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877)
2023(2775)
2022(2318)
2021(2275)
2020(2058)
2019(4851)
2018(4851)
2017(9118)
2016(5268)
2015(6020)
2014(6136)
2013(6317)
2012(5652)
2011(5093)
2010(5292)
2009(5235)
2008(5563)
2007(5106)
2006(4862)
2005(4489)
作者
(15394)
(12723)
(12520)
(11950)
(8174)
(5878)
(5857)
(4914)
(4704)
(4686)
(4463)
(4357)
(4300)
(4035)
(4012)
(3817)
(3753)
(3752)
(3706)
(3706)
(3271)
(3143)
(3108)
(3100)
(2862)
(2822)
(2791)
(2783)
(2634)
(2450)
学科
管理(27254)
(21245)
(20028)
企业(20028)
(15645)
经济(15632)
(9499)
(7778)
财务(7754)
财务管理(7737)
企业财务(7371)
方法(7259)
(5659)
数学(5387)
数学方法(5346)
(4832)
资源(4794)
(4539)
(4480)
(4446)
银行(4444)
人事(4352)
人事管理(4352)
经营(4275)
业经(4124)
(4006)
(3944)
中国(3921)
理论(3908)
决策(3792)
机构
大学(71126)
学院(70632)
管理(32199)
(25650)
理学(24904)
经济(24720)
理学院(24650)
管理学(24383)
管理学院(24209)
中国(22981)
研究(20894)
(16332)
(16219)
(13183)
科学(12773)
中心(12049)
(11476)
财经(11393)
(11019)
(10891)
北京(10532)
(10311)
(10168)
银行(9810)
研究所(9653)
(9528)
(9315)
业大(9182)
农业(8750)
财经大学(8556)
基金
项目(40972)
科学(31467)
研究(30167)
基金(29073)
(25231)
国家(25005)
科学基金(21563)
社会(17767)
社会科(16862)
社会科学(16851)
(15767)
基金项目(15346)
自然(14597)
自然科(14100)
自然科学(14096)
教育(13869)
自然科学基金(13852)
(13141)
编号(13087)
资助(12516)
成果(10979)
(9168)
重点(8839)
课题(8496)
(8130)
项目编号(8017)
(7988)
科研(7777)
(7720)
教育部(7702)
期刊
(33904)
经济(33904)
研究(21065)
中国(19750)
(16146)
管理(15329)
(14335)
金融(14335)
学报(10094)
科学(9667)
(9366)
大学(7240)
教育(7063)
技术(6836)
图书(6701)
学学(6363)
财经(6020)
资源(5705)
会计(5655)
财会(5604)
农业(5332)
(5148)
(5061)
书馆(4988)
图书馆(4988)
业经(4809)
理论(4097)
现代(3950)
通讯(3929)
会通(3895)
共检索到1262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马永强  赖黎  曾建光  
本文以2006—2013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真实盈余管理和应计盈余管理双重视角,考察了盈余管理行为对信贷资源配置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通过盈余管理上调利润越多,获取了更多的信贷资源;国有企业通过应计盈余管理获取信贷资源的现象更明显,非国有企业通过真实盈余管理获取信贷资源的现象更明显。研究表明:一方面,企业通过盈余管理满足银行对自身盈利能力的要求,获取了更多的信贷资源;另一方面,我国银行无法识别贷款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盈余管理加大了银行的信贷风险。本文从贷款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出发,为优化信贷资源配置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弥补了现有文献较为片面的认识。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黄俊  李挺  
本文以2006~2012年申请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盈余管理视角对发审委审核决策进行了考察。研究发现,拟上市公司IPO审核通过率与上市前盈余管理显著负相关,但这一关系仅在公司盈余管理程度较高时成立。进一步的分析显示,当拟上市公司为国有企业或其所在行业获得产业政策支持时,其IPO申请更不会因盈余管理而被否;同时,对于拥有政治关联背景或经营业务复杂的拟上市公司,IPO审核通过率与公司盈余管理的负相关关系变弱。最后,实施程度较高盈余管理并通过发行审核的公司,上市后的股票收益和经营业绩更差,由此表明,拟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降低了资本市场资源配置的效率。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顾海峰  张盈盈  
本文以2010—2020年商业银行为研究样本,构建面板回归模型,实证检验盈余管理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1)盈余管理对银行风险承担具有促进作用。相对于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盈余管理对城农商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力度更大;相对于上市银行,盈余管理对非上市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力度更大。(2)信贷配置在盈余管理与银行风险承担的关系中承担着中介作用,盈余管理通过提高银行信贷配置规模促进银行风险承担,“盈余管理-信贷配置-银行风险承担”的传导渠道有效。(3)审计师变更对盈余管理与银行风险承担关系具有负向调节作用,即审计师变更会减弱盈余管理对银行风险承担的促进作用。(4)银行监管对盈余管理与银行风险承担关系具有负向调节作用,即银行监管力度的提高会减弱盈余管理对银行风险承担的促进作用。本文结果为规范银行盈余管理行为及防控银行业信贷风险提供了理论指导与决策参考。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玉华  
本文以我国2009~2012年沪深主板市场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Logit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了两种盈余管理方式与审计师出具持续经营审计报告的关系。研究发现,两种盈余管理方式在我国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且盈余管理的程度差别很大。审计师会依据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出具持续经营审计报告意见。此外,盈余管理的隐性化程度并不影响审计师对被审计单位的持续经营能力做出判断。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尹明  李春艳  
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具有重要经济后果。已有研究表明,盈余管理行为会显著影响上市公司的融资成本、企业业绩、投资效率和交易成本等。现有研究主要关注盈余管理的两种方式——应计项目盈余管理(AccruAl EArnings MAnAgEMEnt)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rEAl ActivitiEs EArnings MAnAgEMEnt),但鲜有文献考察盈余管理方式的权衡问题。针对不同盈余管理方式的使用范围、操作方式和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源  綦好东  
分析师提供的与公司未来相关的盈余预测信息作为财务信息的竞争信息和补充信息应对提高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这一作用能否实现,同时受到分析师盈余预测准确性和资本市场短期反应两方面的影响。本文以我国2008—2017年分析师的盈余预测数据为样本,通过检验分析师盈余预测相对于利用随机游走模型的盈余预测的准确性以及资本市场对分析师盈余预测信息的短期反应,推断分析师盈余预测对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作用。结果显示,分析师对公司第二年盈余预测的准确性劣于随机游走模型的预测结果,但引起短期资本市场的同向反应;分析师对公司当期盈余预测的准确性优于随机游走模型的预测结果,却又引起短期资本市场的反向反应。这一结果说明分析师提供的盈余预测信息并没有起到提高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作用。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彭爱武  张新民  
盈余持续性是盈余质量的重要特征。较高的盈余持续性预示着企业的盈余质量较高,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企业的经营状况平稳并具有良好的管理水平,有利于企业降低经营风险、提升公司价值。近年来,盈余持续性已经成为资本市场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以我国A股市场2007—2017年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对企业资源配置战略与盈余持续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经营主导型公司的盈余持续性要显著强于投资主导型公司;进一步区分具体的盈余构成后发现,经营主导型公司核心利润的持续性显著强于投资主导型公司,但其投资收益的持续性显著弱于投资主导型公司。上述结论表明,盈余及其构成的持续性均会受到公司资源配置战略的影响。相关研究结论既为公司资源配置战略影响盈余特征提供了经验证据,又对外部利益相关者透过战略本质看清会计信息的内在价值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孙铮  王跃堂  
上市公司披露的会计信息,反映着公司的盈利能力和财务状况,是投资者评价公司经营状况和发展潜力,决定资金投向的主要依据,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会计信息是证券市场进行资源(资本)有效配置的基础。衡量证券市场有效性的重要依据之一是上市公司披露的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蔡春  李明  和辉  
IPO盈余管理问题一直是资本市场研究的热点议题之一,本文考察了IPO企业的盈余管理方式及其对公司业绩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了在一定约束条件下,不同盈余管理方式对发行定价的作用。研究发现,IPO企业不仅实施了应计盈余管理,而且实施了真实盈余管理;IPO企业对盈余管理方式的选择是在发行价最大化原则下权衡的结果,当公司面临的法律保护水平较低、处于管制行业、审计师为非国际"四大"时,选择真实盈余管理更有利于提高股票发行价。此外,本文发现不同盈余管理方式对公司未来业绩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应计盈余管理主要影响公司的短期业绩,而真实盈余管理将会对公司的长期业绩产生较大影响。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玮倩  方军雄  
通过手工搜集2003—2014年我国各省份腐败案件的立案数据,考察了地区腐败对企业日常管理活动的影响,发现地区腐败越严重,该地区企业的盈余管理水平就越高,且相较于应计制盈余管理,腐败严重地区的企业更可能选择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方式,这在业绩较差和业绩不及预期的企业中表现得更为明显。这一结果为研究政府官员腐败如何影响企业日常管理活动提供了证据,厘清了腐败影响盈余管理的方式,也为政府部门监管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培  
本文以2008-2015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内部人交易是如何影响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以及盈余管理对后续业绩的影响。研究表明:内部人交易前会实施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卖股票前可能会进行正向的应计盈余管理和负向的真实盈余管理,买股票前则正好相反。内部人交易前期盈余管理行为也会对后续业绩造成影响,其中真实盈余管理对后续业绩的负面作用更大。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玮倩  方军雄  
通过手工搜集2003—2014年我国各省份腐败案件的立案数据,考察了地区腐败对企业日常管理活动的影响,发现地区腐败越严重,该地区企业的盈余管理水平就越高,且相较于应计制盈余管理,腐败严重地区的企业更可能选择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方式,这在业绩较差和业绩不及预期的企业中表现得更为明显。这一结果为研究政府官员腐败如何影响企业日常管理活动提供了证据,厘清了腐败影响盈余管理的方式,也为政府部门监管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培  
本文以2008-2015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内部人交易是如何影响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以及盈余管理对后续业绩的影响。研究表明:内部人交易前会实施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卖股票前可能会进行正向的应计盈余管理和负向的真实盈余管理,买股票前则正好相反。内部人交易前期盈余管理行为也会对后续业绩造成影响,其中真实盈余管理对后续业绩的负面作用更大。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侯晓红  唐祖薇  柳雅君  
盈余管理是造成会计信息质量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面对可以相互替代使用的真实盈余管理和应计盈余管理两种方式,管理者如何权衡决策以及盈余管理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是投资者和监管部门识别和防范盈余管理行为的核心和关键。本文以2001-2009年微利上市公司为样本,在Hausman设定误差检验结果的基础上构建联立方程,研究盈余管理方式选择的时间次序和盈余管理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管理者在进行盈余管理决策时,真实盈余管理决策和应计盈余管理决策是同时做出的,两类盈余管理程度相互影响;盈余管理成本影响盈余管理方式的选择,当企业处于缺少行业竞争力的地位时,真实盈余管理的空间较小,管理者会采用相对较多的应计盈余...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泽南  马永强  
运用沪深A股上市公司2005~2011年数据,考察了市场化进程对不同产权性质公司高管—员工薪酬差距的影响,并首次检验了高管—员工薪酬差距是否会诱发高管实施应计制或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行为。研究发现,市场化进程与薪酬差距正相关,但国有企业较强的行政干预削弱了市场化进程与薪酬差距的正效应;薪酬差距会诱发高管实施盈余管理,尤其是应计制盈余管理,国有企业的盈余管理实施幅度要弱于非国有企业;市场化进程的强弱也将导致不同产权性质公司薪酬差距诱发高管实施盈余管理的异质性,促使其在应计制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之间进行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