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357)
2023(14953)
2022(13116)
2021(12355)
2020(10475)
2019(24441)
2018(24087)
2017(46417)
2016(25119)
2015(28382)
2014(28099)
2013(27568)
2012(24706)
2011(21957)
2010(21512)
2009(19849)
2008(19369)
2007(16783)
2006(14523)
2005(12399)
作者
(69372)
(57656)
(56932)
(54403)
(36752)
(27447)
(26184)
(22850)
(21878)
(20402)
(19612)
(19119)
(17981)
(17942)
(17686)
(17479)
(17368)
(17182)
(16467)
(16371)
(14163)
(13921)
(13890)
(13160)
(12842)
(12727)
(12663)
(12645)
(11449)
(11330)
学科
(95373)
经济(95269)
管理(84202)
(78143)
(69114)
企业(69114)
方法(49415)
数学(42484)
数学方法(41936)
(31027)
(23766)
中国(22950)
(22582)
财务(22500)
财务管理(22456)
业经(22048)
企业财务(21402)
(19898)
(17893)
理论(17627)
地方(17318)
(16311)
贸易(16303)
(16277)
农业(16100)
(15783)
技术(15453)
(15308)
环境(14498)
(14015)
机构
大学(346218)
学院(344244)
管理(144847)
(132856)
经济(129843)
理学(125600)
理学院(124264)
管理学(122108)
管理学院(121458)
研究(104861)
中国(79722)
(72313)
科学(65467)
(63424)
财经(51119)
(50587)
业大(50516)
(50239)
中心(49216)
(48780)
(46700)
研究所(46184)
北京(44918)
(44343)
师范(43951)
(40043)
农业(39243)
经济学(39187)
(38748)
财经大学(38563)
基金
项目(241085)
科学(190506)
基金(176276)
研究(176211)
(152655)
国家(151375)
科学基金(132025)
社会(110830)
社会科(104973)
社会科学(104943)
基金项目(94480)
(93697)
自然(87435)
自然科(85436)
自然科学(85417)
自然科学基金(83875)
教育(82113)
(78731)
资助(72374)
编号(72202)
成果(57115)
(53548)
重点(53274)
(50325)
(49478)
课题(48379)
创新(46810)
科研(46531)
教育部(46513)
人文(45642)
期刊
(140244)
经济(140244)
研究(96224)
中国(60833)
管理(55027)
学报(52624)
(52440)
科学(48851)
(43682)
大学(40794)
学学(38350)
教育(37157)
技术(30863)
农业(30389)
(27028)
金融(27028)
财经(24885)
业经(23605)
经济研究(21808)
(21155)
图书(18338)
问题(17717)
(17436)
财会(16831)
理论(16693)
技术经济(16547)
科技(16165)
(16158)
现代(15574)
商业(15494)
共检索到4887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董淑兰  左丹  
在公司发展的不同阶段,由于信息不对称等因素的存在,公司管理者往往会采用盈余管理的方式达到所期望的目的。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公司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其盈余管理程度与公司价值的关系,揭示生命周期、盈余管理、公司价值之间的规律性特征。研究中选取2012年244家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使用Dickinson现金流法划分公司生命周期,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论表明,上市公司在成长期和成熟期的盈余管理程度与公司价值显著正相关,在衰退期的盈余管理程度与公司价值无显著相关关系。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周晓苏  陈沉  
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使股东和高管利益不一致,信息不对称增加了管理层盈余管理的动机和能力,随着外部监管环境的改变,盈余管理不同方式的成本收益发生改变,使两种盈余管理的权衡可能发生改变。选取2008年至2014年中国沪、深A股数据,基于修正的Jones模型和RoychowdhuRy模型计量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采用dickinson模型净现金流量符号组合的生命周期计量方法,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动态视角,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实证检验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成长期企业的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程度均显著低于成熟期企业,衰退期企业的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显著高于成...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汀汀  李赫美  
笔者以2007—2016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基于委托代理理论、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动态研究生命周期与盈余管理的关系,并进一步从公司治理层面研究企业生命周期对盈余管理影响因素的调节作用。从企业生命周期视角来看,企业在衰退期进行应计盈余管理的程度最高、成长期次之、成熟期最低。对应计盈余管理做进一步分析,企业在成长期进行负向盈余管理的程度最小,进行正向盈余管理的程度最大。另外,企业在成长期进行真实盈余管理的程度最高。从公司治理角度分析,管理层激励一方面强化了应计盈余管理,另一方面抑制了真实盈余管理,相较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杨彩虹  
文章选取2009—2016年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将企业按照生命周期划分为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三个阶段,通过描述性统计手段分析样本。进一步采用相关性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及稳健性检验等方法,分析不同企业生命周期中盈余管理与公司绩效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第一,企业整体应计盈余管理与未来财务绩效负相关,与市场绩效负相关;真实盈余管理与企业未来财务绩效和市场绩效都是负相关。第二,处于成长期的企业应计盈余管理与未来财务绩效负相关,与市场绩效负相关;真实盈余管理与企业未来财务绩效和市场绩效都是负相关。第三,处于成熟期的企业应计盈余管理与未来财务绩效正相关,与市场绩效不相关;真实盈余管理与企业未来财务绩效和市场绩效都是负相关。第四,处于衰退期的企业应计盈余管理与未来财务绩效和市场绩效不相关;真实盈余管理与企业未来财务绩效和市场绩效都是负相关。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云  李延喜  宋金波  马壮  
本文基于债务契约理论研究不同企业生命周期下企业盈余管理及方式问题,运用现金流量法把中国上市公司划分为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企业,并选取2001-2012年的数据为样本,研究企业生命周期、资本结构对盈余管理及方式的影响。研究发现:相比于成熟期,成长期和衰退期企业负债结构更高;负债水平显著正向影响企业盈余管理,随着生命周期的延伸,负债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程度增强;生命周期直接影响企业盈余管理,相对成熟期,成长期和衰退期都正向影响应计与真实盈余;生命周期对债务水平与盈余管理的关系产生调节作用,相对于成熟期,随着负债的增加成长期企业倾向减少应计盈余,但衰退期企业会增加更为隐蔽,成本更高的真实盈余管理方式。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罗珊梅  
以我国沪深两市A股数据,检验了企业处于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管理层权力对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企业生命周期会影响管理层权力对盈余管理方式的选择。管理层权力较高的上市公司在做出盈余管理策略时,会选择在企业成长期进行应计盈余管理,而选择在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进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进一步研究发现:权力高管在实施应计盈余管理后提高了股票交易活跃度,而在实施真实盈余管理活动后降低了股票交易活跃度。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罗珊梅  
以我国沪深两市A股数据,检验了企业处于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管理层权力对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企业生命周期会影响管理层权力对盈余管理方式的选择。管理层权力较高的上市公司在做出盈余管理策略时,会选择在企业成长期进行应计盈余管理,而选择在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进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进一步研究发现:权力高管在实施应计盈余管理后提高了股票交易活跃度,而在实施真实盈余管理活动后降低了股票交易活跃度。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戴书松  李婵婵  
本文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管理层人员的心理出发,探讨薪酬攀比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此外,将微观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引入进来,探讨企业生命周期是否会对管理层人员薪酬攀比与盈余管理的关系产生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管理层人员薪酬与同行业可比公司人员薪酬中位数相差越大,攀比心理越强,进行的盈余管理程度就越大且企业的生命周期会影响二者之间的关系。相比于成熟期,成长期和衰退期企业的管理层薪酬攀比心理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程度更大。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侯晓红  马可  
本文采用2010-2014年沪深两市8105家上市公司数据,分析了企业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程度,以及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为满足"盈余阈值"而进行的盈余管理方式选择差异。研究表明:企业在衰退期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程度均是最大,而在成长期上述两种盈余管理程度均为最小;但是,为了满足"盈余阈值",企业在衰退期仅会选择应计盈余管理方式,而在成熟期会同时选择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两种方式。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侯晓红  马可  
本文采用2010-2014年沪深两市8105家上市公司数据,分析了企业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程度,以及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为满足"盈余阈值"而进行的盈余管理方式选择差异。研究表明:企业在衰退期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程度均是最大,而在成长期上述两种盈余管理程度均为最小;但是,为了满足"盈余阈值",企业在衰退期仅会选择应计盈余管理方式,而在成熟期会同时选择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两种方式。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许振山  张红  张春晖  
盈余管理是企业在不违反会计准则的前提下对财务报表进行美化,并向外界传递正向经营信号的重要手段。认识和了解旅游上市公司中的盈余管理,对抑制企业的过度盈余管理行为,帮助利益相关者做出理性决策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选取2010—2017年中国沪、深A股的旅游上市公司,首先,运用修正后的Jones模型和Roychowdhury模型计算各旅游上市公司的应计盈余和真实盈余;其次,运用面板数据回归模型考察旅游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最后,加入企业生命周期,实证分析了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旅游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对企业绩效的作用。研究结论表明:(1)真实盈余管理在旅游上市公司中占比较大,景区类旅游上市公司的真实盈余管理程度最高。旅游上市公司真实盈余管理程度在成熟期内最大,衰退期次之,成长期最弱。(2)旅游上市公司实施的应计盈余管理与绩效呈正相关,真实盈余管理与绩效之间为负相关关系。整体上,旅游上市公司实施盈余管理出于机会主义动机。(3)成长期和衰退期的旅游上市公司应计盈余管理对企业绩效的正向影响显著高于成熟期的旅游上市公司。(4)成长期的旅游上市公司真实盈余管理对企业绩效的负向影响显著低于成熟期的旅游上市公司。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丽娟  朱霞  
本文从企业生命周期视角出发,选取2010~2014年提出股权激励计划的A股上市公司,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股权激励对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处于成长期的公司,股权激励与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显著正相关,表现出机会主义效应;处于成熟期的公司,股权激励与应计盈余管理显著正相关,表现出机会主义效应,与真实盈余管理显著负相关,表现出利益趋同效应。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徐雪霞  王珍义  郭丹丹  
在划分企业生命周期基础上,选取沪、深两市2008~2010年年报披露实施高管人员股权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的关系。研究发现:企业生命周期在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的关系中存在显著的调节作用;成长期,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程度显著正相关;成熟期,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程度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因此,企业在股权激励方式的选择上,应根据其所处生命周期的不同,采取差异化的策略;同时,政府部门应通过外部监管引导和约束高管行为等途径,避免高管人员尤其是实施股权激励企业的高管人员在经营过程中采取投机行为。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徐宗宇  金舒婷  
股权质押是大股东利用上市公司平台获取外部融资的重要渠道。大股东为维持质押股票价值,避免遭受平仓、丧失对上市公司控制权的风险,有动机采取盈余管理的做法。本文以2009-201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大股东股权质押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比较分析上市公司处于生命周期不同阶段时股权质押与盈余管理两者关系的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大股东股权质押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大股东在股权质押后会采用较为隐蔽的真实盈余管理方式以提高上市公司的会计盈余水平;第二,大股东股权质押与上市公司真实盈余管理的关系受到上市公司生命周期的影响,相比于成熟期上市公司,成长期和衰退期上市公司股权质押与真实盈余管理的正相关关系更明显。为遏止大股东出于自身利益而采取掏空上市公司、侵占质权人和中小股东利益的做法,促进资本市场健康有序发展,提出以下对策建议:第一,规范股权质押行为,完善上市公司大股东股权质押信息披露机制;第二,完善企业会计制度,加强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审计与监管;第三,优化股权结构,防止"一股独大";第四,关注企业生命周期的影响,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上市公司的股权质押融资实施差异化监管。
[期刊] 预测  [作者] 张俊瑞  李彬  
企业生命周期对企业契约的影响,通过契约磨擦的作用,最终会反映在盈余管理上。我们以2001~2005年沪深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检验了企业生命周期与盈余管理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不同的企业生命周期阶段,其盈余管理的特点各有差异,在不区分盈余管理的方向时,成熟期的盈余管理程度最低;在正向盈余管理情况下,成熟期的盈余管理程度也最低;在负向盈余管理情况下,成长期盈余管理程度最高。研究结论意味着,在一定程度上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可以整合以往针对盈余管理动机的不同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