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44)
- 2023(9850)
- 2022(8841)
- 2021(8405)
- 2020(7109)
- 2019(16442)
- 2018(16552)
- 2017(31496)
- 2016(17461)
- 2015(19773)
- 2014(19643)
- 2013(19506)
- 2012(17858)
- 2011(15927)
- 2010(15646)
- 2009(14181)
- 2008(13654)
- 2007(11700)
- 2006(10092)
- 2005(8484)
- 学科
- 济(63818)
- 经济(63749)
- 管理(49382)
- 业(45574)
- 企(38365)
- 企业(38365)
- 方法(31234)
- 数学(26837)
- 数学方法(26524)
- 学(18696)
- 农(17049)
- 中国(15912)
- 财(14741)
- 业经(14390)
- 地方(13479)
- 和(12743)
- 理论(11862)
- 环境(11645)
- 农业(11643)
- 贸(10885)
- 贸易(10879)
- 技术(10583)
- 易(10542)
- 制(10063)
- 务(9807)
- 财务(9732)
- 财务管理(9717)
- 划(9434)
- 教育(9351)
- 企业财务(9193)
- 机构
- 大学(245875)
- 学院(243683)
- 管理(98439)
- 济(87517)
- 理学(86048)
- 经济(85374)
- 理学院(85051)
- 管理学(83482)
- 管理学院(83062)
- 研究(82093)
- 中国(58360)
- 科学(57056)
- 京(53392)
- 农(44721)
- 所(42538)
- 业大(41935)
- 研究所(39574)
- 财(37943)
- 中心(36631)
- 农业(35394)
- 江(34402)
- 北京(33667)
- 范(32704)
- 师范(32288)
- 财经(31395)
- 院(30202)
- 经(28620)
- 州(28334)
- 技术(27541)
- 师范大学(26158)
- 基金
- 项目(177878)
- 科学(137588)
- 基金(127461)
- 研究(125466)
- 家(113106)
- 国家(112202)
- 科学基金(95126)
- 社会(75253)
- 社会科(71129)
- 社会科学(71108)
- 省(70096)
- 基金项目(68971)
- 自然(65382)
- 自然科(63677)
- 自然科学(63657)
- 自然科学基金(62504)
- 划(59671)
- 教育(56693)
- 资助(52626)
- 编号(51660)
- 成果(40864)
- 重点(40054)
- 部(37881)
- 发(37741)
- 创(36630)
- 课题(35006)
- 科研(34677)
- 计划(34286)
- 创新(34128)
- 大学(32338)
共检索到3391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秦媛
植物(林木)可与土壤微生物形成多种不同类型的共生系统以适应复杂的生存环境。除根瘤菌和菌根真菌等典型根系微生物共生体之外,在多种生境及土壤类型条件下,植物体内外还蕴含着内生真菌、内生细菌、根际促生细菌等大量新颖且遗传多样化的共生微生物。这些共生菌可参与宿主多种生理生态过程,并对其功能性状(包括促进营养元素高效吸收、提高抗逆性等)进行调控。近年来,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逐步揭示植物根际共生微生物群落组装机制和核心菌群。但是,目前我们对这些共生菌的功能,及其在林木生长和适逆调控效应上的认识还十分有限。本研究以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宋海燕 李传荣 许景伟 郑莉 李春艳 王卫东
对垦利县黄河口镇枣园的土壤酶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酶活性下降。脲酶与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96、0.943;脲酶与多酚氧化酶相关性不大,相关系数为0.377;过氧化氢酶与过氧化物酶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11;多酚氧化酶与其他3种酶的相关性不大。土壤酶与土壤养分、pH值、土壤微生物有较强的相关性,其中脲酶与土壤养分、pH值和固氮菌、真菌、细菌的相关性显著,相关系数在0.444以上;多酚氧化酶与土壤养分和微生物的相关系数较小;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与土壤养分、pH值、纤维素分解菌和真菌的相关性显著,相关系数在0.451以上。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蒋秀娟
盐碱地作为我国重要的一种土地资源,从内陆到沿海均占有很大比重。由于盐碱土的特殊性,导致该类土壤植被生态系统脆弱,生态环境差。再加上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的影响,土壤盐渍化仍在逐年加剧,已经严重制约着滨海城市园林绿化的建设和发展。如何合理开发改良盐碱地,在盐碱地区营造优美的植物景观,使其发挥出最大的生态、景观和社会效益,对于推动滨海盐碱地区生态可持续建设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综合运用了文献查阅、实地调查、定性分析、案例总结等研究方法,在滨海盐碱地植物配置等方面进行了以下探讨:1.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通过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米文精 刘克东 赵勇刚 郑彩霞 时朝 郝建卿 吕坤
土壤盐碱化是大同盆地生态恶化的主要原因。本文对大同盆地盐碱状态和抗逆树种的栽培及其抗盐碱能力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显示,大同盆地为寒、旱、多风气候,土壤盐碱化严重而且植被稀少。在初步分析的基础上,选取15个树种进行盐碱地栽培实验,其中成活率较高的依次为枸杞、新疆杨、柽柳、白榆、沙枣、漳河柳。盐胁迫6个当地栽培树种的幼苗,并测定幼苗的形态特征、光合速率、气孔阻力、蒸腾速率、细胞间隙CO2浓度及细胞膜透性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耐盐性从高到低依次为柽柳>枸杞>樟子松>杜松>白榆>新疆杨。
关键词:
大同盆地 土壤盐碱化 耐盐性植物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冯玉倩 米俊珍 赵宝平 徐忠山 陈晓晶 李英浩 张碧茹 刘景辉
为探究秸秆与微生物菌肥对盐碱地土壤和作物盐分含量的影响,试验于内蒙古达拉特旗重度盐碱地,分别设不施秸秆不施微生物菌肥(CK)、秸秆单施(G)、微生物菌肥单施(F)、秸秆配施微生物菌肥(GF)4个处理,分别种植燕麦、高丹草、黍子、油用向日葵4种作物,分析秸秆配施微生物菌肥对盐碱地土壤和作物盐离子浓度及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秸秆配施微生物菌肥能显著降低土壤含盐量,提高作物生物量及作物体内盐离子积累量,其中土壤全盐量在种植油用向日葵的土壤中最低,为4 400.41 mg/kg,较CK显著降低了13.85%;作物生物量及盐离子积累量以秸秆配施微生物菌肥处理下的高丹草最大,生物量和盐离子积累量分别较CK提高了68.32%,108.28%。此外,秸秆配施微生物菌肥增强了各作物对盐离子的选择吸收能力,配施处理下燕麦对Mg~(2+)、Cl~-、SO_4~(2-)有较强吸收能力,分别较CK提高50.51%,72.74%,56.39%;高丹草对Ca~(2+)有选择吸收能力,较CK提高76.01%;油用向日葵则主要吸收K~+,其含量较CK提高12.90%。综上,秸秆配施微生物菌肥能显著提高作物生物量、盐离子积累量及对盐离子的选择吸收能力,并且能有效降低盐碱地土壤全盐量,4种作物中,以高丹草和油用向日葵表现较好。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艳 李波 隽英华 孙文涛 于洋
【目的】探究生物有机肥在盐碱土上的作用,揭示其对玉米叶片有机渗透调节物质及土壤微生物的影响。【方法】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生物有机肥对玉米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及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影响。【结果】在不同盐碱程度胁迫条件下,玉米穗位叶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均随着生物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呈依次升高的趋势,其中(添加1.0%有机肥)T3处理在低、中盐碱胁迫上显著高于对照,说明生物有机肥在渗透调节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同时土壤微生物数量也随着生物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T3处理的细菌和放线菌数量比对照增加差异显著;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增多,改善了土壤微生态环境,提高了土壤肥力;利于根系下扎,提高根系活力,各施肥处理玉米根系活力由大到小依次为T3>T2>T1。【结论】生物有机肥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功能叶片渗透调节物质,改善盐碱土的微生物环境,促进玉米根系生长,提高玉米耐盐碱胁迫能力。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立艳 潘洁 肖辉 程文娟 杨勇
为了揭示不同耐盐植物根际土壤与对照之间的盐分差异,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田菁、苜蓿、苏丹草、碱蓬4种耐盐植物不同生长时期各土层可溶性盐分和盐分离子的测定分析,研究了4种耐盐植物根际土壤与对照土壤中的可溶性盐分和主要盐分离子的运移特征。结果表明:种植耐盐植物对表层土壤具有明显的脱盐效果,其中田菁对表层及0~80 cm土层的脱盐效果最好。10月份时耐盐植物处理表层土脱盐效果顺序为田菁>苏丹草>苜蓿>碱蓬;0~80 cm整体各处理的脱盐顺序为田菁>苜蓿>苏丹草>碱蓬。HCO3-、Cl-和SO42-均在对照的0~10 cm土层中含量最高,耐盐植物根际土壤0~10,10~20 cm土层中Na+和Cl-含量要...
关键词:
土壤 耐盐植物 可溶性盐分 盐分离子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志宏 吕柳新
以根瘤菌 -豆科植物共生体系为主要代表 ,综述了近年来在结瘤固氮分子遗传学研究领域所取得的进展 ,特别是共生双方与结瘤、固氮有关的基因的定位、表达与调控
关键词:
根瘤 共生固氮 共生基因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正>农业微生物资源发掘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是在我国土壤微生物学学科奠基人、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华癸教授创建的微生物学国家重点学科的基础上,经过几代人的努力逐步发展起来。以华中农业大学为依托单位,于1990年由原农业部批准建设,1992年经专家评估,被确认为“农业部农业微生物重点开放实验室”。2002年经申请和论证,被命名为“农业微生物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白亚妮 来航线 温小玲 李新平
【目的】探讨硫磺对盐碱土的改良效果。【方法】以不施肥(CK0)、施N、P(CK1)、施石膏(CK2)为对照,在施入N、P的基础上,分别施入75,150,225 kg/hm2硫磺,通过盆栽试验和大田试验,研究硫磺对宁夏平罗和陕西渭南地区盐碱地土壤微生物种类和含量及pH值和EC值的影响。【结果】盐碱土施入硫磺后微生物活性显著提高,微生物含量和种类均明显增加,pH值降低,EC值增加。硫磺对宁夏平罗碱性较大盐碱土各项指标的改善幅度均大于陕西渭南地区碱性较小而含盐量较高的土壤。【结论】硫磺对盐碱土具有明显的改良作用,且对碱性较大的盐碱土的改良效果尤佳。
关键词:
硫磺 盐碱土 微生物区系 pH值 EC值
[期刊] 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可夫
本文介绍了世界盐生植物及盐酸土改良.利用的进展状况.主要讨论了盐生植物资源用途、开发以及盐碱土改良、利用方案、措施问题.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孙媛 张俊华 贾萍萍 贾科利 张学艺
[目的]研究不同程度盐碱化土壤上植被的光谱特征,为基于典型植被冠层光谱特征估测宁夏银北地区植被生长状况和土壤盐碱化程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8年7月中旬,在宁夏银北盐碱地区选取样地,调查不同盐碱化程度土壤的理化性质及其上代表性植被的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分析不同程度盐碱化土壤上代表性植被类型(白刺和芦苇)以及中度盐碱化程度土壤上15种植被(向日葵、芦苇、花花柴、白茎盐生草、西伯利亚滨藜、藜、稗、紫苜蓿、柳枝稷、水稻、砂引草、白刺、槐、赖草、芨芨草)的冠层光谱特征及红边参数变化,研究植被冠层红边参数与土壤pH值、全盐含量以及叶片叶绿素含量的相关性。[结果]不同程度盐碱化土壤的理化性质及其上代表性植被的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有明显差异。随着土壤盐碱化程度的增加,在可见光波段(350~760 nm),白刺冠层光谱反射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芦苇冠层光谱反射率总体上先降低后升高;在760~1 400 nm波段,白刺冠层光谱反射率逐渐降低,芦苇冠层反射率先升高后降低;在1 400~2 500 nm波段,白刺冠层反射率分别是先升高后降低(1 400~1 900nm)和持续增加(1 900~2 500 nm),芦苇冠层反射率先降低后升高。随着土壤盐碱化程度的增加,白刺冠层光谱红边位置、红边斜率、红边峰值面积以及红边斜率与最小振幅的比值均减小;芦苇冠层光谱以上红边参数均先增加后减小。中度盐碱化土壤上,15种植被冠层光谱特征曲线变化趋势相似,但光谱反射率大小存在不同程度差异;除了最小振幅之外,15种植被冠层光谱的红边位置、红边斜率、红边峰值面积以及红边斜率与最小振幅的比值差异较大,故根据光谱特征在野外能够区分典型植被类型。土壤pH值与红边位置、红边斜率和红边峰值面积均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与红边斜率与最小振幅的比值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土壤全盐含量与红边参数均不相关;叶片叶绿素含量与红边位置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红边斜率和红边峰值面积之间为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在不同程度盐碱化土壤上,不同植被冠层光谱特征变化趋势有差异,根据典型植被冠层光谱特征可以估测宁夏银北地区植被生长状况和土壤pH。
关键词:
盐碱地 植被光谱特征 红边参数 宁夏银北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丹丹 周凌云 赵圣国 孙鹏
植物提取物具有调控反刍动物瘤胃发酵模式、提高蛋白利用率、减少甲烷排放等功能。这些功能的调控往往是通过改变瘤胃微生物的组成和数量来实现的,因此,更多的研究者越来越关注植物提取物对微生物的调控作用。本研究综述了植物提取物如皂苷、单宁、香精油对瘤胃细菌、原虫、真菌及古菌的调控作用。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珣 陈宝楠 孙丽娜
为探讨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佳乐麝香(HHCB)与镉(Cd)复合污染土壤技术的可行性及其相关修复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变化,采用紫茉莉(MiraBilis jalapa l.)与孔雀草(TageTes paTula l.)两种植物配合HHCB降解菌,对HHCB,Cd复合污染土壤进行联合修复研究,并使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dgge)在微观层面上进一步分析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孔雀草对Cd的富集效果要好于紫茉莉,且两种植物地上部分对于Cd的富集效果更好。HHCB含量的增加会导致降解菌的降解效率降低,在HHCB含量为100Mg·kg-1时,最好的降解效果可达到63.58%,在HH...
关键词:
佳乐麝香 镉 联合修复 微生物多样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周晓鸿 田芳 杜丽璞 王轲 林志珊 叶兴国
植物与微生物在长期的侵染和抗侵染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复杂的互作关系,二者相互利用、协同进化。一些病原微生物致病能力的变化或增强迫使植物提高抗病性,同时改进了植物的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和品质性状。植物与微生物互作关系的分子生物学研究促进了植物基因工程育种途径的创立和生产潜力的提高,尤其微生物介导的基因转移已成为改良植物的重要工具。本文概括性综述了植物与一些主要有益微生物互作的应答反应、信号传导和分子基础,以及利用有益微生物对改良植物性状和生产水平的研究进展。描述了植物对主要有益微生物的应答途径,以及植物和农杆菌、根瘤菌、真菌及植物病毒互作的分子信号系统,并介绍了它们在基因工程、遗传育种和生产实践中的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