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05)
- 2023(9589)
- 2022(8396)
- 2021(7833)
- 2020(6699)
- 2019(15491)
- 2018(15398)
- 2017(29596)
- 2016(16324)
- 2015(18507)
- 2014(18242)
- 2013(18125)
- 2012(16356)
- 2011(14457)
- 2010(14683)
- 2009(14095)
- 2008(14237)
- 2007(13061)
- 2006(11174)
- 2005(9930)
- 学科
- 济(61197)
- 经济(61135)
- 管理(56999)
- 业(51117)
- 企(44217)
- 企业(44217)
- 方法(30469)
- 数学(25895)
- 数学方法(25661)
- 财(22325)
- 农(17714)
- 务(15850)
- 财务(15809)
- 财务管理(15769)
- 中国(15481)
- 企业财务(14676)
- 业经(14165)
- 制(13490)
- 贸(12712)
- 贸易(12709)
- 易(12351)
- 学(12217)
- 农业(11554)
- 地方(10998)
- 理论(10954)
- 银(10948)
- 银行(10927)
- 和(10826)
- 行(10146)
- 划(10010)
- 机构
- 学院(226764)
- 大学(224612)
- 管理(90867)
- 济(90089)
- 经济(87997)
- 理学(76596)
- 理学院(75790)
- 管理学(74602)
- 管理学院(74144)
- 研究(69092)
- 中国(55615)
- 京(46573)
- 财(45092)
- 科学(42359)
- 农(36696)
- 江(35367)
- 财经(34959)
- 所(34834)
- 中心(34054)
- 业大(32740)
- 经(31559)
- 研究所(31342)
- 农业(29099)
- 北京(28849)
- 范(28363)
- 州(28309)
- 师范(28087)
- 经济学(27310)
- 财经大学(25862)
- 经济学院(24795)
- 基金
- 项目(145219)
- 科学(113390)
- 研究(108030)
- 基金(103694)
- 家(89139)
- 国家(88378)
- 科学基金(76027)
- 社会(67056)
- 社会科(63470)
- 社会科学(63447)
- 省(57926)
- 基金项目(55108)
- 教育(50694)
- 自然(48897)
- 划(48237)
- 自然科(47742)
- 自然科学(47728)
- 自然科学基金(46869)
- 编号(46016)
- 资助(42335)
- 成果(37187)
- 重点(32594)
- 部(32165)
- 课题(30888)
- 发(30872)
- 创(30573)
- 创新(28473)
- 科研(28295)
- 项目编号(28245)
- 教育部(27807)
- 期刊
- 济(102100)
- 经济(102100)
- 研究(62935)
- 中国(43475)
- 财(39952)
- 管理(34304)
- 学报(32954)
- 农(32912)
- 科学(30463)
- 大学(24741)
- 教育(23497)
- 学学(23177)
- 农业(21851)
- 融(21021)
- 金融(21021)
- 技术(20584)
- 业经(18009)
- 财经(17410)
- 经济研究(15975)
- 经(15008)
- 业(13645)
- 问题(13048)
- 财会(12884)
- 技术经济(11806)
- 商业(11469)
- 会计(11464)
- 图书(11386)
- 版(11251)
- 理论(10981)
- 贸(10566)
共检索到3360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戴小洋
一、引言詹森和麦克林(1976)认为现代企业组织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而每个经济人在经济活动中都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那么企业的经营者就不一定在经营活动中时刻从最大化企业所有者的利益出发,从而产生了代理成本。现代企业中一系列的公司治理机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两权分离所带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马才华 古群芳
在我国的公司治理中,激励思路成为解决委托—代理问题的主要思想,激励体系中主要包括年薪、股权以及管理层通过在职消费形成的代理成本。文章从博弈角度出发,通过选取2008—2012年上市公司数据将管理层持股纳入薪酬激励体系中,建立非对称纳什讨价还价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分析各变量关系,结果表明在固定年薪一定的情况下,管理层持股比例与代理成本存在负相关,管理层持股比例提高可以抑制代理成本、改善公司绩效。
关键词:
管理层持股 合作博弈 代理成本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马东霞 康进军
本文从债权人治理视角出发,将财务杠杆、代理成本和盈余管理纳入一个统一的研究框架中,并运用我国上市公司制造业企业2012—2016年的数据实证研究了财务杠杆对盈余管理的影响,以及代理成本在两者的关系中所起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财务杠杆会激励企业管理层的盈余管理行为;财务杠杆增加了企业的代理成本;通过中介效应检验,发现财务杠杆可以通过部分增加代理成本来激励企业管理层的盈余管理行为,即代理成本在财务杠杆与盈余管理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关键词:
财务杠杆 代理成本 盈余管理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孟岩 周航
以2013—2016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Bootstrap法检验金融关联对盈余管理的影响以及股权、债权和控制权三类代理成本在两者关系中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金融关联对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均存在着显著的负向影响;股权代理成本及债权代理成本在金融关联与应计盈余管理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控制权代理成本的中介作用不显著;三类代理成本在金融关联与真实盈余管理之间的中介作用不显著。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芳 于寅健 王松
本文以2017-2020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盈余管理为着力点,探究中小股东通过网络表达参与公司治理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中小股东“用嘴投票”对两类盈余管理的治理效应存在显著差异:中小股东网络表达能够发挥“监督效应”抑制应计盈余管理,但同时会对真实盈余管理产生“驱动效应”;股东自利行为所致的二类代理成本在中小股东网络表达差异化影响盈余管理的过程中发挥中介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中小股东的网络治理功能在违规处罚样本组中更为明显,股权集中度能够显著提升中小股东网络表达对两类盈余管理的影响程度,中小股东网络表达主要通过抑制应计盈余管理提升企业价值。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杨棉之 卢闯
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有助于降低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从而对公司治理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以工具变量和面板数据模型等方法考察了盈余质量对股东—经理人代理关系的影响。以应计质量为盈余质量的度量,研究发现,盈余质量高的上市公司经理人代理成本较低,盈余质量改善的上市公司经理人代理成本发生了显著下降。本文的研究结论为会计信息的公司治理效应提供了新的证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韩雅洁
大量证据显示,董事性别会影响其决策行为和效果,对公司治理产生影响。以心理学、管理学等方面的相关研究作为理论基础,以2007~2017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女性董事对债务代理成本的影响机制,并检验盈余质量对女性董事与债务代理成本之间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女性董事的存在对债务代理成本并无显著影响,但政府背景女性董事、金融背景女性董事、学术背景女性董事以及女性监督董事均会对上市公司债务代理成本起到约束作用。进一步研究显示,在非政府控制样本中,随着上市公司盈余质量变差,股东对债权人风险转嫁的机会更大、动机更强时,金融背景女性董事和女性监督董事对债务代理成本的抑制作用更加显著。研究为上市公司通过董事会治理结构影响债务代理成本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证依据。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兰艳泽 刘贞
盈余管理不是一种单纯的会计行为。借鉴行为经济学有限理性、锚定效应理论、前景理论等探讨盈余管理行为的动因问题:有限理性是盈余管理产生的起点;在有限理性的思维之下,由于锚定效应的存在,管理人员敢于冒险操纵盈余;最后在不确定性的风险决策模式之中,在前景理论思想的指导下,盈余管理行为由此而生。
关键词:
行为经济学 盈余管理 前景理论 锚定效应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顾亚莉
本文以沪深两市2001~2010年制造业上市公司为分析样本,在对全样本回归分析的基础上,按股权性质分类进行了更为细致的研究。结果表明:公司盈余管理幅度越大,操纵性非应税项目损益也随之增大;操纵非应税项目损益以规避向上盈余管理所得税成本的行为,在非国有控股公司更加明显。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我们对资本市场监管部门、投资者、税务部门以及政策制定者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卢闯 陈玲
会计信息除用于资产定价外,还广泛用于公司内各种代理契约的制定。本文以排序logistic回归模型、工具变量等方法考察了盈余信息的质量对债务代理关系的影响。以应计质量为盈余质量的度量,研究发现,盈余质量显著影响了债务的事前成本和事后成本。本文的结论不仅为会计信息的公司治理作用提供了新的证据,同时也暗示了债权人监督的有效性。
关键词:
盈余质量 债务代理成本 应计质量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袁学英 颉茂华
盈余管理是一个与投资者保护和会计准则制定紧密相关的重要问题,它已经成为会计乃至经济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盈余管理的方法包括真实盈余管理和应计盈余管理两种,目前学术界的研究主要关注的是盈余管理的经济后果与监管方面的问题。但管理者就如何在两种盈余管理方法中进行权衡选择这一问题未做深入讨论。本文基于成本收益理论,以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作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管理者如何选择盈余管理方法。研究发现真实盈余管理的成本和应计盈余管理的水平正相关。同样,应计盈余管理的成本与真实盈余管理的水平也是正相关,说明管理者会考虑两种方法的成本孰低进行选择。本文还发现管理者会根据当年已实现的真实盈余管理的结果,调整其应计盈余...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曲晓辉 卢煜 汪健
以2007至2013年的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上市公司计提商誉减值损失行为对分析师盈余预测的影响。研究发现,上市公司计提商誉减值损失的行为降低了分析师盈余预测的准确度,提高了分析师盈余预测的分歧度。进一步的研究显示,商誉减值对分析师盈余预测的不利影响仅存在于出现负向盈余管理行为的公司中,即其源自基于盈余管理动机的商誉减值行为。此外,高质量的外部审计可以显著降低商誉减值对分析师盈余预测的不利影响。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程小可 钟凯 杨鸣京
基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视角,研究了我国民营上市公司CEO持股能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代理冲突。研究发现:CEO持股能够抑制民营上市公司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并且随着CEO持股比例的增加,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水平下降,说明CEO持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投资者与企业管理层的代理冲突,实现协同效应;董事长与CEO两职兼任时,CEO持股对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抑制效应会加强;深入研究发现,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对公司未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尤其是对企业长期业绩,而CEO持股能够降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给公司业绩带来的负面效应。基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研究支持了我国民营上市公司CEO持股能够体现出一定的协同效应,缓解投资者与企业管理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彭飞
企业成本盈余管理是企业稳定发展的关键,为了提升企业成本盈余管理的能力,文章从企业生命周期角度选择了相关样本数据,构建了企业盈余管理对成本粘性的回归模型,并通过实证分析检验了我国上市公司是否存在成本粘性,客观分析了在不同企业生命周期下盈余管理对成本粘性的不同影响。
关键词:
盈余管理 成本粘性 生命周期 回归分析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吕丽莉
本文选择2011-2016年我国沪深两市分析师做出盈余预测的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了盈余管理与分析师盈余预测之间的关系,更将审计质量引入到两者关系的研究中。研究发现:审计质量与分析师盈余预测准确性之间显著正相关;盈余管理程度与分析师盈余预测之间显著负相关;审计质量的提升能显著缓解盈余管理对分析师盈余预测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
审计质量 盈余质量 证券分析师 盈余预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