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443)
- 2023(5162)
- 2022(4398)
- 2021(4130)
- 2020(3566)
- 2019(8157)
- 2018(7930)
- 2017(14424)
- 2016(8553)
- 2015(9331)
- 2014(9328)
- 2013(9396)
- 2012(8989)
- 2011(8178)
- 2010(8345)
- 2009(7537)
- 2008(7799)
- 2007(6997)
- 2006(6027)
- 2005(5384)
- 学科
- 济(29486)
- 经济(29448)
- 业(20006)
- 管理(19987)
- 企(16561)
- 企业(16561)
- 方法(15276)
- 数学(13332)
- 数学方法(13083)
- 学(11882)
- 财(7800)
- 农(7397)
- 制(7102)
- 中国(6980)
- 教育(6636)
- 业经(5847)
- 理论(5692)
- 研究(5307)
- 务(5205)
- 财务(5195)
- 地方(5194)
- 财务管理(5181)
- 技术(4994)
- 企业财务(4991)
- 农业(4950)
- 融(4890)
- 金融(4885)
- 银(4882)
- 和(4856)
- 银行(4844)
- 机构
- 大学(131411)
- 学院(126749)
- 研究(51942)
- 济(42645)
- 管理(42007)
- 经济(41420)
- 科学(37971)
- 理学(36565)
- 理学院(35930)
- 管理学(34872)
- 管理学院(34658)
- 农(34070)
- 中国(33967)
- 所(29272)
- 京(29053)
- 农业(27396)
- 研究所(27396)
- 业大(26737)
- 中心(21512)
- 江(20322)
- 财(20057)
- 院(19098)
- 省(18203)
- 范(18151)
- 北京(17900)
- 师范(17789)
- 农业大学(17788)
- 室(17487)
- 财经(16293)
- 科学院(15974)
- 基金
- 项目(92420)
- 科学(70335)
- 基金(66015)
- 家(61912)
- 国家(61461)
- 研究(58488)
- 科学基金(49782)
- 省(37475)
- 自然(36033)
- 自然科(35220)
- 自然科学(35196)
- 基金项目(34665)
- 自然科学基金(34557)
- 社会(34230)
- 划(32789)
- 社会科(32351)
- 社会科学(32336)
- 教育(28041)
- 资助(27863)
- 重点(22468)
- 计划(21467)
- 编号(21158)
- 科技(20038)
- 部(19696)
- 发(19301)
- 创(18939)
- 科研(18752)
- 创新(17921)
- 成果(17863)
- 课题(17034)
共检索到1829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谢佳丽 李宝 刘佳 张树武 徐秉良
为获得耐盐性较强的木霉菌株,本试验采用平板分离法从采集的盐生草(Halogeton arachnoideus)根际土壤中分离鉴定了耐盐性较好的木霉菌株,并设置了不同浓度NaCl溶液模拟盐胁迫条件以评价其耐盐性。结果表明:经分离纯化共获得4株木霉菌株,其中获得1株耐盐性较好的木霉T-B菌株。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将分离获得的木霉T-B菌株鉴定为长枝木霉(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同时,利用不同浓度NaCl溶液模拟盐胁迫条件,发现当NaCl溶液浓度为100 mmol·L~(-1)时,在培养时间段(3~7 d)内长枝木霉菌株的生长速率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而其产孢量显著高于对照(P <0.05),较对照增加了9.17%,表现出较强的耐盐性。该研究结果为利用木霉菌治理土壤盐碱化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玥 罗丽芬 王烜东 李梦琪 朱书生 杨敏
为筛选出三七根际具有拮抗促生活性的耐皂苷木霉菌,通过收集一年生健康三七根际土壤进行木霉菌株的分离,并测定三七根系分泌物对木霉菌孢子萌发的影响以及皂苷对木霉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筛选获得耐皂苷的菌株,进一步对其分类鉴定后进行拮抗根腐病病原菌活性测定以及盆栽促生效果、根际定殖能力及其对连作障碍缓解效果的评价。结果表明:试验共分离到6株木霉菌株,其中2株对三七根系分泌物敏感性较低,经过形态学特征和ITS序列比对鉴定为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T3和渐绿木霉(T.viridescens)T20。T3和T20菌株对三七主要根腐病病原菌恶疫霉菌(Phytophthora cactorum)、毁灭柱孢菌(Cylindrocarpon destructans)、茄腐镰刀菌(Fusarium solani)、尖孢镰刀菌(F.oxysporum)和雪腐镰刀菌(Monographella cucumerina)均具有较强的拮抗效果,对恶疫霉菌抑制率分别可达到61.76%和70.59%;T3和T20菌株能促进三七植株的生长,将其接种于三七连作土中,在接种20 d后能够在根际较好的定殖,增加三七植株的存苗率,降低根腐病发病率。该研究结果为缓解三七连作障碍提供了重要的生防菌资源。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小娟 刘铠鸣 宣明刚 邵佳慧 张瑞福
[目的]本文旨在从根际筛选能够增强植物耐盐胁迫能力的优良菌种,研制盐碱地专用微生物肥料,减轻作物盐胁迫伤害,增加作物产量。[方法]利用稀释涂布方法从9个滨海盐碱地根际土壤样品中分离得到快速生长的菌株,通过盐胁迫下玉米和小麦的盆栽试验筛选能增强植物耐盐胁迫的功能菌株,对其进行促生特性分析和16S rDNA系统鉴定,将菌剂与腐熟堆肥经二次发酵制成微生物有机肥,并在不同含盐量(3、4、5 g·L~(-1))的盐碱地上进行大田小区试验。[结果]从滩涂植物根际土壤分离筛选出2株能够增强玉米和小麦耐盐胁迫能力的根际促生菌T1-8和T4-9,接种菌株T1-8和T4-9可降低玉米叶片中可溶性总糖(TSS)、丙二醛(MDA)和全钠含量。系统鉴定结果显示:2株菌株皆为芽胞杆菌属(Bacillus sp.),分别为副地衣芽胞杆菌和巨大芽胞杆菌。菌株T1-8和T4-9均具有产氨、产吲哚乙酸(IAA)、产嗜铁素、解无机磷等能力,其中菌株T4-9发酵液中IAA含量达到60.82 mg·L~(-1)。田间小区试验测产结果表明:与施用普通有机肥处理相比,施用含菌株T1-8和T4-9的微生物有机肥在3种含盐量土壤上均能显著增加玉米的产量,其中施加T1-8菌肥处理在含盐量为5 g·L~(-1)地块增产效果最佳,产量增加1 026.2 kg·hm~(-2),增幅为26.70%;施加T4-9菌肥处理在含盐量为4 g·L~(-1)地块效果最佳,产量增加703.6 kg·hm~(-2),增幅为17.04%。[结论]本研究筛选得到的根际促生芽胞杆菌T1-8和T4-9均能缓解植物盐胁迫伤害,研制的生物有机肥在盐碱地中能提高玉米的产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柳斌辉 张文英 栗雨勤
对14个玉米品种的芽期、苗期、全生育期进行耐盐性鉴定,将穗长、穗粗、行粒数、穗行数、秃尖长、百粒质量等性状的T/CK与全生育期耐盐指数(STI)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STI与穗长、穗粗、行粒数、百粒质量的T/CK呈正相关,且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STI与秃尖长呈负相关,达到极显著水平。M14(蠡玉37)在3个时期均表现出较高的耐盐性,而且具有良好的生产潜力,在全盐量0.15%~0.25%的盐渍化土壤上具有一定的推广利用价值;M2(浚单20)、M4(京单28)、M9(锐步1号)在芽期耐盐性较差,但苗期和全生育期有较高的耐盐性,因此,在保证发芽的条件下,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
玉米 耐盐性 鉴定评价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柳洁 肖斌 王丽霞 周旋
【目的】研究盐胁迫下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对茶树根系侵染率、生长、耐盐性及茶树根际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探索AMF提高茶树植株耐盐性的生理机理。【方法】以1年生茶树品种‘乌牛早’扦插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向盆土中接种丛枝菌根真菌,以接种灭菌接种物为对照,在幼苗移栽后2个月进行5,10,15,20,25,30mmol/kg 6个盐胁迫处理,分别于处理后50和100d测定茶树株高、根系菌根侵染率及叶片游离脯氨酸、丙二醛含量,100d时测定地径、主根长度、生物量、茶树叶片膜透性及根际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并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各...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晓丽 赵建宇 孟祥坤 范玲超
为筛选具有良好生防效果和生产应用价值的番茄内生菌菌株,从番茄植株内部分离得到一株对番茄灰霉病病原菌具有较高拮抗效果的内生细菌JZ3。通过菌株形态学特征比较、16S r DNA序列和gyr B基因序列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JZ3为解淀粉芽孢杆菌。室内生测结果表明,浓度为5×107cfu/m L的JZ3液体悬浮剂对番茄灰霉病的预防效果可达82.04%,治疗效果约为30.54%。检测JZ3对高温高盐耐受性,结果 JZ3在高盐环境中的存活率可达70%,105℃高温高盐条件下处理15 min存活率仍可达56%左右。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瑶瑶 贺金萍 薛承康 廖朝霞 潘志远 吴昊 惠林冲 孙健 李宗芸 刘敬然
[目的]本文旨在挖掘和利用甘薯种质资源中的耐盐种质资源,筛选耐盐性较强的甘薯品种,为耐盐甘薯新品种选育和遗传改良提供优质亲本材料。[方法]选用30个不同地区选育的甘薯品种作为试验材料,在江苏省连云港市选择正常地块(含盐量0.1%,pH 8.4)和盐碱地块(含盐量0.5%,pH 8.4)种植,调查并分析甘薯块根分化建成时期叶片光合参数和收获期块根产量和品质相关的12个指标,计算各指标耐盐胁迫系数,并利用隶属函数法,进行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回归分析,综合评价甘薯全生育期耐盐能力。[结果]在盐胁迫下,甘薯产量相关指标、块根Na+累积量、地上部Na+含量和叶片气孔导度(Gs)的变异系数均大于40%,而块根淀粉含量和干物率的变异系数较小(<10%)。基于耐盐系数的主成分分析,将12个指标转化为5个主成分后可解释85.3%的表型变异,通过隶属函数法计算综合评价值D。依据D值的系统聚类结果,将30个甘薯品种分为4类(I→IV,耐盐性降低):I类包括3个品种,II类包括11个品种,III类包括10个品种,IV类包括6个品种。大部分品种分类与耐盐系数系统聚类分析结果一致。结合部分甘薯自身的品种属性(丰产性)能弥补盐胁迫带来产量降低的部分损失,将30个供试甘薯品种为3类,分别是8个耐盐型、18个中间型和4个不耐盐型。相关性分析发现,除干物率、块根Na+含量和地上部Na+含量外,其余9个指标的耐盐系数与D值的相关性均达到了显著水平(P <0.05)。利用逐步回归分析建立了甘薯耐盐性评价方程预测供试品种的耐盐型,预测值(D')与D值基本一致。[结论] CCI、Pn、Gs、iWUE、单株鲜薯重、单株薯干重、鲜薯产量、块根淀粉含量、块根Na+累积量等9个指标可作为甘薯全生育期耐盐能力评价的指标;‘漯薯15号’‘苏薯28’‘徐薯37’‘郑红23号’‘郑红22’‘徐薯48’‘齐徐37’和‘万薯18号’为耐盐型甘薯品种。耐盐型品种各性状表现好于中间型和不耐盐型。本研究完善了甘薯耐盐性品种筛选体系,为今后耐盐性甘薯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蔡杨星 林冬梅 曹秀明 刘斌 林辉 罗海凌 刘凤山 林占熺
【目的】筛选腋芽萌发期耐盐性较强的芦竹属菌草品种,为该类菌草耐盐品种培育提供参考。【方法】以国内外不同地区的12个芦竹属菌草品种为试材,对150 mmol·L-1 NaCl溶液处理后腋芽萌发期的各个指标(芽长、根长、芽鲜质量、根鲜质量、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进行测定。利用模糊隶属函数法和聚类分析法对供试品种的耐盐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在150 mmol·L-1 NaCl胁迫下,所有供试品种的发芽势均降低,芽长、根长、芽鲜质量和根鲜质量都减小;除LZ_NO.1、LZ_NO.3和LZ_NO.7外,其他品种的发芽率均下降;活力指数受盐胁迫的影响最大。基于各指标耐盐系数隶属函数值的临近度对12个品种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LZ_NO.1、LZ_NO.3和LZ_NO.7为一类,属高耐盐型;LZ_NO.2、LZ_NO.4和LZ_NO.6为一类,属盐敏感型。【结论】腋芽萌发期耐盐性较强的芦竹属菌草品种为LZ_NO.1、LZ_NO.3和LZ_NO.7;根据活力指数可判定芦竹属菌草品种的质量优劣。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穆俊丽 杨静慧 丁密超 何斌琼 宋晓洁
【目的】比较7个草木樨品种的耐盐性,为抗盐草木樨品种的选育提供依据。【方法】以7个耐盐草木樨品种种子为材料,用不同浓度NaCl(NaCl浓度分别为0.05,0.10,0.15,0.20,0.25,0.30和0.35 mol/L)胁迫处理后,测算其种子的发芽率、相对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胚芽长度、相对胚芽长度和耐盐指数。【结果】在盐胁迫下,随盐浓度的增加,各品种草木樨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胚芽长度均呈下降趋势,不同品种草木樨对盐胁迫的反应不同。各草木樨品种对低浓度(≤0.10 mol/L)盐胁迫有一定的适应性,但随盐浓度的增加其受抑制程度加剧。【结论】7个草木樨品种的耐盐性强弱顺序...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蕴薇 李洪超 杨富裕 谢光辉
耐盐碱能源草的研究不仅有利于生物质能源的发展,而且还可以促进盐碱地等边际土地的改良,提高利用率。笔者主要从能源草发展现状,盐胁迫下能源草种子萌发,生理方面的变化以及相关耐盐基因的克隆等方面的研究加以综述,并对我国耐盐性能源草的前景进行分析和展望。
关键词:
能源草 盐胁迫 萌发 生理 分子水平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杨瑞红 刘润进 刘成连 王永章 李培环 原永兵
【目的】探索AM真菌与外源水杨酸SA提高植物耐盐性的协同效应。【方法】于温室盆栽条件下试验了丛枝菌根(AM)真菌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和外源SA对草莓(Fragaria×ananassa Duch.品种:哈尼)耐盐性的影响。【结果】接种摩西球囊霉、施加外源SA、或接种摩西球囊霉+SA处理都能显著增加草莓植株叶片和根内K和叶绿素含量、降低Na和丙二醛的含量,而以G.m+SA处理效果最佳。NaC l6g·L-1胁迫下,接种摩西球囊霉和外源SA处理能显著提高草莓叶片SOD、POD和CAT酶活性、促进植株生长。接种AM真菌配合外源SA处理提高草莓耐盐性的效果最明显。【结论】在一定条...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尹汉文 郭世荣 刘伟 陈海丽
采用基质栽培方式,研究了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在盐胁迫下对黄瓜植株生长、生理生化代谢、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无盐胁迫栽培时,枯草芽孢杆菌对黄瓜植株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在1 g.L-1NaC l胁迫下,枯草芽孢杆菌同样促进植株的生长,增加了株高与叶面积,提高了植株SOD、POD和CAT保护酶的活性,降低了MDA的含量,产量比未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处理的增产18%,且一定程度地提高了果实的品质;而在2 g.L-1NaC l胁迫下,枯草芽孢杆菌对黄瓜植株的生长和产量无促进作用。因此,在1 g.L-1NaC l胁迫下,枯草芽孢杆菌可一定程度提高黄瓜植株的耐盐性。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盐胁迫 黄瓜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胡桑源 李光裕 鲁泽宇 玉苏普喀迪尔·孜米尼 朱天奇 黄轶男 许岳飞 刘铁芫
本研究从干旱处理的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 Schreb.)根际土壤中分离具有耐旱和促生性能的根际微生物,并结合植物接种实验探究其促生特性,为增强草坪草耐旱性提供优质菌种资源和理论基础。通过平板稀释法从其根际分离纯化出24株细菌,结合形态特征和16S rRNA序列分析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并对其进行促生性能鉴定和聚乙二醇6000(Polyethylene glycol-6000,PEG-6000)耐受性评价,在此基础上筛选出2株兼具有溶磷、解钾能力以及良好的PEG-6000耐受性的根际促生菌——印度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indica)和弗氏志贺氏菌(Shigella flexneri)进行盆栽接种试验。接种结果表明,这两种促生菌能够促进干旱胁迫下高羊茅幼苗的生长,并且两种菌株1:1混合后具有更好的促生效果;同时接种处理能够降低高羊茅品种‘宇宙星’的离体叶片失水率。此外,在干旱胁迫下,菌株Klebsiella indica具有提高高羊茅幼苗脯氨酸含量的能力;而菌株Shigella flexneri具有提高高羊茅种子萌发率并且能够降低高羊茅电解质相对外渗率的能力。上述结果表明,Klebsiella indica和Shigella flexneri有较好的耐旱促生性能,为进一步应用根际促生菌研制高效草坪草专用微生物菌肥提供了菌种资源。
关键词:
高羊茅 根际促生菌 促生效应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海明 谢楠 李源 游永亮 刘贵波 王桂峰
采用NaCl胁迫对44份山羊豆种质材料进行了苗期耐盐性研究。结果表明,在NaCl胁迫下,山羊豆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株高、叶片数、存活率与材料的耐盐能力存在明显相关性,可作为耐盐鉴定指标;采用4种方法进行耐盐性评价,最佳的评价方法是标准差系数赋予权重法与聚类分析相结合;依据标准差系数赋予权重法以及聚类分析,44份材料可分为5类:相对高度耐盐的有16份材料,耐盐材料有8份,中等耐盐材料7份,盐害敏感材料10份,盐害高敏材料3份。
关键词:
山羊豆 苗期 耐盐性 评价方法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郭思雨 李青慧 任青措 沈才睿 冶贵生 马玉花
【目的】从柴达木盆地盐碱地的盐生植物根际土壤中分离出具有耐盐和促生能力的微生物,研究其促生特性,为发掘适用于盐碱环境的高效解磷促生菌提供优质菌种。【方法】利用含10%NaCl的LB固体培养基筛选出生长良好的菌株,用平板划线法对菌株进行纯化。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测定和16S rDNA序列比对法鉴定菌株,并对其解磷能力进行测定;采用菌液浸染油菜种子验证菌株在盐胁迫下对种子发芽率及对植株生长的影响。【结果】筛选获得6株具有良好耐盐促生能力的解磷菌,经鉴定,分别为1株肇东氏弗里兰德菌(Vreelandella zhaodongensis)P1,1株耐盐刘志恒菌(Zhihengliuella halotolerans)P2,2株表皮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P3、P5,2株腐生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saprophyticus)P4、P6,并对其解有机磷、解无机磷、种子发芽率以及促生能力等指标进行测定。培养5 d,6株菌株溶解有机磷圈为6.70~14.81 mm,溶解无机磷圈为5.95~11.96 mm,解有机磷量2.81~3.61 μg·mL-1,解无机磷量为4.05~12.04 μg·mL-1,以菌株P3的效果最佳,显著高于其他菌株。经促生试验发现,解磷菌可提高油菜种子发芽率,培养5 d后在无胁迫和盐胁迫条件下,P3菌株对油菜种子发芽的促进效果最佳,发芽率分别为90.67%,74.67%,较CK1提高了29.34%,CK2提高了30%。解磷菌可显著提高油菜植株的生长发育,其中菌株P3、P5的促生效果显著,P3鲜重为28.48 g,较CK显著增加了120.85%,P5在株高及根长方面效果最佳,株高为104.21 mm,较CK显著增加了42.42%,根长为64.89 mm,较CK显著增加了80.67%。【结论】柴达木盆地获得到的6株解磷菌具有优秀的耐盐促生特性,能在盐胁迫条件下提高油菜发芽率且促进植物的生长,具有高效改良旱区盐渍化土壤的潜力,其中P3、P5效果最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