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33)
- 2023(7872)
- 2022(6639)
- 2021(5925)
- 2020(5013)
- 2019(11136)
- 2018(10563)
- 2017(19658)
- 2016(10793)
- 2015(11773)
- 2014(11308)
- 2013(11116)
- 2012(10328)
- 2011(9397)
- 2010(9137)
- 2009(8486)
- 2008(8246)
- 2007(7300)
- 2006(6449)
- 2005(5843)
- 学科
- 济(41872)
- 经济(41779)
- 管理(30848)
- 业(29116)
- 企(22899)
- 企业(22899)
- 方法(19755)
- 数学(17751)
- 数学方法(17573)
- 农(11996)
- 财(11784)
- 学(11335)
- 中国(11128)
- 制(9832)
- 贸(9417)
- 贸易(9414)
- 易(9196)
- 业经(9116)
- 农业(7988)
- 银(6925)
- 银行(6880)
- 融(6774)
- 金融(6774)
- 环境(6762)
- 技术(6761)
- 体(6715)
- 务(6629)
- 财务(6620)
- 财务管理(6603)
- 行(6554)
- 机构
- 大学(160554)
- 学院(156667)
- 济(64403)
- 经济(63276)
- 研究(59204)
- 管理(56991)
- 理学(50245)
- 理学院(49619)
- 管理学(48546)
- 管理学院(48291)
- 中国(43505)
- 科学(39893)
- 农(38396)
- 京(34062)
- 所(31890)
- 农业(30974)
- 业大(30780)
- 研究所(29573)
- 财(28730)
- 中心(26094)
- 财经(23068)
- 江(22848)
- 院(21608)
- 经(21185)
- 北京(21099)
- 经济学(20560)
- 农业大学(20526)
- 省(19001)
- 经济学院(18696)
- 范(18657)
- 基金
- 项目(114255)
- 科学(88912)
- 基金(85380)
- 家(79737)
- 国家(79117)
- 研究(72888)
- 科学基金(65579)
- 社会(47992)
- 自然(45908)
- 社会科(45448)
- 社会科学(45437)
- 基金项目(45100)
- 自然科(44863)
- 自然科学(44843)
- 自然科学基金(44102)
- 省(43204)
- 划(38427)
- 资助(34753)
- 教育(32624)
- 重点(26614)
- 编号(25586)
- 部(25114)
- 计划(24606)
- 创(23935)
- 发(23788)
- 科研(23273)
- 创新(22554)
- 科技(21536)
- 业(21258)
- 国家社会(20925)
共检索到2249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杜美荣 方建光 葛长字 毛玉泽 于守团 燕敬平 李锋
采用静水法研究了恒定温度(24±0.5℃)、饵料密度(3.0×104cell/ml)、不同盐度(20、25、30和35)和恒定温度(24℃±0.5℃)、盐度30、不同饵料密度梯度(3.0×104、4.5×104和6.0×104cell/ml)对栉孔扇贝稚贝(壳长1.177~2.017mm)滤水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栉孔扇贝稚贝的滤水率(FRS)开始随着盐度的升高而升高,在25~30之间存在最大值,然后随盐度的升高而下降,与盐度(S)间的相关关系为FRS=-30.893S2+1691.5S-19610(r=0.847,以整体干重计算)或FRS=-0.022S2+1.2236S-14.522(r=0...
关键词:
栉孔扇贝 稚贝 滤水率 盐度 饵料密度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栗志民 刘志刚 徐法军 李明昊
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温度、盐度、pH和饵料密度对皱肋文蛤清滤率的影响,旨在为该贝养殖容量、摄食行为和能量学研究提供基础数据,以及为该贝在我国南方海域的健康养殖和推广提供依据。实验结果表明,皱肋文蛤清滤率随温度(13~33℃)、盐度(13~33)、pH(7~9)和饵料密度(2.5×104~10×104cell/ml)的变化而呈现峰值变化,各种环境因子对3种规格皱肋文蛤清滤率均具有极显著性影响(P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郭华阳 王雨 张殿昌 陈明强 李有宁 严俊贤 吴开畅
2011年11~12月,以扁藻(Platymonas subcordiformis)为饵料,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静水法测定了不同饵料密度、体重和盐度下黄边糙鸟蛤(Trachycardium flavum)的滤水率。结果表明:饵料密度、体重以及盐度对黄边糙鸟蛤滤水率均存在显著性影响。在实验饵料密度范围内,当饵料密度小于10×104cell·mL-1时,黄边糙鸟蛤的滤水率随着饵料浓度的增加而增大,饵料浓度与滤水率之间呈现正相关的幂函数关系;体重对滤水率的影响呈幂函数关系,个体滤水率随着体重的增加而增大;在一定盐度范围内,滤水率随着盐度的升高而增大,在盐度为32.7时滤水率达到最大值0.249 L·(...
关键词:
黄边糙鸟蛤 滤水率 饵料密度 体重 盐度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杜美荣 方建光 毛玉泽 张继红 葛长字 蒋增杰 高亚平
采用静水法研究了在水温18±0.5℃、饵料密度1.0×104cell/ml下栉孔扇贝面盘幼虫滤水率的昼夜节律;在水温24℃±0.5℃、饵料密度3.0×104cell/ml下栉孔扇贝稚贝(壳长1.177~2.017mm)滤水率的昼夜节律。栉孔扇贝面盘幼虫和稚贝的滤水率分别于17:00、21:00、01:00、05:00、09:00和13:00测定。栉孔扇贝面盘幼虫和稚贝的滤水率均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且二者相似。在白天滤水率较低,最低值出现在09:00~13:00,幼虫为0.0026ml/h·ind,稚贝为0.1231ml/h·ind;在夜间有较高的滤水率,最大值出现在凌晨21:00~01:0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俊 姜祖辉 唐启升
自青岛近海扇贝养殖区取栉孔扇贝 (Chlamysfarreri)暂养 2周 ,壳长达 2 5 .0 1~ 73.92mm。实验前停食 2 4h ,实验温度梯度为 8、13、18、2 3、2 8℃ ,其间投喂不同密度的小球藻 (Chlorellaspp .) ,静态实验。结果显示 ,栉孔扇贝的滤食率与温度和体重成正比 ,且与体重呈幂函数关系。在实验的温度范围内栉孔扇贝滤食率为 1.0 7~ 11.6 6mg/ (ind·h) ,2 3℃时达到最高值 ,2 8℃时开始下降。随饵料密度的增加 ,栉孔扇贝的滤食率增加 ,同化率下降 ,且同化率与饵料质量成正相关关系。同化率与温度和体重的关系不明显
关键词:
栉孔扇贝 滤食率 同化率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袁有宪 陈聚法 陈碧娟 曲克明 过锋 李秋芬 崔毅
取体长分别为 3和 5cm的栉孔扇贝 (Chlamysfarreri)置室内水泥池流水暂养 1周后 ,进行盐度和pH变化对其存活、呼吸、摄食及消化影响的实验。结果表明 ,栉孔扇贝 96h的半致死盐度为 2 5。在不同盐度的海水中暴露 2 4h的实验结果为 ,栉孔扇贝随盐度的降低 ,出现耗氧率升高 ,随后逐渐下降 ,到盐度 15时不再耗氧而死亡 ;滤水率和淀粉酶活性随盐度降低而降低 ,盐度为 15时完全不滤水 ,淀粉酶完全失去活性。小个体栉孔扇贝耐低盐能力较大个体的略大些。pH降至 7.8以下时开始对栉孔扇贝的存活产生影响 ,降至7.6时 ,4 8h后死亡率为 35%左右 ;7.2时达 50 %...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邢婧 战文斌
采用石蜡切片和单克降抗体的免疫组化方法,研究栉孔扇贝稚贝血细胞的分布和造血组织的定位。两种方法所得结果一致:存稚贝的外套膜、鳃、消化盲囊、闭壳肌、肾等处观察到大量血细胞,心脏位于消化腺与闭壳肌之间,闭壳肌、消化肓囊、肾等附近有血窦,血管分布于消化腺、胃、肾、直肠等处,有二个血窦,闭壳肌附近有一膨大突出的囊状组织,外被一层致密的结缔组织薄膜,其内壁血细胞密布层叠,分裂增生,形态多样,腔内充满了基质,靠近闭壳肌一侧有管道相通,并向闭壳肌等器官不断输送成熟的血细胞,该组织结构特点类似血细胞生发中心,并随着扇贝的生长发育逐渐膨大增生,据其结构特点及内部血细胞的形态、分布及免疫特性可初步定为栉孔扇贝的造...
关键词:
栉孔扇贝 稚贝 单克隆抗体 造血组织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徐钢春 顾若波 闻海波 华丹 聂川 孙连锋
在室内实验条件下,研究了温度、体重和饵料密度对河蚬滤食率和同化率的影响,此外还进行了饵料质量(POM/TPM)对河蚬同化率影响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实验温度(10-30℃)条件下,河蚬的滤食率(IR)与河蚬软体部干重(W)呈明显正相关幂指数关系:IR=aWb,其中b值的范围是0.422 7-0.588 8,平均值为0.484 2,温度的上升使得河蚬的滤食率明显增大,除温度对小规格[体重为(0.076 4±0.003 8)g]的同化率有显著影响外,温度和体重对同化率的影响均不显著;随着藻类密度的增加,河蚬的滤食率增加而同化率减小,两者分别符合下列关系式:IR=65.120 4 C0.326 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吉桥 靳翠丽 姜静颖
采用 3种降盐度梯度研究海湾扇贝 (Argopectenirradians)幼贝的耐盐极限及其组织学性状。幼贝壳长 (3.7± 0 .2 )cm ,水温 2 1~ 2 3℃。结果表明 ,盐度每天降 1时 ,幼贝的耐盐性最强 ,其下限为 8;盐度每天降 3的耐盐性次之 ;变梯度降盐度 (盐度 19以上时每天降 3,19以下每天降 1) ,幼贝耐盐性最低。盐度胁迫下幼贝的鳃和肝脏受损伤最严重。对虾与扇贝混养池塘的适宜盐度应在 10以上 ,降盐驯化的日变化不宜超过 3,最好为 1。
关键词:
海湾扇贝 降盐度方式 低盐耐受力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张继红 方建光 梁翻鹏
研究低温下栉孔扇贝 (Chlamysfarreri)摄食、呼吸代谢、排泄及能量分配情况 ,为栉孔扇贝的反季节养殖提供生物学依据。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静水法 ,测定 3、5和 8℃时栉孔扇贝的能量收支。结果显示 ,在 3~ 8℃时 ,栉孔扇贝的耗氧率、排氨率、摄食率及生长率 (净生长率、毛生长率 )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3℃时 ,栉孔扇贝虽然能摄食 ,但是生长率却很低 ;温度对能量分配影响较大 ,生长、排泄分配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呼吸、排粪的分配率与温度呈负相关。在能量收支方程中 ,生长能所占比例变化较大 ,为 17.61%~ 5 3 .2 7% ,代谢能为 2 1.4 8%~3 5 .91%...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硕 董双林 王芳
通过室内生长实验的方法测定了中国对虾在不同盐度下摄食日本刺沙蚕及盐度 31海水中摄食日本刺沙蚕和配合饲料的碳收支。结果显示 ,盐度 5~ 35范围内 ,水温 2 5℃时 ,中国对虾的碳摄食量在盐度 13时达到最大为 61.64 (mg·g- 1·d- 1) ;而最适生长的盐度条件为 2 0 ,此时的碳利用效率最高为 2 5 .84% ,碳的特定生长率最大为 3.89%。盐度影响中国对虾碳生长的机制主要取决于摄食量和碳的转换效率。中国对虾摄食沙蚕的生长显著大于摄食配合饲料的 ,摄食沙蚕和配合饲料的碳转换效率分别为摄食碳的 2 6.80 %和 13.78%。饵料对碳生长的影响机制是由碳同化率和转换...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张天时 孔杰 刘萍 张庆文 王清印
在实验用虾遗传背景一致的情况下,分析了3种饵料(配合饲料、冰冻鲜鱼肉和活卤虫)和4个不同的养殖密度对小水体中国对虾幼虾生长和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饵料和饲养密度对中国对虾幼虾生长及存活率有显著影响。在饵料、养殖密度单因子实验及饵料和养殖密度相结合的双因子实验中,幼虾的生长均表现出极其显著的差异(P<0.01),活卤虫对幼虾生长的效应尤为突出。而养殖密度对中国对虾的行为生物学、个体间体重增量均有影响。随着养殖密度的提高,中国对虾增重变慢;同时,个体间体重增量差异变大。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中国对虾幼虾的存活率呈下降趋势,但不同饵料对存活率影响变化幅度较大,波动在58.1%~85.2%之间,其中投...
关键词:
中国对虾 养殖密度 生长 存活率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张玉勇 徐革锋 金舒博 牟振波
研究了养殖密度对饵料驯化期细鳞鱼稚鱼生长和存活的影响。试验分别设置了4个养殖密度(1000、5000、10000、15000尾/m2),试验期间依次投喂水蚯蚓→水蚯蚓、软颗粒饲料→软颗粒饲料→软颗粒饲料、硬颗粒饲料→硬颗粒饲料的驯养方法,逐步从动物性饵料转化为人工配合颗粒饲料喂养。经过40 d的试验发现,养殖密度对细鳞鱼稚鱼的存活率具有显著性影响,但养殖密度对肥满度(CF)、特定生长率(SGR)和变异系数(CV)的影响并不显著。各密度组的死亡率分别为32.8%,28.7%,16.0%和19.3%,肥满度为0.85~0.97,SGR平均值为4.40%,体重变异系数为11.59%~16.89%,体...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齐占会 方建光 张继红 毛玉泽 蒋增杰
对网笼养殖的栉孔扇贝壳上污损生物的数量进行了研究,发现9~11月贝壳上污损生物的湿重分别为1.47、0.49和2.09g,与上壳重的比值分别为28.16%、10.24%和31.29%。通过在栉孔扇贝上壳添加上壳干重0.5、1、2和3倍重的水泥,用以模拟附着在扇贝壳上的污损生物,设不添加水泥的对照组,对贝壳上污损生物的重量对栉孔扇贝生长和存活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扇贝壳长、闭壳肌和剩余软体组织的特定增长率及存活率与对照组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说明贝壳上的污损生物的重量没有影响扇贝的生长和存活。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凯 樊启学 刘文奎 李波 方巍
采用试验生态学的方法,研究了残食行为、规格差异和饵料密度对杂交鳢仔稚鱼残食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杂交鳢仔鱼全长达到1.30cm(7日龄)时出现残食。同规格杂交鳢仔稚鱼饱食状况下几乎没有残食现象,而全长2.21cm仔鱼在饥饿状况下表现出了较高的残食率;规格差异越大,残食率越高,全长比为0.57∶1.00、0.50∶1.00、0.39∶1.00的3个试验组的残食率分别为18.35%、46.65%、61.67%,差异显著;饵料缺乏时的残食率显著高于饵料充足时,全长2.21cm杂交鳢仔鱼饲养7d,不投饵和饱食情况下的残食率分别为46.67%和1.11%,差异显著;以日投喂率0%、5%、15%饲养杂交鳢仔...
关键词:
杂交鳢 残食 规格差异 饵料密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