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99)
- 2023(10664)
- 2022(8455)
- 2021(7581)
- 2020(6384)
- 2019(13391)
- 2018(13058)
- 2017(24233)
- 2016(13561)
- 2015(14973)
- 2014(14760)
- 2013(14241)
- 2012(12910)
- 2011(11560)
- 2010(11457)
- 2009(10724)
- 2008(10444)
- 2007(9211)
- 2006(8285)
- 2005(7745)
- 学科
- 济(52423)
- 经济(52322)
- 管理(37330)
- 业(35887)
- 企(27836)
- 企业(27836)
- 方法(20496)
- 数学(17783)
- 数学方法(17600)
- 农(16955)
- 中国(16945)
- 财(13896)
- 学(13728)
- 业经(13295)
- 制(12351)
- 农业(11335)
- 贸(10590)
- 贸易(10584)
- 易(10311)
- 地方(10158)
- 体(8980)
- 银(8970)
- 银行(8905)
- 融(8758)
- 金融(8755)
- 行(8490)
- 技术(8115)
- 环境(7976)
- 产业(7800)
- 发(7739)
- 机构
- 大学(197819)
- 学院(194660)
- 济(77587)
- 经济(76074)
- 研究(74527)
- 管理(68763)
- 理学(59826)
- 理学院(59019)
- 管理学(57784)
- 管理学院(57465)
- 中国(54089)
- 科学(49853)
- 农(47679)
- 京(42695)
- 所(40122)
- 农业(38174)
- 业大(37429)
- 研究所(37020)
- 财(35188)
- 中心(32619)
- 江(29814)
- 财经(27813)
- 院(27014)
- 北京(26421)
- 经(25469)
- 农业大学(25123)
- 范(24929)
- 省(24678)
- 师范(24454)
- 经济学(24369)
- 基金
- 项目(138389)
- 科学(107400)
- 基金(101556)
- 家(94050)
- 国家(93285)
- 研究(91249)
- 科学基金(77133)
- 社会(59393)
- 社会科(56157)
- 社会科学(56141)
- 省(53703)
- 基金项目(53484)
- 自然(52402)
- 自然科(51208)
- 自然科学(51184)
- 自然科学基金(50319)
- 划(46766)
- 教育(40977)
- 资助(40168)
- 编号(33764)
- 重点(32237)
- 发(29778)
- 部(29688)
- 创(28766)
- 计划(28728)
- 科研(27412)
- 创新(27095)
- 成果(26875)
- 国家社会(25667)
- 业(25615)
共检索到2889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海涛 赵志刚 徐伟 罗亮 尚信池 李明帅 刘金雨 王雨 张瑞 郭坤 耿龙武 张晴 杜汝君 丛艳峰
为了探索大鳞鲃经盐度驯化后的血液生理生化、免疫应激的适应性变化,选择体长为(15.09±3.54) cm,体重为(13.66±1.26) g的幼鱼,设置了3个组别,空白组一直处于淡水中养殖,驯化组经4 g/L的盐度适应性驯养7 d后再放入8 g/L的盐度水体中,未驯化组直接放入8 g/L的盐度水体中,测定比较鱼体放入8 g/L盐度水体中第0、6、12、24、48、96和168 小时幼鱼血液生理生化和免疫应激相关指标变化。结果显示:① 驯化组和未驯化组幼鱼血液中的血常规指标(WBC、Lymph、Mon、Gran、RBC、HGB含量)、血浆生理生化指标(UREA浓度、GLU-G和ALB含量、血浆渗透压)、鳃组织中的ACP、AKP、LDH和肝脏组织中抗氧化指标(SOD、CAT、GSH-Px、MDA含量)在盐度为8g /L的水体中,均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现象。② 胁迫初期,驯化组和未驯化组幼鱼的各生化指标在相同组织内到达峰值的时间相同,但驯化组幼鱼血浆中的生理生化指标(WBC、Lymph、Gran、Mon、UREA、GLU-G、ALB、渗透压)和转氨酶(AST、ALT)、肝组织中的抗氧化酶(SOD、CAT、GSH-PX、MDA)上升幅度和峰值大小均显著性小于未驯化组。③ 在8 g/L NaCl盐度胁迫168 h后,驯化组和未驯化组均能够恢复到对照组水平,但驯化组的大鳞幼鱼血浆渗透压、血浆ALB含量均早于未驯化组恢复到对照组水平。研究表明,经4 g/L的盐度驯化后的大鳞鲃幼鱼遭受8 g/L NaCl盐度环境胁迫时,显示出较好的生理生化自我调节和恢复能力。
关键词:
大鳞鲃 盐度 生理生化 抗氧化酶 免疫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李海涛 徐伟 赵志刚 罗亮 李明帅 刘金雨 王雨 张瑞 郭坤 耿龙武 杜汝君 丛艳峰
为了从血液生理生化、肝脏抗氧化应激等方面研究大鳞鲃(Luciobarbuscapito)对碱度驯化的生理适应性变化,选择体重为(13.66±1.26)g的大鳞鲃幼鱼开展Na HCO3碱度适应性驯化实验,空白组一直处于淡水中养殖,驯化组经20 mmol/L的碱度适应性驯养7 d后再放入40 mmol/L的碱度水体中,未驯化组直接放入40mmol/L的碱度水体中,测定并比较了鱼体放入40mmol/L碱度水体中第0 h、6 h、12 h、24 h、48 h、96 h、7 d幼鱼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和肝组织抗氧化系统相关指标变化。结果显示,驯化组和未驯化组鱼体的血液渗透压、白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血小板、尿素、白蛋白含量和血小板压积等生理生化指标以及肝组织抗氧化系统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丙二醛(MDA)在0 h~7 d的碱度胁迫过程中,均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P<0.05),且驯化组峰值大小均显著性低于未驯化组(P0.05)。驯化组鱼的血常规指标参数和肝脏组织的SOD、CAT出现峰值的时间均晚于未驯化组。驯化组鱼体在高碱度胁迫第7天时,其血液中的尿素浓度、淋巴细胞、单核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血小板、白蛋白含量、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以及肝组织中的SOD、CAT、GSH-Px、MDA参数均显著性低于未驯化组(P<0.05)。研究表明,大鳞鲃幼鱼经过一定程度的碱度驯化后,在遭受更高碱度的水环境胁迫时,从生理层面反映出机体具有更强的适应性。
关键词:
大鳞鲃 碱度 生理生化 抗氧化酶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张宇婷 杨建 耿龙武 王雨 姜海峰 徐伟
为阐明盐度胁迫对大鳞鲃(Luciobarbus capito)肝、肾和鳃组织抗氧化系统及血清皮质醇的影响,本研究设置4个NaCl盐度组(3、6、9和12 g/L)和1个淡水对照组,检测分析了不同盐度胁迫下曝露3、6、12、24、48、96 h和7 d大鳞鲃肝、肾和鳃组织中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以及血清中皮质醇浓度的变化。结果显示,在相同盐度胁迫下,大鳞鲃的肝、肾和鳃组织中ACP、AKP、GSH-Px抗氧化酶的活力、MDA含量以及血清皮质醇含量随胁迫时间的延长均呈先升后降、随后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在胁迫开始24 h内各指标达到峰值,并在48 h开始逐渐趋于平稳;胁迫初期,相同曝露时间,大鳞鲃的肝、肾和鳃组织中3种抗氧化酶活力、MDA含量及血清皮质醇含量均与盐度呈显著正相关性。大鳞鲃在盐度胁迫过程中,ACP、AKP活力和MDA含量在肾组织的范围分别为1.42~2.15 U/g prot、1.01~1.87 U/g prot和13.05~57.27 nmol/mg prot;肝组织中分别为1.27~1.96 U/g prot、0.31~0.86 U/g prot和17.02~55.98 nmol/mg prot;鳃组织则为0.98~1.96 U/g prot、0.13~0.84 U/g prot和8.33~53.93 nmol/mg prot,肾组织中ACP、AKP和MDA含量均高于肝、鳃组织;而GSH-Px的活力在肝、肾和鳃组织的范围分别为44.41~114.77、16.52~67.59和9.07~48.00活力单位,肝组织中GSH-Px活力显著高于肾、鳃组织。此外,血清皮质醇在盐度胁迫过程中的含量变化范围为197.00~355.50 ng/L。综上所述,在12 g/L的高盐胁迫下大鳞鲃通过自身调节,各项指标仍可恢复正常,表明其对盐度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关键词:
大鳞鲃 抗氧化酶 皮质醇 盐度胁迫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安丽 朱树人 董学飒 王超 张志山 张龙岗 朱永安 孟庆磊
为探讨盐度对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幼鱼生长性能、肌肉品质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分别在淡水、3、6、9、12的盐度梯度下养殖体长为(6.24±0.39) cm、体质量为(5.42±0.58) g的大口黑鲈幼鱼49 d,统计其存活、生长及摄食情况,测定各盐度下大口黑鲈幼鱼肌肉组织的营养成分和大口黑鲈幼鱼肝脏、肾脏、鳃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力。结果显示:(1)各盐度组大口黑鲈幼鱼成活率均为100%;体长、体质量、增长率、特定生长率和摄食率随盐度的升高均表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饵料系数则表现出逐渐升高的趋势。(2)盐度对大口黑鲈幼鱼水分、粗蛋白和灰分的影响不显著;粗脂肪含量差异明显,且盐度越高粗脂肪含量越低。随着盐度的升高,肌肉中各必需氨基酸质量分数、总量、鲜味氨基酸含量及必需氨基酸指数均呈现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3)肝脏中SOD活性随盐度的增加先降低后升高,肾脏中SOD活性随盐度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盐度12组幼鱼肝脏中的CAT显著高于其他盐度组,肾脏和鳃组织中CAT活性很低。大口黑鲈在盐度12以下的水环境中可以存活生长,在盐度6以下的环境中不仅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还能一定程度地改善肌肉的营养价值和风味,具有在盐碱地推广养殖的良好前景。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崔立娇 张利民 王际英 马晶晶 丁立云
以酪蛋白和明胶为蛋白源,以七水硫酸锌为锌源,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锌0、50、100、150、200、400mg/kg,配制成6种等氮等能的精制饲料,饱食投喂初始体重为62.89±0.51g的星斑川鲽幼鱼66d,探讨饲料锌水平对星斑川鲽幼鱼生长、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和机体抗氧化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150~400mg/kg饲料锌显著提高了星斑川鲽幼鱼的增重率(WGR)(P
关键词:
星斑川鲽 锌 生长 生理生化指标 抗氧化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王新星 杜鑫鑫 杨栋 刘琦 牛东红 沈和定 李家乐
为了探究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在低盐水域养殖的可行性,从生存、摄食和生理代谢方面,比较分析不同驯化方式下缢蛏的淡化效果。设置3种不同低盐驯化方式的驯化组(Da组:盐度每48 h下降3的等速驯化组;Db组:盐度每24 h下降1.5的等速驯化组;Dc组:盐度大于10时每48 h下降3,盐度小于10时每24 h下降1的分段驯化组)和未驯化组(Ud组:盐度5),水体盐度从20淡化至5,驯化周期为10 d;检测了各实验组缢蛏的存活率、耗氧率、氨氮排泄率、摄食率及抗氧化酶活性。结果表明:各驯化组缢蛏的存活率均显著高于Ud组(43%),且Dc组成活率(86%)最高;Dc组缢蛏耗氧率、氨氮排泄率均显著低于Da组和Db组;Dc组摄食率显著高于Da组和Db组;Dc组缢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波动最小。由此可见,采用较低淡化速率的分段式淡化模式优势显著,该结果为低盐水域开展缢蛏淡化养殖提供了参考依据。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孙鹏 尹飞 彭士明 施兆鸿
测定了不同盐度(8、18、28、38、48)处理后条石鲷幼鱼肝脏中SOD、CAT、GPX和GST 4种酶活力,探讨了盐度变化对条石鲷幼鱼肝脏抗氧化酶活力的影响。当用低盐度8和18处理时,幼鱼肝脏SOD活力无显著变化(P>0.05);当处理盐度升至38时,SOD活力增加并在24 h时达到最大,其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关键词:
条石鲷 盐度 抗氧化酶 氧化压力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姚金明 陈秀梅 刘明哲 牛小天 单晓枫 王桂芹 吴莉芳 张东鸣
【目的】研究饲料不同虾青素添加水平对大鳞副泥鳅幼鱼生长、体成分及抗氧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450尾初始体质量为(3.00±0.10) g/尾的大鳞副泥鳅幼鱼,随机分成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分别饲喂基础饲料(对照组)以及添加50,100,150,200 mg/kg虾青素的试验饲料,在控温养殖系统中进行为期8周的饲养试验。试验结束后,称量鱼体质量并计算生长指标,测定试鱼体成分及肝胰脏抗氧化指标。【结果】试验期间大鳞副泥鳅成活率为100%。大鳞副泥鳅的终末体质量、平均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在虾青素添加水平为50~200 mg/kg时显著高于对照组(P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党云飞 徐伟 耿龙武 柏盈盈
在水温22-25℃的条件下,研究不同盐度、碱度水体对大鳞鲃(Barbus capito)幼鱼生长、摄食和鳃组织的影响,探索了幼鱼生长的最适条件。单因素盐度梯度值设置为0(对照组)、2.0、4.0、6.1、7.8、10.0和11.9,实验结果表明,当盐度高于6.1时,大鳞鲃幼鱼的体长和体质量受到显著影响(P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张琴星 张涛 侯俊利 杨刚 杨阳 黄晓荣 刘鉴毅 章龙珍
设30、24、18、12、6和淡水6个盐度梯度,对平均体重5.19±0.48 g的多鳞四指马(鱼友)(Eleutheronema rhadinum)幼鱼进行7 d、28 d和56 d的饲养,测定了不同盐度对多鳞四指马(鱼友)幼鱼鳃丝Na+/K+-ATP酶及肝脏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在盐度30、24组饲养7 d、28 d和56 d,同一盐度组鳃丝Na+/K+-ATP酶活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饲养7d后,随盐度的降低鳃丝Na+/K+-ATP酶活性显著升高(P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蒋明 黄凤 文华 王卫民 吴凡 刘伟 田娟 杨长庚
以酪蛋白和明胶为蛋白源,七水硫酸锌(Zn SO4·7H2O)为Zn源,分别配制成7种Zn含量(7.4 mg/kg、20.3 mg/kg、32.1 mg/kg、51.0 mg/kg、84.4 mg/kg、169.7 mg/kg、332.4 mg/kg)的半纯化饲料,投喂初始体重为(3.6±0.1)g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12周,考察Zn对团头鲂幼鱼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确定团头鲂幼鱼对饲料Zn的需要量。结果表明,随着饲料Zn含量增加,团头鲂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全鱼Zn含量呈先增加后稳定的趋势;全鱼水分含量显著降低(P<0.05),粗蛋白含量...
关键词:
团头鲂 锌 需要量 生长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施永海 张根玉 张海明 刘永士 严银龙 谢永德 陆根海 徐嘉波 刘建忠
为了解配合饲料和活饵料对刀鲚幼鱼生长、存活和几种酶活性的影响,对用配合饲料和活饵料喂养178 d的刀鲚幼鱼的生长、存活和消化酶、非特异性免疫酶、代谢酶以及抗氧化酶活性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显示,配合饲料组的最终体长、体质量、成活率、鱼体肥满度和肝指数(分别为125.17 mm、6.27 g、65.73%、0.31 g/cm3和1.4%)显著低于活饵料组(分别为150.66 mm、12.39 g、85.59%、0.36 g/cm3和1.9%),两组鱼的肠长和体长比无显著差异(分别为25.3%和23.6%);两组鱼的肝脏中均未检测出蛋白酶,配合饲料组的幽门盲囊中碱性蛋白酶的活性(43.49 U/mg...
关键词:
刀鲚 饵料 生长 存活 酶活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乔洪金 胡冬雪 胡文靖 张燕 王晓艳 黄炳山 王际英 李宝山
研究饲料中添加鼠尾藻(Sargassum thunbergii)粉对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的影响。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2. 5%、5%、7. 5%和10%的鼠尾藻粉,饲喂初始体质量(66. 45±0. 52) g的大菱鲆幼鱼8周。结果表明:随着鼠尾藻粉添加量的升高,增重率(WG)、特定生长率(SGR)和日摄食率(DFI)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2. 5%组与空白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 0. 05);全鱼粗灰分含量有逐渐升高的趋势,藻粉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关键词:
海藻 鼠尾藻 大菱鲆 生长 免疫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谢明媚 彭士明 张晨捷 高权新 施兆鸿
将银鲳(PamPus argenteus)幼鱼分别放置在22℃、27℃(对照组)和32℃的不同水温梯度下胁迫48h,研究不同温度、不同时间(0、12、24、48 h)下银鲳幼鱼肝脏和血清中的抗氧化酶指标和免疫指标活力的变化。结果表明: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力22℃试验组变化基本一致,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仅在22℃试验组出现显著波动(P0.05);总抗氧化能力(t-aOC)22℃试验组在24 h和48 h差异显著(P<0.05);丙二醛(...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管敏 张厚本 王龙 唐大明 张德志 姜伟
为探究急性低温胁迫对史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幼鱼抗氧化和免疫指标的影响,将实验鱼从23℃水中直接转入11、17和23℃(对照组)水中,2 h后再转至23℃水中进行恢复,并于0、3、6、12、24、48 h时取样检测各项指标。结果显示:在抗氧化指标中,11℃组SOD、CAT活性、GSH含量和MDA含量随恢复时间的变化趋势与17℃组基本相同,即呈波浪式变化,但其趋势变化的时间拐点明显滞后于17℃组。23℃组SOD、CAT活性和MDA含量逐渐增加,GSH含量则呈波浪式变化。各温度组T-AOC活性随时间的增加基本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免疫指标中,11℃组和17℃组LZM活性随恢复时间增加呈波浪式变化,但11℃组趋势变化的时间拐点明显滞后于17℃组; Ig M含量均呈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 23℃组LZM活性和Ig M含量随着恢复时间的延长呈缓慢增加的趋势。结果表明,急性低温胁迫对史氏鲟幼鱼肝脏机能产生了显著的不利影响,并对其抗氧化防御能力和免疫机能产生了较大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