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906)
2023(2828)
2022(2153)
2021(1951)
2020(1491)
2019(3457)
2018(3303)
2017(5866)
2016(3415)
2015(3700)
2014(3645)
2013(3719)
2012(3576)
2011(3319)
2010(3405)
2009(3115)
2008(3103)
2007(2691)
2006(2546)
2005(2248)
作者
(11982)
(10297)
(9856)
(9362)
(6220)
(4925)
(4475)
(4171)
(3815)
(3588)
(3503)
(3496)
(3321)
(3300)
(3238)
(3092)
(3063)
(2949)
(2921)
(2907)
(2610)
(2454)
(2352)
(2258)
(2223)
(2212)
(2179)
(2161)
(2140)
(2133)
学科
(12919)
经济(12905)
管理(9827)
(7016)
资源(6181)
土地(5416)
(5092)
(4929)
企业(4929)
(4224)
方法(4195)
中国(3893)
地方(3638)
环境(3637)
数学(3447)
(3425)
数学方法(3417)
(3346)
农业(3156)
业经(2859)
人事(2633)
人事管理(2632)
生态(2561)
经济学(2478)
问题(2220)
开发(2091)
(2032)
理论(1904)
利用(1888)
(1873)
机构
大学(50661)
学院(50501)
研究(20511)
管理(18463)
(16874)
经济(16371)
科学(15777)
中国(15637)
理学(15610)
理学院(15376)
管理学(15046)
管理学院(14965)
(13685)
(12372)
(11627)
农业(11111)
研究所(10938)
业大(10594)
中心(9030)
(8514)
资源(8456)
(7913)
(7834)
师范(7825)
北京(7681)
(7646)
科学院(7588)
农业大学(7341)
(7070)
(6558)
基金
项目(38211)
科学(29304)
基金(27223)
(25802)
国家(25637)
研究(25039)
科学基金(20816)
社会(15171)
(15037)
自然(14704)
基金项目(14687)
社会科(14360)
社会科学(14354)
自然科(14159)
自然科学(14153)
自然科学基金(13883)
(13244)
资助(10553)
教育(10455)
编号(10171)
重点(9156)
(8979)
计划(8299)
科技(7937)
(7904)
成果(7421)
(7389)
科研(7334)
创新(7022)
课题(6924)
期刊
(19297)
经济(19297)
中国(14929)
学报(12067)
(11371)
科学(11259)
研究(11086)
资源(8122)
农业(8027)
大学(7468)
学学(6869)
管理(5696)
(5045)
图书(5044)
教育(4567)
(4498)
书馆(3799)
图书馆(3799)
业经(3379)
业大(3237)
技术(3210)
国土(3101)
自然(2906)
(2809)
问题(2747)
土地(2732)
科技(2717)
(2654)
林业(2625)
农业大学(2575)
共检索到770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许虎  陈娟  
江苏省盐城市注重"生态立市",在湿地保护与修复、利用方面,不断完善湿地管护机制,强化拓展湿地品牌意识,湿地保护率得到较大幅度提高,湿地资源成为当地的一张特色名片。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欧维新  逄谦  甘玉婷婷  
湿地是世界上最具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生态系统之一,湿地资源开发利用的时空动态变化对物种生境、分布及多样性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江苏盐城海滨湿地是全球丹顶鹤最重要的越冬地之一,湿地景观的变化势必会影响丹顶鹤生境结构及其质量。本研究以盐城海滨湿地带相对连续的16期遥感解译影像为空间数据源,分析了8个丹顶鹤越冬栖息热点地区的湿地资源利用以及丹顶鹤越冬生境及其质量的时空动态变化,利用逐步回归和典型相关等方法分析湿地资源利用变化对丹顶鹤生境的影响。结果显示:研究区自然湿地大面积地被转变成人工湿地以及非湿地,其主要变化特征是碱蓬、芦苇等自然湿地被围垦成耕地、水产养殖塘等人类活动强度较高的覆被类型;丹顶鹤适宜生境...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杨帆  朱晓东  邹欣庆  刘青松  高建华  
江苏盐城海岸湿地拥有以保护丹顶鹤和麋鹿为特色的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然而强烈的人类活动贯穿于海岸湿地发育的每一个阶段,包括湿地围垦、资源酷取滥采以及环境污染等,使得该区资源环境面临的压力不断增大。通过对其资源环境特征、人口经济发展压力、湿地不合理开发利用压力以及水资源污染压力的分析,进而利用生态调控设计相应的政策措施响应方案,包括生态规划与设计———科学的生态功能区划,调整若干原缓冲区中生物多样性热点区为核心区;生态工程———生境更新与调整,建立人工湿地生态工程、芦苇生态工程、生态旅游等生态示范区;生态系统管理与能力建设———社区共管,与周围社区居民建立有效的伙伴关系。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孙贤斌  刘红玉  傅先兰  
以江苏盐城海滨为研究区域,利用GIS技术分析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对盐城保护区湿地景观多样性和优势度影响,并探讨人类干扰强度、湿地景观变化与核心区景观连通性的相关关系。结果显示:①1987年-2007年,盐城海滨区域和自然保护区内土地利用结构均发生显著变化:耕地逐渐增加,自然湿地迅速减少、人工湿地逐渐增加,人类对湿地景观的干扰程度逐渐加剧;②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使自然湿地面积比重和景观优势性呈减小趋势,景观多样性呈增大趋势,缓冲区自然湿地面积减小最显著;③盐城海滨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使保护区核心区与缓冲区、实验区之间,以及与周边区域之间的景观生态过程和联系减弱;④随着人类干扰度的增加,自然湿地比重和景观连通...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霄  黄震方  袁林旺  俞肇元  
生态旅游资源是由生态旅游景观和生态旅游环境构成的一种特殊的旅游资源类型。科学地评价生态旅游资源,是合理开发利用生态旅游资源、挖掘潜力、促进生态旅游健康发展的前提。但现有旅游资源评价体系主要侧重于对资源现状评估,对旅游资源发展潜力考虑较少,往往导致生态旅游资源价值评估不够客观和全面,其潜力难以得到有效发挥。文章在综合分析生态景观资源、客源市场、生态环境和外在开发条件4个子系统及其协调互动关系基础上,尝试构建生态旅游资源潜力评价体系,采用"准主成分分析法"确定指标体系权重,并选取盐城海滨12处代表性湿地生态旅游资源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所构建的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可信度、较强的普适性和可推广性。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孙贤斌  刘红玉  
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对湿地景观的结构和功能产生深刻的影响。选择江苏盐城海滨地区为研究对象,应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分析20年来土地利用变化对湿地景观连通性的影响,并以2007年湿地景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基础,采用阻力面模型探讨湿地景观连通性优化途径及其效应。结果显示:①1987—2007年间,盐城海滨区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显著。其中耕地面积比重由36.72%上升为46.17%,自然湿地持续减少,面积由44.4%减为26.01%,人工湿地持续增加,面积由9.96%上升为18.72%;②随着区域人类土地利用活动的加强,光滩、碱蓬沼泽和芦苇沼泽的空间连通性降低,区域土地利用导致湿地景观之间生态流...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欧维新  龚佳莹  叶丽芳  孙小祥  
湿地开发与保护矛盾的实质是人类在湿地生态经济功能利用上的冲突,湿地系统生态经济功能变化的动态评价,对协调湿地资源开发与保护冲突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利用生态位理论,界定了湿地功能生态经济位的内涵及其在湿地管理中的意义,构建了湿地功能评价的生态经济位评价模型,并以盐城滨海湿地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①盐城滨海湿地系统经历了生态功能不断降低甚至丧失生态服务功能、经济功能不断提高的发展历程,且这种变化还在延续;②盐城滨海湿地系统在生态和经济功能上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边界,在湿地资源的利用上,不存在适宜开发的湿地功能过渡地带,表明现有的"滚动"开发模式不是以湿地功能为导向,而是更多地依据开发通达...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谭清梅  刘红玉  张华兵  王聪  侯明行  
以盐城湿地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的ETM+图像数据和同期野外实测的31个样方地上生物量干重、湿重数据为数据源,分析了15个遥感信息变量与湿地植被地上生物量干重、湿重的相关关系,并选择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的8个遥感变量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模型、一元曲线回归模型以及多元逐步回归模型,并对比得出最优模型,进而计算出整个研究区的地上生物量。研究得出:①与研究区湿地植被地上生物量干重和湿重相关性最大的都是ETM+4波段,干重的相关系数为0.833,湿重的相关系数为0.796;②研究区植被地上生物量干重和湿重的遥感估算模型都是一元三次函数模型,且干重模型的拟合精度要优于湿重模型;③得到研究区地上生物量干重总重量...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欧维新  袁薇锦  
景观连接度和生境斑块重要性作为测度生境景观生态过程和生态功能的重要指标,已成为评价生境破碎化、识别生境景观中重要生境斑块与垫脚石、辨明恢复生境的关键节点位置的重要方法,对于生境保护、优化与恢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江苏盐城滨海湿地为研究区域,以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的丹顶鹤越冬生境为对象,运用景观连接度指标和两种斑块重要性评价方法,考察1992-2012年间越冬丹顶鹤适宜生境时空格局变化特征,并探讨这期间的重要生境斑块与关键节点位置变化。结果发现:1992-2012年间,丹顶鹤生境连接度一直呈下降趋势;巨型斑块和大型斑块对于维持景观生境面积与生境连接度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处于关键节点位置的小型斑块作...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徐菲菲  宋平  
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是我国保存较好的原始湿地生态环境之一。本文通过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分析,通过对社区的入户调查,探讨该地区开发湿地生态旅游的可行性,并针对目前的湿地生态旅游业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科学的湿地生态旅游业的管理模式。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沈昕颖  杨红  王春峰  李经纬  
基于Landsat系列卫星图像、Google earth卫星图像等并利用面向对象的监督分类方法,在对景观进行两级分类的基础上,进行1990—2020年江苏省盐城市海岸带湿地景观的变化分析。结果表明:30 a间盐城海岸带自然湿地景观总面积呈下降趋势,人工湿地和非湿地景观面积占比上升。研究区整体与分区自然湿地面积占比变化趋势一致,呈现“下降-加速下降-略微抬升”的趋势,其中潮间淤泥海滩的变化速率最高。盐城北区、南区湿地的潮间盐水沼泽分别为北区占比8.77%、南区占比17.64%。海岸带整体变化趋势表现为“自然湿地-人工湿地-非湿地”,其中2000—2010年间湿地丧失速率最为显著,湿地总面积净减少360.27 km~2,年均丧失率高达1.29%。从不同时间段盐城海岸带景观转移特征来看存在差异:1990—2000年间,各湿地景观转移方向比较分散,大多以自然湿地或非湿地内部转移为主;2000—2010年间,以潮滩向养殖水域转化为主导;2010—2020年间,耕地、河流、林地和浅海水域都有向淤泥潮间海滩转化的趋势,潮间淤泥海滩、潮间盐沼水域和养殖水域转化趋势最强烈的方向为建筑用地。建议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合理布局规划、控制规模,保持盐城海岸带自然湿地的主要功能。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沈昕颖  杨红  王春峰  李经纬  
基于Landsat系列卫星图像、Google earth卫星图像等并利用面向对象的监督分类方法,在对景观进行两级分类的基础上,进行1990—2020年江苏省盐城市海岸带湿地景观的变化分析。结果表明:(1)30年中盐城海岸带自然湿地景观总面积呈下降趋势,人工湿地和非湿地景观面积比重上升。研究区整体与分区自然湿地面积占比变化趋势一致,呈现“下降-加速下降-略微抬升”的趋势,其中潮间淤泥海滩的变化速率最高。(2)盐城北区、南区湿地的潮间盐水沼泽分别为北区占比8.77%、南区占比17.64%。海岸带整体变化趋势表现为“自然湿地-人工湿地-非湿地”,其中2000—2010年间湿地丧失速率最为显著,湿地总计面积净减少360.27km~(2),年均丧失率高达1.29%。(3)不同时间段盐城海岸带景观转移特征来看存在差异:在1990—2000年间,各湿地景观转移方向比较分散,大多以自然湿地或非湿地内部转移为主;在2000—2010年间,以潮滩向养殖水域转化为主导。在2010—2020年间,耕地、河流、林地和浅海水域都有向淤泥潮间海滩转化的趋势,潮间淤泥海滩、潮间盐沼水域和养殖水域转化趋势最强烈的方向为建筑用地。建议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合理布局规划、控制规模,保持盐城海岸带自然湿地的主要功能。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孙小祥  欧维新  龚佳莹  叶丽芳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盐城海滨湿地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矛盾日益突出,物质组成和空间格局发生了明显变化,结构优化已成为湿地研究的重要内容。采用多目标规划模型,以表征开发与保护效应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最大化为目标,从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两方面构建约束条件,对盐城海滨湿地利用景观结构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1)耕地面积增加17 211.80hm2,比例增加最大,为6.96%,主要是由于滩涂的围垦开发利用;(2)自然植被面积有所增加,通过植被的自然演替以及恢复部分已被开发的芦苇滩,并限制米草滩的扩张,泥滩面积减少25 804.73hm2,比例变化最大,达10.43%;(3)经济效益增长达6.42亿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徐菲菲,杨达源,黄震方,Geoffrey Wall  
在生态旅游蓬勃发展的同时,对生态旅游实用的评价和操作也引起了学者们的注意。但目前的评价也大都以定性评价为主,评价结果往往带有较大的主观性,并且由于学者们从各自研究角度出发,而使人们对生态旅游评价工作更加难以理解。文章试图建立湿地生态旅游定量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通过层次分析法和熵技术相结合,由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用熵技术对权重进行修正,以求得相对准确的评价结果。并以江苏盐城丹顶鹤湿地自然保护区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米文精  刘克东  赵勇刚  郑彩霞  时朝  郝建卿  吕坤  
土壤盐碱化是大同盆地生态恶化的主要原因。本文对大同盆地盐碱状态和抗逆树种的栽培及其抗盐碱能力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显示,大同盆地为寒、旱、多风气候,土壤盐碱化严重而且植被稀少。在初步分析的基础上,选取15个树种进行盐碱地栽培实验,其中成活率较高的依次为枸杞、新疆杨、柽柳、白榆、沙枣、漳河柳。盐胁迫6个当地栽培树种的幼苗,并测定幼苗的形态特征、光合速率、气孔阻力、蒸腾速率、细胞间隙CO2浓度及细胞膜透性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耐盐性从高到低依次为柽柳>枸杞>樟子松>杜松>白榆>新疆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