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81)
- 2023(7593)
- 2022(6374)
- 2021(5715)
- 2020(4870)
- 2019(10823)
- 2018(10216)
- 2017(18780)
- 2016(10497)
- 2015(11486)
- 2014(11062)
- 2013(10827)
- 2012(10117)
- 2011(9191)
- 2010(8973)
- 2009(8307)
- 2008(8145)
- 2007(7174)
- 2006(6337)
- 2005(5690)
- 学科
- 济(38713)
- 经济(38623)
- 管理(29773)
- 业(28215)
- 企(22490)
- 企业(22490)
- 方法(17540)
- 数学(15557)
- 数学方法(15391)
- 学(12314)
- 农(11462)
- 财(11264)
- 中国(10617)
- 制(9585)
- 贸(8933)
- 贸易(8931)
- 业经(8781)
- 易(8722)
- 农业(7618)
- 技术(6721)
- 银(6639)
- 银行(6582)
- 体(6522)
- 融(6485)
- 金融(6485)
- 环境(6298)
- 务(6296)
- 财务(6287)
- 财务管理(6269)
- 行(6263)
- 机构
- 大学(155828)
- 学院(151944)
- 济(60390)
- 经济(59274)
- 研究(58897)
- 管理(54675)
- 理学(48059)
- 理学院(47428)
- 管理学(46468)
- 管理学院(46228)
- 中国(42507)
- 科学(40695)
- 农(39777)
- 京(33092)
- 所(32464)
- 农业(32271)
- 业大(31189)
- 研究所(30224)
- 财(27005)
- 中心(25635)
- 江(22760)
- 院(21652)
- 财经(21571)
- 农业大学(21193)
- 北京(20358)
- 省(19898)
- 经(19774)
- 经济学(18851)
- 室(18611)
- 范(18178)
- 基金
- 项目(111488)
- 科学(86092)
- 基金(82591)
- 家(77832)
- 国家(77223)
- 研究(70285)
- 科学基金(63350)
- 社会(45528)
- 自然(44848)
- 自然科(43818)
- 自然科学(43795)
- 基金项目(43772)
- 自然科学基金(43069)
- 社会科(43051)
- 社会科学(43040)
- 省(42653)
- 划(38146)
- 资助(33448)
- 教育(31254)
- 重点(26204)
- 计划(24871)
- 编号(24633)
- 部(24328)
- 创(23441)
- 发(23309)
- 科研(22863)
- 科技(22049)
- 创新(22046)
- 业(21381)
- 国家社会(19634)
共检索到2194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黄建盛 陈刚 张健东 王忠良 汤保贵 周晖
为了研究盐度对褐点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清水石斑鱼(Epinephelus polyphekadion)♂杂交后代(简称杂交石斑鱼)受精卵孵化、卵黄囊仔鱼形态及活力的影响,将杂交石斑鱼受精卵置于不同盐度水体中,观察盐度胁迫下卵径、油球径、孵化率及畸形率,以及孵化后卵黄囊仔鱼形态变化和活力状况。结果表明,在本研究条件下,受精卵卵径随盐度降低而增大,油球径不随盐度变化而变化。在盐度1836范围内均能孵化仔鱼,但因盐度不同孵化率和初孵仔鱼畸形率有显著差异(P0.05)。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张梦淇 陈超 李炎璐 孔祥迪 刘莉 翟介明
以云纹石斑鱼(EpinEhElus moara)为母本、鞍带石斑鱼(EpinEhElus lancEolatus)为父本进行种间杂交,观察比较了不同盐度(5、10、15、20、25、30、35、40、45)条件下受精卵的孵化率、初孵仔鱼畸形率,以及仔、稚、幼鱼的生长发育及形态变化;测定了盐度为30时,正常初孵仔鱼的不投饵存活系数(sai)。结果显示,受精卵孵化的最适盐度范围是35–37,初孵仔鱼最适生存盐度为20–30。盐度为20–35时,仔鱼不投饵存活系数值较高(均在30以上);盐度为5、10、45时,仔鱼的sai值较低。胚后发育根据卵黄囊的有无、第2背鳍棘和腹鳍棘的伸长与收缩、鳞片及体色的...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赵明 陈超 柳学周 庄志猛 徐永江 薛宝贵 杨志 王妍妍 曲江波
观察比较了8个盐度梯度[10、15、20、25、30(自然海水)、35、40和45]下七带石斑鱼Epinephelus septemfasciatus受精卵的孵化周期、孵化率和畸形率及卵黄囊仔鱼的畸形率,并在上述条件下对七带石斑鱼进行了耐饥饿试验,测定其生存活力指数(SAI)。结果显示,受精卵孵化的最适盐度范围为30~35,盐度高于35,孵化率随着盐度的升高而降低,仔鱼畸形率随之升高;盐度低于25,孵化率随盐度的降低而降低,仔鱼畸形率随之升高。仔鱼的最适生存盐度为30~35,此盐度下的仔鱼存活系数为24.7±0.36和23.27±3.01。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涵生 方琼珊 郑乐云
观察比较了10个盐度梯度(44.0、41.0、38.0、35.0、自然海水盐度30.5~32.5、27.0、24.0、21.0、18.0、15.0)下赤点石斑鱼受精卵的孵化率和畸形率。对12批初孵仔鱼进行耐饥饿试验,并测定其不投饵存活系数SAI值。结果表明,赤点石斑鱼受精卵孵化的适宜盐度为38.0~24.0,最适盐度为35.0~27.0。盐度高于35.0,孵化率随盐度的升高而降低,仔鱼畸形率则随之升高。盐度低于24.0,孵化率随盐度的降低而降低,仔鱼畸形率则随之升高。从盐度38.0到41.0以及24.0到21.0是2个对受精卵孵化率和仔鱼畸形率影响很大的盐度梯度。高于或低于这2个盐度梯度,孵化...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李炎璐 王清印 陈超 宋振鑫 吴雷明 翟介明 马文辉
观察了在9个盐度梯度(5、10、15、20、25、30、35、40、45)下云纹石斑鱼(♀)×七带石斑鱼(♂)杂交子一代受精卵和初孵仔鱼在水中的分布状态;对不同盐度条件下其胚胎发育周期、孵化率和畸形率进行比较;并对其初孵仔鱼进行了耐饥饿试验,测定其生存活力指数(Survival activity index,SAI)。结果表明,其受精卵孵化的适宜盐度范围是25~40,最适盐度范围为30~35,盐度低于30时,盐度越低,孵化率越低,畸形率越高;盐度高于35时,盐度越高,孵化率越低,畸形率越高;仔鱼的最适生存盐度范围为30~35,此盐度下的SAI值分别为33.3±0.8和24.1±0.2,盐度低于...
关键词:
杂交子一代 盐度 胚胎发育 SAI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于欢欢 陈超 张廷廷 李炎璐 孔祥迪 刘莉 马文辉
研究了在水温为(23±0.5)℃,盐度为29?30的培育条件下,饥饿胁迫对云纹石斑鱼(EpinEphElus moara)仔鱼生长、摄食、存活等一系列的变化。结果显示,2.5日龄体长出现负增长现象,3日龄仔鱼开口摄食,4.5日龄卵黄囊和油球消耗殆尽;仔鱼摄食率随日龄的变化呈先升高后降低,最终为0,最大值出现在卵黄囊和油球消失之后的当天,即5.5日龄仔鱼达到最大初次摄食率,摄食率为66.67%;6日龄仔鱼的初次摄食率为最大初次摄食率的1/2,仔鱼达到不可逆点,其混合营养的时间为2?3 d,即仔鱼初次摄食率发生到达不可逆点的时间为2.5 d;云纹石斑鱼仔鱼孵化出膜后的3?6 d为其摄食的重要时期。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于欢欢 陈超 张廷廷 李炎璐 孔祥迪 刘莉 马文辉
研究了在水温为(23±0.5)℃,盐度为29?30的培育条件下,饥饿胁迫对云纹石斑鱼(Epinephelus moara)仔鱼生长、摄食、存活等一系列的变化。结果显示,2.5日龄体长出现负增长现象,3日龄仔鱼开口摄食,4.5日龄卵黄囊和油球消耗殆尽;仔鱼摄食率随日龄的变化呈先升高后降低,最终为0,最大值出现在卵黄囊和油球消失之后的当天,即5.5日龄仔鱼达到最大初次摄食率,摄食率为66.67%;6日龄仔鱼的初次摄食率为最大初次摄食率的1/2,仔鱼达到不可逆点,其混合营养的时间为2?3 d,即仔鱼初次摄食率发生到达不可逆点的时间为2.5 d;云纹石斑鱼仔鱼孵化出膜后的3?6 d为其摄食的重要时期。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唐啸尘 刘晓春 林浩然
运用放射免疫测定方法检测了斜带石斑鱼早期发育过程中三碘甲腺原氨酸(T3)的变化,并用T3处理卵黄囊期仔鱼,研究其对发育、生长和存活的影响。斜带石斑鱼受精卵中含有相当量的T3,T3随发育而逐渐下降,到仔鱼开口时已经检测不到,提示甲状腺激素可能被胚胎和卵黄囊仔鱼所利用而参与其发育进程。在孵化后24h内,T3促进发育的作用不明显;在孵化24h后,T3对仔鱼消化道的发育有促进作用。在孵化72h后,0.01mg.L-1T3处理组仔鱼直肠管径明显比对照大,而小肠管径和全长与对照相比差异均不明显;0.1mg.L-1和1mg.L-1T3处理组仔鱼小肠和直肠管径显著比对照大,而全长显著比对照短。1mg.L-1T...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强俊 李瑞伟 王辉
研究了温度对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O.aureus)受精卵孵化和仔鱼活力的影响。在盐度为5不同温度(22、24、26、28、30、32和34℃)下,比较观察奥尼罗非鱼受精卵的培育周期、孵化周期、孵化率和畸形率。同时在以上不同温度条件下对初孵的奥尼罗非鱼仔鱼进行耐饥饿试验,测定其不投饵存活系数(Survivalactivity index,SAI)。结果表明:在温度为24~32℃,受精卵孵化率较高(84.3%~91%),温度高于34℃和低于22℃时,孵化率较低。温度与培育周期呈负相关关系,函数关系为y=0.3607x2-26.836x+553.5,R2=0.97...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宋振鑫 陈超 吴雷明 李炎璐 翟介明 马文辉
为探讨盐度、pH对云纹石斑鱼Epinephelus moara胚胎发育和仔鱼活力的影响,采用单因子实验的方法,在水温22±0.2℃条件下,将受精卵在不同盐度(5、10、15、20、25、30、35、40和45)、不同pH(5.5、6.0、6.5、7.0、7.5、8.0、8.5、9.0和9.5)下孵化,观察比较其孵化率HR、畸形率DR以及对初孵仔鱼活力和仔鱼培育周期的影响。并在上述设定条件下,进行了初孵仔鱼耐受试验,测定其存活率SR及生存活力指数(SAI)。结果表明,云纹石斑鱼胚胎发育的最低和最高临界盐度分别为10和45,最低和最高临界pH分别为6.0和9.5;盐度、pH的适宜范围分别是20~4...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于欢欢 李炎璐 陈超 贾瑞锦 孔祥迪 翟介明
用控温仪设定温度组,观察了在不同温度条件下(13℃、15℃、17℃、19℃、21℃、23℃、25℃、27℃、29℃、31℃)云纹石斑鱼(E.moara)(♀)×七带石斑鱼(E.septemfasciatus)(♂)杂交F1的胚胎发育情况,并对实验12 h后的好卵率、12 h后的胚胎发育时期、受精卵的孵化率和初孵仔鱼的畸形率进行了记录;仔鱼孵化出膜后,对其进行了耐饥饿实验,测定其每天的存活率和生存活力指数(Survival activity index,SAI)。实验结果表明,受精卵胚胎发育周期与温度呈正相关的关系,其受精卵孵化的适宜温度范围是17–25℃,温度低于17℃时,孵化率随温度的降低而...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冯隆峰 黄旭雄 温文 陈庆凯 严佳琦 危立坤
定量研究了青石斑鱼(Epinephelus awoara)和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的卵黄囊仔鱼发育过程中脂肪特性及脂肪酸的变化。结果表明:两种仔鱼具有不同的脂肪组成,青石斑鱼卵黄囊仔鱼中性脂与极性脂比值为0.97~1.22;卵形鲳鲹卵黄囊仔鱼中性脂与极性脂比值为1.88~3.21。两种卵黄囊仔鱼的总脂含量均随发育而逐步下降,且都主要消耗中性脂。青石斑鱼卵黄囊仔鱼中性脂内含量高的脂肪酸为:18∶1n-9,16∶0,DHA,16∶1和18∶0;极性脂中含量高的脂肪酸为:DHA,16∶0,18∶0和18∶1n-9。卵形鲳鲹卵黄囊仔鱼中性脂中含量高的脂肪酸为:18∶1n-9,...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孔祥迪 陈超 李炎璐 贾瑞锦 于欢欢 胡鹏 翟介明 马文辉 庞尊方 刘江春
人工育苗中对受精卵进行消毒,可以很大程度上预防各种病原对受精卵的危害,防止病原体的垂直传播。但是,用化学药物消毒,总会对鱼的受精卵产生一定程度的毒害作用。因此,人工育苗中进行受精卵消毒处理时必须控制药物种类、药物浓度及消毒时间。本研究在(27.0±0.5)℃条件下,使用药物浸泡的方法,研究了4种常用水产消毒药物对珍珠龙胆石斑鱼受精卵[棕点石斑鱼(♀)×鞍带石斑鱼(♂)]孵化效果的影响。聚维酮碘、甲醛和二氧化氯的处理时间均为10 min,臭氧处理分1 min、2 min和3 min共3个梯度。使用SPSS 17.0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其受精卵的孵化率和畸形率与药物的浓度、处理时...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炎璐 王清印 陈超 翟介明 吴雷明 马文辉 宋振鑫 孙芳芳
以云纹石斑鱼(Epinephelus moara)♀为母本,七带石斑鱼(E.septemfasciatus)♂为父本进行种间远缘杂交,系统观察了杂交子一代胚胎及仔稚幼鱼的生长发育及形态特征。对杂交子一代的胚胎发育按卵裂期、囊胚期、原肠胚期、神经胚期和器官形成期各阶段进行观察,在水温21~22.5℃、盐度29、pH 8~8.1的海水中,整个胚胎发育过程经35 h 20min完成。根据在卵黄囊期、第二背鳍棘和腹鳍棘生长消退过程、鳞片生长、体表色素变化的不同,观察比较了胚后发育的仔鱼期、稚鱼期、幼鱼期形态特征。鱼苗培育至58 d后完成了稚鱼至幼鱼的变态:初孵仔鱼4 d以前为内源性营养(卵黄囊仔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