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67)
2023(12131)
2022(10781)
2021(10119)
2020(8536)
2019(19818)
2018(19539)
2017(37999)
2016(20506)
2015(23221)
2014(22910)
2013(22878)
2012(20771)
2011(18580)
2010(18286)
2009(16755)
2008(16528)
2007(14524)
2006(12684)
2005(11001)
作者
(58496)
(48466)
(48192)
(45748)
(30981)
(23074)
(21852)
(19068)
(18366)
(17329)
(16712)
(16242)
(15281)
(15088)
(14887)
(14712)
(14548)
(14441)
(13949)
(13783)
(11957)
(11694)
(11621)
(10888)
(10786)
(10725)
(10724)
(10537)
(9729)
(9482)
学科
(82270)
经济(82176)
管理(71388)
(64009)
(55345)
企业(55345)
方法(43577)
数学(37780)
数学方法(37462)
(25175)
(20430)
中国(19254)
业经(18343)
(17409)
财务(17340)
财务管理(17305)
(16616)
企业财务(16498)
地方(15393)
(14912)
(14257)
贸易(14252)
理论(14045)
农业(13982)
(13782)
(13670)
环境(13376)
(13372)
技术(13178)
(12691)
机构
大学(291991)
学院(288655)
管理(124435)
(115048)
经济(112491)
理学(107728)
理学院(106634)
管理学(105074)
管理学院(104521)
研究(88182)
中国(67307)
(61099)
(55033)
科学(54335)
财经(44426)
(42618)
(42607)
业大(42437)
中心(41415)
(41316)
(40593)
研究所(38867)
北京(38156)
(35984)
师范(35664)
经济学(34425)
(33683)
财经大学(33495)
农业(33293)
商学(32859)
基金
项目(201715)
科学(159857)
基金(148940)
研究(147173)
(128558)
国家(127522)
科学基金(111587)
社会(93612)
社会科(88892)
社会科学(88868)
基金项目(80006)
(77705)
自然(73640)
自然科(71970)
自然科学(71957)
自然科学基金(70699)
教育(67653)
(65073)
资助(61745)
编号(59582)
成果(47013)
(45124)
重点(44010)
(41928)
(41047)
课题(39684)
教育部(39337)
创新(39004)
人文(38811)
科研(38793)
期刊
(120515)
经济(120515)
研究(82800)
中国(50626)
管理(46682)
学报(43863)
(43138)
科学(40626)
(36744)
大学(33712)
学学(31678)
教育(28803)
农业(25484)
(24844)
金融(24844)
技术(24594)
财经(21889)
业经(19467)
经济研究(18748)
(18539)
图书(15912)
问题(15412)
理论(15093)
(14650)
技术经济(14537)
实践(13878)
(13878)
科技(13610)
现代(13301)
商业(13036)
共检索到4109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静  
本文从公司间相互作用的角度,以我国2012-2015年沪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对盈余管理行为在同行业、同地区间的传染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盈余管理行为在同行业、同地区间存在传染效应,且在地区维度更为显著;但受到监管机构处罚的盈余管理行为不会产生传染效应,在地区维度还会产生威慑效应,表明监管机构对公司会计行为具有重要影响。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静  
本文从公司间相互作用的角度,以我国2012-2015年沪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对盈余管理行为在同行业、同地区间的传染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盈余管理行为在同行业、同地区间存在传染效应,且在地区维度更为显著;但受到监管机构处罚的盈余管理行为不会产生传染效应,在地区维度还会产生威慑效应,表明监管机构对公司会计行为具有重要影响。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雅娜  
本文以2003-2009年发生过财务重述的A股上市公司及于其拥有连锁高管的公司为样本,研究盈余管理行为在连锁高管网络中是否具有传染效应。研究表明,财务重述公司处于"传染期"的连锁高管数目越多,其盈余管理行为越有可能通过连锁高管网络进行传染。同时还发现,在与重述企业连锁的非重述企业的连锁高管网络容易被"污染",产生"劣币驱逐良币"效应,不良会计行为更容易在连锁高管网络间传播;当连锁高管是独立董事和监事会成员时,会提高盈余管理行为通过连锁高管网络进行传染的可能性。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程敏  
我国非流通股权的转让以会计报告中的每股净资产为重要定价依据,会诱发相关利益人利用会计盈余管理操纵股权转让价格。公司盈余管理行为是影响并购溢价的一个重要因素。实证研究发现盈余管理变量与股权转让溢价率显著负相关。这一方面表明在股权转让讨价还价过程中,股权受让方能够"看透"目标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另一方面也反映相关利益人通过降低利润的盈余管理,试图抬高股权转让溢价率以迎合监管部门的要求,获得监管部门对股权转让的审核批准。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祥有  
本文以2004—2007年间在我国深交所中小企业板上市的199家IPO公司为样本,对风险投资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旨在揭示风险投资是否可以约束IPO过程中的盈余管理行为,是否可以降低IPO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通过可操控性应计利润指标直接检验风险投资对盈余管理程度的影响,运用修正的琼斯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采用计量经济学软件Eviews5.0进行数据分析得出结论:与没有风险投资背景的IPO公司相比,有风险投资背景的IPO公司上市前一年的盈余管理程度更低。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陆宇建  
本文以实证研究方法,运用修正的Jones模型的截面版本,检验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对中国证监会1996年1月与1999年3月出台的配股政策的反应,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是政策诱致型的。因此,加强证券市场监管的市场化进程是治理盈余管理问题的根本出路。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田静  
一、引言已经大量的研究表明股权再融资的公司存在着比较严重的盈余管理现象(Rangan,1998;Teoh et al.,1998;Shivakumar,2000;DuCharme et al.,2004;张继伟,2006;张祥建,2006;洪明渠,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陈国欣  祝继高  
我国证券市场存在较为严重的盈余管理现象。针对该现象,本文从盈余管理动机出发,分析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行为特征。本文采用管理后盈余分布法,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2001年至2003年净资产收益率(ROE)的分布特征,发现我国上市公司仍然存在很强的盈余管理动机,而且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行为受到政府监管的影响。最后,本文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治理盈余管理的几点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珊  
本文以2013—2017年沪深两市主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分析领头羊公司业绩、行业竞争强度、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强度三者之间的关系,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存在一定的羊群效应,领头羊公司业绩与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行业竞争强度对领头羊公司业绩与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的强化作用,即行业竞争强度能够显著增强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羊群效应。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袁知柱  郝文瀚  王泽燊  
现有研究管理层激励与盈余管理关系的文献基本都以应计盈余管理为对象,本文将研究范围扩展到另外一种重要的盈余管理方式――真实盈余管理,以2002-2011年的中国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了管理层激励对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管理层持股比例与货币薪酬总额均与应计盈余管理显著正相关,与真实盈余管理显著负相关,因此尽管股权或货币薪酬激励会诱发管理层进行应计盈余管理,但在真实盈余管理行为上管理层激励的利益趋同效应占据主导地位,其作用超过了机会主义行为效应。对管理层类别的明细检验结果发现这种关系只存在于董事或高管人员,对监事的激励效果则不显著。按照终极控制人性质、股权激励改革及投资者保护...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何燎原  王平心  
控制权转移被誉为解决因为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而引起的代理问题的有效工具,有效惩罚那些低效经营的管理者。本文希望通过对控制权转移这一特定事件下的盈余管理行为进行分析回答两方面的问题:一是中国上市公司在控制权过程中,被接管公司是否存在盈余管理行为;二是被接管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与国外的研究结果有无差异,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并据此提出监管政策建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兰素英  
股权激励是一把"双刃剑",它是一种重要的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但是也可能会诱发经营者操纵盈余的行为。文章对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公告前的利润操纵行为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经营者为了攫取私利,在披露股权激励计划前普遍会进行负向的利润操纵;股权激励的水平越高,其股权激励方案公告前一个季度的利润操纵程度越大;采用股票期权激励方式的上市公司激励水平与盈余管理程度负相关。这一研究发现可为监管层对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规范和监督提供借鉴,为上市公司设计股权激励契约开启新的思路,并对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有积极的作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翔  刘静  
本文以2005—2015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研究盈余管理行为在同类公司间的传染效应,以及监管是否和如何抑制传染效应的发生概率和发生强度。研究结果表明,盈余管理在同类公司间存在传染效应,且传染效应在地区维度更加显著;监管部门的监管措施会对传染效应产生抑制作用,监管力度和惩戒强度的抑制效果有所不同。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翔  刘静  
本文以2005—2015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研究盈余管理行为在同类公司间的传染效应,以及监管是否和如何抑制传染效应的发生概率和发生强度。研究结果表明,盈余管理在同类公司间存在传染效应,且传染效应在地区维度更加显著;监管部门的监管措施会对传染效应产生抑制作用,监管力度和惩戒强度的抑制效果有所不同。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何威风  刘启亮  刘永丽  
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依据行为金融理论,从管理者过度自信角度研究了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研究发现,管理者过度自信既会导致公司正向盈余管理行为的发生,也会导致负向盈余管理行为的发生。进一步研究发现,女性比例越高的管理团队越有可能进行盈余管理,管理团队的年龄越小越有可能进行正向盈余管理,管理团队学历越低越有可能进行负向盈余管理行为。本文对研究公司选择会计政策行为,治理公司盈余管理行为乃至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均具有一定的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