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3)
- 2023(1841)
- 2022(1586)
- 2021(1515)
- 2020(1055)
- 2019(2346)
- 2018(2101)
- 2017(3803)
- 2016(2085)
- 2015(2144)
- 2014(1940)
- 2013(1840)
- 2012(1793)
- 2011(1548)
- 2010(1586)
- 2009(1421)
- 2008(1262)
- 2007(1084)
- 2006(948)
- 2005(802)
- 学科
- 济(7987)
- 经济(7983)
- 学(3386)
- 地方(3333)
- 管理(3197)
- 方法(2493)
- 业(2389)
- 中国(2302)
- 数学(2263)
- 数学方法(2217)
- 农(1804)
- 地方经济(1754)
- 环境(1712)
- 业经(1472)
- 企(1454)
- 企业(1454)
- 生态(1375)
- 农业(1310)
- 城市(1305)
- 财(1288)
- 发(1260)
- 资源(1202)
- 和(1008)
- 城市经济(1004)
- 融(975)
- 金融(974)
- 贸(973)
- 贸易(972)
- 制(942)
- 产业(918)
- 机构
- 大学(28888)
- 学院(28513)
- 研究(13670)
- 科学(11159)
- 中国(9269)
- 济(9091)
- 经济(8759)
- 管理(7824)
- 所(7704)
- 农(7631)
- 研究所(7294)
- 京(7111)
- 理学(6748)
- 业大(6540)
- 理学院(6507)
- 管理学(6236)
- 管理学院(6189)
- 农业(6096)
- 院(5864)
- 中心(5693)
- 室(5338)
- 省(5177)
- 范(5157)
- 师范(5086)
- 实验(5069)
- 江(4979)
- 实验室(4909)
- 资源(4791)
- 重点(4695)
- 环境(4685)
共检索到414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梅 赵晨光 王莹 楚光明
【目的】以准噶尔盆地南缘洪积扇浅层(4.5 m)3个地下水埋深典型地段上的盐穗木种群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地下水埋深、不同发育阶段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空间关联性,探讨地下水埋深对盐穗木种群空间格局形成及种群维持机制的影响。【方法】在准噶尔盆地南缘盐穗木分布区建立3块1 hm2的固定样地,采用网格法调查盐穗木种群分布数据;利用空间点格局分析中常用的Ripley’s K函数对盐穗木种群的空间格局、种内关联性以及与地下水埋深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随着地下水位加深,盐穗木种群的幼苗补充数量减少十分严重,而枯立木急剧增多,种群结构变化明显;在3个地下...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白玉锋 陈超群 徐海量 张广朋 张沛 凌红波
【目的】研究荒漠植被地上生物量随距河道距离的空间分布特征,并结合地下水埋深数据分析地上生物量与地下水埋深之间的关系,以期为干旱荒漠区生态环境恢复和重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塔里木河下游英苏断面荒漠河岸林植被为对象,于2014年9月下旬在英苏断面布设垂直河道、100 m×100 m的标准地20块,形成长2 000 m的连续样带,记录标准地内乔木、灌木的物种数、总个体数及冠幅、株高、胸径等形态因子,根据胡杨生物量模型和获取的灌木标准枝鲜质量,分别计算胡杨和灌木的地上生物量;将标准地进一步分割为4块50 m×50 m的样地,在每个样地对角线两侧随机布设6~8个1 m×1 m的样方,记录草本种类、个...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付玉娟 张玉清 何俊仕 张朝龙
地下水是支撑西辽河平原区社会经济发展及生态安全的核心因素。为探索该区地下水埋深变化的趋势及导致其变化的诱因,分析了30年间地下水埋深的演变规律及趋势,并根据水量平衡原理确定了影响研究区水资源补排关系的主导因素。结果表明:2000年以前该区地下水各项补水量充足,灌溉用水为主的排泄量小于补给量,地下水资源能够达到补排均衡,埋深处于稳定状态。2000~2009年的年均降雨量仅是上20世纪90年代的75.9%,地下水的各项补给量都显著减少,补排均衡条件下的地下水可开采量明显下降;此阶段的灌溉农业却已经发展到较高的程度,农业灌溉用水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地下水补排均衡被打破。水资源系统质量下降及全球气候演...
关键词:
地下水埋深 影响因素 灌溉农业发展 降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曹红霞 康绍忠 时学双
为了阐明地下水埋深对土壤溶质运移的影响,通过室内均质土柱试验,以Br-为示踪剂,对90 mm和45 mm两种次灌水量下,1.7,1.2和0.8 m地下水埋深土壤中表施溶质Br-的运移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表Br-聚集趋势均随地下水埋深增大而增强;随灌水次数增加,土表Br-向下淋移趋势随水位加深而减缓;较浅的地下水埋深有利于土壤溶质(Br-)向下运移;随次灌水量的增加,土表溶质聚集减弱,土壤溶质向下迁移加快。即较浅的地下水埋深和较大的次灌水量能促进土壤溶质向下迁移,减弱其在土表的聚集。
关键词:
地下水埋深 次灌水量 溶质运移 Br-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苑晶晶 袁国富 罗毅 孙晓敏 张娜
黄河下游引黄灌区地下水埋深通常较浅,冬小麦生长季存在对地下水的利用,论文应用稳定同位素方法研究冬小麦对地下水的利用特征。在中国科学院禹城综合试验站开展实验,通过分析不同灌溉处理条件下土壤水和植物茎水δ18O值之间的关系,应用同位素线性混合模型估算了冬小麦不同生育期对地下水的利用比例。研究结果表明,水的18O信息能很好地揭示冬小麦对不同层次土壤水的利用特征,雨养处理、40%田间持水量处理和现行灌溉制度处理下冬小麦在返青后对地下水的利用分别占其总耗水量的28%、22%和4%左右。研究结果显示适度的灌溉有利于促进作物对不同层次土壤水分的稳定利用,而现行的大田灌溉方式则抑制了作物对地下水资源的利用。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常春龙 杨树青 孙玲玉 刘德平 杜晓峰
为研究河套灌区灌期、非灌期地下水埋深与总氮关系,以内蒙古河套灌区乌拉特前旗北场试验区为研究区,区域内共布设了43眼地下水观测井,选取其中9眼典型井观测全年各月实测地下水埋深与总氮浓度,应用ARCGIS10.1软件反距离加权法进行空间插值,得到二者区域空间分布图,以得到其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地下水埋深灌期在1~2m,非灌期在1.5~2.5m,秋浇期地下水埋深年内最小;地下水总氮浓度非灌期(2.5~5mg·L-1)明显大于灌期(0.5~2.5mg·L-1);灌期地下水埋深与总氮浓度满足二项式关系(R2=0.543),非灌期二者关系不明显。因此在现有条件下,应从源头上减少氮肥用量,优化施肥技术,以达...
关键词:
地下水埋深 总氮浓度 农业面源污染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泽元 王文科 黄金廷 段磊
在野外调查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提出了生态安全地下水位埋深的概念;并深入探讨了地下水位埋深与植被生长、河湖基流量及土地荒漠化的关系,确定了风沙滩地区生态安全地下水位埋深为1.5~5 m;采用面向生态的区域地下水资源评价理论,以生态安全地下水位埋深为约束,计算出该区地下水可采资源量约为107万m3/d。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水献 吴彬 杨鹏年 李霞 董新光
在西北干旱地区,地下水埋深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十分密切。焉耆盆地是新疆重要的绿洲农业区,但该区生态环境脆弱,生态环境对地下水的依赖作用十分显著,同时该区又担负着向塔里木河下游输水的重任,如何实现该地区地下资源可持续开发模式,是一个急需探讨的现实问题。本文基于大量的野外调查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焉耆盆地的地下水埋深与土壤盐碱化、植被生长与潜水蒸发的相互关系的研究,从确保绿洲灌区生态安全角度提出了地下水生态埋深的概念,并阐述了其内涵,确定绿洲灌区适宜生态埋深为3.0~4.0m,即适合林地生长的适宜深度与极限潜水蒸发深度的区间。地下水生态埋深的确定,对于估算生态用水、防治土地盐渍化和沙漠化提供了科学...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卫红 陈永金 陈亚鹏 黄湘
本文结合塔里木河下游六次生态输水过程(2000年~2004年)和对40眼地下水监测井水质分析资料,重点研究了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对地下水位和地下水质的影响以及地下水位与水质的变化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塔里木河下游地下水位和水质状况随六次间歇性生态输水发生明显变化。河道两侧地下水位埋深在输水过程中明显抬升,由输水前的8m~11m,抬升到5m~6m;地下水质表现为:在输水初期,地下水水化学成分中的主要离子含量和矿化度都较高,随着生态输水的实施,矿化度开始下降,下降幅度先快后慢。其中在距河道不同位置处,由于受输水影响强度的差异和地下水位抬升状况的变化,地下水矿化度的变化特点不尽一致。但总体表现为随着地...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建伟 胡克 岳玮 刘宝林 王建 高擎
上海城区地面沉降主要是由超采地下水、松散沉积地层压实等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并引发多种次生灾害。F4分层标监测数据指示的地面沉降情况,显示上海城区地面沉降表现为总体具有非线性变化的规律,特别是1980年代以来,表现出垂向逐渐增大的特点,在空间上也不断扩展,直至2001年才始有缓和的趋势。在不同时段,随地下水开采量及开采层次的变化,上海城区地面沉降表现出不同的特征。结合1990~2009年20年内第四含水层地下水采灌量数据,得出地面沉降对地下水采灌量的响应关系为:地下水开采量增加,地层沉降量增大;地下水开采量减少,地层沉降量减小,但地面沉降相对于地下水开采具有滞后性;随着逐年的回灌,地层沉降量减小...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吕兰颂
以山东省某煤矿矸石山为例,布设9个监测点,采用单点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对地下水污染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污染组分主要包括SO42-、TDS、总硬度等,污染程度与矸石山距离、第四系岩性、厚度及富水程度密切相关。
关键词:
煤矸石 地下水 污染 监测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沈冰 刘敏 黄领梅
运用灰色微分方程与自记忆原理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地下水埋深预测的灰色自记忆模型,并以新疆和田市地下水长期观测井GW9为例进行了埋深模拟和预测。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模拟及预测精度,且简洁实用。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东 周明 孟军
在高强度农业开发、气候等因素影响下,三江平原地下水资源系统越来越具有复杂系统特征。为此,以建三江分局为例,采用近似熵方法对建三江分局7个生产队的地下水埋深序列复杂性进行了测度分析。结果表明,各地下水埋深序列的复杂性排序为:前进农场4队>七星农场69队>前进农场22队>八五九农场1队>八五九农场26队>前进农场11队>八五九农场21队,地下水开采是影响地下水动态变化的关键因素。研究成果揭示了当地地下水资源复杂动力系统本质,为建三江分局乃至整个三江平原地下水资源科学管理提供了决策依据。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念 张强 汪小刚 王玉杰 王鹏 王丹
外水压力是深埋隧洞建设中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由于深埋隧洞埋深大、地下水位高、地层间水力联系规律复杂,因此给深埋隧洞外水压力确定提出巨大挑战。厘清隧洞全生命周期地下水的水力联系规律,是准确评价深埋隧洞外水压力和隧洞建设影响地下水环境的关键。该文采用数值模拟法研究不同地层类型对隧洞开挖后地下水演化规律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深埋隧洞地下水分层水力联系地表深孔监测技术,并应用于滇中引水工程蔡家村隧洞。数值模拟结果显示:隧洞上方存在隔水地层对开挖后地下水水力联系有显著影响。工程实践应用不仅验证了该技术的可行性,还证实了深埋隧洞地下水水力联系存在分层现象。该文提出的深埋隧洞地下水分层水力联系地表深孔监测技术为深埋隧洞高外水压力的取值研究提供了有效手段。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金廷 尹立河 董佳秋 张俊 马洪云 王晓勇
【目的】研究毛乌素沙地地下水浅埋区沙柳蒸腾对降水的响应,为确定该地区植被用水来源提供依据。【方法】2011-05-29-07-13,在毛乌素沙地海流兔河流域,运用包裹式树干径流仪测定沙柳枝条的蒸腾量,并监测同期的气象要素、土壤含水率及地下水水位的变化;基于监测数据,分析沙柳蒸腾量在降水过程中的变化及蒸腾量与降水量、土壤含水率和地下水水位的相关性。【结果】1)降水过程中净辐射迅速减小,导致沙柳蒸腾量迅速减少甚至为0。2)降水后的沙柳蒸腾量较降水前有所增加,但最大蒸腾量出现的时间不同,且蒸腾量与降水量之间呈非线性关系。3)沙柳潜在蒸腾量解释了65%的蒸腾量变化,表明沙柳蒸腾主要受潜在蒸腾量的控制。...
关键词:
沙柳 蒸腾作用 降水 地下水 毛乌素沙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