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380)
- 2023(3652)
- 2022(3376)
- 2021(3267)
- 2020(2908)
- 2019(6905)
- 2018(6935)
- 2017(13616)
- 2016(7557)
- 2015(8528)
- 2014(8418)
- 2013(8423)
- 2012(7842)
- 2011(6777)
- 2010(6680)
- 2009(6022)
- 2008(6278)
- 2007(5449)
- 2006(4626)
- 2005(4206)
- 学科
- 业(31116)
- 管理(30511)
- 企(29306)
- 企业(29306)
- 济(26603)
- 经济(26557)
- 财(16908)
- 务(15075)
- 财务(15062)
- 财务管理(15043)
- 企业财务(14505)
- 方法(11795)
- 数学(9736)
- 数学方法(9624)
- 制(7114)
- 农(6556)
- 业经(6292)
- 地方(6245)
- 体(5408)
- 中国(5404)
- 公司(5247)
- 理论(4982)
- 农业(4807)
- 学(4740)
- 体制(4662)
- 划(4445)
- 和(4355)
- 技术(4112)
- 策(3977)
- 银(3802)
- 机构
- 大学(98429)
- 学院(97272)
- 管理(40032)
- 济(35205)
- 理学(34705)
- 经济(34307)
- 理学院(34306)
- 管理学(33853)
- 管理学院(33664)
- 研究(28453)
- 中国(24647)
- 京(21431)
- 财(21106)
- 科学(16714)
- 财经(16349)
- 经(14851)
- 江(14531)
- 中心(14298)
- 所(13691)
- 北京(13445)
- 范(12795)
- 师范(12677)
- 业大(12464)
- 财经大学(12322)
- 农(12236)
- 商学(12070)
- 商学院(11968)
- 研究所(11956)
- 州(11908)
- 院(10429)
- 基金
- 项目(62375)
- 科学(49510)
- 研究(46208)
- 基金(45949)
- 家(39015)
- 国家(38642)
- 科学基金(34588)
- 社会(28324)
- 社会科(26707)
- 社会科学(26702)
- 基金项目(26060)
- 自然(24309)
- 省(23915)
- 自然科(23698)
- 自然科学(23696)
- 自然科学基金(23285)
- 教育(21676)
- 划(20205)
- 编号(19395)
- 资助(18343)
- 成果(16240)
- 部(14297)
- 重点(13572)
- 创(12974)
- 教育部(12631)
- 人文(12552)
- 项目编号(12383)
- 性(12380)
- 课题(12364)
- 大学(12343)
共检索到1477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李婉丽 陈丽英 吕怀立
近年来日趋频繁的盈余重述受到了投资者、学术界及监管当局的广泛关注,探究盈余重述发生的深层次动因成为提高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以高报盈余的重述公司为对象,通过分析盈余重述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关系后发现,与非重述公司相比,高报盈余的重述公司在财务报告发生错误的年度经营现金流较低,生产成本较高。这说明重述公司利用真实经济活动正向调整了盈余,盈余重述的主要原因是公司以前年度的盈余管理行为。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陈丽英 李婉丽
本文以1999~2012年期间发布盈余重述公告的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上市公司盈余重述的历史趋势、对盈余的影响以及重述公司的基本特征。研究表明,进行盈余重述的上市公司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大多为非核心重述,重述的主要原因是不恰当的成本费用处理和税收问题。重述对公司净利润影响很大,盈余重述公司普遍规模较小,资产流动性较差,盈利水平低,负债水平较高。因此,对盈余重述行为应重点关注,以加强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行为的规范和监管。
关键词:
盈余重述 核心重述 监管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林永坚 王志强 李茂良
本文将应计项目操控和真实活动操控纳入分析框架,研究上市公司发生总经理变更后的盈余管理行为。理论分析表明,新任总经理在上任当年利用应计项目负向盈余管理可"一举多得",利用真实活动进行盈余管理却可能会"损公不利己";而在后续年度利用真实活动正向盈余管理虽会"损公"却可"利己"。以沪深A股上市公司2005-2010年数据为样本进行的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在总经理变更当年,上市公司存在利用应计项目调减利润的盈余管理行为,但不存在利用真实活动的盈余管理行为。在新任总经理上任后第一、二个完整会计年度,上市公司存在利用应计项目和真实活动调增利润的盈余管理行为。总经理变更当年,如果董事长也发生变更,则上市公司在变...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彬 张俊瑞
文章以费用操控为研究视角,对比分析费用操控样本公司和配对样本公司未来三期的经营业绩,发现费用操控样本公司其随后三期经营业绩水平普遍低于配对公司的对应水平,得出了利用费用操控而管理盈余的行为是牺牲公司未来经营能力为代价的结论,丰富了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经济后果研究内容。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彬 张俊瑞 郭慧婷
以真实活动操控的盈余管理为研究视角,以我国A股市场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在考虑行业特征对会计弹性影响的基础上,通过对比分析在不同的会计弹性下真实活动操控程度的差异,验证了会计弹性与真实活动操控程度之间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得出了会计弹性大的公司较少利用真实活动操控盈余,会计弹性小的公司则更多利用真实活动操控盈余的结论,拓展和丰富了盈余管理的研究方向和内容。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陈晓敏 胡玉明
GAO(2002)的研究报告指出,投资者对财务报告的信心是证券市场有效运作的重要保证。近年来,财务重述现象在国内外呈现出"蔓延"局势,国外一系列研究表明财务重述对公司价值产生负面影响,而比短期的市场价值受损更可怕的是投资者对重述公司的信任度大打折扣,对整个资本市场的信心下降。中国上市公司的重述现象也不容乐观,但是对于财务重述经济后果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文主要考察重述报告对重述公司的盈余反应系数的影响,通过理论分析与数据检验投资者对财务重述公司盈余信息的反应程度,研究发现重述公告使重述公司特别是涉及核心会计指标重述公司盈余反应系数降低。以期通过本文的研究为上市公司敲响警钟,并为监管部门对财务重...
关键词:
财务重述 经济后果 盈余反应数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李增福 曾晓清
前期文献对企业高管变更与盈余管理的问题,主要是基于应计项目盈余操纵的考察。本文基于应计项目和真实活动两种盈余操控模式,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考察。我们的研究发现,(1)正常离职的高管在离职前会通过应计项目和真实活动来调增利润,而非正常离职的高管在离职前主要通过真实活动来调增利润;(2)内部继任高管在继任当年会通过应计项目来调低利润,而外部继任高管在继任当年的盈余管理行为并不显著,且内部继任的高管的前任是非正常离职的,其通过应计项目调低利润的行为更为显著。本文的发现拓展了高管变更与企业盈余管理的研究,也对企业高管监管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预测
[作者]
陈丽英 李婉丽
盈余重述归因于公司的内部错误还是公司有目的的盈余操纵?针对国内外学者对重述原因的争议,本文研究了高报盈余的重述公司财务年报发生错报的动机,从应计和现金流两个方面验证重述公司被重述年度是否存在盈余操纵行为。研究发现,与非重述公司相比,高报盈余的重述公司在财务报告发生错误的年度操控性应计水平较高,而异常经营现金流较低,说明重述公司确实存在利用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活动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丽英
本文选取2004-2013年盈余重述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董事会特征对年报盈余重述的影响。研究发现:董事会规模与盈余重述显著正相关;董事兼职家数太多无法保证对公司事务的关注和投入,难以阻止盈余重述;提高独立董事在董事会的比例有利于阻止盈余重述发生;具备丰富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的独立董事财务专家能够协助董事会检查财务报告并减少盈余重述行为。
关键词:
董事会特征 盈余重述 独立董事 财务专家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璇 周鹏 李春涛
本文利用2006-2014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双重差分和安慰剂检验,考察卖空对财务重述的影响。研究发现,加入融券标的后,相较于不能被卖空的公司,融券标的公司发生财务重述的可能性显著降低,这种治理作用在金融市场欠发达和治理水平较差的公司更加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卖空机制可以通过增加激励合约的有效性和吸引分析师跟踪来减少财务重述。最后,使用可操控应计项目和是否报告微利作为盈余质量的代理变量进行稳健性检验,发现上述结论依然成立。因此,放开卖空限制,有助于改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关键词:
卖空机制 盈余质量 激励合约 财务重述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周晓苏 周琦
基于盈余管理动机对财务重述公司进行研究后发现,相对于非重述公司,重述公司的短期经营性应计显著偏高;重述与非重述公司的非经常性损益不存在显著差异。研究还发现,重述公司往往股权分散、盈利水平低、流动性差、资产周转速度慢、负债率高,并且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和被ST的可能性更高。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敏 朱小平
基于应计利润的盈余管理研究过去一直是盈余管理研究的主流,但实务界日益呈现的证据表明,应计利润操控并非盈余管理的首要方式,管理层在面临实现特定盈余目标的动机、受限的应计利润会计自由裁量权、后安然时代国际上从紧的会计准则、管理审查和股东法律诉讼的风险时,都可能通过实际操控影响现金流从而管理盈余。对实际活动操控的盈余管理行为的探索能够拓展当前有限的盈余管理研究,有助干改善公司治理、提升盈余信息质量,促进证券市场更健康有序地发展。为此,本文首先对国际现有实际活动操控研究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具体包括实际活动操控方式识别的相关研究、实际活动操控经济后果及投资者反应的相关研究、应计项目操控与实际活动操控关系...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路军伟 刘瑶瑶 杨凡
以公司负责人和财务总监的同期离任为观测对象,并以真实盈余管理为例,实证检验传统的“视界问题”。研究发现:公司负责人在离任前一年存在通过真实盈余管理操控业绩的行为;财务总监的同期离任加剧了公司负责人离任前的真实盈余管理;高管持股和高质量审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公司负责人离任前的真实盈余管理,以及公司负责人和财务总监同期离任前的真实盈余管理合谋;高管离任前在不同真实盈余管理方式上存在偏好。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路军伟 刘瑶瑶 杨凡
以公司负责人和财务总监的同期离任为观测对象,并以真实盈余管理为例,实证检验传统的"视界问题"。研究发现:公司负责人在离任前一年存在通过真实盈余管理操控业绩的行为;财务总监的同期离任加剧了公司负责人离任前的真实盈余管理;高管持股和高质量审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公司负责人离任前的真实盈余管理,以及公司负责人和财务总监同期离任前的真实盈余管理合谋;高管离任前在不同真实盈余管理方式上存在偏好。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路军伟 刘瑶瑶 杨凡
以公司负责人和财务总监的同期离任为观测对象,并以真实盈余管理为例,实证检验传统的“视界问题”。研究发现:公司负责人在离任前一年存在通过真实盈余管理操控业绩的行为;财务总监的同期离任加剧了公司负责人离任前的真实盈余管理;高管持股和高质量审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公司负责人离任前的真实盈余管理,以及公司负责人和财务总监同期离任前的真实盈余管理合谋;高管离任前在不同真实盈余管理方式上存在偏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