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673)
- 2023(2519)
- 2022(2143)
- 2021(2215)
- 2020(1983)
- 2019(4911)
- 2018(4712)
- 2017(8958)
- 2016(5220)
- 2015(6304)
- 2014(6525)
- 2013(6715)
- 2012(5692)
- 2011(4686)
- 2010(4938)
- 2009(4942)
- 2008(5985)
- 2007(5453)
- 2006(4943)
- 2005(4629)
- 学科
- 管理(35607)
- 企(32605)
- 企业(32605)
- 业(31994)
- 财(18778)
- 务(17361)
- 财务(17342)
- 财务管理(17309)
- 企业财务(16410)
- 济(14567)
- 经济(14540)
- 方法(9306)
- 数学(7025)
- 数学方法(7008)
- 制(6987)
- 公司(5189)
- 经营(5075)
- 划(4812)
- 策(4735)
- 人事(4527)
- 人事管理(4527)
- 业经(4518)
- 体(4487)
- 决策(4397)
- 会计(4396)
- 银(4240)
- 银行(4240)
- 体制(4207)
- 计划(4151)
- 理论(3936)
- 机构
- 学院(71257)
- 大学(69777)
- 管理(33968)
- 理学(27103)
- 理学院(26900)
- 管理学(26775)
- 管理学院(26601)
- 济(24533)
- 经济(23752)
- 财(22357)
- 中国(17951)
- 财经(15189)
- 京(14689)
- 研究(14526)
- 会计(14190)
- 经(13537)
- 江(12622)
- 财经大学(11089)
- 公司(10858)
- 商学(10725)
- 商学院(10655)
- 州(10081)
- 北京(9402)
- 会计学(8757)
- 中心(8376)
- 会计学院(8234)
- 学会(8046)
- 所(7674)
- 经济管理(7576)
- 工商(7368)
- 基金
- 项目(34542)
- 科学(26741)
- 研究(26100)
- 基金(25103)
- 家(20197)
- 国家(19985)
- 科学基金(18726)
- 社会(15343)
- 社会科(14584)
- 社会科学(14578)
- 基金项目(13855)
- 自然(13197)
- 省(13156)
- 自然科(12870)
- 自然科学(12868)
- 教育(12677)
- 自然科学基金(12672)
- 编号(11310)
- 资助(11130)
- 划(10442)
- 成果(10164)
- 性(8397)
- 项目编号(8202)
- 部(8150)
- 人文(7552)
- 教育部(7366)
- 重点(7201)
- 课题(7086)
- 大学(7064)
- 科研(7028)
共检索到1241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周一虹
盈余管理是当代实证会计研究的重点之一。盈余管理不同于会计造假。盈余管理的产生主要是基于企业契约成本最小化、节税、政治成本、规避经营风险等因素。适度的盈余管理说明企业有关利益主体采用合法手段来追求自身利益的实现,而会计造假则是蓄意违法违规,是会计的劣行。应当在理论上厘清盈余管理与会计造假的界限,实践中探索对企业盈余管理和会计造假的管理制约制度。
关键词:
会计盈余管理 会计造假 上市公司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董晓平 齐殿伟
一、什么是盈余管理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西方财务会计理论界致力于盈余管理的研究,盈余管理问题成为当代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实证会计研究的重点之一。在我国,盈余管理是随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上市后而出现的新问题。盈余管理不同于会计造假。会计造假是一种企业管理当局蓄意欺诈行为,而盈余管理则是一种合法行为。是指企业有选择会计政策和变更会计估计的自由时,选择其自身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郑伟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证券市场有多家上市公司因财务信息虚假披露或会计造假问题而遭受证监会严厉处罚,但这可能只是会计欺诈的冰山一角。美国的公司治理堪称一流,但美国的上市公司也出现了会计丑闻,世界通信公司、安然公司的会计造假案也轰动业界,震惊全球。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胡光君
近年来,不少上市公司担保黑洞、财务造假丑闻频频曝光,给我国资本市场敲响了警钟。笔者就上市公司会计造假原因进行剖析,并提出减少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的对策。一、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的原因1、巨额的利益驱动。企业一旦上市,即能筹集几倍甚至几十倍的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崔露
本文以2007年至2010年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了新会计准则金融资产分类对利润的影响。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管理层普遍把大量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隐藏在所有者权益中,从而达到平滑利润的目的。当金融资产市场价格整体上升或者企业非投资性业务利润较高时,管理层更可能采取激进的分类方法,持有更多的交易性金融资产。独立董事等公司治理积极因素的存在能够减少管理层的盈余管理行为,然而管理层持股却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管理层平滑收益的行为。
关键词:
会计政策 金融资产 盈余管理 公司治理
[期刊] 会计之友(上旬刊)
[作者]
李向红
我国新《存货》准则、《资产减值准备》等准则为盈余管理提供了空间和可能。随着新会计准则的实施,新的盈余管理手段和方法也会随之产生。因此,有必要对新准则如何影响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进行探讨。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雪梅
本文采用规范性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在回顾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和对相关基础理论进行分析后,提出了盈余管理与投资者保护存在负相关关系的研究假设,然后根据这些假设进行实证设计及检验,并分析实证结果,得出结论。在实证研究的过程中,本文从法律与监管指数、地区治理指数以及公司治理指数三个方面来度量投资者保护变量程度,以检验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投资者保护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衡量中小投资者保护方面的三个变量,均与盈余管理存在负相关关系,即法律与监管环境、地区治理环境以及公司治理环境越好,投资者保护程度越高,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越少。文章最后提出了完善我国上市公司中小投资者保护制度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上市公司 盈余管理 投资者保护 关系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雷箐青
盈余管理在西方国家会计理论界已经有二十多年的研究历史;而在我国,它是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而出现的新问题。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许多盈余管理行为对证券市场的发展产生了极其不利的影响,必须对盈余管理进行控制。会计准则是关键的制约因素,而其对盈余管理的作用方向却是"双向的",这是会计准则制定者必须考虑的现实问题。
[期刊] 会计之友(下旬刊)
[作者]
屈欢 杨世勇
盈余管理是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它与会计准则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介绍了我国盈余管理的状况及新会计准则制定的背景;分析了上市公司利用会计准则进行盈余管理的主要原因以及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晓媛 伍俊洪
国内资本市场上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现象越来越普遍,这一现象引起了社会公众对上市公司会计处理以及财务报告的广泛关注。文章首先通过上市公司和证监会披露的信息,对国内外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现状进行分析,指出盈余管理无法消除的原因;其次利用博弈模型分析两个主体博弈的立场、策略和均衡状态;最后提出通过完善会计制度降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机会行为的建议。
关键词:
盈余管理 会计制度 博弈 公共领域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夏立军 杨海斌
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以及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质量是目前证券市场上倍受关注的问题。本文以上市公司 2 0 0 0年度财务报告为研究对象 ,对上市公司审计意见和监管政策 (股票特别处理、暂停交易以及配股的政策 )诱导性盈余管理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从整体上看 ,注册会计师并没有揭示出上市公司的这种盈余管理行为 ,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质量令人担忧
关键词:
监管政策 盈余管理 审计意见 审计质量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仲娜
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在内容上做了以下修改:不再将历史成本计价作为会计核算基本原则,有条件地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基础,修订了存货期末计价方法,改变了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等。新会计准则的这些变化在某些方面对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起到了抑制作用,但同时却在其他方面扩大了盈余管理的空间。从2007年度的财务报表数据来看,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呈现出了新的特点。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高永琦 冉茂盛
资产减值会计一直是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最主要的手段之一,运用逻辑斯蒂多元回归分析,对自2001年全面实行“八项计提”会计政策以来,利用资产减值会计进行盈余管理行为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检验,以考察新政策的执行效果和选择会计政策的经济动机。
关键词:
资产减值会计 盈余管理 实证研究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王建刚 刘庆艳
盈余管理对资本市场和投资者利益日益彰显的损害,使得它成为目前会计领域研究的焦点之一。在对新会计准则之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整体而言,新会计准则与旧会计准则对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的影响并无明显不同;第二,新会计准则对不同行业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不同。
关键词:
新会计准则 上市公司 盈余管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