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07)
2023(325)
2022(237)
2021(237)
2020(217)
2019(474)
2018(481)
2017(867)
2016(508)
2015(524)
2014(514)
2013(454)
2012(377)
2011(388)
2010(389)
2009(308)
2008(305)
2007(274)
2006(230)
2005(208)
作者
(1648)
(1362)
(1330)
(1234)
(808)
(650)
(588)
(567)
(497)
(490)
(468)
(460)
(459)
(439)
(426)
(408)
(407)
(407)
(399)
(397)
(388)
(339)
(334)
(333)
(330)
(299)
(289)
(285)
(280)
(269)
学科
(1329)
经济(1327)
管理(1256)
(1021)
(832)
企业(832)
(640)
方法(620)
数学(550)
数学方法(544)
(459)
(425)
(413)
贸易(413)
(408)
(345)
中国(344)
水产(318)
(316)
业经(281)
动物(275)
体制(273)
人事(252)
人事管理(252)
(252)
动物学(249)
农业(246)
(220)
出口(219)
出口贸易(219)
机构
大学(6751)
学院(6533)
研究(2678)
(2385)
经济(2344)
管理(2240)
理学(1997)
科学(1988)
理学院(1965)
(1933)
管理学(1914)
管理学院(1901)
中国(1831)
农业(1611)
(1496)
业大(1449)
(1449)
研究所(1422)
中心(1163)
(1128)
(1057)
(1051)
农业大学(995)
实验(992)
(975)
实验室(959)
研究院(935)
重点(917)
(911)
(902)
基金
项目(5207)
科学(3882)
基金(3829)
(3742)
国家(3718)
研究(3043)
科学基金(2949)
自然(2135)
自然科(2081)
自然科学(2081)
基金项目(2060)
自然科学基金(2040)
社会(1979)
(1970)
(1873)
社会科(1860)
社会科学(1859)
资助(1515)
计划(1346)
重点(1336)
教育(1318)
科技(1228)
科研(1151)
(1136)
(1107)
(1103)
(1074)
创新(1047)
编号(1027)
(1006)
期刊
(2421)
经济(2421)
学报(1924)
(1617)
科学(1605)
研究(1518)
大学(1281)
学学(1246)
中国(1183)
农业(1017)
(763)
管理(737)
(613)
业大(506)
财经(464)
经济研究(425)
林业(423)
(419)
(400)
(396)
金融(396)
农业大学(395)
问题(386)
业经(382)
科技(357)
资源(334)
教育(329)
自然(318)
水产(299)
中国农业(296)
共检索到89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杨杰青  蒋玫  李磊  董冉  许高鹏  沈新强  
采用静态法,以文蛤(Meretrix Meretrix)为受试生物,研究了不同盐度(16、18、20、22和24)和pH(6.7、7.7、8.7、9.7和10.7)对文蛤滤水率和摄食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在16–24盐度范围内,文蛤滤水率和摄食率随盐度增加均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盐度为20组(对照组)文蛤的滤水率和摄食率均为最大值,分别为1.51 L/g·H、6.65 MgpOM/g·H,显著高于盐度为16、18、22、24实验组(p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杨杰青  蒋玫  李磊  董冉  许高鹏  沈新强  
以文蛤(Meretrix Meretrix)为受试生物,采用静态法研究了不同pH和盐度下文蛤耗氧率、排氨率、排磷率及氧氮比(O∶N)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pH为8.7试验组文蛤耗氧率、排氨率及排磷率显著高于6.7、7.7、9.7及10.7试验组(p<0.05),pH为7.7和8.7试验组O∶N值显著高于6.7、9.7及10.7试验组(p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栗志民  刘志刚  徐法军  李明昊  
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温度、盐度、pH和饵料密度对皱肋文蛤清滤率的影响,旨在为该贝养殖容量、摄食行为和能量学研究提供基础数据,以及为该贝在我国南方海域的健康养殖和推广提供依据。实验结果表明,皱肋文蛤清滤率随温度(13~33℃)、盐度(13~33)、pH(7~9)和饵料密度(2.5×104~10×104cell/ml)的变化而呈现峰值变化,各种环境因子对3种规格皱肋文蛤清滤率均具有极显著性影响(P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蔡清洁  何文辉  彭自然  李鲜鲜  崔丽香  张奥  
以1日龄和12日龄大龄溞(Daphnia magna)为研究对象,研究了8个pH(411)和8个盐度(18)水平对其心率和摄食行为的影响。两种生长期大型溞对pH和盐度值变化的响应都表现出"低促高抑"的趋势,对碱性水体的适应性大于酸性水体。幼龄溞和大龄溞的最适pH范围分别为68和79,最适盐度分别为2和3,幼龄溞对pH和盐度变化较大龄溞敏感,对外界不良环境的适应性低于大龄溞。幼龄溞在pH为10、盐度为5时心率分别为372.1±15.1和365.3±10.2,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5),摄食率显著提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郭华阳  王雨  张殿昌  陈明强  李有宁  严俊贤  吴开畅  
2011年11~12月,以扁藻(Platymonas subcordiformis)为饵料,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静水法测定了不同饵料密度、体重和盐度下黄边糙鸟蛤(Trachycardium flavum)的滤水率。结果表明:饵料密度、体重以及盐度对黄边糙鸟蛤滤水率均存在显著性影响。在实验饵料密度范围内,当饵料密度小于10×104cell·mL-1时,黄边糙鸟蛤的滤水率随着饵料浓度的增加而增大,饵料浓度与滤水率之间呈现正相关的幂函数关系;体重对滤水率的影响呈幂函数关系,个体滤水率随着体重的增加而增大;在一定盐度范围内,滤水率随着盐度的升高而增大,在盐度为32.7时滤水率达到最大值0.249 L·(...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张嘉丽  王庆恒  邓岳文  杜晓东  
从湛江东海岛斧文蛤野生群体随机取200个2龄个体,测量壳长(SL)、壳宽(SW)、壳高(SH)、韧带长(Li L)、小月面长(Lu L)和体质量(W)6个性状,计算性状间的相关系数;以壳性状为自变量、体质量为依变量,采用通径分析方法计算壳性状对体质量的通径系数、决定系数,建立回归方程。结果显示,壳长、壳宽、壳高、韧带长与体质量极显著相关(P0.05)。壳长、壳宽、壳高对体质量的直接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5);壳长对体质量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均最大,是影响体质量的最重要因素。采用逐步...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冯建彬  王美珍  陈汉春  陈贤龙  孙建苗  李家乐  
在室内实验条件下研究了温度、规格对文蛤耗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温度范围(15~30℃)内,文蛤的耗氧率(O)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30℃左右达到最高值,之后随温度的升高O值开始下降。在15—35℃条件下,文蛤的耗氧率(O)与文蛤软体部干重(W)呈负相关幂指数关系。文蛤的耗氧率与温度、文蛤软体部干重的二元线性回归方程为:O=1.3556+0.0433T-0.2381W,复相关系数r=0.7882(r>r0.01=0.732),F检验表明,回归方程相关性(P<0.01)极显著。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范德朋  潘鲁青  马甡  董双林  
缢蛏(Sinonovaculaconstricta)分为壳长约4 0、5 0、6 0cm3组。通过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缢蛏在不同盐度和pH下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盐度对缢蛏的耗氧率和排氨率有极显著影响(F>F0.01),且缢蛏单位体重耗氧率、排氨率随其个体的增大而变小;当盐度为6~30时,缢蛏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呈1个峰值变化,在盐度22时均达到最大值。pH对缢蛏的耗氧率无显著影响(FF0.01),此时,缢蛏的排氨率出现1个峰值变化,当pH为8时达到最大值。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栗志民  刘志刚  邓海东  
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温度和盐度对企鹅珍珠贝清滤率、滤食率、吸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盐度28.3~29.1条件下,温度对企鹅珍珠贝的清滤率、滤食率和吸收率产生极显著的影响(P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袁有宪  陈聚法  陈碧娟  曲克明  过锋  李秋芬  崔毅  
取体长分别为 3和 5cm的栉孔扇贝 (Chlamysfarreri)置室内水泥池流水暂养 1周后 ,进行盐度和pH变化对其存活、呼吸、摄食及消化影响的实验。结果表明 ,栉孔扇贝 96h的半致死盐度为 2 5。在不同盐度的海水中暴露 2 4h的实验结果为 ,栉孔扇贝随盐度的降低 ,出现耗氧率升高 ,随后逐渐下降 ,到盐度 15时不再耗氧而死亡 ;滤水率和淀粉酶活性随盐度降低而降低 ,盐度为 15时完全不滤水 ,淀粉酶完全失去活性。小个体栉孔扇贝耐低盐能力较大个体的略大些。pH降至 7.8以下时开始对栉孔扇贝的存活产生影响 ,降至7.6时 ,4 8h后死亡率为 35%左右 ;7.2时达 50 %...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刘其根  张明星  陈丽平  贾茜茜  孔优佳  胡忠军  
在水温为(20±1)℃的室内实验条件下,研究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3种藻类和贝类规格(身体大小)及密度对背角无齿蚌(Anodonta woodiana)和河蚬(Corbicula fluminea)摄食率的影响。三因素方差分析表明:藻种对背角无齿蚌的摄食率无显著影响,但显著影响河蚬的摄食率;贝类密度和规格均显著影响2种贝类的摄食率,两者对背角无齿蚌摄食率有交互作用;但对河蚬无交互作用;2种贝类摄食率均随着密度的增加而下降,大规格背角无齿蚌和2种较低密度下的大规格河蚬的摄食率均分别显著小于小规格,但在2种较高密度下的河蚬摄食率在规格间无显著差异;2种贝类摄食率与水体溶解氧均显著正相关,但相关性河蚬明显高于背角无齿蚌;不同藻类的投喂对溶解氧不产生显著影响,但贝类大小和密度显著影响溶解氧。结果表明,溶解氧胁迫程度会影响身体大小和密度对2种贝类摄食率的交互作用,小规格河蚬对低溶解氧的耐受性低于大规格。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江双林  赵从明  王彦怀  尹晖  孙耀  石晓勇  
以等边金藻3011为饵料,采用室内流水法,在12、20和24℃3个温度和不同的壳长、饵料浓度下,测定并计算了温度、壳长和饵料浓度与菲律宾蛤仔摄食率的关系,并建立了相关数学模型。结果显示,在实验条件范围内,摄食率随着饵料浓度的增大而增大,且符合幂函数方程。摄食率可以用温度、壳长和饵料浓度的自然对数方程表示,其模型为:IR=21.2LnT+20.06LnL+7.10LnC-97.95,经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其相关系数呈非常显著水平。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杜美荣  方建光  葛长字  毛玉泽  于守团  燕敬平  李锋  
采用静水法研究了恒定温度(24±0.5℃)、饵料密度(3.0×104cell/ml)、不同盐度(20、25、30和35)和恒定温度(24℃±0.5℃)、盐度30、不同饵料密度梯度(3.0×104、4.5×104和6.0×104cell/ml)对栉孔扇贝稚贝(壳长1.177~2.017mm)滤水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栉孔扇贝稚贝的滤水率(FRS)开始随着盐度的升高而升高,在25~30之间存在最大值,然后随盐度的升高而下降,与盐度(S)间的相关关系为FRS=-30.893S2+1691.5S-19610(r=0.847,以整体干重计算)或FRS=-0.022S2+1.2236S-14.522(r=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陈昌生  钟幼平  吴永沛  蔡慧农  郭彩华  郑立盛  
九孔鲍摄食人工饲料的盐度范围为 2 0~ 38,其中较适宜的盐度范围为 2 5~ 35 ,在此盐度范围内 ,小规格鲍 (平均壳长 1 .30cm ,平均体重 0 .37g)的壳长日增长为 91 .5~ 1 0 2 .3μm ,日增重为 8.6 0~ 1 2 .5 5mg ;大规格鲍 (平均壳长 2 .6cm ,平均体重 2 .3g)的壳长日增长为 5 6 .30~ 81 .80 μm ,日增重为 1 2 .6 8~ 2 2 .48mg ,其最适生长的盐度为 30~ 35 ,存活率为 97%~ 1 0 0 %。九孔鲍所能忍受的盐度变化范围为 :日渐变幅度 (2 4h内盐度变化 )为 1 6 ;日...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包锬  刘一萌  来琦芳  么宗利  周凯  高鹏程  
为探究急性盐度胁迫对贝类的影响,本文以河蚬(Corbicula fluminea)为对象,研究不同盐度胁迫下河蚬的摄食率以及鳃Na~(+)/K~(+)-ATP酶、Ca~(2+)-ATP酶和Mg~(2+)-ATP酶活力的变化规律,评估河蚬的耐盐性能,筛选适宜评价淡水双壳贝类耐盐性能的指示指标。结果显示,盐度5、15和25组河蚬摄食率均出现极显著下降拐点(P<0.01),分别为2.11×10~(8),1.09×10~(8),和7.68×10~(7 )cells·g~(-1)·h~(-1);盐度5和15组,鳃3种ATP酶活力在4天时均达到最大值(P<0.01),鳃Na~(+)/K~(+)-ATP酶与Mg~(2+)-ATP酶第5天恢复到初始值附近(P>0.05),鳃Ca~(2+)-ATP酶第7天恢复到初始值附近(P>0.05)。盐度25组鳃3种ATP酶活力4天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上升现象(P<0.05)。盐度25组胁迫7天时出现大量死亡,存活率仅19%。推测盐度5对河蚬产生胁迫,盐度15附近是其高盐耐受临界值。摄食率变化与河蚬耐盐性能存在一定相关性,当摄食率下降超过50%时,贝类开始出现死亡现象,暗示着该盐度已超出贝类盐度耐受范围,因此摄食率可作为贝类耐盐性能的指示指标;鳃Na~(+)/K~(+)-ATP酶若4天内不出现活力上升预示已超过河蚬的耐盐极限,亦可作为贝类耐盐性能指示指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