁迫条件下,小...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莉清 舒常庆
为了探索促进盐肤木种子萌发的方法,研究了浓硫酸酸蚀处理对盐肤木种子萌发的促进作用。结果表明:未作酸蚀处理的种子硬实率高达85%,透水性差;浓硫酸处理提高种子的吸水性能和萌发率,并使种子发芽整齐一致。浓硫酸浸种30-105 min共6个处理,对种子萌发都有促进作用;其中以处理90-105 min的效果最好,发芽率可达70%,发芽势和生长势均高于其它处理。清水浸种48 h的对照种子萌发率最低。
关键词:
盐肤木 种子 酸蚀处理 硫酸 萌发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苏建荣 张燕平 杨力真 刘娟
对盐肤木叶片成分分析结果表明 :寄生角倍的叶片与正常叶片相比 ,叶组织内的氨基酸和Vc的浓度由 11.0 6 % ,1.15 %降低到 7.85 %和 0 .6 8% ,幅度很大 ;总N和单宁的浓度也略有降低 ,而可溶性总糖的浓度则稍有升高。通过盆栽施肥试验得出 :N、P肥不但可促进盐肤木幼树生长 ,并影响叶片内Vc的含量 ,但对叶片内的可溶性糖、单宁及总氮含量没有明显的影响 ;施N肥对叶组织的碳氮比(C/N)的作用较P肥明显
关键词:
角倍蚜 盐肤木 施肥效应 营养环境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燕平 廖声熙 赖永祺 苏建荣
干母的致瘿结倍效果与倍蚜在同一枝条定叶取食复叶叶片萌发的先后顺序密切相关。角倍干母致瘿率和致倍率作为评价其致瘿结倍效果的指标 ,挂蚜干母的致瘿结倍效果指标 (yi)与盐肤木复叶萌发先后序数 (xi)之间的关系可用函数表达式 yi=A(0 ) +A(1) xi+A(2 ) xi2 +A(3 ) xi3 表示 ;寄生于不同序数复叶之间干母的致瘿率有显著差异 ;角倍蚜在盐肤木不同复叶叶序数上的致倍率 (y3值 )的排序为 :5>4 >6 >7>3>8>9>10 >11。该结果可作为调控角倍蚜干母的发生期以应合盐肤木最适致瘿结倍的展叶物候进度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角倍蚜 盐肤木 叶序数 相关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界平 田长彦
【目的】研究施用氮磷肥对盐地碱蓬生长及其矿物质吸收累积特征的影响,以提高盐生植物的生物量,从而实现其盐分的高吸收累积,为重盐渍化地区的生态恢复提供参考。【方法】在新疆南疆典型盐化土壤上,采用田间试验方法及完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不同氮肥(0,75,150,225kg/hm2)、磷肥(0,135kg/hm2)施用量,对盐地碱蓬地上部生物量、株高、根系干质量、种子产量,以及地上部各部分氮、磷含量和矿质灰分累积含量、累积量的影响。【结果】施氮能显著提高盐地碱蓬的地上部生物量、根系干质量、种子产量和总矿物质累积量,其中施用225kg/hm2氮肥时,盐地碱蓬每年可从土壤中带走3228.8kg/hm2矿质灰...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小俊 次仁德吉 吴雪莲 张一帆 郝治华 张唐伟
【目的】土壤铅(Pb)、砷(As)复合污染严重,二者的交互作用可影响青稞苗期的生长及彼此间的移动性。采用盆栽实验,研究Pb、As复合污染条件下,Pb-As交互作用对青稞出苗时间、出苗率、分蘖数、铅砷富集等的影响,对土壤重金属复合污染防治和保护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青稞为供试作物,设置不同浓度单因素Pb(0、480、720、960、1200、1440mg·kg~(-1))、As(0、30、60、90、120、140mg·kg~(-1))以及Pb(480、720、960、1200mg·kg~(-1))、As(30、60、90、120mg·kg~(-1))交互处理(共计27个处理),通过盆栽试验研究Pb-As 交互作用对青稞生长及其苗期重金属富集的影响。【结果】铅、砷交互作用对青稞出苗时间、出苗率、分蘖数、抽穗时间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效应,即和空白相比,铅、砷对青稞的生长发育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青稞幼苗对铅的积累能力强于砷,青稞对铅的耐受力更强,砷浓度过高时青稞将停止生长甚至枯死。当铅添加浓度为480、720和1200 mg·kg~(-1)与砷交互作用时,青稞幼苗铅积累量砷与铅表现为拮抗作用。当铅添加浓度为960 mg·kg~(-1)与砷交互作用时,青稞幼苗铅积累量砷与铅作用不明显。当砷添加浓度为30、120 mg·kg~(-1)与铅交互作用时,青稞幼苗砷积累量砷与铅表现为拮抗作用。当砷添加浓度为60、90 mg·kg~(-1)与铅交互作用时,青稞幼苗砷积累量砷与铅作用不明显。【结论】铅、砷交互作用对青稞苗期生长产生了影响,高质量分数铅、砷交互作用显著抑制青稞苗期的生长。主要表现为高浓度铅、砷交互作用下青稞出苗率、分蘖数与空白对照相比显著降低,出苗时间、抽穗时间与空白对照相比显著增加。铅、砷交互作用青稞幼苗铅砷积累量砷与铅均表现为拮抗作用。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长润 刘友良
研究了小麦品种 LD-1(耐盐)和扬麦5号(不耐盐),在盐胁迫下植株体内 K~+、Na~+积累及其吸收、运输过程中的选择性和叶片电解质渗漏率的变化.结果表明,盐胁迫后 LD-1叶片〔Na~+〕/〔K~+〕明显低于扬麦5号,而其 S_(k,Na)(K~+,Na~+选择性比率)显著大于扬麦5号.2品种间根系〔Na~+〕/〔K~+〕及 S_k,Na均没有显著差异,根系离子吸收的选择性相似.LD-1从根系至地上部的离子运输过程中,具有较大的 K~+选择性,是它具有较强耐盐性的主要原因.2品种间叶片耐盐阈值及叶片致死盐量均无显著差异,叶片细胞的耐盐力相似.
关键词:
盐胁迫 小麦 离子选择性 耐盐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