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34)
2023(1855)
2022(1569)
2021(1646)
2020(1487)
2019(3628)
2018(3495)
2017(6137)
2016(3674)
2015(4357)
2014(4638)
2013(4808)
2012(4026)
2011(3304)
2010(3556)
2009(3543)
2008(4431)
2007(3995)
2006(3632)
2005(3410)
作者
(9948)
(8105)
(7973)
(7727)
(5325)
(3831)
(3649)
(3167)
(3166)
(3009)
(2848)
(2715)
(2710)
(2583)
(2556)
(2473)
(2436)
(2371)
(2342)
(2276)
(2204)
(2163)
(2110)
(1938)
(1925)
(1796)
(1748)
(1726)
(1671)
(1638)
学科
管理(25332)
(19603)
企业(19603)
(19525)
(11779)
(10568)
财务(10549)
财务管理(10525)
企业财务(9792)
(7595)
经济(7585)
会计(4209)
方法(4179)
(4174)
经营(3609)
(3543)
(3504)
(3462)
银行(3462)
人事(3425)
人事管理(3425)
决策(3230)
计划(3129)
理论(3104)
业经(2814)
(2769)
(2732)
(2684)
制度(2683)
数学(2488)
机构
学院(47891)
大学(46149)
管理(22699)
理学(17022)
理学院(16862)
管理学(16768)
管理学院(16636)
(15501)
(14551)
经济(13897)
中国(13135)
会计(10386)
(10339)
研究(10045)
(9781)
财经(9671)
(8471)
公司(7801)
(7735)
财经大学(6813)
北京(6635)
商学(6470)
(6457)
商学院(6413)
中心(6252)
会计学(5823)
(5696)
科学(5690)
会计学院(5407)
学会(5391)
基金
项目(21601)
研究(16934)
科学(16087)
基金(14541)
(11745)
国家(11602)
科学基金(10582)
社会(8957)
(8734)
社会科(8463)
社会科学(8459)
教育(8164)
基金项目(7901)
编号(7899)
自然(7391)
成果(7251)
自然科(7195)
自然科学(7195)
自然科学基金(7082)
(6782)
资助(6452)
项目编号(5517)
(5428)
课题(5314)
(4706)
(4702)
阶段(4695)
(4681)
管理(4624)
重点(4497)
期刊
(22231)
经济(22231)
(20615)
研究(14813)
中国(14613)
会计(12891)
管理(11821)
财会(9617)
通讯(6819)
会通(6800)
(6375)
金融(6375)
财经(5217)
(5054)
技术(4894)
学报(4888)
(4865)
科学(4801)
(4379)
教育(4295)
(4064)
大学(4008)
之友(3725)
与会(3686)
财务(3686)
学学(3618)
(3279)
月刊(3256)
(3232)
(3066)
共检索到909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董晓平  齐殿伟  
一、什么是盈余管理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西方财务会计理论界致力于盈余管理的研究,盈余管理问题成为当代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实证会计研究的重点之一。在我国,盈余管理是随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上市后而出现的新问题。盈余管理不同于会计造假。会计造假是一种企业管理当局蓄意欺诈行为,而盈余管理则是一种合法行为。是指企业有选择会计政策和变更会计估计的自由时,选择其自身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周一虹  
盈余管理是当代实证会计研究的重点之一。盈余管理不同于会计造假。盈余管理的产生主要是基于企业契约成本最小化、节税、政治成本、规避经营风险等因素。适度的盈余管理说明企业有关利益主体采用合法手段来追求自身利益的实现,而会计造假则是蓄意违法违规,是会计的劣行。应当在理论上厘清盈余管理与会计造假的界限,实践中探索对企业盈余管理和会计造假的管理制约制度。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吴联生  
盈余管理是目前会计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首先对已有盈余管理研究进行评述,在此基础上,认为已有研究仅仅局限于已有会计规则的框架下来研究会计规则执行过程中的盈余管理,而会计规则的执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会计规则的制定。本文认为,会计规则的制定与执行是两个相互影响的环节,会计域秩序是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评价标准;盈余管理研究的目的之一是为会计规则的制定提供依据,它除了关注会计规则的执行行为以外,还应将会计规则的制定作为一个重要的变量,即研究在采用不同原则、方式和程序所制定而成的会计规则下的不同盈余管理行为。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赵卫锋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盈余管理已经成为会计理论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文章从盈余管理与会计信息质量矛盾统一的角度,分析了两者对立统一的表现和实现途径,指出通过两者持续的合作和博弈,客观上促进了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叶康涛  董雪雁  崔倚菁  
本文考察了企业战略定位对会计盈余管理行为选择的影响。具体而言,我们考察一家公司相对于其同行的战略差异度如何影响其盈余管理行为选择。利用2000-2014年的A股上市公司数据,我们发现:企业战略差异度与会计应计项目盈余管理正相关,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负相关。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国际"四大"审计的企业中,战略差异度对应计项目盈余管理的正向作用有所减弱。本文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测试后依然成立。本文研究表明,企业战略差异度是企业选择盈余管理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本文的研究对审计师、投资者和分析师等外部利益相关者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郑伟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证券市场有多家上市公司因财务信息虚假披露或会计造假问题而遭受证监会严厉处罚,但这可能只是会计欺诈的冰山一角。美国的公司治理堪称一流,但美国的上市公司也出现了会计丑闻,世界通信公司、安然公司的会计造假案也轰动业界,震惊全球。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晓晖  
本文选取2010-2017年在沪深A股上市的公司为研究对象,对公允价值计量、盈余管理与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三者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盈余管理会降低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公允价值计量会提高企业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公允价值计量在盈余管理与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的关系中具有削弱作用。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黄国良  刘婷  楚婧  
现有盈余质量方面的研究文献表明,公司盈余质量的差异不能完全用公司层面特征和治理特征等因素解释,公司盈余管理行为不能忽略对管理层特征的考察。本文以2009-2012年深沪上市公司为样本,从管理者固守职位的管理防御视角,分析CEO任期对公司会计盈余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CEO任期越长,固守职位的防御程度越低,正向盈余管理程度越低,会计盈余质量越高。在年轻CEO和持有公司股份CEO的样本中发现,固守职位的防御程度更低,任期与会计盈余质量的正相关关系更为显著。根据研究结论,本文认为,延长CEO任期、安排CEO适当持股和任用年轻CEO有助于提高会计盈余质量。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占文雯  
本文以2010—2020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社会信任环境对企业会计稳健性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会信任环境与会计稳健性负相关,这说明社会信任也可能被滥用,导致企业对好消息披露更及时,而对坏消息披露更保护。对其中的作用机制检验发现,社会信任环境会显著提高企业的盈余管理程度,进而降低了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从管理者代理问题出发,研究发现当管理者代理成本更高时,社会信任更可能被滥用,而导致企业的会计信息稳健性程度更低。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陈德球  雷光勇  肖童姝  
本文旨在剖析CEO任期对公司盈余质量的影响,从微观行为角度揭示影响企业盈余管理的机理,为理解盈余管理"不易观测"的关键因素提供微观证据。基于2004—2008年上市公司样本,实证研究发现:公司盈余质量与CEO任期显著正相关,并且这种正相关性在民营企业中更为显著。在不同的政府层级控制的上市公司中,地方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CEO任期与公司盈余质量的正相关性较弱。进一步研究发现,在CEO离任的前一年,CEO有较强的动机来进行盈余管理,降低公司盈余质量。根据研究,我们认为,建立市场化的CEO评价体系,完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和管理层激励制度成为目前我国上市公司CEO激励机制的中重要任务。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鲁桂华  陈晓  
本文以200家深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后发现“,庄”的存在,导致股票价格以显著高于大盘的速度上涨,在股票价格达到最大值当年,存在明显的“庄”出货的迹象,更为重要的是,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庄”的存在,放大了股票价格对会计盈余的反应,导致深市A股市盈率因为“庄”的操纵而高估,从而为2001年初学术界“市盈率之争”中持高估观点的一方提供了经验证据的支撑。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蔡吉甫  
本文从公司治理的一般原理出发,系统论证了盈余管理与公司治理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运用我国上市公司2004年度的数据,以截面修正的Jones模型估计的操纵性应计利润的绝对值作为公司盈余管理程度的计量,实证研究了公司治理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并就如何减少公司盈余管理提出了一些政策和建议。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冷继波  
本文旨在探究国内上市公司会计盈余、制度变更与会计盈余宏观预测价值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上市公司会计盈余增长率显著正向影响未来GDP增长率,在股票回报率既定的情况下,此关系依旧成立,这就证实上市公司中存在着明显的会计盈余宏观预测价值。通过实证分析进一步发现,股权分置以及相关会计准则等强制性制度的变更,能够显著提高上市公司的会计盈余宏观经济信息量,这就说明制度变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上市公司的盈余信息质量,从而改善了会计盈余宏观预测价值。此外,良好的法律环境也有助于提升上市公司的会计盈余宏观预测价值。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冷继波  
本文旨在探究国内上市公司会计盈余、制度变更与会计盈余宏观预测价值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上市公司会计盈余增长率显著正向影响未来GDP增长率,在股票回报率既定的情况下,此关系依旧成立,这就证实上市公司中存在着明显的会计盈余宏观预测价值。通过实证分析进一步发现,股权分置以及相关会计准则等强制性制度的变更,能够显著提高上市公司的会计盈余宏观经济信息量,这就说明制度变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上市公司的盈余信息质量,从而改善了会计盈余宏观预测价值。此外,良好的法律环境也有助于提升上市公司的会计盈余宏观预测价值。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李东平  黄德华  王振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