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66)
- 2023(8391)
- 2022(7174)
- 2021(6988)
- 2020(5896)
- 2019(13534)
- 2018(13022)
- 2017(25253)
- 2016(13397)
- 2015(14995)
- 2014(14620)
- 2013(14234)
- 2012(12691)
- 2011(10700)
- 2010(10211)
- 2009(8943)
- 2008(8449)
- 2007(6646)
- 2006(5177)
- 2005(4049)
- 学科
- 济(52741)
- 经济(52688)
- 管理(44835)
- 业(42191)
- 企(36035)
- 企业(36035)
- 财(29965)
- 方法(28963)
- 数学(26509)
- 数学方法(26157)
- 务(15806)
- 财务(15772)
- 财务管理(15724)
- 企业财务(15083)
- 农(14005)
- 中国(13044)
- 财政(12922)
- 地方(12410)
- 政(10588)
- 业经(10564)
- 制(9905)
- 农业(9247)
- 技术(8913)
- 贸(8333)
- 贸易(8331)
- 易(8112)
- 理论(7754)
- 学(7549)
- 环境(7461)
- 策(7330)
- 机构
- 学院(171575)
- 大学(170558)
- 济(72969)
- 管理(72802)
- 经济(71796)
- 理学(64891)
- 理学院(64311)
- 管理学(63279)
- 管理学院(62966)
- 研究(48920)
- 财(41329)
- 中国(36945)
- 京(32749)
- 财经(30188)
- 科学(28406)
- 经(27666)
- 中心(24524)
- 业大(23604)
- 经济学(23155)
- 江(23030)
- 财经大学(22675)
- 农(22390)
- 所(21787)
- 经济学院(21249)
- 范(20380)
- 师范(20173)
- 经济管理(19765)
- 商学(19714)
- 研究所(19664)
- 商学院(19558)
- 基金
- 项目(127440)
- 科学(102690)
- 基金(95649)
- 研究(94335)
- 家(82266)
- 国家(81627)
- 科学基金(72558)
- 社会(62194)
- 社会科(59196)
- 社会科学(59184)
- 基金项目(51605)
- 省(48863)
- 自然(46905)
- 自然科(45922)
- 自然科学(45913)
- 自然科学基金(45094)
- 教育(44479)
- 划(41064)
- 资助(37960)
- 编号(37379)
- 部(29471)
- 成果(28479)
- 重点(28275)
- 创(27785)
- 发(26735)
- 国家社会(26676)
- 教育部(26274)
- 创新(25947)
- 人文(25681)
- 科研(25293)
共检索到2328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白霄 郑建明 王万军
以2007~2016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财政补贴悖论"的视角出发,研究了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对其获得财政补贴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获得财政补贴的程度与其盈利能力显著正相关,且在政治关联较高和上年度盈利的上市公司中,盈利能力能够帮助其获得更多的财政补贴;此外,所在地区财政压力较高或税收征管强度较低,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对财政补贴的正向促进作用更加显著。研究结论有助于从政府角度解释财政补贴悖论,为提高财政资源的配置效率提供决策依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吴波虹
文章选取2015—2018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样本,利用面板数据模型,研究财政补贴、税收优惠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并研究盈利能力对财政补贴、税收优惠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财政补贴对企业专利产出、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及企业研发人员的投入具有促进作用。税收优惠对企业专利产出具有促进作用,但是对研发经费投入和研发人员的投入不具有促进作用。如果政府对高新技术企业同时使用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更容易促进企业研发经费投入、研发人员投入及企业专利产出。相比于低盈利企业,高盈利企业中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对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和企业专利产出的影响更大,但不能促进研发人员投入。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吴波虹
文章选取2015—2018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样本,利用面板数据模型,研究财政补贴、税收优惠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并研究盈利能力对财政补贴、税收优惠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财政补贴对企业专利产出、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及企业研发人员的投入具有促进作用。税收优惠对企业专利产出具有促进作用,但是对研发经费投入和研发人员的投入不具有促进作用。如果政府对高新技术企业同时使用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更容易促进企业研发经费投入、研发人员投入及企业专利产出。相比于低盈利企业,高盈利企业中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对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和企业专利产出的影响更大,但不能促进研发人员投入。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志权
按照国家规定的价格出售或消费副食品,以及城市居民生活水平降低等的由国家给予政策性补贴,这在我国已延续多年,且额度大,钢性强,一直困扰着各级财政。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今后一个时期仍将受农业生产和城市居民生活的低水平制约,不可能完全取消财政补贴。在这种“不补不行,补有困难”的条件下,如何能动地通过财政补贴的杠杆作用,把解决财政负担问题与解决国营企业的政策性亏损,以及发展副食品生产,增加社会有效供给,平抑市场物价等相关问题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吴凤明 董建华
财政补贴是国家宏观调控的杠杆之一,但是,目前补贴不规范,财政补贴数额大、项目繁杂,补贴效果‘异化’,加大了社会不公。为了强化财政补贴杠杆功能,提高财政补贴效益,必须按照建立公共财政的要求,本着满足公共需要原则、弹性补贴制度原则和补贴方式间接化原则,改变“一刀切”和补贴刚性的局面,确保采暖费收支合理化,取消肉食、副食品、粮食等价格补贴,改革国有企业的亏损补贴制度。
关键词:
财政补贴 财政补贴效果 弹性补贴制度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孙玉卫 张智聪
基于博弈论方法,研究了"机器换人"的两种财政补贴方式下政府补贴资金的最优分配及其效率。首先,分别在定比和定额两种补贴方式下建立了"政府-设备供应商-设备应用企业"三方序贯博弈模型,从而得出了在两种补贴方式下政府补贴资金在供应链成员即设备供应商和应用企业之间的最佳分配方案;然后在最优分配方案下对两种补贴的影响和补贴资金使用效率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最后,针对两种补贴方式的特点提出了"机器换人"财政补贴建议。研究表明,定比补贴下政府补贴资金在设备供应商和应用企业之间的最佳分配方案是将补贴全部分配给应用企业,而在定额补贴下政府可以将补贴以任意比例在设备供应商和应用企业之间分配;并且定额补贴的资金使用效率...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洪刚
政府利用财政补贴干预企业行为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政府的产业政策,促进经济增长。我国政府实施财政补贴的具体动机是什么?财政补贴实施现状如何?如何规范我国企业财政补贴行为?本文从政府干预理论的视角,分析探讨我国企业财政补贴中存在的问题及形成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政府干预 财政补贴 支持之手 掠夺之手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贺炎林 朱伟豪
在我国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的关键时期,如何有效促进企业的研发投入是一个急需研究的理论和现实问题。主流理论认为政府对企业发放的财政补贴促进了企业的研发投入。但是,这种促进作用的效果如何?以深交所1 466家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发现财政补贴对企业的研发投入产生了正向影响,支持了主流理论,认为目前我国大多数地区普遍采取的通过财政补贴来促进研发投入的措施是合理的。进一步,引入在我国普遍存在的包括国有产权性质和企业高管政治关联在内的政企关系并实证发现,政企关系的引入降低了财政补贴对研发投入的促进作用,可见政企关
关键词:
财政补贴 研发投入 产权性质 政治关联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杨林 许丹
本文采用规模可变的产出导向型DEA模型展开研究。首先,对1990~2010年间全国粮食生产效率进行分析,得出增加各要素投入能够有效提高粮食生产总效率的结论。然后,分别找出2010年31个行政区的粮食生产非效率因素,并据此对各地区进行差异划分,指出各地区投入要素的增加应当体现差异化的特征。最后,提出粮食补贴地区差异化的财政政策,使粮食补贴向本地区粮食生产非效率要素倾斜,引导各投入要素的合理增加,以提高粮食生产效率。
关键词:
粮食生产效率 财政补贴 差异化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高国志
一、财政补贴的定义近年来,财政理论界对财政补贴的定义进行了有效的探讨。中国社科院李扬博士在其专著《财政补贴经济分析》中认为,财政补贴是政府在贯彻价格管理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萌
自2006年以来,国外对华反补贴案已有不断蔓延之势,我国成为世界上遭受反补贴调查数量最多的国家。究其原因,除了出口产品规模和数量庞大之外,存在一定数量的与国际承诺不符的禁止性补贴、可诉补贴,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补贴的专向性是因对象不同而实行的不同的补贴待遇,所以具有专向性的补贴可能会引起国际贸易的扭曲,招致反补贴调查。我国的财政补贴种类繁多,几乎覆盖整个产业链。财政补贴有非常强的专向性,繁杂而缺乏统一规划的各类补贴与WTO框架下所承担的义务相冲突,极易遭到反补贴起诉。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萌
财政补贴通过对补贴对象、补贴数量、补贴范围、补贴环节等的设计影响不同经济主体的经济利益,从而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普遍性的财政补贴和作用于市场失灵领域的财政补贴不会引起资源配置和国际贸易的扭曲,而针对特定企业、部门或行业的补贴容易引发不同企业间发展经济环境的不公平,对资源配置产生扭曲作用、对国际贸易造成不良影响。本文通过厘清财政补贴经济与法律之间存在的关系,目的是对财政补贴规制进行解释,在制订财政补贴的时候有效避免专向性,从而避免反补贴调查。
关键词:
财政补贴 专向性 收入效应 替代效应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美桃 王朝才 吕旺实
伴随我国社会保险制度体系的建立完善,社会保险财政责任不断加强,财政补贴机制先后经历了企业补贴期、适度财政补贴期以及分险种、分区域的财政补贴机制期。本文在回顾我国社会保险财政补贴机制发展历程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现行社会保险财政责任、区域财政补贴现状,以及社会保险财政补贴中中央财政责权不匹配、区域补贴比例差异明显等问题,提出细化社会保险财政责任、提高社会保险统筹层次、建立社会保险财政补贴动态调整机制等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农业保险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支农惠农的一项有效经济手段。近期,财政部金融司调研组赴湖南省部分农业保险试点县进行了实地调研,并召集有关省份进行了座谈,了解2007年中央财政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试点工作进展情况,以推进农业保险朝着有利于完善农村金融、县域金融、地方金融体系和服务功能的方向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士森 任金政
农机保险的正外部性与有效需求不足表明了实施农机保险财政补贴的必要性,文章结合现有补贴试点地区实践经验与数据,利用统计优化思想与系统分析方法对农机保险方案中的补贴机型、保险费率与保障金额、补贴比率与补贴金额等问题进行了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农机保险财政补贴的主要机型应该是拖拉机与联合收割机,允许部分地区开展特色农机保险;(2)补贴险种应该主要是交强险、第三者责任险、农机操作人员意外伤害险及农机损失险,综合试点地区费率水平确定了各险种的保费与保障金额;(3)基于财政收入水平、粮食产量、人均收入水平、农业保险补贴比率现状、粮食主产区划分等因素,确定了三类补贴区域及补贴比率,分别为35%、40%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