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89)
2023(10218)
2022(8498)
2021(7622)
2020(6111)
2019(13584)
2018(13111)
2017(24184)
2016(13474)
2015(14642)
2014(14290)
2013(14151)
2012(13379)
2011(12316)
2010(12309)
2009(11156)
2008(10923)
2007(9695)
2006(8661)
2005(7930)
作者
(42845)
(35818)
(35785)
(33328)
(22898)
(17472)
(15883)
(14143)
(13723)
(12709)
(12223)
(11860)
(11717)
(11331)
(11292)
(11109)
(10828)
(10626)
(10454)
(10189)
(9409)
(8881)
(8750)
(8192)
(8164)
(8123)
(7994)
(7925)
(7380)
(7115)
学科
(59091)
经济(59026)
(35774)
管理(34492)
(26053)
企业(26053)
中国(19436)
方法(19173)
地方(18897)
(18869)
数学(16610)
数学方法(16496)
业经(14573)
农业(13209)
(12769)
(12652)
贸易(12642)
(12221)
(12210)
地方经济(10601)
(10508)
环境(10413)
(10365)
(10335)
金融(10334)
银行(10321)
(10012)
(9917)
技术(9745)
产业(8032)
机构
学院(193185)
大学(189848)
(78372)
经济(76842)
研究(73703)
管理(68590)
理学(58853)
理学院(58032)
管理学(56999)
管理学院(56663)
中国(54392)
科学(48816)
(47335)
(41219)
(39874)
农业(37521)
研究所(36499)
业大(36059)
(33827)
中心(32488)
(30180)
财经(26399)
(26245)
(26201)
北京(25903)
(25561)
师范(25118)
农业大学(24076)
(24049)
(23985)
基金
项目(132211)
科学(102420)
基金(94262)
研究(89575)
(85661)
国家(84864)
科学基金(70762)
社会(57285)
(54428)
社会科(54308)
社会科学(54294)
基金项目(50406)
自然(47228)
自然科(46131)
自然科学(46109)
(45602)
自然科学基金(45293)
教育(39799)
资助(37271)
(34770)
编号(34336)
重点(30413)
(28224)
(27392)
计划(27076)
发展(26729)
成果(26521)
创新(26452)
(26287)
科研(25662)
期刊
(91556)
经济(91556)
研究(55287)
(44729)
中国(43352)
学报(40385)
科学(34322)
农业(30636)
大学(29096)
学学(28015)
管理(25222)
(24409)
教育(19581)
(19480)
金融(19480)
业经(17586)
(16028)
技术(15236)
经济研究(15023)
财经(12816)
问题(12217)
业大(11844)
(10998)
(10950)
科技(10806)
农业大学(10366)
商业(10039)
(9893)
技术经济(9407)
国际(9172)
共检索到2966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龚 琪1 曾娟娟2 石德时1 王喜亮1 王 涛3 肖宏德1 肖运才1  
研究益生性屎肠球菌HDRsEf1株和抗生素对白羽肉雏鸡科宝500盲肠肠道菌群发育情况的影响。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确定该株屎肠球菌能在雏鸡盲肠中定植后,选取180只新生1日龄白羽雏鸡科宝500随机分成对照组、益生菌组和抗生素(金霉素)组,分别在7、14、21、28、35、42日龄无菌快速采集盲肠内容物,用RT-PCR法检测盲肠中乳酸杆菌和大肠杆菌的数量,用DGGE技术检测盲肠肠道菌群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益生菌的添加可以显著降低雏鸡21日龄盲肠大肠杆菌的数量,显著增加42日龄盲肠乳酸杆菌的数量。DGGE结果显示,雏鸡盲肠菌群从7日龄到14日龄为一个过渡期,从14日龄到42日龄为相对稳定期...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贝  张盼望  王喜亮  况世昌  王贵强  王俊  肖运才  
采用过氧化氢耐受性实验、清除自由基(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超氧自由基)实验、还原性实验,评价屎肠球菌HDRsEf1完整细胞、无细胞提取物、发酵液在体外的抗氧化性能;并通过构建D-半乳糖小鼠衰老模型评价屎肠球菌HDRsEf1在体内的抗氧化性能。结果显示:屎肠球菌HDRsEf1对过氧化氢溶液具有较好的耐受性;发酵液不仅对DPPH自由基具有很好的清除能力,而且也具有很好的还原能力;发酵液、无细胞提取物和菌悬液具有很强的羟自由基清除能力,但对超氧自由基清除能力较弱;屎肠球菌HDRsEf1菌株、发酵液均能显著提高小鼠血清、脑内超氧岐化酶(sOD)活力,降低脂肪质过氧化产物(MDA)含量。因此,屎肠球...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梅文晴  冯宇妍  姚志浩  倪迎冬  赵茹茜  
[目的] 本试验旨在研究早期饲喂复合益生菌对肉仔鸡盲肠微生物组成、小肠上皮组织结构及紧密连接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144只1日龄健康青脚麻鸡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组(Control, CON),低剂量(50 mg·d~(-1))益生菌组(low-dose probiotic, LP)和高剂量(100 mg·d~(-1))益生菌组(high-dose probiotic, HP),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鸡,从1日龄开始饮水中添加益生菌,试验期为2周。试验期间记录采食量和体质量,于第14日龄采集小肠上皮组织检测其形态结构及紧密连接相关基因表达,16S rRNA测序分析盲肠内容物微生物组成。[结果] 试验期间HP组肉鸡体质量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HP组肉鸡1-7日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降低(P<0.05),但7-14日龄平均日采食量有升高的趋势(0.05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誉颖  刘雪连  卢斯婷  闫雪  韩德平  马云飞  
为探究干酪乳杆菌对雏鸡十二指肠黏膜组织结构和功能及发育的影响,采用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以450只1日龄SPF健康雏鸡为试验对象,随机分成6个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雏鸡。结果表明:1)干酪乳杆菌预防组、治疗组及预防治疗组的肠绒毛高度分别比沙门氏菌攻毒组显著增高了19.04%、10.68%和12.21%;2)与鸡白痢沙门氏菌攻毒组相比,干酪乳杆菌预防组的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的比值(V/C)显著升高23.94%;3)干酪乳杆菌预防组、治疗组的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含量显著高于沙门氏菌攻毒组;4)干酪乳杆菌预防组、治疗组、预防治疗组杯状细胞数量分别比沙门氏菌攻毒组显著升高72.26%、67.74%、65.32%。综上,饲喂干酪乳杆菌进行预防能够显著提高雏鸡十二指肠绒毛高度、V/C值、PCNA含量及杯状细胞数量,提示干酪乳杆菌能有效维护雏鸡肠道健康,减轻鸡白痢沙门氏菌对肠道黏膜组织结构的损害,促进肠道发育。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永洙  
研究依莎褐蛋鸡和艾维茵肉鸡发育正常及迟缓鸡群的盲肠细菌种群结构和多样性变化。使用基于16S rDNA的PCR-DGGE技术,结合割胶回收DNA进行克隆和测序,分别对4、6、10、16、20和40周龄蛋鸡及1、2、4、6、7和8周龄肉鸡发育正常、迟缓鸡群盲肠内容物的细菌群落进行特异性引物图谱指纹和聚类分析,鉴定特异性和共性群落。结果表明,Lactobacillus属在两品种发育正常鸡群盲肠内容物细菌的相似性均高于迟缓鸡群,两品种各周龄和发育正常、迟缓鸡群间指纹图谱平均条带数差异显著(P<0.05)。而Bacteroides属在发育正常鸡群盲肠内容物细菌的相似性与迟缓鸡群较为相近;发育正常、迟缓鸡...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彭骞骞  王雪敏  张敏红  冯京海  甄龙  张少帅  
【目的】环境温度是影响家禽肠道菌群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环境温度的改变,家禽肠道正常菌群也会受到影响,研究持续偏热环境对肉鸡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及结构的影响,为肉鸡健康养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选取22 d爱拔益加(AA)肉鸡144只转入环境控制舱,随机分成3个处理组(21、26和31℃),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鸡(公母各4只),在21℃、相对湿度60%的环境下适应7 d。29 d时,试验温度分别调整到21、26和31℃,相对湿度60%,至试验结束,共14 d。于试验第7、14天末,每处理随机选取6只(公母各3只;每重复选1只),无菌采集盲肠内容物,将同一处理组的6个样品混合均匀,迅速放...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羽彤   陈兴勇   刘政权   常鹏辉   彭锦州   吉倩昀  
[目的]本文旨在探究早期育雏温度对雏鸡卵黄囊吸收和肠道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1日龄健康淮南麻黄鸡雏鸡189只,随机均分为3组,育雏温度分别为33、30和27℃(2.5 d后3组育雏温度统一为33℃),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1只。分别于0.5、1、1.5、2、2.5、7和14日龄从每个重复取3只雏鸡,称重后从心脏采血,分离血清用于抗体检测,屠宰取卵黄囊用于脂肪酸组成分析(1.5 d内),取各段小肠制作切片并观察,荧光定量分析代谢相关基因表达量。[结果]30℃组雏鸡14日龄体重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除育雏1.5 d外,卵黄囊重在各温度组间无显著差异。卵黄囊脂肪酸主要由C16∶0、C18∶1n9t、C18∶0、C18∶2n6t组成,脂肪酸含量在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7日龄雏鸡脾脏重在30℃组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且血清IgM和IgY水平均显著高于33℃组(P<0.05)。30℃组雏鸡14日龄十二指肠和空肠绒隐比显著高于33℃组,但回肠显著低于27℃和33℃组(P<0.05)。30℃组雏鸡回肠GLUT2和PepT1基因表达量均显著高于27℃组(P<0.05)。[结论]育雏早期温度对雏鸡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33℃育雏有助于前1.5 d卵黄囊吸收,30℃育雏有助于雏鸡体重增加、小肠形态发育、雏鸡免疫水平提高及肠道营养吸收相关基因的表达。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羽彤  陈兴勇  刘政权  常鹏辉  彭锦州  吉倩昀  
[目的]旨在探究早期育雏温度对雏鸡卵黄囊吸收和肠道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1日龄健康淮南麻黄鸡雏鸡189只,随机均分为3组,育雏温度分别为33 ℃组、30 ℃和27 ℃组(2.5 d后3组育雏温度统一为33 ℃ ),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1只。分别于0.5、1、1.5、2、2.5、7和14日龄每个重复取3只,称重后心脏采血分离血清用于抗体检测,屠宰取卵黄囊用于脂肪酸组成分析(1.5 d内),取各段小肠制作切片并观察,荧光定量分析代谢相关基因表达量。[结果]30 ℃组雏鸡14日龄体重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除育雏1.5 d外,卵黄囊重在各温度组间无显著差异。卵黄囊脂肪酸主要由C16∶0、C18∶1n9t、C18∶0、C18∶2n6t组成,脂肪酸含量在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7日龄雏鸡脾脏重在30 ℃组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且血清IgM和IgY水平均显著高于33 ℃组(P<0.05)。30 ℃组雏鸡14日龄十二指肠和空肠绒隐比显著高于33 ℃组,但回肠显著低于27 ℃和33 ℃组(P<0.05)。30℃组雏鸡回肠GLUT2和PepT1基因表达量均显著高于27 ℃组(P<0.05)。[结论] 育雏早期温度对雏鸡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33 ℃育雏有助于前1.5 d卵黄囊吸收,30 ℃育雏有助于雏鸡体重增长、小肠形态发育、雏鸡免疫水平建立及肠道营养吸收相关基因表达增加。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韵婷  王文利  陈耀星  杨昆鹏  王子旭  秦卓明  董玉兰  
为研究不同剂量鸡脾转移因子(TF)对蛋雏鸡肠黏膜组织学屏障发育的影响,选取200只体重和生长情况基本一致的5日龄SPF蛋雏鸡,随机分为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和对照组,每组50只。给蛋雏鸡分别灌饮低(0.10 mL/只)、中(0.25 mL/只)、高(1.00 mL/只)剂量的TF,用药1周,停药1周,间歇给药,分别于12、26、40日龄取材肠道组织,石蜡切片,HE染色,比较不同TF剂量组肠道组织学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使用不同剂量的TF后,与对照组相比:12日龄时TF应用组小肠绒毛高度均有所升高,隐窝深度降低,尤其二者比值变化显著:十二指肠中、高剂量组分别显著增加26.00%、26.96%,空肠高剂量组显著增加29.45%,回肠各剂量组均显著增加(19.74%~29.32%);26日龄,肠黏膜结构变化与12日龄相似,十二指肠中、高剂量组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比值显著增加9.46%、9.90%,空肠只有高剂量组显著增加12.99%;回肠各剂量组显著增加(17.07%~25.60%);40日龄,十二指肠中、高剂量组比值分别显著增加17.97%、22.19%;空肠高剂量组显著增加28.68%;回肠各剂量组均显著增加(17.04%~25.56%)。因此,给蛋雏鸡灌饮高剂量TF可显著增加小肠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比值,且与应用剂量呈正相关,能够有效改善小肠的消化吸收功能。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添晔  许晨远  敖蕊  朱崇淼  姚文  郑卫江  
[目的]本试验研究发酵豆粕对蛋雏鸡生长性能、养分表观代谢率、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性能和盲肠微生物的影响。[方法]选取320只33日龄海兰褐蛋雏鸡,随机分成5组(每组8个重复,每重复8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2.5%、5.0%、7.5%和10%发酵豆粕等能等蛋白替代基础饲粮中普通豆粕的试验饲粮,试验为期28天。[结果]1)不同比例发酵豆粕对蛋雏鸡各阶段生长性能均无显著影响(P>0.05)。2)不同比例发酵豆粕对总能、干物质和钙的表观代谢率无影响(P>0.05);但2.5%发酵豆粕组粗蛋白、粗灰分和总磷的表观代谢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2.5%和7.5%发酵豆粕组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显著低于10%发酵豆粕组(P<0.05);5%发酵豆粕组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和10%发酵豆粕组(P<0.05)。4)2.5%发酵豆粕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5)与对照组相比,2.5%发酵豆粕组盲肠食糜中普氏菌属9(Prevotella_9)和Mucispirillum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螺杆菌属(Helicobacter)和副萨特氏菌属(Parasutterella)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结论]2.5%发酵豆粕对部分养分表观代谢率和血清抗氧化指标具有积极作用;但随着发酵豆粕水平的增加,蛋雏鸡养分表观代谢率和血清抗氧化性能呈线性或二次曲线降低。此外,与对照组相比,2.5%发酵豆粕提高了盲肠食糜有益菌(普氏菌属9、布劳特氏菌和颤螺菌科UCG-005属)的相对丰度,抑制了病原菌(螺杆菌属和副萨特氏菌属)的定殖。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连忠  
本试验旨在研究酵母培养物对海兰褐蛋雏鸡肠道主要菌群及免疫机能的影响。选用180只7日龄健康无病的海兰褐蛋雏鸡,随机分成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Ⅱ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5%和5%的酵母培养物。于21、35、49日龄测定雏鸡肠道中大肠杆菌、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的数量,并且通过Ea玫瑰花环试验、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和测定血清IL-2水平评价其细胞免疫功能。结果表明:①在日粮中添加酵母培养物后可以显著降低蛋雏鸡肠道大肠杆菌的数量(P<0.05),提高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的数量(P<0.05);②酵母培养物可以提高蛋雏鸡Ea玫瑰花环形成率、淋巴细胞转化率以及血清中I...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邓必贤  邓文琼  李健  马玉芳  黄一帆  
选取1日龄三黄公雏225羽,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每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15羽.其中,Ⅰ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Ⅱ、Ⅲ和Ⅳ为黄芪超微粉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50%、0.75%和1.00%黄芪超微粉;Ⅴ组为黄芪粗粉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00%黄芪粗粉.试验周期70 d,分别在试验第28和70天对三黄鸡小肠绒毛形态结构、十二指肠内容物消化酶活性和盲肠菌群进行分析,为黄芪超微粉在三黄鸡配合饲料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与对照组和黄芪粗粉组相比,日粮中添加中低剂量黄芪超微粉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三黄鸡绒毛长度与隐窝深度的比值,提高十二指肠内容物中淀粉酶、脂肪酶和胰蛋白酶的活性,降低盲肠大肠...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佳鑫  陈继发  
选取80只3月龄康乐黄鸡,随机均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对照组(CON组)和应激组(STR组)饲喂基础饲粮,酵母硒组(SY组)和酵母硒+应激组(SY_STR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5 mg/kg酵母硒的试验饲粮。预试期7 d,正试期21 d。试验第21天时,给STR组和SY_STR组肉鸡腹腔注射15 mg/kg敌草快,CON组和SY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24 h后,每个重复选取1只鸡,采集盲肠内容物样品,用于肠道菌群分析,研究酵母硒对氧化应激肉鸡盲肠微生物多样性、菌群结构及物种丰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盲肠菌群α多样性指数在各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β多样性分析显示,与CON组和SY_STR组相比,STR组盲肠菌群结构分布相对零散,物种相似度较低;与CON组相比,STR组厚壁菌门与拟杆菌门相对丰度之比(F/B)、肠球菌属和埃希氏菌属–志贺氏菌属相对丰度显著(P<0.05)升高,毛螺旋菌属和嗜胆菌属相对丰度显著(P<0.05)降低;与STR组相比,SY_STR组和SY组拟杆菌门相对丰度显著(P<0.05)降低;与STR组相比,SY_STR组Muribaculaceae未明确属相对丰度显著(P<0.05)升高,肠球菌属相对丰度显著(P<0.05)降低;LEfSe分析显示,与CON组相比,STR组梭菌目vadinBB60群、Monoglobus、丹毒丝菌科显著富集,与STR组相比,SY_STR组拟杆菌门、普雷沃氏菌科_UCG–001、拟普雷沃氏菌属、帕拉普氏菌属显著富集。可见,氧化应激能引起肉鸡盲肠微生物多样性和菌群结构的改变,添加酵母硒能够缓解氧化应激对肉鸡肠道菌群结构造成的负面影响。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翟少钦  闫志强  陈春林  朱买勋  唐红梅  付文贵  
将60只健康罗曼粉鸡随机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每组30只,模型组灌服1×10~(4)个孢子化卵囊进行人工复制鸡球虫病模型,正常组灌服等体积生理盐水,感染5 d,剖杀试验鸡,无菌采集鸡盲肠内容物,并通过Illumina PE250型高通量测序仪对肉鸡盲肠内菌群进行16S rDNA基因V3~V4可变区检测,对肠道菌群可操作分类单元(OTUs)数、α多样性、β多样性及差异菌门与菌属进行综合性分析与评价,探究柔嫩艾美耳球虫感染对鸡盲肠菌群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正常组相比,感染柔嫩艾美耳球虫后鸡肠道菌群的OTUs数、Chao1指数极显著降低,Shannon指数显著降低,Simpson指数显著升高;门水平上,模型组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极显著升高,而厚壁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拟杆菌门和柔膜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属水平上,正常组的优势菌属为拟杆菌属、瘤胃菌属–UCG014、副拟杆菌属,而模型组瘤胃球菌属–uncultured、球藻菌属、埃希菌–志贺菌属相对丰度极显著升高。可见,艾美耳球虫破坏了盲肠菌群的完整性,促进潜在致病菌的建立和生长,尤其使埃希菌–志贺菌属大量繁殖,快速生长。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翟少钦  闫志强  陈春林  朱买勋  唐红梅  付文贵  
将60只健康罗曼粉鸡随机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每组30只,模型组灌服1×10~(4)个孢子化卵囊进行人工复制鸡球虫病模型,正常组灌服等体积生理盐水,感染5 d,剖杀试验鸡,无菌采集鸡盲肠内容物,并通过Illumina PE250型高通量测序仪对肉鸡盲肠内菌群进行16S rDNA基因V3~V4可变区检测,对肠道菌群可操作分类单元(OTUs)数、α多样性、β多样性及差异菌门与菌属进行综合性分析与评价,探究柔嫩艾美耳球虫感染对鸡盲肠菌群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正常组相比,感染柔嫩艾美耳球虫后鸡肠道菌群的OTUs数、Chao1指数极显著降低,Shannon指数显著降低,Simpson指数显著升高;门水平上,模型组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极显著升高,而厚壁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拟杆菌门和柔膜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属水平上,正常组的优势菌属为拟杆菌属、瘤胃菌属–UCG014、副拟杆菌属,而模型组瘤胃球菌属–uncultured、球藻菌属、埃希菌–志贺菌属相对丰度极显著升高。可见,艾美耳球虫破坏了盲肠菌群的完整性,促进潜在致病菌的建立和生长,尤其使埃希菌–志贺菌属大量繁殖,快速生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