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659)
2023(15319)
2022(13273)
2021(12635)
2020(10405)
2019(24215)
2018(23810)
2017(45774)
2016(24647)
2015(27626)
2014(27307)
2013(26561)
2012(23849)
2011(21064)
2010(20718)
2009(18626)
2008(17950)
2007(15439)
2006(13211)
2005(11059)
作者
(66606)
(55384)
(54908)
(52323)
(35222)
(26360)
(25176)
(21797)
(20977)
(19396)
(18949)
(18480)
(17165)
(17125)
(17065)
(16590)
(16590)
(16522)
(15752)
(15690)
(13531)
(13286)
(13258)
(12590)
(12344)
(12229)
(12200)
(12168)
(10975)
(10921)
学科
(90673)
经济(90574)
管理(79213)
(71685)
(61829)
企业(61829)
方法(45476)
数学(39186)
数学方法(38645)
(27274)
(24677)
中国(23037)
业经(22010)
(18867)
财务(18785)
财务管理(18742)
(18470)
(18397)
企业财务(17761)
地方(17550)
农业(16753)
理论(16712)
(15909)
银行(15875)
(15769)
贸易(15762)
(15429)
(15319)
技术(14991)
(14942)
机构
学院(330713)
大学(330419)
管理(139209)
(126855)
经济(123919)
理学(120232)
理学院(118989)
管理学(116959)
管理学院(116325)
研究(100700)
中国(77531)
(68819)
科学(62863)
(60137)
业大(48529)
财经(48369)
中心(48119)
(47998)
(47782)
(47041)
(44256)
研究所(43773)
(42791)
北京(42634)
师范(42401)
(38615)
(37683)
经济学(37398)
农业(37396)
财经大学(36532)
基金
项目(234952)
科学(185576)
研究(174054)
基金(170586)
(147390)
国家(146148)
科学基金(127410)
社会(108989)
社会科(103265)
社会科学(103236)
(92020)
基金项目(91359)
自然(83225)
自然科(81310)
自然科学(81292)
教育(80783)
自然科学基金(79794)
(77037)
编号(72230)
资助(69168)
成果(56929)
重点(51895)
(51729)
(49401)
(49145)
课题(48493)
创新(45967)
项目编号(45189)
科研(45051)
教育部(44982)
期刊
(133687)
经济(133687)
研究(92275)
中国(58850)
管理(52007)
学报(49502)
(47876)
科学(46185)
(42776)
大学(38686)
教育(37265)
学学(36367)
技术(30376)
农业(29892)
(28123)
金融(28123)
业经(23382)
财经(22773)
经济研究(20648)
(19381)
图书(17711)
问题(16883)
理论(16363)
(16341)
科技(15799)
技术经济(15599)
(15302)
实践(15162)
(15162)
财会(15157)
共检索到4677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钟希敏  肖华芳  
基于网络分析法,本文考察了高管是否通过企业间相互兼职传导盈余操纵行为,以及公司治理因素的调节作用。以2012-2014年A股上市公司2394个数据为样本,研究结果表明,盈余质量较低的企业,其联结企业的盈余质量也显著偏低,而盈余质量较高的联结企业之间盈余质量没有显著的相关性,说明盈余操纵只是在低盈余质量的企业之间通过高管联结传导。另外,高管持股、提高独立董事比例、股权集中和控制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能有效抑制联结企业之间盈余质量的趋同,起到防止会计信息操纵在企业间扩散的"防火墙"作用。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钟希敏  肖华芳  
基于网络分析法,本文考察了高管是否通过企业间相互兼职传导盈余操纵行为,以及公司治理因素的调节作用。以2012-2014年A股上市公司2394个数据为样本,研究结果表明,盈余质量较低的企业,其联结企业的盈余质量也显著偏低,而盈余质量较高的联结企业之间盈余质量没有显著的相关性,说明盈余操纵只是在低盈余质量的企业之间通过高管联结传导。另外,高管持股、提高独立董事比例、股权集中和控制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能有效抑制联结企业之间盈余质量的趋同,起到防止会计信息操纵在企业间扩散的"防火墙"作用。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利芬  
以中国46家城商行2008—2016年间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女性高管对城商行盈余管理的影响,并分别考察了资本压力、政府股东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1)女性高管比例与盈余管理之间存在倒U型的非线性关系;(2)资本压力对倒U型的非线性关系存在调节作用;(3)政府股东对倒U型的非线性关系存在调节作用。研究揭示了女性高管比例对城商行盈余管理的非对称影响,为不同股东背景的城商行在面临不同的资本压力情境时,合理引入女性高管、改善治理架构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胡华夏  洪荭  刘梦蝶  
本文建立了不同方向的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影响股价信息含量的传导路径模型,以2009~2014年沪深A股2334家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盈余管理对股价信息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公司通过应计盈余管理向市场传递内部信息,最终会增加股价信息含量,相较于负向应计盈余管理,正向应计盈余管理对股价信息含量的影响更为显著;真实盈余管理扭曲了公司实际经营状况,对公司未来业绩存在负面影响,最终会使股价信息含量降低,并且负向真实盈余管理对股价信息含量的影响更为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市场信息交易程度会作用于盈余管理影响股价信息含量的传导路径。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胡华夏  洪荭  刘梦蝶  
本文建立了不同方向的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影响股价信息含量的传导路径模型,以20092014年沪深A股2334家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盈余管理对股价信息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公司通过应计盈余管理向市场传递内部信息,最终会增加股价信息含量,相较于负向应计盈余管理,正向应计盈余管理对股价信息含量的影响更为显著;真实盈余管理扭曲了公司实际经营状况,对公司未来业绩存在负面影响,最终会使股价信息含量降低,并且负向真实盈余管理对股价信息含量的影响更为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市场信息交易程度会作用于盈余管理影响股价信息含量的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邵剑兵  陈永恒  
使用2009—2013年我国创业板、中小板上市公司数据,基于盈余管理异质性的视角实证检验了高管股权激励与审计定价的关系。通过对盈余管理类型及方向的细分,研究发现,在高管股权激励与审计定价两者关系的传导路径上,真实盈余管理存在部分中介效应,操纵性应计盈余管理间接效应不显著。通过调增方向与调减方向的真实盈余管理,高管股权激励与审计定价分别呈显著负相关、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高管股权激励起到双向作用,并通过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对审计定价产生了影响。另外,调减方向的两类盈余管理都与审计定价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审计机构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张娟  黄志忠  
本文基于审计费用对不同类型盈余管理的差异性反映,研究了高管货币薪酬和股权激励对机会主义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发现高管货币薪酬激励能显著抑制其机会主义盈余管理行为,降低审计费用对盈余管理的反映系数;但这种现象在高管拥有股权激励的情况下表现较弱。尤其是当民营上市公司高管持股比例较小时,股权激励反而导致高管的机会主义盈余管理行为增加,提高审计费用对盈余管理的反映系数。本文通过区分盈余管理的类型,有助于缓解高管报酬有效激励观和盈余管理风险观的理论争议。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唐建荣  许文婷  丁紫瑶  唐雨辰  
从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比例、持股年限和行业分类的维度研究机构投资者异质性对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表明,稳定型的机构投资者能够抑制真实盈余管理行为,且这种抑制效果在国有控股公司受到限制,并据此提出对策。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唐建荣  许文婷  丁紫瑶  唐雨辰  
从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比例、持股年限和行业分类的维度研究机构投资者异质性对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表明,稳定型的机构投资者能够抑制真实盈余管理行为,且这种抑制效果在国有控股公司受到限制,并据此提出对策。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徐耿彬  吴金玲  
厦门旭飞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旭飞投资)成立于1984年,1992年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为房地产开发与经营、好时光酒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生洪宇  李华  
以20082016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考察多元化经营战略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首先,多元化经营战略与股价崩盘风险呈正相关关系,即多元化经营程度越高,股价崩盘风险越大;其次,高管团队任期异质性通过负向影响多元化经营战略来抑制股价崩盘风险,而性别异质性不存在显著的调节作用;最后,多元化经营战略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是通过盈余管理的路径进行的,且盈余管理是多元化经营战略与股价崩盘风险之间的完全中介因子。研究结论不仅能为我国企业多元化经营战略的实施提供借鉴意义,而且有利于我国资本市场的建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安玉琢  魏艳翠  于霞  
文章以2012—2016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多元回归法分析了高管团队特征和董事长—高管团队"垂直对"差异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表明,高管团队的平均年龄、平均任职时间与盈余管理呈负相关关系,而平均学历对盈余管理没有显著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董事长—高管团队"垂直对"学历差异、任职时间差异与盈余管理显著负相关,而董事长—高管团队"垂直对"年龄差异对盈余管理的影响不显著。研究结论以期为上市公司聘选高层管理人员提供借鉴。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林晚发  刘颖斐  杨琴  
历次的金融危机引发了学界和业界对信用评级有效性的关注,信用评级被认为是诱发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国债券集中违约也引发了投资者和监管者对中国信用评级市场的担忧,因此,有必要分析中国评级机构的独立性和客观性。然而,已有研究主要从公司财务特征角度对信用评级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鲜有研究分析管理层特征与企业信用评级的关系,继而忽视了管理层特征对于信用评级的重要影响。基于高管高层梯队理论,采用2008年至2017年交易所上市企业发债数据,使用多元回归固定效应模型,分析高管财务经历对企业信用评级的影响;从盈余管理角度对上述影响机制进行直接检验,从业绩压力和外部监督两个角度进行间接检验,同时考虑高管财务经历对于债券投资者的影响;采用滞后1期、工具变量、PSM配对分析和Heckman两阶段模型等方法对结论的稳健性进行讨论。研究结果表明,①聘用财务经历高管的企业信用评级更高。②通过机制分析发现,盈余管理是高管财务经历影响企业信用评级的一个机制,即高管财务经历降低了企业的盈余管理,从而使评级机构给予该企业更高的信用评级。③在考虑高管盈余管理意愿的情况下,在业绩压力和外部监督较强时,高管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更小,企业信用评级较高。④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相对于本土评级机构,外资背景评级机构在评级时更倾向于参考高管财务经历这一软信息;出于高管财务经历降低盈余管理的作用,投资者会要求这些企业债券较低的风险溢价。在信用评级的真实性被广泛质疑的环境下,发现评级机构在评级过程中会考虑高管财务经历这一软信息,从而证实信用评级存在一定的信息含量。相关部门应该建立和完善管理层声誉机制,强化企业的内部治理机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邱玉莲  龚钰淇  
本文选取2009年至2013年沪深两市进行股权再融资(包括配股与增发)以及被特别处理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应计项目盈余管理模型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模型,对比研究两种不同的监管性质——再融资监管与退市监管下,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差异。研究表明,在市场监管下,我国上市公司同时实施了应计项目盈余管理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相对于再融资监管,退市监管下的上市公司利润操控程度更高;两种监管性质下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隐性化程度都较高,但退市监管下的上市公司,其隐性化程度略低于再融资的上市公司。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曹海敏  赵薇  
文章以2006—2019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融资融券制度是否抑制了高管的机会主义减持。研究发现:融资融券通过减少高管减持的频率和强度而降低盈余管理程度,并且减持强度越小,抑制效果越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公司的产权性质不同,融资融券的调节作用也不尽相同。本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融资融券制度主要是一种市场机制,可以通过影响管理层在资本市场的行为来影响其对公司的管理行为,丰富了对融资融券制度的研究,加深了对融资融券制度的认识。研究结论揭示了融资融券抑制高管减持的频率和强度进而抑制高管减持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尤其是在真实盈余管理方面,规范了高管在资本市场上的交易,对于进一步认识融资融券的外部治理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