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262)
- 2023(4705)
- 2022(3267)
- 2021(2820)
- 2020(2255)
- 2019(4927)
- 2018(5117)
- 2017(10012)
- 2016(5716)
- 2015(6162)
- 2014(6357)
- 2013(5936)
- 2012(5180)
- 2011(4520)
- 2010(4504)
- 2009(4121)
- 2008(4089)
- 2007(3750)
- 2006(3417)
- 2005(3335)
- 学科
- 济(25163)
- 经济(25146)
- 业(14614)
- 管理(13623)
- 企(11171)
- 企业(11171)
- 中国(9328)
- 农(8311)
- 方法(7910)
- 业经(7088)
- 数学(6771)
- 数学方法(6729)
- 产业(6557)
- 地方(6218)
- 学(5926)
- 财(5878)
- 制(5789)
- 结构(5754)
- 农业(5516)
- 体(5169)
- 发(4888)
- 发展(4277)
- 展(4271)
- 体制(4124)
- 银(3965)
- 银行(3947)
- 融(3848)
- 金融(3847)
- 行(3777)
- 务(3657)
- 机构
- 学院(79946)
- 大学(79666)
- 济(32953)
- 经济(32334)
- 研究(30346)
- 管理(26668)
- 理学(22933)
- 理学院(22639)
- 管理学(22119)
- 管理学院(21988)
- 中国(21801)
- 科学(19879)
- 农(17466)
- 京(17143)
- 所(16065)
- 研究所(14810)
- 财(14633)
- 农业(13774)
- 业大(13401)
- 中心(12989)
- 江(12878)
- 财经(11741)
- 院(11064)
- 经济学(11004)
- 范(10773)
- 经(10703)
- 师范(10583)
- 北京(10440)
- 经济学院(9913)
- 州(9757)
- 基金
- 项目(54940)
- 科学(43148)
- 基金(39889)
- 研究(38078)
- 家(35802)
- 国家(35535)
- 科学基金(29951)
- 社会(24892)
- 社会科(23635)
- 社会科学(23629)
- 省(22136)
- 基金项目(20795)
- 自然(19163)
- 自然科(18747)
- 自然科学(18739)
- 划(18435)
- 自然科学基金(18427)
- 教育(17193)
- 资助(15638)
- 编号(14731)
- 重点(13187)
- 发(12950)
- 成果(12089)
- 部(11569)
- 创(11212)
- 课题(10847)
- 国家社会(10824)
- 创新(10646)
- 计划(10599)
- 科研(10495)
共检索到1192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陶正清 刘登勇 戴琛 刘源 周光宏 徐幸莲
为了明确盐水鸭中的关键性呈味肽,对盐水鸭水提物中的小分子肽进行了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采用分级超滤、葡聚糖凝胶Sephadex G-15过滤层析对盐水鸭的小分子肽提取液进行分离纯化,结合感官评定和电子舌分析筛选出其中呈味特性最强的组分,利用纳升液相色谱-电喷雾静电场轨道阱组合式高分辨质谱联用系统对其进行进一步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结果表明:超滤和凝胶分离后得到5个分离组分(F1、F2、F3、F4和F5),经过感官评定和电子舌分析后发现F1组分的稀释因子最高,达128,且与超滤组分(F)的滋味特征相似。因此对F1组分进行液质联用分析,得到7条由6~9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肽链,其中3条肽链可信度和相对离...
关键词:
盐水鸭 呈味肽 分离 鉴定 氨基酸序列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诸永志 曹建民 徐为民 王道营
【目的】探讨辐照对盐水鸭风味的影响。【方法】以采用传统工艺生产的盐水鸭为研究对象,辐照后于室温下贮藏,随机抽取辐照后0和10 d的盐水鸭各3只,取其股二头肌作为样品进行风味成分检测。【结果】在辐照前及辐照后0和10 d的盐水鸭肉中分别检测到42,60和57种风味化合物,这些成分可归类为:含硫化合物,醇类、羧酸类、烃类化合物,酮类化合物,酯类化合物,醛类化合物,含氮化合物和呋喃类化合物。【结论】盐水鸭辐照后,烃类化合物增加最多,其次是醛类和酮类化合物。
关键词:
盐水鸭 辐照 风味成分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冯郁蔺 孙仪 赵颖 徐幸莲 刘登勇 周光宏
将前期研究分离得到的2种耐压菌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和沃氏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warneri)接种至盐水鸭胸肉中,以贮藏过程中理化性质的变化为指标,评价2种耐压菌对真空包装盐水鸭货架期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细菌在盐水鸭胸肉中表现出很强的生长能力;由Gompertz方程得到沃氏葡萄球菌和蜡状芽孢杆菌的生长动力学参数,最大比生长速率分别为0.257 5和0.473 3 h-1,延滞时间分别为5.1和11.2 h,最大菌落数分别为7.18和6.53 lg(CFU·g-1);在盐水鸭菌落总数的可接受范围内(
关键词:
耐压菌 盐水鸭 货架期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红锦 李艳亮 李建军 刘芳 徐为民 诸永志 王道营
本研究的目的是运用传统的微生物分离鉴定技术,研究盐水鸭在冷藏期间的菌相消长规律,理化指标的变化情况。对盐水鸭冷藏期间的理化、感官和微生物指标进行了检测,发现冷藏条件下(4±1℃)盐水鸭的pH值在6.47±0.16和6.69±0.10之间波动,挥发性盐基氮分别从5.90±0.93和13.42±2.46之间波动。主要腐败菌为乳酸菌和热死环丝菌。
关键词:
盐水鸭 菌相 理化指标 变化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戴妍 常海军 郇兴建 翟亚楠 雷云 刘登勇 徐幸莲 周光宏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质联用(GC-MS)分析技术研究5组不同二次杀菌处理(对照组、99℃组、108℃组、微波组和121℃组)盐水鸭产品的挥发性风味变化,同时对5组鸭肉进行了感官评定试验。结果显示:鸭肉中共鉴定出76种主要风味化合物,包括3种酸类、14种酮类、20种醛类、11种醇类、5种酯类、7种烷烃类、1种呋喃类、11种含硫含氮及苯系物、4种烯烃;对照组、99℃组和108℃组分别鉴定出57、56、59种风味化合物,远高于微波组(51种)和121℃组(52种);对照组鸭肉主要挥发性化合物峰累计相对百分含量(87.27%)高于二次杀菌99℃组(83.27%)、108℃组(81....
关键词:
盐水鸭 二次杀菌处理 风味化合物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晓蕾 田甜 胡远亮 赵述淼 梁运祥
通过高效凝胶过滤层析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先后对大米渣蛋白酶解后的多肽溶液进行分离纯化,分别得到组分2和组分RF9;再经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对组分RF9进行分析鉴定得到抗氧化肽氨基酸序列L-Q-P-Y(Leu-Gln-Pro-Tyr),分子质量为520.277u。合成的抗氧化肽片段L-Q-P-Y质量浓度为1 mg/mL时,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达到85.84%。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芳 王道营 徐为民 诸永志 曹建民
利用传统平板培养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指纹图谱相结合的方法,对盐水鸭在4℃贮藏期间的细菌多样性进行了分析。传统培养方法结果显示:盐水鸭在贮藏期间细菌数量增加迅速。PCR-DGGE对盐水鸭及平板培养物中的细菌组成分析结果显示:腐生葡萄球菌(Staphylococci saprophyticus)、溶酪大球菌(Macrococcus caseolyticus)、魏斯氏菌(Weissellasp.)、中度嗜盐菌(Halomonas sp.)和盐单胞菌(Cobetia sp.)是盐水鸭的主要细菌,而腐生葡萄球菌、溶酪大球菌和魏斯氏菌是平板培养物中的主要细菌。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宇琪 高嵩 李倩 张岩春 戴智勇 罗永康
使用中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胰蛋白酶、风味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对羊乳清蛋白进行水解,分别在不同时间取样,体外测定其ACE抑制活性和DPP-Ⅳ抑制活性。通过中空纤维膜超滤、凝胶过滤层析和反向高效液相色谱(RP-HPLC)的手段对酶解产物进行逐步分离和纯化,评价各级分离产物的生物活性;通过液质联用(LC-MS/MS)的方法鉴定多肽的氨基酸组成,根据质谱结果合成多肽。结果表明:中性蛋白酶水解物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双重活性多肽Pro-Pro-Ala-Ser-Glu-Val-Val-Lys-Pro对ACE和DPP-Ⅳ均有抑制作用,其IC50值分别是573.32±4.63和2 065.35±22.30μmol/L。Ile-Pro-Ala-Val-Phe-Lys-Ile-Asp具有较好的DPP-Ⅳ抑制活性,其IC50值为964.14±4.09μmol/L。羊乳清蛋白水解物可以作为食源性材料用于管理伴有高血压的Ⅱ型糖尿病患者的饮食。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名位 郭宝江 张瑞芬 池建伟 魏振承 徐志宏 张雁
目的分离、纯化和鉴定黑米抗氧化的主要活性成分。方法以体外总抗氧化能力为活性跟踪指标,对黑米抗氧化提取物用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和正丁醇等不同极性溶剂萃取分部后得到抗氧化能力最强的部分,再用SephadexLH-20分离得到抗氧化主活性成分,采用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ESI-MS质谱和核磁共振(1HNMR和13CNMR)波谱法对其进行结构解析。结果黑米抗氧化提取物的5种溶剂萃取物以水部和正丁醇部的抗氧化能力最强,其总抗氧化能力分别为383和392ku·g-1,其中,从水部可得到4种抗氧化主活性成分,总抗氧化能力分别为976、878、1134和1087ku·g-1。波谱结构解析表明,4种成分均...
关键词:
黑米 抗氧化活性成分 结构鉴定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赵侠 李燕 孙慧敏 郑昌亮 宋益善
食源性二肽基肽酶IV(dipeptidyl peptidase-IV,DPP-IV)抑制肽和抗氧化肽分别有助于清除体内自由基和调节机体血糖。为实现脱脂南极磷虾粉的高值化利用,为糖尿病治疗寻找新方法,从脱脂南极磷虾粉酶解产物中制备DPP-IV抑制肽和抗氧化肽。使用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和胰酶水解脱脂南极磷虾粉,探究时间与水解度、活性、产率的关系,并分离纯化多肽,最后通过分子对接确定抑制作用位点。结果表明,酶解液经超滤、Sephadex G15分离纯化和液相-质谱联用技术鉴定后,得到了4条具有DPP-IV抑制和抗氧化作用的肽,氨基酸序列分别为WPPLSPFRCPR、IPDWFLNRQ、FLWLKKTPLPL和DTVPWFPR。其中IPDWFLNRQ具备较高DPP-IV抑制活性,DPP-IV抑制活性IC_(50)值为(0.616±0.097) mmol/L;WPPLSPFRCPR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活性,DPPH EC_(50)值为(0.0983±0.011) mmol/L,ABTS EC_(50)值为(0.116±0.073) mmol/L。分子对接结果表明这4种肽主要通过氢键与DPP-IV活性中心及其以外的位点相结合,从而达到抑制DPPP-IV活性的作用。本研究基于脱脂南极磷虾粉制备食源性DPP-IV抑制肽和抗氧化肽,以期为南极磷虾粉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胡瑞萍 张铎 张丽萍 张根伟 张蕾 赵宝华
为了分离纯化及鉴定枯草芽孢杆菌BSD-2代谢产物中抗菌肽,采用盐酸沉淀、Sephadex G-50层析以及反相HPLC对其进行分离纯化,并利用Tricine-SDS-PAGE、MAIDL-TOF-MS、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技术对其分子量、氨基酸序列以及结构进行初步解析。结果显示该抗菌肽是由29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为3 514 Da,等电点为10.46。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分析其结构中含有-CH2-、-CH3、-OH、-NH2、-CH、-CO-以及苯环等官能团。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钟雅 付康 陈正望 陆婕
以野生家蝇干燥幼虫为原料,在常规的生化提取基础上,通过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进一步纯化,并结合电洗脱技术,利用灵敏的杀菌活性检测手段,从家蝇抗菌肽总组分中分离纯化出1个20 ku的抗菌肽,对苏云金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葡萄球菌均有杀灭作用。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建昌 余万凯 池雪林 刘姗姗
分离纯化番鸭小肠中碱性磷酸酶,并对其酶促动力学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酶催化磷酸苯二钠水解反应时最适温度为45℃,最适pH为9.72,米氏常数(Km)为4.76 mmol.L-1.Mg2+对碱性磷酸酶活性有明显激活作用;Cd2+浓度小于0.4 mg.L-1时对碱性磷酸酶有激活作用,而浓度高于0.4 mg.L-1时则有抑制作用;Cu2+对碱性磷酸酶活性有明显抑制作用.
关键词:
番鸭 碱性磷酸酶 酶活性 小肠 米氏常数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计红芳 宋瑞清 杨谦
为寻找抑制杨树叶枯病菌生长的活性成分,进行了绒白乳菇发酵液抑菌活性成分的分离纯化研究。结果表明,发酵液提取物经硅胶柱层析粗分离得到5个组分,其中组分4显现出较高的抑菌活性;组分4经TLC得到样品A和样品B,其中样品B能够完全抑制叶枯病菌生长;薄层检测和GC分析判定样品B为单一化合物,纯度为98.805%;综合UV、IR、EI-MS和NMR的检测结果,推断样品B的分子式是C8H9NO,分子量135,化学名为1-(2-吡啶)-2-丙酮,在绒白乳菇发酵液中首次发现该化合物。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吴彩娥 范龚健 李婷婷 吴海霞 徐文斌
为探究银杏营养贮藏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采用DEAE-Sepharose FF离子交换色谱和Sephadex G-75葡聚糖凝胶色谱对银杏营养贮藏蛋白进行分离纯化,得到一条36 kDa的蛋白。质谱分析结果表明:该蛋白中的2个肽段序列与大豆贮藏蛋白质(29 kDa)和薯蓣块茎贮藏蛋白质(30 kDa)的部分氨基酸序列吻合。红外光谱结果表明:β-折叠构象是银杏营养贮藏蛋白质的主要二级结构。
关键词:
银杏 营养贮藏蛋白质 分离纯化 结构鉴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