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26)
- 2023(7373)
- 2022(6195)
- 2021(5441)
- 2020(4558)
- 2019(10120)
- 2018(9554)
- 2017(17500)
- 2016(9894)
- 2015(10482)
- 2014(10095)
- 2013(9775)
- 2012(9056)
- 2011(8111)
- 2010(7799)
- 2009(7003)
- 2008(6870)
- 2007(5816)
- 2006(5129)
- 2005(4212)
- 学科
- 济(35762)
- 经济(35720)
- 业(25289)
- 管理(24798)
- 企(18873)
- 企业(18873)
- 方法(17692)
- 数学(16196)
- 数学方法(16050)
- 农(11065)
- 学(10916)
- 财(10166)
- 中国(8917)
- 税(8868)
- 贸(8617)
- 贸易(8616)
- 易(8398)
- 税收(8336)
- 收(8308)
- 业经(8002)
- 农业(7959)
- 技术(6319)
- 地方(6262)
- 环境(6241)
- 务(5708)
- 财务(5704)
- 财务管理(5695)
- 企业财务(5442)
- 制(5421)
- 产业(5198)
- 机构
- 大学(140835)
- 学院(140054)
- 济(53841)
- 研究(53387)
- 经济(52929)
- 管理(49387)
- 理学(44542)
- 理学院(43956)
- 管理学(42857)
- 管理学院(42644)
- 农(40178)
- 科学(39559)
- 中国(36771)
- 农业(32678)
- 业大(31464)
- 所(30026)
- 京(29199)
- 研究所(28373)
- 财(23543)
- 中心(22790)
- 农业大学(21802)
- 江(20367)
- 院(19589)
- 财经(19528)
- 省(19105)
- 室(18560)
- 经(18038)
- 实验(17575)
- 北京(17490)
- 科学院(17448)
- 基金
- 项目(108644)
- 科学(83554)
- 基金(80067)
- 家(76617)
- 国家(76050)
- 研究(65969)
- 科学基金(62171)
- 自然(44640)
- 自然科(43659)
- 自然科学(43643)
- 基金项目(43090)
- 自然科学基金(42896)
- 社会(42855)
- 省(42687)
- 社会科(40800)
- 社会科学(40790)
- 划(37495)
- 资助(32100)
- 教育(29482)
- 重点(25697)
- 计划(25190)
- 科技(23277)
- 发(23039)
- 部(22895)
- 编号(22856)
- 创(22819)
- 科研(22586)
- 创新(21543)
- 业(21040)
- 专项(19385)
共检索到1903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代建龙 董合忠 段留生
为探索氮素形态对盐碱地棉苗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以鲁棉研28号为试验材料,利用嫁接建立的分根试验系统模拟盐分差异分布,研究了根区盐分差异分布和不同形态氮素(NH4+和NO3-)对棉苗生长和主要营养元素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根区盐分差异分布和氮素形态对棉花营养元素吸收及幼苗生长存在互作效应;根区盐分差异分布较均匀分布增强了棉株对主要营养元素(N、P、K、Ca、Mg、Fe、Mn、Cu和Zn)的吸收、降低了Na+含量、提高了叶片净光合速率(17.1%)并增加了棉株生物积累量(18.5%);NO3--N较NH4+-N处理显著促进了棉苗主要营养元素(N、P、K、Mg、Fe、Mn)的吸收及生物量积累;根区...
关键词:
棉花 盐分差异分布 氮素形态 养分吸收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樊卫国 葛慧敏 吴素芳 杨婷婷 罗燕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以铵态氮、硝态氮和尿素[CO(NH2)2]为氮源,研究氮素形态及配比对铁核桃苗植株大小、生物量、根系形态特征和苗木元素含量及积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素形态及配比对铁核桃苗木的高度、基径、根冠比值、地上部和根系的生物量、根系形态特性、苗木中元素含量及积累量有明显的影响。以50%NH+4-N+50%NO-3-N为氮源的苗高、基径、根冠比值、整株及地上部和根系的生物量、根系的总表面积及平均直径、根尖数、苗木中元素含量及积累量都最大;单一供应CO(NH2)2的苗木根系总长度和总体积最大,苗木整株和地上部及根系的生物量、苗木中的元素含量及积累量仅低于50%NH+4-N+50%NO-3...
关键词:
铁核桃 实生苗 氮素形态 生长 营养吸收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汪贵斌 曹福亮
采用温室盆栽试验方法 ,研究了不同土壤水分下盐胁迫对 1年生落羽杉实生苗的生长及营养吸收的影响。试验共 12种处理 ,3种水分水平 (W1 ,淹水 ;W2 、W3,土壤含水量分别为田间持水量的 75 %和 2 5 % ) ,每种水分下设 4种盐分处理 (NaCl含量为土壤干重的 0、0 15 %、0 3%和 0 4 5 % ) ,处理时间为 130d。结果表明 :土壤盐分胁迫下落羽杉幼苗的生长及对营养的吸收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这种变化又因土壤含水量的不同而不同。落羽杉相对高生长、相对地径生长和生物量增量随着土壤盐分浓度的增加和土壤水分含量的减少而减少。在淹水条件下 ,随着土壤盐分浓度的增...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黄玲 翁贤权 侯利涵 刘美 邹娜 黄孝风 陈慧晶
为明确栲树幼苗生长和氮吸收对不同氮钾水平变化的响应,采用L8(4×2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不同氮形态(NH_4~+-N、NO_3~--N)、氮浓度(8、32 mmol·L~(-1))、钾浓度(0、0.5、1.5、3 mmol·L~(-1))对栲树幼苗成活、生长和氮含量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NH_4~+处理条件下的各指标优于NO_3~-处理,成活率、苗高、叶片数、生物量、叶绿素含量(SPAD值)和氮含量分别提高了93.46%、6.09%、21.12%、14.81%、51.55%和73.76%;8 mmol·L~(-1) N处理时的成活率、苗高和生物量等较32 mmol·L~(-1)处理时大,分别提高了172.97%、6.77%和10.71%,但叶绿素SPAD值、根系直径和氮含量在32 mmol·L~(-1)时较大;K~+浓度水平对栲树各指标影响缺乏一致性,根系和地上部的生长分别以0 mmol·L~(-1)和3 mmol·L~(-1)较佳,此时植物体内N含量较低。栲树为偏喜铵树种,但铵态氮浓度过高时发生毒害效应,硝态氮浓度过高使栲树幼苗致死。
关键词:
栲树 氮 钾 生长响应 N含量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承孝 王运华
在供钾(K2O,g/kg)0.0,0.3的盆栽条件下,研究了12个小麦品种吸收N、P以及N/K、P/K比的差异。结果表明,在相同钾水平下,12个小麦品种植株地上部N、P含量构成明显的数量等级而呈等级差异,其生物学产量与地上部N、P吸收量呈极显著相关。在低钾条件下,N/K比与植株生物学产量呈极显著相关,提高钾水平,小麦地上部N、K吸收量增值之比与施钾效益(EF)值(以每吸收1g钾所增加的地上部干物质克数表示)达极显著相关,但小麦地上部P、K吸收量增值之比与EF值则不存在显著相关性。从这个结果可以看出,不同小麦品种耐低钾及高效利用钾的能力与植株对氮的吸收、氮钾平衡有关
关键词:
小麦品种 施钾 N和P吸收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辰明 徐烨红 赵海娟 图尔迪 沈其荣 张亚丽
采用控制条件下的水培试验,对不同氮形态(全铵、铵硝混合(75:25)、全硝营养)条件下水稻苗期的氮素吸收和根系生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铵硝混合营养条件下水稻的生物量和氮素积累量最高,全铵和全硝营养之间差异不明显。铵硝混合营养处理的水稻地上部和根系的氨基酸含量最高,全铵处理次之,全硝处理最低。全硝处理的水稻植株硝酸盐含量约为全铵和铵硝混合处理的4倍,铵硝混合营养处理的水稻植株硝酸盐含量高于全铵处理,增幅为18%。培养时间为0~5 d时,铵硝混合和全硝处理的水稻根系总长差异不明显,但高于全铵处理。从第5天开始,铵硝混合和全铵处理的根系总长增加迅速,培养到7 d时水稻的根系总长已显著大于全铵和全硝...
关键词:
水稻 氮素形态 根系生长 侧根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国栋 胡骁伟 牟梦晓 夏根清 盛卫星
利用砂培法研究不同氮素形态及配比对毛竹实生苗形态指标及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毛竹实生苗对不同氮素形态的吸收和利用有显著差异.NO-3∶NH+4=2∶2最适于毛竹实生苗的生长,较其他处理显著提高了毛竹实生苗生物量,促进了N、P、K等大量元素和Ca、Mg、Zn、Fe等中微量元素的吸收;NO-3-N为主的氮素供给模式更有利于毛竹实生苗的生长,且能促进实生苗提前分蘖;当氮源中NH+4的比例超过总氮源50%时,毛竹实生苗生长即受到抑制,当氮源全部为NH+4-N时,毛竹实生苗最终死亡.本研究表明,毛竹实生幼苗为弱喜硝植物,这对毛竹林施肥实践有一定参考意义.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樊卫国 葛会敏
【目的】石灰性黄壤是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的主要土壤种类,这一地区柑橘分布广泛。研究石灰性黄壤上柑橘对不同形态氮肥的选择吸收与利用特性,旨在为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柑橘园施肥提供合理的氮肥选择依据。【方法】以枳砧纽荷尔脐橙嫁接苗为材料,以p H 8.1的石灰性黄壤为栽培介质,采用土培方法,测定单施硝态氮、铵态氮、尿素及混施不同比例硝态氮和铵态氮后枳砧纽荷尔脐橙幼树的总叶面积、高度、基径、鲜重及干重生物量、根冠比值、氮的吸收量和氮的利用效率;采用常规耗竭法,在春季和夏季测定枳砧纽荷尔脐橙幼树根系对NO3-和NH4+吸收的动力学参数。【结果】在石灰性黄壤上,单施硝态氮、铵态氮、尿素的枳砧纽荷尔脐橙幼树生长...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唐辉 李婷婷 沈朝华 胡渊渊 吴家胜
植物生长需要多种营养元素,以氮素最为重要。氮素既是蛋白质、核酸、磷脂的主要成分,又是原生质、细胞核和生物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命活动中有特殊作用,被称为生命元素(邹文桐等,2011)。植物对氮素的吸收利用不仅取决于植物自身代谢的特点,而且取决于生长环境中的各种氮源。植物能吸收并利用的无机态氮主要是铵态氮(NH4+-N)和硝态氮(NO-3-N)(von Wirén et al.,1997;Miller
关键词:
硝态氮 铵态氮 氮代谢 香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孙敏红 卢晓鹏 曹雄军 李静 熊江 谢深喜
【目的】积橙是柑橘的主要砧木,因其具有抗柑橘衰退病等特性而被大力推广应用。本研究探讨积橙对氮素吸收利用机理,为柑橘生产上提高氮素利用效率和科学施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积橙为材料,采用水培方法在Hoagland配方的基础上进行调节,研究不同形态氮素配比对积橙幼苗根系生长特性的影响及对硝态氮、铵态氮溶液的吸收动力学特性。【结果】不同处理的积橙幼苗根系生长特性表现为随着培养液中铵态氮比例的增加,幼苗根系的主根长度、侧根数及根系活力都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其中混合氮素培养对主根长度的促进作用好于单一氮素;而一定比例的铵态氮可促进根系侧根的发生,全硝、全铵及4号处理(no3-:nH4+=3:7)萌发...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贾哲峰 刘菊芳 常智慧 尹淑霞 李德颖
使用自来水、二级再生水、三级再生水3种水质灌溉果岭草坪,每月表施草炭与石膏混合物、湿润剂、沙子3种基质,结果表明:淋溶水的pH未呈显著性变化(P>0.05);金属离子(Cu2+、Fe2+、Zn2+)含量只发生小幅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表施草炭与石膏混合物下二级再生水浇灌后,淋溶水电导率(EC)为5.83 mS/cm,比自来水、三级再生水浇灌下淋溶水EC分别显著高4.07、3.32 mS/cm,且表施湿润剂和沙子下二级再生水浇灌后淋溶水EC也显著高于自来水、三级再生水浇灌的EC(P<0.05);二级再生水灌溉处理下淋溶水中的Na+、总氮、总磷含量同样有显著性变化(P<0.05)。结果...
关键词:
再生水 淋溶水 金属离子 营养元素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曹增强 徐莹莹 张宁 贾文锁 张潞生
为探究pH对蓝莓生长和元素吸收的影响,以非生根蓝莓组培苗为试验材料,通过设置不同pH梯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pH小于或大于对照(pH 5.4)时,蓝莓组培苗的鲜重和干重都会相应地减小;pH过低(4.5)或过高(7.0)则会抑制蓝莓组培苗的分枝和株高,植株叶片变小,叶片颜色变化显著。适当提高pH水平(6.0和6.5)会促进蓝莓组培苗产生分枝,但叶片会变小、变黄或变淡紫。pH过高(6.0、6.5和7.0),抑制蓝莓组培苗对Cu、Zn、p、K和Mn元素的吸收,而当pH过低(4.5)时,则会抑制蓝莓组培苗对Cu、p、K、Mg和Mn元素的吸收。过低或过高的pH水平都会促进蓝莓植株组织和细胞对na元素的...
关键词:
蓝莓 pH 组培苗 营养元素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董雯怡 聂立水 李吉跃 沈应柏 张志毅
为探讨毛白杨苗木对不同形态氮素的吸收、分配及利用特性,以毛白杨新无性系83号插条苗为试材,于2007年3—9月在北京林业大学苗圃,应用15N示踪技术测定在相同施氮量下毛白杨苗木对硝态氮(NO3-15N)和铵态氮(NH4-15N)的吸收率、利用率及分配率等指标。结果表明:①施肥后28 d,苗木对两种氮肥的吸收利用达到最大值,其中,标记NO3-15N肥吸收率为0.36 g/株,利用率达35.98%;标记NH4-15N肥吸收率为0.15 g/株,利用率为14.53%。②苗木NO3-15N肥平均利用率(19.75%)约为NH4-15N肥(7.95%)的2.5倍。③施肥后各个时期,全株的NO3-15N肥...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晓远 高志红 李玉华
为探讨不同形态氮素营养对水分胁迫条件下水稻幼苗吸收氮素的影响,采用室内营养液培养及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水分胁迫处理的方法,在苗期设置3种供氮形态(NH4+-N,NO3--N以及NH4+-N和NO3--N相同浓度下等体积混合)和2种水分条件(非水分胁迫及水分胁迫)的耦合处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非水分胁迫条件下,全NO3--N营养水稻比全NH4+-N营养水稻的氮素消耗多。在水分胁迫条件下,全NO3--N营养水稻的氮素消耗略有增加;同时供应NH4+-N和NO3--N显著促进水稻对氮素的消耗;对全NH4+-N营养水稻氮素消耗的影响不明显。在水分胁迫条件下,同时供应NH4+-N和NO3--N...
关键词:
水稻 氮素形态 水分胁迫 氮素利用效率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常笑超 刘勇 李进宇 李世安 孙明慧 万芳芳 张劲 宋协海
【目的】研究雄性毛白杨对不同氮素形态配比的响应,为提高雄性毛白杨的氮素利用效率和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窄冠雄性毛白杨331幼苗为研究对象,采用容器植苗方法,设置不同形态氮素配比(硝态氮∶铵态氮=0∶100、75∶25、50∶50、25∶75、100∶0)、单一形态氮(酰胺态氮)和不施肥为对照,测定毛白杨苗高、地径、生物量、叶片结构、根系特征和氮、磷、钾含量,研究不同形态氮素配比对雄性毛白杨生长、生理结构和养分累积的影响。【结果】雄性毛白杨331在同一施氮水平下,苗高、地径随着硝态氮比例的增大呈现先增加后稳定的趋势,当硝态氮比例达到50%及以上时,苗高、地径趋于稳定,平均分别达到189.33 cm、21.84 mm;根和茎的生物量随着硝态氮比例的增大而增大,但硝铵比为75∶25处理(0.84)的根茎比显著大于单施硝态氮的处理(0.68)。硝铵配比施肥对毛白杨叶片总厚度、细根的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50%及以上硝态氮处理下的细根根长和根表面积显著大于其他处理组合。高硝铵比(50∶50或75∶25)和尿素施肥处理均能有效促进植株茎、根的氮素积累,但尿素处理苗木根系的磷含量显著低于高硝铵配比处理。【结论】硝态氮能够明显促进窄冠雄性毛白杨331的生长和养分积累,毛白杨331具有明显的偏硝性。雄性毛白杨施肥时建议采用硝铵比为50∶50至75∶25的施肥配比。
关键词:
雄性毛白杨 氮素形态 生长 养分累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