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91)
2023(9961)
2022(8024)
2021(7365)
2020(6265)
2019(13859)
2018(13640)
2017(25493)
2016(13619)
2015(15118)
2014(14245)
2013(14228)
2012(12701)
2011(10827)
2010(11239)
2009(10889)
2008(11420)
2007(10641)
2006(9548)
2005(8952)
作者
(36536)
(30730)
(30555)
(28383)
(19621)
(14251)
(13700)
(11725)
(11364)
(11173)
(10349)
(10327)
(10032)
(9546)
(9418)
(9209)
(9133)
(8838)
(8770)
(8726)
(7490)
(7439)
(7292)
(7099)
(6995)
(6940)
(6694)
(6615)
(6142)
(5924)
学科
(82591)
(79230)
企业(79230)
管理(70092)
(57093)
经济(57020)
业经(26679)
(25589)
方法(22719)
(21336)
财务(21313)
财务管理(21290)
(20313)
企业财务(20202)
技术(19315)
农业(15388)
(15187)
数学(14577)
(14525)
数学方法(14478)
(14471)
中国(14031)
技术管理(13478)
理论(13139)
经营(12891)
(12657)
企业经济(12470)
(11597)
决策(10474)
体制(10332)
机构
学院(190492)
大学(183062)
管理(85934)
(82054)
经济(80449)
理学(71656)
理学院(71068)
管理学(70419)
管理学院(70028)
研究(53831)
中国(48329)
(41804)
(38160)
(32008)
财经(31338)
科学(29380)
(28547)
(28394)
中心(26079)
(25570)
商学(25312)
商学院(25087)
(25078)
业大(24481)
北京(23896)
经济学(22948)
财经大学(22854)
经济管理(22409)
研究所(22243)
农业(22002)
基金
项目(116358)
科学(94678)
研究(89615)
基金(84955)
(71351)
国家(70604)
科学基金(64613)
社会(58933)
社会科(56047)
社会科学(56031)
(48508)
基金项目(45260)
自然(40647)
自然科(39790)
自然科学(39783)
教育(39478)
自然科学基金(39182)
(37499)
编号(35258)
资助(32795)
(32056)
(32035)
创新(28733)
成果(26906)
(25350)
重点(25236)
(25185)
(24955)
国家社会(24168)
课题(23869)
期刊
(102363)
经济(102363)
研究(57453)
中国(43996)
管理(42333)
(39774)
(27524)
科学(22869)
(20922)
金融(20922)
技术(20846)
学报(20274)
业经(19158)
农业(18637)
教育(17544)
大学(17061)
财经(16274)
学学(16076)
经济研究(14752)
(14542)
(14177)
财会(13496)
技术经济(13457)
会计(12695)
问题(11867)
现代(11483)
科技(10871)
商业(10344)
经济管理(10017)
世界(9399)
共检索到3069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洪攀  刘兴华  
基于2010—2020年A股上市非金融企业财务数据样本,实证检验了盈余管理对企业绿色创新“质”与“量”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盈余管理行为会显著抑制企业绿色创新活动,并且对企业绿色发明专利的抑制作用强于绿色实用专利。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正向盈余管理行为不利于企业绿色创新,负向盈余管理行为则有助于提升企业绿色创新能力;增加生产操纵和酌量性费用操纵对企业绿色创新活动能够发挥更显著的抑制作用。机制检验表明,融资约束和债务融资成本是真实盈余管理影响企业绿色创新的内在作用机制。针对经济后果检验表明,真实盈余管理活动对企业盈利能力及企业价值会产生持续性的抑制作用。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晓祺  胡国强  
绿色创新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然而绿色创新企业短期内却承担着投资者盈余预期偏低的压力,亟须有效的信息传递机制将创新质量及其盈利性及时、可靠地传递给信息使用者。以2010—2017年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绿色创新对盈余信息含量的影响及其声誉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绿色创新的高成本和外部性降低了分析师对主营业务收入和每股盈利的预期,导致资本市场短期内的消极反应,从而降低了盈余信息含量;相比于绿色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绿色发明专利的企业盈余信息含量更低;良好的声誉能够弱化这种消极反应;相比于非国有企业,声誉的调节作用在国有企业中更为有效;绿色创新能够提高企业的经济可持续性。研究结论表明,资本市场对于企业绿色创新的态度较为消极,利用企业声誉评价机制缓解资本市场对绿色创新成本的负面情绪有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在绿色发展的战略背景下,上述经验证据能够为政府部门制定激励企业绿色创新、驱动绿色发展的政策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郭祥  陈富永  
基于中国2007—2020年A股上市企业样本,从管理者短视视角实证探究企业绿色创新产出的影响机理。实证结果表明,管理者短视会抑制企业绿色创新产出。中介效应分析表明管理者短视通过提高企业盈余管理以及缩减研发支出,进而抑制了企业绿色创新产出。异质性分析发现,国有产权性质、所属为重污染行业、政府环境规制更强时,可以削弱管理者短视对企业绿色创新产出的抑制作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林雨彬   刘佩瑶  
绿色创新是实体企业绿色转型、低碳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更是实现人与自然共生的关键。文章选择2012—2021年沪深两市A股实体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检验绿色税收、客户盈余表现与企业绿色创新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客户盈余表现与企业绿色创新间显著正相关;绿色税收与企业绿色创新间显著正相关;绿色税收显著增强客户盈余表现与企业绿色创新间的正相关程度。研究可为推动实体企业绿色创新、完善绿色税收政策、构建高质量客户-企业关系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何有良  
尽管近些年来中国企业的创新活动有所增加,但与发达国家企业之间的差距依然存在,本文试图从制造业上游垄断的角度对此提供一种新颖的解释,利用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本文发现,上游垄断不但对企业的创新决策产生抑制作用,而且显著降低了创新密集度。检验了上游垄断对不同类型企业创新的异质性影响,发现上游垄断显著抑制了民营企业的创新活动,而对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的抑制效应较弱,另外,上游垄断显著抑制了非进口企业的创新活动,但对进口企业的抑制效应较弱。最后,进一步采用生存分析模型考察上游垄断对企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何有良  
尽管近些年来中国企业的创新活动有所增加,但与发达国家企业之间的差距依然存在,本文试图从制造业上游垄断的角度对此提供一种新颖的解释,利用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本文发现,上游垄断不但对企业的创新决策产生抑制作用,而且显著降低了创新密集度。检验了上游垄断对不同类型企业创新的异质性影响,发现上游垄断显著抑制了民营企业的创新活动,而对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的抑制效应较弱,另外,上游垄断显著抑制了非进口企业的创新活动,但对进口企业的抑制效应较弱。最后,进一步采用生存分析模型考察上游垄断对企业创新持续时间的影响,发现上游垄断显著缩短了企业创新持续时间,其中对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创新持续时间的缩短作用要明显小于民营企业,对进口企业的创新持续时间的缩短作用要明显小于非进口企业。本文研究的重要启示是,打破上游行业的垄断格局和强化上游市场竞争可以显著促进中国企业创新。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吉赟  王贞  
文章以税务稽查系统的改革-"金税工程三期"作为政策实验,利用上市公司2006-2016的年报数据,在双重差分模型下研究了"金税工程三期"对于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金税工程三期"上线后,企业的研发投入和研发产出显著下降。进一步探讨内在机制,发现"金税三期"提高了企业的所得税费用负担率,增加了企业的税收负担。"金税三期"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影响主要体现在民营企业、非创新型企业和现金流不充裕的企业中,并且与"金税工程三期"试点版相比,"金税工程三期"优化版对企业创新的负面影响更大。这表明,税收负担的加重会阻碍企业创新,政府应当适当减轻企业税负负担,促进企业转型升级。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陈晓芳  李琴  夏文蕾  
以2007~2018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企业创新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创新与盈余管理负相关,即企业创新投入越多,盈余管理程度越低,企业创新投入有助于抑制其盈余管理行为。进一步分析发现,盈余管理与投资效率指标正相关,即盈余管理程度越低,其投资效率指标值越低,投资效率越高。这说明企业创新投入的增加有助于抑制盈余管理,并进一步提升投资效率。由此拓展了企业创新经济后果及盈余管理影响因素的研究,对政府进一步规范创新激励政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徐智  郑婷婷  王虹  干胜道  
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为代表的优惠政策是激励创新的重要制度安排。以2008~2020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与企业创新质量提升的关系。结果表明:基于数量和结构维度,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促进了企业创新质量提升,但盈余管理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与企业创新质量提升的关系中产生负向调节作用。机制检验的结果显示,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是通过创新投入来促进企业创新质量提升。进一步研究发现,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对企业创新质量提升的促进作用和盈余管理的调节作用,在不同行业特征、不同制度环境的样本企业之间存在差异。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郑伟  谭辉  
要在今后的企业发展中取胜,就必须搬掉标杆管理这块石头,使企业从各种束缚和枷锁中解放出来,使创新的思想自由流动。标杆管理方法是目前我国企业在追赶国内外先进企业过程中的最重要的管理方式之一。人们普遍认为,在企业管理、专业技术和产品标准方面,标杆管理都是了解同行、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和努力目标的最佳实践。推行标杆管理,首先要搞清楚业界最佳企业的水平和自己在行业中所处的位置和水平,然后通过对比,找出自己与最佳之间的差距,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潘朵  
受制于惯性思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对许多事情的处理都是由习惯或常规来决定的,单凭习惯或先例来决定思考和行动的方式,往往忽略了隐藏着的创新契机,这对创造力的发挥是不利的。批判得过多:在创造活动中",批判力"和"创造力"是重要的合作伙伴。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郭树龙  葛健  刘玉斌  
中国工业部门下游市场正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而基本实现了自由竞争,但上游原材料市场或中间产品市场垄断依然明显,这势必会通过中间品投入影响到下游企业创新。考虑到下游企业可通过进口中间品来缓解上游垄断带来的成本上升压力。把下游企业进口、上游企业市场垄断和下游企业创新纳入统一的分析框架中,利用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系统研究上游垄断对下游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显示:上游垄断抑制了下游企业创新;基于中介效应模型的影响机制检验发现,上游垄断主要通过控制原材料或者中间投入品价格,进而抬高下游企业经营成本,降低企业创新能力;特别是,上游垄断显著抑制了小企业创新,而对大中型企业创新的抑制效应并不显著,上游垄断对国有企业创新的抑制作用微弱,对外资企业创新也无影响,却显著阻碍了民营企业创新;此外,企业可以通过进口缓解国内中间品价格上涨给创新带来的不利影响。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丽君  李芳  
绿色投资、低碳减排已成为重污染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和企业声誉的重要战略决策,然而逐利目标下的盈余管理行为会直接影响企业绿色发展。文章以中色股份为例,分别研究盈余管理对绿色投资决策和绿色投资效率的影响。同时,为了将财务指标与环境指标进行量化对比,借助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测算了中色股份同行业的绿色投资效率。研究发现,中色股份为达到扭亏脱困、避税保利目的的盈余管理对企业绿色投资造成了不利影响:基于保盈、避税等目的的盈余管理使得绿色投资效率短期内虚高;而持有强烈扭亏动机的盈余管理则严重降低了绿色投资效率。此外,由行业数据结果发现,重污染采矿业绿色投资效率整体偏低,普遍存在绿色投入冗余现象。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于连超  张卫国  毕茜  
征收环境税,内在化环境成本,会倒逼企业绿色创新以实现涵盖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内的综合效益吗?基于波特假说的理论基础,以2007—2015年中国沪深A股工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环境税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环境税显著地促进企业绿色创新,并呈现滞后性特征,即当期环境税显著地提高企业下期和下下期的绿色创新水平。拓展性检验与分析后发现,环境税对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国有企业、大规模企业、低融资约束企业中。研究结论在理论上丰富了环境税经济后果研究和企业绿色创新影响因素研究的文献,在实践上为完善中国环境税制和提高企业绿色创新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赵利  康玉梅  
本文选择2007—2017年我国制造业上市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企业资本成本与企业研发投入的互动关系,并进一步考察企业盈余管理对二者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表明:本期的股权资本成本、债权资本成本上升均会抑制企业的研发投入,同时,本期的研发投入也会导致下一期企业资本成本的下降。与此同时,盈余管理在资本成本与研发投入之间存在显著调节效应,随着盈余管理程度的上升,相同的企业资本成本将会导致更低的企业研发投入,与此同时,相同的企业研发投入,会带来更高的企业资本成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