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49)
2023(14178)
2022(11527)
2021(10681)
2020(9202)
2019(20650)
2018(20383)
2017(39803)
2016(22066)
2015(24757)
2014(24814)
2013(24678)
2012(22420)
2011(19590)
2010(19885)
2009(18718)
2008(19609)
2007(17993)
2006(15906)
2005(15031)
作者
(62576)
(52076)
(52070)
(49563)
(33893)
(24889)
(23677)
(20157)
(19757)
(19100)
(17940)
(17542)
(16940)
(16728)
(16510)
(15917)
(15500)
(15439)
(15317)
(15127)
(13042)
(12978)
(12971)
(11993)
(11972)
(11874)
(11675)
(11522)
(10596)
(10556)
学科
(101894)
(96049)
经济(95936)
(93704)
企业(93704)
管理(89807)
方法(46315)
(38259)
数学(36940)
数学方法(36735)
业经(31236)
(30108)
财务(30065)
财务管理(30020)
(28919)
企业财务(28755)
中国(23430)
(23159)
农业(21066)
技术(19202)
(17813)
(17260)
(17156)
理论(16895)
(16108)
(16067)
银行(16047)
(15297)
贸易(15287)
(15083)
机构
学院(319363)
大学(315162)
(135433)
经济(132780)
管理(132374)
理学(112307)
理学院(111250)
管理学(109900)
管理学院(109269)
研究(97256)
中国(80886)
(69941)
(65498)
科学(55884)
财经(54661)
(52761)
(50183)
(49760)
(49279)
中心(45901)
业大(44051)
研究所(43601)
经济学(41252)
农业(41159)
北京(40841)
财经大学(40619)
(39990)
商学(38419)
商学院(38082)
经济学院(37347)
基金
项目(200956)
科学(160676)
基金(149054)
研究(147479)
(128277)
国家(127099)
科学基金(111901)
社会(96217)
社会科(91333)
社会科学(91313)
基金项目(78464)
(78312)
自然(72509)
自然科(70975)
自然科学(70960)
自然科学基金(69847)
教育(68191)
(64595)
资助(61732)
编号(58541)
成果(47569)
(45847)
(44359)
重点(44191)
(43098)
(41730)
创新(40634)
教育部(40051)
国家社会(39900)
(39736)
期刊
(154057)
经济(154057)
研究(92329)
(62838)
中国(62311)
管理(56811)
(48782)
学报(44844)
科学(43232)
(36593)
金融(36593)
大学(35127)
学学(33445)
农业(32796)
财经(29029)
技术(28385)
教育(27458)
业经(26095)
(24880)
经济研究(23772)
(21886)
问题(20055)
财会(19481)
技术经济(17925)
会计(17484)
现代(16147)
(15938)
商业(15571)
世界(15459)
(14768)
共检索到4876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蔡春  朱荣  和辉  谢柳芳  
目前,针对我国濒死企业盈余管理的研究主要基于应计盈余管理的视角,本文利用2004-2010年A股被特别处理公司的数据,考察不同盈余管理方式对濒死企业状况改善的影响。研究表明,为了改善其状况,濒死企业既实施了应计盈余管理,又实施了真实盈余管理。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濒死企业盈余管理行为隐性化程度越高,越有利于改善其状况。真实盈余管理的成本更高、对企业未来价值损害更大,这可能是被特别处理企业摘帽后二次"戴帽"的重要原因。因此,在制定和完善上市公司监管政策时应该综合考虑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所产生的不同经济后果。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杜兴强  杜颖洁  
本文立足于中国资本市场独特的ST、*ST、SL制度背景,手工搜集了2004~2008年期间处于"濒死体验"过程的民营上市公司的各种交易状态及其变化的数据,同时搜集了公司高管政治联系的数据,实证研究了盈余管理、政治联系与ST、*ST、SL类民营上市公司交易状态改善之间的经验关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交易状态的改善与盈余管理显著正相关。分组结果表明,仅在政治联系组和高政治联系强度组,交易状态的改善与盈余管理显著正相关。本文研究揭示,政治联系因素的确对盈余管理行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造就了部分ST、*ST、SL类民营上市公司"朽而不倒"的神话。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熊艳  
将盈余管理方式分为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以深沪两市19个行业的企业2009~2013年数据为样本,研究发现强势企业较弱势企业进行了相对较高的真实盈余管理与较低的应计盈余管理。有政治关系的强势企业比无政治关系的强势企业进行了较高的应计盈余管理。从真实盈余管理的方向来看,强势企业利用隐蔽的盈余管理方式将业绩做大使得其强者表现更强。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程小可  龚秀丽  
基于2007年沪市A股中报数据,从相对和增量价值相关性两个角度研究了盈余结构以及具体盈余项目与股票回报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全面收益的价值相关性水平不如净利润,投资者对利润表的关注程度远高于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同时,对总括盈余进行分解能显著增加盈余对股票回报的解释力,除全面收益中部分项目外,各分解项目对股票回报均有显著的增量价值相关性,这表明披露结构性盈余项目有利于投资者判断公司价值。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宋璐  
基于企业行为理论、前景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以及盈余管理三因素理论,选取2009—2019年全部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了业绩期望落差对应计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处于业绩期望落差状态的企业,随着其落差程度的扩大,应计盈余管理水平显著提高。研究结论拓展了已有文献对企业业绩反馈后果的认识,丰富了企业盈余管理形成机理的研究,有助于强化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监管。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许文静  王君彩  
基于非特定经济业务的大样本数据,区分不同动机和方向的应计盈余管理,实证检验了盈余管理行为对公司未来经营业绩影响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后续应计反转的时间、速度及反转目的不同,不同动机和方向的应计盈余管理对公司未来经营业绩产生了不同影响。为实现扭亏、达到上市条件或股权再融资门槛而实施的正向应计盈余管理,显著降低了公司未来的经营业绩;为平滑收益而实施的负向应计盈余管理,对公司未来经营业绩没有产生显著影响。笔者的研究结论为进一步拓展应计盈余管理经济后果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苏文兵  施建军  杨惠  
随着公司治理理论研究和企业实践的深入,人们发现CFO在真实或虚假披露财务信息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不断曝光的财务舞弊案件更是将CFO推到公众面前。本文以2003~2005年问CFO发生变更的沪市A股制造业企业为对象,通过CFO变更前后企业的操控性应计利润的变化特点,分析CFO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与未发生CFO变更的企业相比,发生CFO变更的企业在CFO变更前一年,通常具有较高的盈余管理程度;在CFO变更当年,盈余管理程度会下降;在发生CFO变更后一年,盈余管理程度又会上升;在CFO和CEO同时变更时,变更前一年企业的盈余管理程度比两者未变更的公司更高;在CFO变更当年,盈余管理程...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徐向艺  卢刚  
本文利用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检验了企业期望—绩效差距对我国A股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当企业期望—绩效差距高于某一临界值时,盈余管理正相关于企业期望—绩效差距,即企业期望—绩效差距越大,盈余管理程度越高;当企业期望—绩效差距低于某一临界值时,盈余管理负相关于企业期望一绩效差距,即企业期望—绩效差距越大,盈余管理程度越低,所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与企业期望—绩效差距呈正U型的关系。上述研究结论丰富和深化了我们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前因以及企业期望—绩效差距与盈余管理关系的理解和认识。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徐向艺  卢刚  
本文利用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检验了企业期望—绩效差距对我国A股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当企业期望—绩效差距高于某一临界值时,盈余管理正相关于企业期望—绩效差距,即企业期望—绩效差距越大,盈余管理程度越高;当企业期望—绩效差距低于某一临界值时,盈余管理负相关于企业期望一绩效差距,即企业期望—绩效差距越大,盈余管理程度越低,所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与企业期望—绩效差距呈正U型的关系。上述研究结论丰富和深化了我们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前因以及企业期望—绩效差距与盈余管理关系的理解和认识。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圣利  
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对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与资本投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并以2003~2007年我国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了它们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企业的盈余管理降低了会计信息质量,增加了信息不对称,致使上市公司产生了非效率的投资。研究还发现,非效率投资与企业盈余管理的行为方式有关,造成非效率投资的盈余管理方式主要是操控性应计项目,而线下项目影响公司资本投资的证据较弱。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芳  杨七中  
以2010~2014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修正Jones模型估计的操控性应计绝对值作为应计项目盈余管理的衡量指标,探讨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日常工作所在地和上市公司所在地是否一致对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独立董事本地化能抑制公司应计项目盈余管理。此外,研究进一步发现,独立董事本地化还能约束真实活动盈余操控,包括销售操控、生产操控和费用操控等行为。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泽将  
以中国资本市场2004~2008年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考察了税收负担对于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税收负担对于不同方向的盈余管理的影响程度存在显著差异。当上市公司进行正向盈余管理时,税收负担对于盈余管理程度无显著影响;当上市公司进行负向盈余管理时,税收负担与盈余管理程度显著负相关。在进一步的追加测试中发现,在正向盈余管理组中,无论何种性质的上市公司,税收负担与盈余管理程度无显著相关性;在负向盈余管理组中,非国有上市公司表现出税收负担与盈余管理无显著关系,而在国有企业中,税收负担显著提高了负向盈余管理程度。本文的研究为税收负担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增量的经验证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袁知柱  吴粒  许波  
以中国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Khan和Watts(2007)构建的公司层面盈余稳健性度量方法,实证考察了盈余稳健性对企业过度投资行为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盈余稳健性能够显著抑制中国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行为,并降低过度投资行为对自由现金流量或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敏感度,从而提高投资效率。因此,中国会计稳健性原则的发展对资源配置效率提高起到了正向促进作用。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高敬忠  韩传模  王英允  
近年来由于信息披露而导致股东与上市公司之间的诉讼案例时有发生并引起研究者关注,本文使用2004年1季度到2007年4季度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检验了公司诉讼风险对管理层盈余预告披露精确性、及时性选择的影响。根据研究结论,本文建议监管部门出台相应政策,降低高质量盈余预告的诉讼风险和成本,并对故意误导投资者的低质量的盈余预告行为加大惩罚力度,实现上市公司与投资者的利益共赢及盈余预告制度设置的初衷。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涛   罗晓梅  
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基于管理层实施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的动机和能力,实证考察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抑制真实盈余管理。从操纵手段来看,数字化转型对异常生产成本、异常酌量性费用操纵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也导致了更多的经营现金流操纵。(2)增强市场预期、改善薪酬契约、强化分析师关注是数字化转型影响真实盈余管理的作用路径。(3)数字化转型对真实盈余管理的治理效应在非国有企业、非科技属性企业和代理问题更严重的企业中更为显著。研究结论丰富了数字化转型经济后果与真实盈余管理影响因素的研究,为推进数字经济的治理效应和提升企业的盈余质量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和实践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