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92)
- 2023(13143)
- 2022(10824)
- 2021(10284)
- 2020(8617)
- 2019(19874)
- 2018(18850)
- 2017(36137)
- 2016(19554)
- 2015(21937)
- 2014(21250)
- 2013(21392)
- 2012(19630)
- 2011(17590)
- 2010(17346)
- 2009(16590)
- 2008(16967)
- 2007(15135)
- 2006(13391)
- 2005(12378)
- 学科
- 济(87242)
- 经济(87145)
- 管理(72250)
- 业(69129)
- 企(59271)
- 企业(59271)
- 方法(44884)
- 数学(40242)
- 数学方法(40097)
- 财(31352)
- 中国(23268)
- 务(22632)
- 财务(22607)
- 财务管理(22570)
- 企业财务(21748)
- 农(20729)
- 制(19379)
- 贸(18738)
- 贸易(18726)
- 易(18292)
- 业经(17802)
- 银(15848)
- 银行(15815)
- 融(15574)
- 金融(15574)
- 行(14880)
- 农业(14061)
- 划(13228)
- 学(13126)
- 体(13077)
- 机构
- 大学(290088)
- 学院(284134)
- 济(133308)
- 经济(131220)
- 管理(117584)
- 理学(100751)
- 理学院(99765)
- 管理学(98761)
- 管理学院(98203)
- 研究(94681)
- 中国(79498)
- 财(65065)
- 京(60015)
- 财经(51981)
- 科学(51653)
- 经(47858)
- 所(46903)
- 农(46023)
- 中心(43607)
- 经济学(42967)
- 研究所(42068)
- 江(39932)
- 业大(39692)
- 财经大学(39451)
- 经济学院(39034)
- 北京(38047)
- 农业(36354)
- 商学(34303)
- 商学院(34015)
- 院(33223)
- 基金
- 项目(184964)
- 科学(148212)
- 基金(142935)
- 研究(130164)
- 家(125506)
- 国家(124558)
- 科学基金(108124)
- 社会(89634)
- 社会科(85425)
- 社会科学(85405)
- 基金项目(75231)
- 自然(70272)
- 自然科(68814)
- 自然科学(68793)
- 自然科学基金(67746)
- 省(65540)
- 资助(59341)
- 教育(59007)
- 划(57073)
- 编号(47646)
- 部(44085)
- 重点(40924)
- 国家社会(39474)
- 创(38960)
- 教育部(38812)
- 成果(37853)
- 发(37174)
- 人文(37132)
- 创新(36568)
- 科研(36147)
- 期刊
- 济(139859)
- 经济(139859)
- 研究(85269)
- 财(55144)
- 中国(52624)
- 管理(46744)
- 学报(43691)
- 科学(41561)
- 农(38897)
- 融(34479)
- 金融(34479)
- 大学(33854)
- 学学(32371)
- 财经(28304)
- 农业(25613)
- 经(24254)
- 经济研究(24173)
- 技术(20709)
- 业经(19068)
- 贸(18827)
- 问题(18676)
- 国际(17745)
- 业(17359)
- 教育(16684)
- 世界(16026)
- 技术经济(15390)
- 财会(14240)
- 会计(14052)
- 统计(13244)
- 商业(13114)
共检索到4294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圣利
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对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与资本投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并以2003~2007年我国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了它们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企业的盈余管理降低了会计信息质量,增加了信息不对称,致使上市公司产生了非效率的投资。研究还发现,非效率投资与企业盈余管理的行为方式有关,造成非效率投资的盈余管理方式主要是操控性应计项目,而线下项目影响公司资本投资的证据较弱。
关键词:
盈余管理 过度投资 投资不足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邹小平 王军只
已有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盈余管理行为。本文以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修正的Jones模型度量应计盈余管理,以Roychowdhury模型度量真实交易盈余管理,研究盈余管理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控制公司规模、贝塔等相关因素后,不仅应计盈余管理影响权益资本成本,而且真实交易盈余管理也会影响权益资本成本。基于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交易盈余管理之间的替代关系,进一步考察企业综合盈余管理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发现权益资本成本随着企业综合盈余管理程度的提高而增加。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李青原 张翔
盈余信息在资本市场定价行为中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以2002―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实证研究了A股市场的盈余加速(盈余增长率的变化)异象,并进一步探究该异象的形成机制。研究发现:(1)A股市场整体存在盈余加速异象,且该异象不能被其他定价因子和因子模型所解释;(2)盈余加速对未来盈余增长具有增量预测能力,市场未能完全理解该信息含量导致的盈余加速异象;(3)低盈余信息质量公司的盈余加速异象更强,说明低盈余信息质量带来的高信息成本使得投资者对盈余加速信息含量反应不足。本文为A股市场盈余加速异象的存在性提供了直接证据,并从盈余信息含量和盈余信息质量两条路径解释了该异象的形成机制。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袁东任 汪炜
以我国2007-2012年A股上市公司为对象,实证检验了异常审计收费与各盈余质量维度、未来盈余反应系数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发现异常审计收费的绝对值与各盈余质量维度、未来盈余反应系数之间均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异常审计收费水平值的相关系数在审计收费过度和不足两类样本中发生了显著变化;审计收费不足或审计收费过度越严重的公司有更低的盈余质量。这说明对于中国资本市场,异常审计收费可以作为盈余质量的一种间接度量,而且应当采用异常审计收费的绝对值而非水平值。
关键词:
异常审计收费 盈余质量 未来盈余反应系数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松令 董香兰 刘亭立
采用2008—2013年沪深A股市场数据,从生态位视角研究关系股东对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发现关系股东能有效地从控股股东获取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资源,提高了其在系统中的生态位,但从对盈余质量管理程度影响呈现的两面性上,关系股东还未找到其最佳的生态位置。这为识别真实盈余质量的操纵程度和操纵渠道提供经验证据,在丰富与补充公司治理相关文献的同时,有助于突破现有研究的瓶颈,寻求到新的研究视角。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路军伟 张珂 于小偶
上市公司在IPO过程中往往针对净利润实施盈余管理,分类转移是在不改变净利润的情况下通过核心费用的分类转移、虚增核心盈余的一种盈余管理方式。上市公司在IPO过程中会实施分类转移盈余管理吗?本文以2007-2016年我国A股市场的IPO公司为样本,发现:(1)上市公司在IPO前三年存在显著的分类转移,即通过把核心费用分类转移至营业外支出以虚增核心盈余;在IPO后三年,不存在这一行为;(2)在IPO前三年,上市公司主要通过将营业成本而非期间费用转移至营业外支出的方式虚增核心盈余,制造业企业更为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上市公司IPO过程中的分类转移行为应是权衡多种动机的结果,四大审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这一行为。
关键词:
IPO 分类转移 盈余管理 盈余持续性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伟 刘星
通过对2001~2003年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发现:审计师变更与公司可操纵应计利润的增长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且两者关系在不同年度、不同前期审计意见的情况下有所不同。这表明,一方面审计师变更影响到后任审计师的独立性,即公司能够通过更换审计师实现盈余管理的目标;另一方面,对前期非标审计意见的公司,审计师采取了较为谨慎的做法,且伴随着监管政策的逐渐强化,后任审计师的独立性逐年提高。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苏文兵 施建军 杨惠
随着公司治理理论研究和企业实践的深入,人们发现CFO在真实或虚假披露财务信息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不断曝光的财务舞弊案件更是将CFO推到公众面前。本文以2003~2005年问CFO发生变更的沪市A股制造业企业为对象,通过CFO变更前后企业的操控性应计利润的变化特点,分析CFO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与未发生CFO变更的企业相比,发生CFO变更的企业在CFO变更前一年,通常具有较高的盈余管理程度;在CFO变更当年,盈余管理程度会下降;在发生CFO变更后一年,盈余管理程度又会上升;在CFO和CEO同时变更时,变更前一年企业的盈余管理程度比两者未变更的公司更高;在CFO变更当年,盈余管理程...
关键词:
CFO变更 盈余管理 操控性应计利润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蒋勇 马亚明
在股权稳定的两个测度指标构建基础上,基于20072016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了股权稳定与盈余管理和非效率投资的关系,发现股权稳定可抑制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股权稳定可抑制非效率投资;股权稳定与盈余管理的交互影响仍可抑制非效率投资。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从股权稳定和公司治理视角,提出了我国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缓解股东间及股东与管理层之间代理冲突,进而遏制管理层盈余管理、非效率投资等机会主义行为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股权稳定 代理冲突 盈余管理 非效率投资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剑
投资者在投资决策时通常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比较,所以,为争取投资者的有限资金,上市公司会采取措施取得或保持相对业绩优势,而进行盈余管理就是措施之一。假定证券市场指数的变化反应了上市公司平均盈利水平的变化,那么,单个上市公司为保持相对业绩优势就会随市场指数的上涨而进行增加利润的盈余管理行为,而市场指数下降时会将以前多计提的利润转回或储存一部分利润。当单个公司的策略成为所有上市公司的策略时,盈余管理行为就会影响市场的整体盈利水平,并进而影响股市指数的走势。这一现象的存在为政府干预股市提供了直接依据。
关键词:
盈余管理 市场指数 政府干预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戴捷敏 孔玉生
由证监会的配股政策所诱发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现象已为人所共知。本文利用财务指标分析和对比分析的方法,考察了2001年—2005年上市公司针对配股目的的盈余管理行为。
关键词:
配股政策 盈余管理 变现能力 营业利润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毛洪涛 吴将君
在我国上市公司中股权相对集中,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平均在40%以上,这种高持股比例导致大股东与其他投资者之间存在重大的利益冲突,其结果可能发生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本文以2004年深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对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与盈余管理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的股权越集中,公司的应计利润越容易被大股东所操纵。还发现,公司的第一大股东为国有股时更容易操纵应计利润。
关键词:
股权集中度 盈余管理 可操纵性应计利润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屈文彬 何博语
本研究以2010—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了环境、社会、公司治理(ESG)表现对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ESG表现越好,公司进行真实盈余管理活动的可能性就越低。中介机制分析发现,良好的ESG表现能够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提高信息披露质量,进而抑制真实盈余管理活动。进一步分析发现,对非国有企业和重污染企业而言,ESG表现的抑制作用会更加明显;相比于环境责任和社会责任,公司治理的抑制程度最大;在区分了真实盈余管理的方向后发现,ESG表现抑制了正向真实盈余管理,促进了负向真实盈余管理。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泽将
以中国资本市场2004~2008年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考察了税收负担对于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税收负担对于不同方向的盈余管理的影响程度存在显著差异。当上市公司进行正向盈余管理时,税收负担对于盈余管理程度无显著影响;当上市公司进行负向盈余管理时,税收负担与盈余管理程度显著负相关。在进一步的追加测试中发现,在正向盈余管理组中,无论何种性质的上市公司,税收负担与盈余管理程度无显著相关性;在负向盈余管理组中,非国有上市公司表现出税收负担与盈余管理无显著关系,而在国有企业中,税收负担显著提高了负向盈余管理程度。本文的研究为税收负担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增量的经验证据。
关键词:
税收负担 盈余管理 国有企业 非国有企业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忠民
本文利用2005—2016年中国A股具有强烈盈余管理动机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通过构建双重差分模型,检验签字会计师在强制轮岗前后同一企业在盈余管理上的变化,发现被实施强制轮换后的上市公司的真实盈余管理规模显著减少而应计盈余管理规模却显著增加。这说明在规定任期内签字会计师积累的客户专业知识能够有效抑制应计盈余管理行为,本文的研究结论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定期轮换规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盈余管理与银行债务融资成本的实证研究——来自A股市场的经验证据
高管薪酬与盈余管理关系实证研究——来自沪深A股市场的经验证据
盈余管理、审计意见与融资约束——来自A股市场的经验证据
股市周期、投资者情绪与盈余管理——来自中国A股市场的证据
内部控制质量与盈余管理关系研究——来自沪市A股市场的经验证据
融资需求、银行关联与真实盈余管理——来自A股市场的经验证据
金融管理者自信对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研究——来自我国主板市场金融板块股的经验证据
应计盈余管理动机、方向与公司未来业绩——来自沪市A股经验证据
业绩期望落差与应计盈余管理——来自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反倾销调查与盈余管理:来自中国股市的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