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747)
- 2023(2678)
- 2022(2316)
- 2021(2179)
- 2020(1888)
- 2019(4564)
- 2018(4505)
- 2017(8177)
- 2016(4709)
- 2015(5341)
- 2014(5239)
- 2013(5281)
- 2012(4526)
- 2011(3883)
- 2010(3999)
- 2009(3906)
- 2008(4236)
- 2007(4077)
- 2006(3731)
- 2005(3448)
- 学科
- 管理(26984)
- 业(20897)
- 企(20196)
- 企业(20196)
- 济(15801)
- 经济(15786)
- 财(10074)
- 方法(9352)
- 务(8141)
- 财务(8119)
- 财务管理(8102)
- 数学(7735)
- 企业财务(7705)
- 数学方法(7689)
- 制(5061)
- 划(4741)
- 经营(4087)
- 银(4084)
- 银行(4082)
- 策(4057)
- 业经(4005)
- 人事(3747)
- 人事管理(3747)
- 行(3620)
- 决策(3570)
- 计划(3481)
- 理论(3368)
- 农(3165)
- 和(3130)
- 中国(3120)
- 机构
- 大学(60569)
- 学院(60116)
- 管理(30710)
- 理学(24127)
- 理学院(23938)
- 管理学(23797)
- 济(23791)
- 管理学院(23650)
- 经济(23057)
- 中国(15891)
- 研究(15011)
- 财(14649)
- 京(13042)
- 江(10372)
- 财经(10246)
- 经(9283)
- 中心(8562)
- 州(8480)
- 公司(8395)
- 北京(8255)
- 科学(8173)
- 财经大学(7670)
- 商学(7612)
- 商学院(7539)
- 业大(7266)
- 经济管理(7186)
- 所(7079)
- 农(6996)
- 省(6814)
- 经济学(6125)
- 基金
- 项目(34793)
- 科学(27636)
- 研究(25606)
- 基金(25509)
- 家(21297)
- 国家(21129)
- 科学基金(19404)
- 社会(15984)
- 社会科(15254)
- 社会科学(15249)
- 省(13755)
- 基金项目(13636)
- 自然(13162)
- 自然科(12884)
- 自然科学(12884)
- 自然科学基金(12694)
- 教育(11970)
- 划(11036)
- 资助(10848)
- 编号(10304)
- 成果(7905)
- 部(7700)
- 重点(7227)
- 创(7142)
- 课题(6934)
- 人文(6932)
- 科研(6840)
- 教育部(6764)
- 创新(6737)
- 大学(6697)
共检索到1025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高荣婧 曾振 张俊瑞 李彬
以2001~200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应计项目盈余管理方式和实际活动盈余管理方式对应计项目定价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投资者并没有识别出管理层的盈余管理行为,因而部分导致了应计异象的出现。进一步研究发现,应计项目盈余管理和实际活动盈余管理都加剧了应计项目错误定价的程度,而且实际活动盈余管理还显著加重了现金流项目的错误定价程度。上述研究结论为揭示应计异象产生原因和盈余管理的经济后果提供了有益的思考和启示。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李彬
传统的盈余管理研究是以应计项目盈余管理为主导的,忽视了实际活动盈余管理的内容。本文基于应计项目盈余管理与实际活动盈余管理的双维视角,对2000—2011年间国内外盈余管理研究的文章进行了梳理和回顾,发现盈余管理研究存在着研究内容、范式和视角的"单一性"特征,在对上述特征评述的基础上,以期为我国盈余管理研究内容的丰富和研究方向的拓展提供一些启示和展望。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文召
新股发行价格高估公司基本价值的同时,还伴随着公司上市后异常高的首日收益率。这一现象的逻辑起点就是新股高折价发行,即首日收益率偏高。在定价被压低的情况下,发行主体通过盈余管理来寻求发行的高估值动机十分明显。本文通过对股票市场首日收益率、盈余管理分析以及基于公司质量主成分分析方法建模分析发行定价效率,对上述现象予以了阐释。并认为我国股票市场的IPO定价应继续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
关键词:
首日收益率 盈余管理 公司质量 定价效率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文召
新股发行价格高估公司基本价值的同时,还伴随着公司上市后异常高的首日收益率。这一现象的逻辑起点就是新股高折价发行,即首日收益率偏高。在定价被压低的情况下,发行主体通过盈余管理来寻求发行的高估值动机十分明显。本文通过对股票市场首日收益率、盈余管理分析以及基于公司质量主成分分析方法建模分析发行定价效率,对上述现象予以了阐释。并认为我国股票市场的IPO定价应继续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
关键词:
首日收益率 盈余管理 公司质量 定价效率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史春玲 王茁
本文以2010—2015年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分析了产权性质对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以期厘清两种盈余管理方式之间的关系,帮助我们审视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研究发现,产权性质与应计盈余管理负相关,而与真实盈余管理正相关,这说明国有企业更偏好于真实盈余管理,同时随着国有股比例的增加,真实盈余管理和应计盈余管理之间表现出替代效应。
关键词:
应计盈余管理 真实盈余管理 产权性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敏
本文以沪深两市上市公司2003年至2012年的数据为样本,检验了收益平滑行为以及真实盈余管理和应计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间的关系是连续和相互替代的,管理者可以充分利用两者进行收益平滑。
关键词:
真实盈余管理 应计盈余管理 收益平滑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增福 董志强 连玉君
本文建立了1个基于避税动因的盈余管理方式选择的模型,并结合实证会计3大假说提出了经验研究假设,以2007年所得税改革为背景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方式的选择问题。结果显示:预期税率上升使公司更倾向于实施真实活动操控的盈余管理,预期税率下降会使公司更倾向于实施应计项目操控的盈余管理;国有控股、公司规模、债务对应计项目操控程度有显著负效应,对真实活动的盈余管理程度有显著正效应;管理层薪酬对负向的应计项目操控有负效应,对正向的应计项目操控和真实活动操控均具有显著的正效应。上述研究丰富了避税动因盈余管理的研究文献,从真实活动操控视角发展了实证会计的3大假说,也对审视我国上市公司的审计和监管具有一定的...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作华 金贞姬
盈余管理是管理者掩饰公司真实经济业绩的主要手段,投资者在进行系统风险评估时需要识别出公司的盈余管理,并确定是否会受其影响。以2009~2012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的实证研究显示,应计项目盈余管理与系统风险之间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且二者的正相关关系在控制了应计项目盈余管理可能的内生性问题后依然显著,说明管理层操控盈余的程度越高,对投资者风险评价的影响就越大,公司的系统风险也越大。
关键词:
盈余管理 系统风险 操控性应计利润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林永坚 王志强 李茂良
本文将应计项目操控和真实活动操控纳入分析框架,研究上市公司发生总经理变更后的盈余管理行为。理论分析表明,新任总经理在上任当年利用应计项目负向盈余管理可"一举多得",利用真实活动进行盈余管理却可能会"损公不利己";而在后续年度利用真实活动正向盈余管理虽会"损公"却可"利己"。以沪深A股上市公司2005-2010年数据为样本进行的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在总经理变更当年,上市公司存在利用应计项目调减利润的盈余管理行为,但不存在利用真实活动的盈余管理行为。在新任总经理上任后第一、二个完整会计年度,上市公司存在利用应计项目和真实活动调增利润的盈余管理行为。总经理变更当年,如果董事长也发生变更,则上市公司在变...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权小锋 吴世农
基于应计误定价视角,以投资者认知特征分析为切入点,本文检验了投资者注意力、应计误定价及盈余操纵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投资者注意力具有认知效应,投资者注意力的提高能够显著提高其对盈余构成信息的认知效率,并降低市场中投资者对应计信息的定价高估;(2)投资者注意力具有治理效应,即投资者对股票的充分注意能够显著降低管理层主观的盈余操纵行为。综合而言,投资者注意力具有"认知效应"和"治理效应",投资者注意力调节了投资者的认知效率并提升了对会计盈余构成信息的定价效率,进一步影响了管理层主观的盈余操纵行为。深化投资者注意力的研究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高媛媛
文章构建审计质量综合指数,以2009—2013年A股上市公司的5 215个样本为研究对象,对审计质量与真实盈余管理和应计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做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高质量审计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抑制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具体而言,事务所的行业专长与审计意见对抑制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发挥了比较显著的作用。
关键词:
真实盈余管理 应计盈余管理 审计质量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李翔 张丽
本文利用面板平滑转换回归模型(PSTR model)检验中国市场中应计盈余管理对真实盈余管理的修正作用。根据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的方向,修正关系可细分为补充式和纠正式关系。本文旨在验证应计盈余管理对真实盈余管理的补充和纠正功能是否强度一致,以及这种强度是否随着真实盈余管理水平的变化而变化。检验结果显示这两种关系均呈非线性且补充式关系要略强于纠正式关系。在补充式关系中,较低水平的非预期真实盈余管理会获得更有效率的应计盈余管理的弥补;在纠正式关系中,过度负向的非预期真实盈余管理会获得更有效率的应计盈余管理的校正。
关键词:
应计盈余管理 真实盈余管理 修正 非线性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贾巧玉 周嘉南
随着国际资本流动日趋自由化,越来越多的企业实行交叉上市,对交叉上市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捆绑假说是解释企业交叉上市动因的重要理论,该假说认为企业在外部监管较为严格的地区交叉上市,可以约束控股股东和管理层谋取私有收益,抑制公司盈余管理,从而提高公司盈余质量。然而,国内外学者以不同数据和方法对捆绑假说加以研究,并未得到一致结论。部分研究表明,交叉上市企业盈余管理水平低于非交叉上市企业,支持捆绑假说,而其他研究认为交叉上市企业盈余质量并未显著高于非交叉上市企业。而且,已有研究大多仅考虑应计盈余管理,忽略了真实盈余管理。真实盈余管理由于其隐蔽性强、会计弹性大等特点而被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交叉上市企业在面...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周晓苏 陈沉
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使股东和高管利益不一致,信息不对称增加了管理层盈余管理的动机和能力,随着外部监管环境的改变,盈余管理不同方式的成本收益发生改变,使两种盈余管理的权衡可能发生改变。选取2008年至2014年中国沪、深A股数据,基于修正的Jones模型和RoychowdhuRy模型计量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采用dickinson模型净现金流量符号组合的生命周期计量方法,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动态视角,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实证检验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成长期企业的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程度均显著低于成熟期企业,衰退期企业的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显著高于成...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鹿坪 冷军
笔者基于行为财务视角,研究了投资者情绪对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并考察了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之间的权衡。结果表明,投资者情绪对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具有显著影响,而且管理者会策略性地权衡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的使用。在投资者情绪高涨期,公司管理者利用应计盈余管理调增盈余,但随着投资者情绪高涨期的不断延长,管理者利用会计应计调增盈余的行为减弱,而利用真实盈余管理调增盈余的行为增强。在投资者情绪低迷期,初期,管理者不会利用盈余管理向上操纵盈余,但随着投资者情绪低迷期的不断延长,管理者同时运用应计盈余管理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