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16)
2023(9990)
2022(9054)
2021(8661)
2020(7429)
2019(17412)
2018(17435)
2017(33255)
2016(18484)
2015(20924)
2014(21004)
2013(21007)
2012(18905)
2011(16874)
2010(16622)
2009(15200)
2008(15125)
2007(13170)
2006(11592)
2005(10125)
作者
(52675)
(43362)
(43248)
(41084)
(27866)
(20715)
(19769)
(17321)
(16465)
(15645)
(15039)
(14493)
(13714)
(13661)
(13293)
(13271)
(13254)
(13064)
(12402)
(12305)
(10944)
(10631)
(10354)
(9861)
(9857)
(9769)
(9639)
(9495)
(8769)
(8605)
学科
(67807)
经济(67720)
管理(63609)
(56838)
(50537)
企业(50537)
方法(34514)
数学(28952)
数学方法(28643)
(21576)
(17136)
中国(16077)
业经(15962)
(15658)
(15641)
财务(15589)
财务管理(15560)
企业财务(14799)
理论(13254)
(13113)
地方(12988)
(12588)
(11716)
农业(11510)
(11470)
贸易(11465)
(11114)
技术(10905)
(10689)
银行(10657)
机构
大学(256111)
学院(253613)
管理(109394)
(94020)
理学(93563)
理学院(92559)
经济(91592)
管理学(91131)
管理学院(90645)
研究(78538)
中国(60338)
(55252)
科学(50402)
(45539)
(39150)
(38571)
业大(38269)
(37127)
中心(36597)
财经(35918)
研究所(35606)
北京(35007)
(32667)
(32640)
师范(32375)
(30666)
农业(30133)
(28712)
商学(27727)
商学院(27421)
基金
项目(174258)
科学(136246)
研究(127548)
基金(125859)
(108976)
国家(108035)
科学基金(93409)
社会(77507)
社会科(73362)
社会科学(73338)
基金项目(68117)
(68078)
自然(62784)
自然科(61282)
自然科学(61270)
自然科学基金(60160)
教育(58436)
(57099)
编号(53213)
资助(52089)
成果(42828)
(38026)
重点(37958)
(36007)
课题(35712)
(35362)
科研(33478)
创新(33458)
项目编号(33421)
大学(32671)
期刊
(105074)
经济(105074)
研究(72971)
中国(48029)
管理(42169)
学报(39514)
(37025)
科学(36740)
(33916)
大学(29796)
教育(28264)
学学(27759)
农业(23852)
技术(22675)
(20829)
金融(20829)
业经(17366)
财经(17084)
图书(16236)
经济研究(15109)
(14356)
(13974)
理论(13641)
问题(12939)
技术经济(12814)
实践(12768)
(12768)
科技(12451)
现代(12255)
财会(11900)
共检索到3701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刘伶  李延喜  
在考虑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公司治理的情况下,利用2007—201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分析了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与高管、董事、监事、股东、债权人、供应商、分销商、员工、政府和社区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高管、独立董事、供应商和股东与盈余管理正相关;董事和债权人与盈余管理负相关;监事和分销商与盈余管理相关但不显著;影响盈余管理的主要利益相关者是供应商、股东、高管和债权人。根据实证研究结果,将影响盈余管理的利益相关者划分为激励型、约束型和综合型三类,并提出相关的治理意见。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从刚  权小锋  
公司治理理论自股东治理观逐渐发展到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观以来,利益相关者能否有效发挥治理作用一直是被广泛研究的问题。本文从盈余管理的视角切入,利用文献研究法,通过考察利益相关者能否对高管盈余管理行为形成制约来探讨其公司治理作用。梳理相关文献发现,分析师、机构投资者、媒体、审计师和供应商/客户等利益相关者对高管盈余管理行为发挥着重要的治理作用,其治理效果可概括为监督效应、压力效应、替代效应;利益相关者与公司利益关联的性质、程度与作用渠道的不同,其公司治理效果存在显著差异;利益相关者治理效果存在替代效应,其异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从刚  权小锋  
公司治理理论自股东治理观逐渐发展到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观以来,利益相关者能否有效发挥治理作用一直是被广泛研究的问题。本文从盈余管理的视角切入,利用文献研究法,通过考察利益相关者能否对高管盈余管理行为形成制约来探讨其公司治理作用。梳理相关文献发现,分析师、机构投资者、媒体、审计师和供应商/客户等利益相关者对高管盈余管理行为发挥着重要的治理作用,其治理效果可概括为监督效应、压力效应、替代效应;利益相关者与公司利益关联的性质、程度与作用渠道的不同,其公司治理效果存在显著差异;利益相关者治理效果存在替代效应,其异质性和公司特征、内部治理机制、外部环境都会影响各主体的成本和收益,最终影响公司治理效果。因此,应从强化内部治理机制和改善外部环境两个方面改善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效果,以最大化地发挥其监督效应并减少压力效应带来的机会主义行为。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嫦  齐文弟  赵姗姗  
本文立足于盈余平滑的信息属性和机会主义属性,运用2004—2013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对配比程度与盈余平滑属性之间关系给出了较为全面的经验证据。研究结果表明管理者合理地会计专业判断使收入与其相关成本费用间配比具有信息平滑效应,而管理者滥用会计判断则使得配比程度与机会主义属性盈余平滑呈负相关关系。进一步对配比的信息属性平滑效应进行扩展研究,以公司内部治理指数与审计质量代表公司监督约束机制,检验两者如何影响我国上市公司配比的信息平滑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作为健全管理者会计专业判断的基石,能够增强配比的信息平滑效应,而管理者考虑到高质量审计事务所基于审计风险要求收入与成本费用非对称...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吴战篪  罗绍德  王伟  
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证券投资收益成为上市公司一项重要的非经常性损益。本文检验了2007年新会计准则下上市公司证券投资收益的价值相关性与盈余管理现象,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证券市场能够区分营业利润与证券投资收益,并根据它们的重要性而赋予不同的估值;(2)证券投资收益具有价值相关性,但不具有及时性;(3)上市公司通过出售时机的选择对已实现证券投资收益进行了盈余管理;(4)证券投资采用公允价值变动确认损益的方式既提高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又避免了盈余管理,是一种更好的证券投资收益确认模式。基于上述研究结果,建议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均确认为损益,并对其进行及时、透明的表外信息...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吴瑞勤  
盈余管理是会计研究的重要内容,目前盈余管理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大多采用实证方法对盈余管理进行计量、产生的原因和动机以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对盈余管理的定义学术界并未统一认识,这在一定程度上给盈余管理的研究造成了混乱。本文从以上几个方面对盈余管理的研究状况进行综述。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彭景颂  杨诗炜  
IPO在审企业财务检查风暴下,为了探求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是否影响注册会计师出具审计意见的类型,文章从公司的盈余管理出发,以2011—2012年沪深两市A股被出具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运用OSL回归方法研究盈余管理与审计意见类型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审计意见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但是国内"十大"会计师事务所并不能有效识别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程锐  倪恒旺  
以我国2007-2013年度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操控性盈余管理视角,实证检验了企业慈善捐赠的公司治理效应及其机制。研究发现:企业慈善捐赠与操控性应计盈余管理水平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在尽可能控制内生性问题后,研究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分组检验证实,利益相关者的价值认同是企业慈善捐赠发挥公司治理效应的关键因素。本文在丰富了已有的慈善捐赠相关研究的同时,加深了公众对慈善捐赠公司治理效应的理解。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孟焰  张秀梅  
本文选取了2001—2004年147家因关联交易获得非标准审计意见的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建立模型实证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盈余管理与关联方利益转移的关系。发现关联交易盈余管理的主要目的和结果是关联方从上市公司转移利益;股权集中度与关联方利益转移的关系较为复杂;资产规模越大关联方利益转移的程度越高。政策建议为:限制金字塔多层持股和交叉多重持股,而不是简单地降低股权集中度;在股权分置改革时实行国有股缩股而不是只向流通股股东送股;实行累退投票制度;对股东大会决议的最低股权数做出决定;实行控股股东的债权劣后受偿制度。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傅蕴英  胡洪  
本文选取2009-2011年645家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对大股东利用盈余管理掏空上市公司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当真实盈余不能达到实际派现需要时,上市公司会实施向上的盈余管理来提高账面盈余;真实盈余与派现额相差越大,盈余管理越大。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上市公司为派现盈余管理也越大。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惠  胡安琴  
文章通过分析机构投资者持股、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及机构投资者类型这三方面与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之间的相关关系,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和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负相关,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和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负相关,机构投资者类型中证券、基金公司和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负相关,券商、社保基金、保险公司和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不显著相关。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怀涛  
分类转移盈余管理通过改变利润结构来提高企业的核心利润,投资者不能识别的情况下无法对企业的盈利水平进行准确地判断。文章以西藏发展发布2013年年报和非经常性损益差别更正报告为两个时间节点,从股票市场和权益资本成本变化两方面对比分类转移盈余管理后的市场反应,研究发现投资者在发布年报时不能识别企业的分类转移盈余管理行为,在深交所发布非经常性损益差别更正报告后,投资者对分类转移盈余管理行为是排斥的,分类转移盈余管理隐蔽性较强使得投资者不具备独立识别的能力。最后,从加强顶层设计、增强风险防范与维权意识、合理预测信息披露质量三方面提出防范措施,以增强投资者对分类转移盈余管理的识别能力,提高监管效率,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持续发展。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鹿坪  冷军  
笔者基于行为财务视角,研究了投资者情绪对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并考察了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之间的权衡。结果表明,投资者情绪对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具有显著影响,而且管理者会策略性地权衡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的使用。在投资者情绪高涨期,公司管理者利用应计盈余管理调增盈余,但随着投资者情绪高涨期的不断延长,管理者利用会计应计调增盈余的行为减弱,而利用真实盈余管理调增盈余的行为增强。在投资者情绪低迷期,初期,管理者不会利用盈余管理向上操纵盈余,但随着投资者情绪低迷期的不断延长,管理者同时运用应计盈余管理和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鹿坪  冷军  
笔者基于行为财务视角,研究了投资者情绪对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并考察了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之间的权衡。结果表明,投资者情绪对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具有显著影响,而且管理者会策略性地权衡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的使用。在投资者情绪高涨期,公司管理者利用应计盈余管理调增盈余,但随着投资者情绪高涨期的不断延长,管理者利用会计应计调增盈余的行为减弱,而利用真实盈余管理调增盈余的行为增强。在投资者情绪低迷期,初期,管理者不会利用盈余管理向上操纵盈余,但随着投资者情绪低迷期的不断延长,管理者同时运用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调增盈余。笔者的研究结论为盈余管理的市场时机理论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冬芳  
一、盈余管理问题的实证存疑1975年10月,美国最大的商业企业之一W.T.Grant公司宣告破产引起商界的广泛关注。而令人不解的是,Grant公司在破产前一年,即1974年,其营业净利润近1000万美元,经营活动提供营运资金2000多万美元,银行扩大贷款总额达6亿美元。更令人不解的是在1973年末,公司股票价格仍按其收益20倍的价格出售。为什么银行会为一个濒临破产的公司发放贷款,而且投资者也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