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18)
2023(9657)
2022(8283)
2021(7604)
2020(6673)
2019(15552)
2018(15303)
2017(28476)
2016(15536)
2015(17319)
2014(17105)
2013(16972)
2012(15675)
2011(14249)
2010(14556)
2009(13826)
2008(14137)
2007(13030)
2006(11826)
2005(11158)
作者
(45830)
(38280)
(37859)
(36179)
(24659)
(18087)
(17292)
(14738)
(14609)
(13951)
(13177)
(12848)
(12623)
(12578)
(12334)
(11916)
(11443)
(11249)
(11120)
(11082)
(9544)
(9537)
(9450)
(8914)
(8727)
(8676)
(8650)
(8448)
(7914)
(7539)
学科
管理(61366)
(55530)
经济(55423)
(51011)
(46659)
企业(46659)
(23081)
方法(21494)
(20132)
数学(16767)
数学方法(16491)
中国(15985)
(15376)
财务(15322)
财务管理(15279)
企业财务(14545)
业经(14307)
(13920)
银行(13886)
(13842)
(13501)
(13480)
(13146)
(12192)
金融(12190)
体制(11526)
理论(11280)
(11174)
(10598)
人事(9864)
机构
大学(221539)
学院(215682)
(86145)
经济(84083)
管理(84016)
研究(76734)
理学(69568)
理学院(68703)
管理学(67540)
管理学院(67093)
中国(63035)
(49019)
(48578)
科学(45756)
(40041)
(37050)
(36105)
财经(35658)
研究所(35545)
中心(35073)
(32384)
北京(31354)
业大(31240)
农业(28922)
(28092)
(27876)
(26769)
(26661)
财经大学(26626)
师范(26286)
基金
项目(136244)
科学(107056)
基金(100504)
研究(96966)
(89163)
国家(88455)
科学基金(75304)
社会(61640)
社会科(58295)
社会科学(58279)
基金项目(52366)
(51306)
自然(50182)
自然科(49040)
自然科学(49021)
自然科学基金(48211)
教育(45258)
(44487)
资助(41418)
编号(37724)
成果(32710)
重点(31249)
(30894)
(29668)
(28377)
(27426)
课题(27215)
创新(26636)
教育部(26589)
科研(26497)
期刊
(105167)
经济(105167)
研究(69478)
中国(54787)
(42856)
管理(38881)
学报(37365)
科学(33990)
(33212)
大学(28948)
学学(26899)
(25859)
金融(25859)
教育(25001)
农业(21250)
财经(18884)
技术(18603)
(16247)
经济研究(15761)
业经(14506)
(13420)
问题(12624)
会计(12465)
财会(11612)
(11351)
图书(10817)
(10608)
现代(10357)
技术经济(10026)
国际(9988)
共检索到3586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朱琪  
现代高管薪酬激励和盈余管理间作用机制研究以最优薪酬契约理论为核心,以管理层权力理论和机会主义盈余管理理论为支柱,结合公司治理、公司财务、企业理论、产业经济学、微观金融学和计量经济学的最新成果,不断拓展边界并且推进研究深度。本文基于制度和契约机制视角对两者相互作用动因、机理和经济后果进行了分析和评述。经验研究大多基于企业利益与管理者利益相一致的前提下来进行探讨,而聚焦于管理者出于自利动机而实施盈余管理的研究却不多。尽管文献都集中于盈余管理的报酬契约动因,但是在新的制度背景下对于高管人员的业绩报酬安排是如何诱发盈余管理行为产生,出于薪酬动因的盈余管理是否会对高管业绩薪酬产生具体作用的经验证据还比较...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靳毓  
高管薪酬契约与盈余管理是公司治理与财务会计研究的一个经典话题,但随着宏观经济与管制环境的变化,高管薪酬契约与盈余管理的研究面临新的研究议题与机会。本文从研究视角的演进、高管薪酬契约内容的拓展及盈余管理方式的选择等三个维度,梳理与评述了国内外高管薪酬契约与盈余管理研究的现状与发展,并对高管薪酬契约与盈余管理的未来研究作了展望。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宗彦  覃予  
文章考察了2008年前后宏观经济剧烈波动的环境下,我国企业为实现预期高管薪酬而实施的盈余管理策略变化情况。基于2003-2014年499家A股公司平衡面板数据的研究结果表明,在金融危机前,企业应计盈余管理显著提升了高管薪酬,而真实盈余管理则明显抑制了高管薪酬增长。在金融危机后,企业应计盈余管理对高管薪酬的提升作用减弱,真实盈余管理对高管薪酬的阻滞作用也减弱。其中,私营企业高管薪酬对两种盈余管理敏感性的减弱程度最大,地方国企次之,中央国企最小。进一步研究发现,私营企业在金融危机后即转变了盈余管理策略,而国有企业则在国家经济刺激政策完全退出后才出现这一变化。文章结果表明,宏观经济不景气降低了企业高...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马惠娴  佟爱琴  
本文以我国卖空管制逐步放松为背景,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基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和薪酬粘性,考察卖空机制对高管薪酬契约有效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卖空机制能够显著提高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特别当业绩下滑时,卖空机制对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的积极作用加强,从而有效缓解薪酬粘性,其作用机理主要是通过股东监督及薪酬股价敏感性发挥卖空机制的治理效应。在产品市场竞争程度较低、市场化水平较低的外部治理环境,以及管理层权力较弱的内部治理环境下,卖空机制的治理作用更为明显。本文基于高管薪酬契约视角拓宽了卖空机制治理效应的研究,打开了卖空机制治理高管代理行为的"黑匣子",对我国融资融券制度的实施效果进行了微观解读。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傅颀  邓川  
以2008-2011年度我国沪深两市的A股上市公司为对象,从管理层权力视角考察薪酬激励与盈余管理问题的内在联系。研究发现:在全流通时代公司完全有可能诱使管理层为满足激励函数而操纵会计盈余,以实现股票期权收益;在薪酬业绩挂钩的激励机制下,管理层权力大的公司其盈余管理行为更加明显,说明管理层权力的大小确实能够影响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同时,从公司和监管层的角度分别提出建立更为合理的与业绩挂钩的长效薪酬管理体系和进一步完善强制性高管薪酬披露制度等相关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复生  丁亚楠  
本文从高管控制权角度出发,以深圳证券交易所2013-2014年间主板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高管控制权、薪酬与真实盈余管理的相关性。研究表明:高管薪酬与真实盈余管理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高管薪酬对不同类型的真实盈余管理活动影响不同;高管控制权越大,高管薪酬水平越高,从而降低了真实盈余管理的程度。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复生  丁亚楠  
本文从高管控制权角度出发,以深圳证券交易所2013-2014年间主板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高管控制权、薪酬与真实盈余管理的相关性。研究表明:高管薪酬与真实盈余管理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高管薪酬对不同类型的真实盈余管理活动影响不同;高管控制权越大,高管薪酬水平越高,从而降低了真实盈余管理的程度。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玉霞  
本文基于2010-2013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财务数据,从公平理论解释了高管内外部薪酬差距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及内部控制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高管内部薪酬差距与盈余管理显著正相关;高管外部薪酬差距与盈余管理显著正相关;内部控制对高管内部薪酬差距与盈余管理、高管外部薪酬差距与盈余管理的关系发挥负向调节。基于内部控制质量分组回归结果表明,内部控制质量高的组,该调节作用显著高于内部控制质量低的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玉霞  
本文基于2010-2013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财务数据,从公平理论解释了高管内外部薪酬差距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及内部控制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高管内部薪酬差距与盈余管理显著正相关;高管外部薪酬差距与盈余管理显著正相关;内部控制对高管内部薪酬差距与盈余管理、高管外部薪酬差距与盈余管理的关系发挥负向调节。基于内部控制质量分组回归结果表明,内部控制质量高的组,该调节作用显著高于内部控制质量低的组。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缪毅  胡奕明  
以2005至2012年间曾经被出示过非标意见的251家公司为样本,本文从不同的角度对审计意见的决策有用性进行了研究,实证检验了审计意见对经理薪酬契约的影响。我们发现,就整体来说,审计意见越好,经理的薪酬业绩敏感度越高,不过审计意见的这种影响作用仅在内部监督机制较弱同时具有较高审计需求的国有企业中存在,而在民营企业中则并不明显。进一步的研究还显示,在法制环境相对完善的地区,审计意见对经理薪酬业绩敏感度产生了显著影响,而在法制环境相对落后的地区则并不存在这种关系,究其原因,可能是良好的法制环境有利于保持审计服务的独立性,因此审计意见对薪酬契约的影响也更明显。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罗宏  曾永良  宛玲羽  
本文研究攀比的心理特征对高管薪酬契约的影响。研究发现,如果高管薪酬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高管薪酬中位数越多,高管进行薪酬攀比的动机越大,其在未来通过盈余管理操纵薪酬的程度增加,并且相比于应计盈余管理,高管更可能通过真实盈余管理操纵薪酬,而这种效应在公司高管团队内部薪酬差距较大时得以缓解。进一步看,当公司属于竞争性行业或所处行业景气度较低时,薪酬攀比加剧了高管的薪酬操纵行为,即行业特征会对薪酬攀比与薪酬操纵之间的关系产生调节效应。研究还发现,薪酬攀比对企业未来价值创造的确具有负面效应。上述证据表明,攀比心理是高管实施薪酬操纵的重要诱因,意味着研究高管薪酬激励时,应关注高管对待薪酬的主观心理感受和心理...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四海  江新峰  刘星河  
本文基于中国制度背景,以沪深交易所上市的民营企业为样本,研究高管的跨体制社会资本对其薪酬契约的影响。研究发现,具有跨体制社会资本的高管以及具有的跨体制社会资本在管理团队中越稀缺,其薪酬的绝对水平与相对水平更高。研究同时发现,高管跨体制社会资本的稀缺性与层级性存在替代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由于组织对跨体制社会资本高管的经营业绩有相对乐观的确定性预期,因此,在薪酬契约中支付了较高的确定性薪酬,而当企业业绩上升时,高管的薪酬并不显著地随着真实业绩的上升而上升,即跨体制社会资本降低了业绩上升时高管的薪酬业绩敏感性。不过,研究发现,这种现象存在于一定的业绩范围内,民营企业高管并没有因此存在薪酬的天花板效应。研究结果也确实发现,具有跨体制社会资本的高管取得了更好的企业业绩。本文研究结论在一定层面上反映了民营企业薪酬的市场化效率,通过薪酬机制与结构的调整实现与高管人力资本的耦合,可以更好地促进组织战略目标的实现。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罗正英  詹乾隆  段姝  
利用厦门大学内控课题组构建的企业内部控制指数,本文实证考察了内部控制质量对企业高管薪酬契约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企业内部控制质量越好,企业高管的薪酬-业绩敏感性越高,企业高管的薪酬粘性越低。进一步的分析发现,内部控制质量对企业高管薪酬契约的影响在国有控股的公司以及产品竞争比较激烈的行业表现得更为显著。此外,内部控制质量对公司高管薪酬的影响主要体现为内部环境、控制活动以及信息与沟通等三个方面。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企业的内部控制质量对公司的高管薪酬的契约有重要的影响,但这种影响会受到制度环境包括公司的产权性质和所处的行业因素的制约。因此,要提高企业高管薪酬契约的有效性,必须改善企业的内部控制质量,同时需要完善相关的制度环境。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慧龙  
本文研究了金字塔结构企业集团中最终控制人的控制链长度对高管薪酬契约的影响。研究发现:控制链较长,高管薪酬水平较高、薪酬业绩敏感性较低。进一步研究表明,薪酬较高能缓解控制链较长对公司业绩的负面影响;促进关联交易和增加信息扭曲给公司带来的风险是控制链长度降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的重要渠道;没有证据表明控制链长度会通过降低盈余质量而降低高管薪酬敏感性;控制链长度与薪酬业绩敏感性的负向关系在高管持有股份的公司和国有控股公司中较弱;控制链长度与高管薪酬水平的正向关系在国有控股公司中较强。综合来看,相比寻租观,有效契约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四海  江新峰  刘星河  
本文基于中国制度背景,以沪深交易所上市的民营企业为样本,研究高管的跨体制社会资本对其薪酬契约的影响。研究发现,具有跨体制社会资本的高管以及具有的跨体制社会资本在管理团队中越稀缺,其薪酬的绝对水平与相对水平更高。研究同时发现,高管跨体制社会资本的稀缺性与层级性存在替代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由于组织对跨体制社会资本高管的经营业绩有相对乐观的确定性预期,因此,在薪酬契约中支付了较高的确定性薪酬,而当企业业绩上升时,高管的薪酬并不显著地随着真实业绩的上升而上升,即跨体制社会资本降低了业绩上升时高管的薪酬业绩敏感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