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00)
2023(8883)
2022(8072)
2021(7682)
2020(6452)
2019(15069)
2018(15207)
2017(29386)
2016(16174)
2015(18366)
2014(18317)
2013(18108)
2012(16436)
2011(14706)
2010(14441)
2009(13017)
2008(12490)
2007(10657)
2006(9125)
2005(7697)
作者
(48145)
(39575)
(39280)
(37330)
(25295)
(19166)
(17898)
(15815)
(15129)
(14037)
(13732)
(13136)
(12434)
(12423)
(12294)
(12207)
(12114)
(11826)
(11376)
(11207)
(10051)
(9631)
(9618)
(8959)
(8949)
(8895)
(8811)
(8678)
(8024)
(7964)
学科
(61087)
经济(61019)
管理(45217)
(42583)
(36308)
企业(36308)
方法(31852)
数学(27544)
数学方法(27120)
(16067)
(15152)
(14469)
中国(14257)
业经(13192)
地方(12216)
理论(11035)
(10704)
农业(10200)
(10168)
贸易(10163)
技术(10045)
环境(9923)
(9849)
(9790)
财务(9729)
财务管理(9711)
(9303)
企业财务(9195)
教育(8832)
(8729)
机构
大学(228277)
学院(225782)
管理(92758)
(81937)
理学(81596)
理学院(80639)
经济(79966)
管理学(79038)
管理学院(78666)
研究(73463)
中国(51953)
科学(50206)
(48814)
(39274)
业大(38038)
(37473)
(35702)
研究所(34767)
中心(32834)
农业(31173)
(31031)
北京(30554)
财经(29701)
(29477)
师范(29153)
(27010)
(26960)
(25678)
技术(25281)
师范大学(23626)
基金
项目(164272)
科学(127742)
基金(118509)
研究(116409)
(104038)
国家(103207)
科学基金(88443)
社会(70166)
社会科(66392)
社会科学(66372)
(64920)
基金项目(63779)
自然(60697)
自然科(59265)
自然科学(59246)
自然科学基金(58147)
(54925)
教育(53203)
资助(49694)
编号(47601)
成果(38023)
重点(36426)
(35230)
(34108)
(34083)
课题(32482)
科研(32076)
创新(31755)
计划(31260)
大学(30300)
期刊
(84571)
经济(84571)
研究(62089)
学报(41023)
中国(37822)
科学(36229)
(34972)
管理(32677)
大学(30065)
学学(28422)
(25185)
农业(25126)
教育(24461)
技术(19421)
(14303)
金融(14303)
业经(14075)
图书(13668)
财经(13183)
经济研究(12935)
科技(12303)
(12176)
理论(11976)
业大(11362)
实践(11353)
(11353)
(11080)
技术经济(10993)
(10985)
问题(10871)
共检索到3101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来航线  盛敏  杨保伟  薛泉宏  
研究了不同分离培养基及样品预处理(热处理和化学处理)对盐碱土中放线菌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碱土中放线菌的总数、属数和链霉菌类群数极显著地高于盐土;(2)高氏1号琼脂为最佳的基础培养基,精氨酸-甘油琼脂次之;(3)A3培养基(高氏1号琼脂,N aC l 0.5 g/kg,pH 9.0)为碱土的最佳分离培养基;A1培养基(高氏1号琼脂,N aC l 50 g/kg,pH 7.0)为盐土的最佳分离培养基;(4)盐碱土用无菌的20 g/kg腐殖酸溶液浸泡,于40℃下振荡20 m in,可提高放线菌的出菌率并抑制杂菌生长。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任海柯  来航线  王晨霞  韦小敏  
【目的】探讨死海高盐地区分离嗜盐耐盐放线菌的最佳方法,为高盐地区放线菌的分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物理方法(微波)、化学方法(加入孢子活化剂)、富集培养法及3种方法的组合共计9种方法,对死海地区土样进行预处理,然后在3种复合盐含量(150,225,300g/L)及不同培养基(ISP5、CMKA、HV)条件下,研究复合盐含量及培养基对分离放线菌种类和数量的影响,并筛选嗜盐耐盐放线菌的最佳分离方法。【结果】①在3种培养基上,对土样采用9种方法进行预处理,其中物理+化学方法处理后分离的放线菌种类明显高于其他预处理方法;富集培养法预处理土样分离的放线菌种类明显较少。②不同复合盐条件下,3种培养基分...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盛敏  唐明  迪丽努尔  王亚军  牛振川  
对西北地区盐碱土主要植物的丛枝菌根真菌共生状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在14科29种植物中,除红砂(Reaumuria songarica Maxim.)外,其余植物均被菌根真菌侵染,侵染比例为96.55%;在过去认为不被侵染的莎草科(Cyperaceae)和藜科(Chenopodiaceae)植物中,发现寸草苔(Carex duriuscula C.A.Mey.)、筛草(Carex kobomugi Ohwi)、盐角草(Saliconia europaea L.)、碱蓬(Suaeda glauca Beg.)和盐爪爪(Kalidium foliatumMoq.)有侵染现象;所调查的乔木和...
[期刊] 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可夫  
本文介绍了世界盐生植物及盐酸土改良.利用的进展状况.主要讨论了盐生植物资源用途、开发以及盐碱土改良、利用方案、措施问题.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白亚妮  来航线  温小玲  李新平  
【目的】探讨硫磺对盐碱土的改良效果。【方法】以不施肥(CK0)、施N、P(CK1)、施石膏(CK2)为对照,在施入N、P的基础上,分别施入75,150,225 kg/hm2硫磺,通过盆栽试验和大田试验,研究硫磺对宁夏平罗和陕西渭南地区盐碱地土壤微生物种类和含量及pH值和EC值的影响。【结果】盐碱土施入硫磺后微生物活性显著提高,微生物含量和种类均明显增加,pH值降低,EC值增加。硫磺对宁夏平罗碱性较大盐碱土各项指标的改善幅度均大于陕西渭南地区碱性较小而含盐量较高的土壤。【结论】硫磺对盐碱土具有明显的改良作用,且对碱性较大的盐碱土的改良效果尤佳。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鼎  李跃进  李青春  王丹斓  余雅婧  
[目的]研究施用硅酸钙型复合调理剂对盐碱土的综合改良效果及对作物出苗率的影响,旨在为河套灌区盐渍土的改良与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内蒙古河套灌区典型的盐碱土为研究对象,以硅酸钙、腐殖酸、保水剂按不同比例配制成不同硅酸钙型复合调理剂,其中以上3种材料用量均为0的处理为对照,采用盆栽试验,分析硅酸钙型复合调理剂对土壤pH、电导率、盐基离子含量、养分含量、含水量、硬度及向日葵出苗率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硅酸钙型复合调理剂处理土壤pH降低了0.18~0.39,土壤电导率降低了2.1%~27.2%,土壤中Na~+、Mg~(2+)和Cl~-含量分别降低了12.1%~26.1%,18.2%~93.3%和0.2%~37.3%;土壤有机质和速效氮含量分别增加了6.4%~85.8%,16.7%~356.4%,土壤速效磷含量增加了26.2%~217.7%,土壤含水量增加了15.4%~45.6%,土壤硬度显著降低,降低幅度为36.7%~58.4%;施用硅酸钙型复合调理剂后向日葵出苗率均明显增加。[结论]硅酸钙型复合调理剂的最优配方为:硅酸钙2 580 kg/hm~2,腐殖酸774 kg/hm~2,保水剂516 kg/hm~2,对盐碱土综合改良及向日葵出苗的效果较好。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魏忠平  潘文利  范俊岗  
对辽河三角洲区域内典型的泥质海岸盐碱地段进行工程整地修筑台田,利用耐盐碱牧草苜蓿、田菁构建银中杨+苜蓿、银中杨+田菁两种林草生态模式,以银中杨纯林为对照进行改土效果研究,结果表明,3种模式林分郁闭度达到90%以上,保存率在89%以上,银中杨+苜蓿模式能显著促进树高、胸径生长,树高和胸径分别比银中杨+田菁模式和CK增加15.8%、16.7%和15.8%、16.6%。脱盐改土作用是银中杨+苜蓿模式好于银中杨+田菁模式好于CK;银中杨+苜蓿模式可显著降低土壤全盐量、pH、容重,增加土壤孔隙度,改善土壤水分状况,同时还能提高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总量,增加土壤氮、磷有效性;其中,对0~10 cm土层的...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王利民  陈金林  梁珍海  陈菲然  王丽娜  薛丹  赵好  
盐碱土因其含盐多、pH值高、结构差、肥力低等特点,对植物生长和生态环境均有很大影响,因此,改良利用盐碱土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国内外有关研究,综述了土壤母质、质地、地形、新构造运动、水文条件和人为活动等盐碱土主要成因,分析了盐碱土改良利用的技术措施,即耕作施肥、覆盖技术、水利措施、化学措施、电磁改良等非生物技术和种质资源筛选、远缘杂交培育、基因工程培育等生物技术;建议进一步完善区域盐分预报系统和发挥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作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邑尘  薛泉宏  白霜  同延安  陈占全  李月梅  曹书苗  
【目的】研究青海高寒生态区油菜地土壤中放线菌组成及其对油菜菌核病、黑斑病及软腐病的拮抗性,为克服青海油菜连作障碍提供放线菌生态依据及拮抗性生防放线菌菌株。【方法】以青海化隆县(2830 m)、门源县(2800 m)、互助县(2600 m)及青海农业科学院(2300 m)4个海拔高度不同的代表性地区采集的4个土样为研究对象,采用稀释平板法分离计数、皿内琼脂块法筛选拮抗放线菌及发酵滤液抑菌率测定法检测拮抗效果。【结果】①低海拔油菜田土壤中放线菌数量较多,在海拔2300 m的农科院油菜田土壤中,高氏1号培养基上分离的放线菌总数、小单孢菌数量及小单孢菌在放线菌中所占比例分别是高海拔地区(2600~28...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于英钗  王冲  孙梦实  刘萌丽  
为改良滨海盐碱地不良的土壤理化性质,使其适合作物生长,从生物改良角度,研究蚯蚓(Eisenia fetida)与丛枝菌根真菌(Rhizophagus intraridices)互作对滨海盐碱地的改良作用。采用盆栽试验,以玉米为研究对象,设置不加菌根和蚯蚓(CK)、接种菌根真菌(AM)、添加蚯蚓(EW)、添加蚯蚓和菌根真菌(AM+EW)共4个处理,测定不同处理土壤理化性质及玉米生长相关指标。结果表明:添加蚯蚓和接种菌根真菌均能降低土壤pH及水溶性全盐含量(P<0.05),提高玉米对土壤养分的吸收(P<0.05)。同时,蚯蚓能促进菌根真菌的定殖(P<0.05),二者互作使土壤水溶性全盐含量降低25.4%,玉米根系表面积增加51.8%,对氮磷钾的吸收量分别提高31.1%、21.0%、48.3%,地上部生物量提高80.2%。因此,在滨海盐碱地添加蚯蚓及菌根真菌可降低土壤pH及水溶性全盐含量,改善植物根际环境,促进玉米根系生长,促进其对土壤养分的吸收,提高玉米养分及生物量。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艺璇   王珂   曲鲁平   姜世成   邵长亮  
[目的]通过2019—2021年对松嫩平原盐碱地土壤呼吸的监测,探究盐碱土是否存在净碳吸收过程,明确盐碱土碳吸收在区域碳循环中的作用和地位。[方法]文章基于纯盐碱地原位土壤呼吸的3年连续监测,探究盐碱地土壤CO_(2)通量动态变化及其环境响应。[结果](1)松嫩平原盐碱地除碳释放外存在阶段性碳吸收,不同年份盐碱土发生碳吸收的时间和强度不一致。(2)2019年和2021年土壤碳吸收主要发生在夜间,两次间歇性碳吸收分别发生于生长季初期和末期,其强度与土壤温、湿度显著相关,是由水分参与下的NaCO_(3)转化为NaHCO_(3)的化学性吸碳。(3)松嫩平原盐碱土在水淹期间存在连续性碳吸收,水淹状态下的吸碳来源于温度梯度驱动的大气CO_(2)形成水合二氧化碳的物理性吸碳。[结论](1)生长季的不同时期,松嫩平原盐碱土有着不同的碳吸收模式和强度。(2)土壤水分是影响盐碱土夜间间歇性吸碳的关键因素,温差是影响水淹吸碳的重要驱动力,随着温差加大,土壤碳吸收加强。(3)2019年和2021年夜间土壤碳吸收的最大值分别为-0.31 μmol CO_(2 )m~(-2) s~(-1)和-0.75 μmol CO_(2 )m~(-2) s~(-1);2020年和2021年淹水期间碳吸收最大强度为-1.51 μmol CO_(2 )m~(-2) s~(-1)和-1.27 μmol CO_(2 )m~(-2) s~(-1)。(4)松嫩平原盐碱土的规律性固碳可为生态系统年净碳吸收贡献15%。不考虑土壤碳吸收的空间异质性,其每年的碳吸收潜力预计可达0.37 Tg C a~(-1)。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玥  来航线  韦小敏  王海利  张珊珊  张艳群  
【目的】从新疆荒漠地区特殊生境中,分离筛选对动物病原菌具有较高抑制活性的放线菌。【方法】采用皿内琼脂块法和发酵液滤纸片法,对新疆荒漠盐碱土环境中分离到的412株放线菌的拮抗性进行筛选,并对其中拮抗活性高的菌株进行形态特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rRNA序列的分析鉴定,初步确定其分类地位。【结果】筛选结果显示:新疆地区荒漠土中39.6%的放线菌对所选的8种病原菌有拮抗作用,且随着靶标菌数的增加,拮抗比例减小;供试菌对革兰氏阳性菌的拮抗效果优于革兰氏阴性菌,对牛无乳链球菌Ⅰ、Ⅱ和猪金黄色葡萄球菌Ⅰ、Ⅱ的抑菌效果平均为26.0%和22.3%。通过初筛和复筛得到10株抑菌效果较好的拮抗性放线菌...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美英  张婷婷  武志海  孙合美  刘晶晶  王春红  
【目的】探讨添加外源溶磷菌液后不同程度盐碱土壤种稻的可行性,为盐碱地改良提供参考与借鉴。【方法】以长白9号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设置黑土、盐碱土(V(黑土)∶V(原状盐碱土)=3∶1)、盐碱土加菌、半改良盐碱土、半改良盐碱土加菌5个土壤处理,采用盆栽试验研究盐碱土和半改良盐碱土添加溶磷菌液对水稻整个生育期根茎叶渗透调节物质、叶片Δ1-吡咯啉-5-羧基合成酶(P5CS)、甜菜碱醛脱氢酶Ⅰ(BADHⅠ)、高钾离子通道(HKT)相关基因表达量、光合作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盐碱土种植的长白9号根茎可溶性糖含量、根叶可溶性蛋白含量和叶片脯氨酸含量均低于黑土。除根中甜菜碱含量外,盐碱土加菌后水稻根、茎和叶...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朱虹  王文杰  祖元刚  贺海升  关宇  许慧男  于兴洋  
利用改良基质(树皮土基质)和降盐碱剂马来酸酐(HPMA)对盐碱土进行改良,在盐碱土+HPMA(处理1),盐碱土与树皮土基质配比为4∶1+HPMA(处理2),2∶1+HPMA(处理3),1∶1+HPMA(处理4)等不同基质上种植不同植物(亚麻、高粱),观察改良土壤的物理化学特性和植物的生长及生理代谢产物的变化。结果表明:1)经过改良后的盐碱土的pH值和电导率表现明显的下降趋势。最佳效果是pH值降低1.7个单位(对照的盐碱土pH值为10.5,处理4的pH值降低为8.8),较接近对照壤土的pH值(8.3)。改良后的盐碱土(处理4)电导率(481.4μS·cm-1)与对照盐碱土的电导率(614.5μS...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李明珠  张文超  孙振涛  赵永敢  王淑娟  
为了对盐碱土壤氟形态有更加清晰和全面的认识,结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以浸提液中的干扰离子为监测对象,对各种形态的氟的提取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并对提取条件进行优化,选出了一套简单易行且干扰小的提取方法。研究表明,采用超纯水常温振荡法提取水溶态氟,采用1 mol/L MgCl2法提取交换态氟,采用0.5 mol/L盐酸羟胺法提取Fe-Mn结合态氟,采用双氧水氧化-乙酸铵(3.2mol/L)法提取有机束缚态氟,可有效地降低浸提液中的干扰离子对氟形态测定结果的影响。用此方法对某市的16个盐碱土壤样品中的氟含量进行检测,平行样之间氟含量无显著差异。因此,该方法适用于盐碱土壤中的氟测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