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67)
2023(7920)
2022(6587)
2021(5846)
2020(4825)
2019(10733)
2018(10276)
2017(17957)
2016(9880)
2015(10898)
2014(10200)
2013(9865)
2012(8821)
2011(7294)
2010(7904)
2009(7730)
2008(7650)
2007(7142)
2006(6250)
2005(5578)
作者
(25449)
(20973)
(20544)
(19466)
(13547)
(9764)
(9393)
(7878)
(7626)
(7593)
(7101)
(7010)
(6590)
(6569)
(6221)
(6202)
(6197)
(6194)
(6095)
(6006)
(5161)
(5138)
(4907)
(4882)
(4714)
(4592)
(4591)
(4520)
(4092)
(4058)
学科
管理(48998)
(43651)
(41474)
企业(41474)
(30973)
经济(30954)
(16114)
技术(15431)
(12546)
财务(12518)
财务管理(12441)
方法(12335)
审计(12198)
企业财务(11937)
技术管理(11629)
中国(10850)
业经(10066)
(9039)
数学(8528)
数学方法(8448)
(8402)
(7554)
银行(7548)
(7342)
地方(7336)
(7318)
理论(7270)
(6932)
经营(6513)
各类(5937)
机构
学院(125760)
大学(124165)
管理(57193)
(48639)
理学(47436)
经济(47404)
理学院(47025)
管理学(46594)
管理学院(46305)
研究(34778)
中国(31551)
(28159)
(26971)
(21666)
财经(20698)
科学(18871)
(18678)
中心(17983)
(17461)
商学(16427)
商学院(16268)
北京(16225)
(15864)
财经大学(15350)
业大(14229)
(14113)
师范(13998)
(13709)
经济管理(13707)
技术(13610)
基金
项目(80024)
科学(64913)
研究(62661)
基金(57302)
(48270)
国家(47842)
科学基金(43677)
社会(40610)
社会科(38724)
社会科学(38714)
(33697)
基金项目(30515)
教育(29202)
自然(27103)
(26535)
自然科(26495)
自然科学(26493)
自然科学基金(26062)
编号(25006)
(23521)
资助(21593)
创新(20838)
成果(20409)
课题(18282)
重点(17821)
(16991)
(16977)
(16774)
项目编号(16710)
国家社会(16504)
期刊
(58379)
经济(58379)
研究(40158)
中国(38035)
(27839)
管理(27500)
教育(17481)
科学(14130)
技术(13623)
(13166)
金融(13166)
学报(12622)
会计(11982)
财会(10892)
大学(10809)
(10800)
审计(10077)
财经(9905)
学学(9778)
业经(9311)
经济研究(9176)
(8604)
科技(8390)
技术经济(7768)
通讯(7494)
会通(7468)
农业(7075)
(6566)
现代(6402)
图书(6357)
共检索到2097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范添琪  
本文选取2012—2018年沪深A股上市高新技术企业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实证研究方法分析盈余管理、内部审计质量与协同创新之间的关系,最终得出以下结论:内部审计质量能够促进协同创新绩效的提升;盈余管理会抑制协同创新绩效的提升;盈余管理会削弱内部审计质量对协同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刘益佐  
内部审计质量对于盈余管理和审计定价管理会产生一定的线性关系,这一观点已经成为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共识。虽然一些研究中将内部审计质量进行量化来判断内部审计质量对盈余管理以及审计定价管理的线性影响,但是这种线性关系并不是准确的函数关系,只能通过模糊的正相关和负相关关系来表现。基于这一前提,在分析内部审计对盈余管理以及审计定价管理时,要充分考虑内部审计中一些不可量化的因素。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徐智  郑婷婷  王虹  干胜道  
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为代表的优惠政策是激励创新的重要制度安排。以2008~2020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与企业创新质量提升的关系。结果表明:基于数量和结构维度,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促进了企业创新质量提升,但盈余管理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与企业创新质量提升的关系中产生负向调节作用。机制检验的结果显示,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是通过创新投入来促进企业创新质量提升。进一步研究发现,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对企业创新质量提升的促进作用和盈余管理的调节作用,在不同行业特征、不同制度环境的样本企业之间存在差异。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杨德明  胡婷  
利用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7年至2008年相关数据,本文实证研究发现:随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的提高,审计师对盈余管理发表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概率显著下降。这说明内部控制与独立的外部审计之间存在一定的替代效应,内控质量的提高往往伴随着审计监督功能的弱化。进一步的研究发现,随着审计费用的提高(降低),内部控制与独立的外部审计之间的替代效应会有所弱化(强化)。市场竞争激烈、事务所(审计师)风险意识有所提高、缺乏对高质量审计的需求的市场环境,可以解释以上发现。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吕丽莉  
本文选择2011-2016年我国沪深两市分析师做出盈余预测的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了盈余管理与分析师盈余预测之间的关系,更将审计质量引入到两者关系的研究中。研究发现:审计质量与分析师盈余预测准确性之间显著正相关;盈余管理程度与分析师盈余预测之间显著负相关;审计质量的提升能显著缓解盈余管理对分析师盈余预测的负面影响。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杨静静  周运兰  何春姣  
本文利用截面修正的Jones模型计量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以是否实施双重审计和聘请"前十大"事务所进行审计衡量审计质量,并通过单变量和多变量分析来检验审计质量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结果表明,非双重审计和"非前十大"审计的上市公司更倾向于操纵应计利润;审计质量越高,公司操纵盈余的可能性越小。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徐浩萍  
本文从盈余管理的角度考察了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的质量,发现中国的注册会计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鉴别会计盈余管理的程度,这种鉴别的能力与盈余管理的手段有关。相对操控的经营性应计利润而言,注册会计师在对以操控非经营性应计利润为手段的盈余管理行为的审计中表现出了较高的审计质量。另一方面,审计质量还和盈余管理的方向有关,虽然注册会计师对以增加利润为目的的正向盈余管理行为更加敏感,但是与对负向盈余管理行为的审计比较,并没有体现出更高的审计质量。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陈姣  
本文从审计质量和独立董事两个角度出发,研究二者对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通过选取上交所以及深交所2015年初到2020年主板上市公司数量为主要样本,进行相关实证分析,研究三者之前的变量关系,并提出相关建议。最终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审计质量与盈余管理行为负相关。第二,独立董事发表意见次数与盈余管理正相关。第三,独立董事发表意见次数,对审计质量与盈余管理相关性产生影响。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彭景颂  杨诗炜  
IPO在审企业财务检查风暴下,为了探求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是否影响注册会计师出具审计意见的类型,文章从公司的盈余管理出发,以2011—2012年沪深两市A股被出具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运用OSL回归方法研究盈余管理与审计意见类型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审计意见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但是国内"十大"会计师事务所并不能有效识别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朱虹凌  
胡锦涛同志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发表讲话,首次将高校的协同创新提升至国家战略的高度。为贯彻落实讲话精神,教育部和财政部于2012年5月联合启动实施"2011计划"以构建协同创新模式。本文以该背景下高校的科研管理工作为切入点,分析了目前高校科研管理存在的问题,探讨了科研管理工作的几个应变策略。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于连超  张卫国  毕茜  
现实的资本市场存在摩擦和扭曲,严重制约企业创新行为。较高的盈余信息质量,传递更具相关性和可靠性的会计信息,能否克服市场摩擦和扭曲进而促进企业创新?本文基于信息不对称、委托代理、融资约束的理论基础,以2007-2016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了盈余信息质量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盈余信息质量有效地促进企业创新,当盈余管理程度降低、盈余激进度减少时,企业创新行为明显提高,但当盈余平滑度降低时,企业创新行为未明显提升。进一步探索盈余信息质量影响企业创新的机理后发现,较高的盈余信息质量通过减轻代理问题和融资约束对企业创新的抑制作用,进而促进企业创新。本文研究结论丰富了盈余信息质量经济后果与企业创新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为完善资本市场制度和建立创新型国家提供了启示。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董晓宏  郭爱英  宋长生  
创新是企业谋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推动力,而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核心要素已不再是单一的技术或者人力,多要素协同创新成为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适应复杂生存环境的重要途径。在多要素协同创新机制创建和运行过程中,企业需要同时创建内部支撑性环境以促进这一机制与企业软环境的融合,维持其良性运转。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陈晓芳  李琴  夏文蕾  
以2007~2018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企业创新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创新与盈余管理负相关,即企业创新投入越多,盈余管理程度越低,企业创新投入有助于抑制其盈余管理行为。进一步分析发现,盈余管理与投资效率指标正相关,即盈余管理程度越低,其投资效率指标值越低,投资效率越高。这说明企业创新投入的增加有助于抑制盈余管理,并进一步提升投资效率。由此拓展了企业创新经济后果及盈余管理影响因素的研究,对政府进一步规范创新激励政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乔金杰  唐霞  
文章以2011—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作为样本,使用中介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了环境不确定性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考察了环境不确定性对应计、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的作用强度,并以真实盈余管理作为中介变量探究了环境不确定性对创新投入的作用路径。此外,引入政府补助作为调节变量,考察其在环境不确定性与创新投入二者之间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环境不确定性显著抑制了企业创新投入的增加;环境不确定性的增加强化了管理层机会主义动机,激发了更多盈余管理行为,真实盈余管理受到的激发作用更大;真实盈余管理在环境不确定性与创新投入之间发挥部分中介效应,政府补助具有负向调节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大型企业与非国有企业的创新投入受环境不确定性的影响更大,并且政府补助对环境不确定性的缓冲效果也只是在大型企业与非国有企业中显著。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林川  曹国华  
本文实证检验盈余管理、社会责任、外部治理与银行创新能力的关系。研究发现,盈余管理会对银行创新能力产生明显的不良影响,社会责任会对银行创新能力产生促进作用,而外部治理对银行创新能力的影响并不明确;考虑内外部治理的中介性,本文发现内部治理效果会削弱盈余管理对银行创新能力的负面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创新能力最强,其次为城市商业银行,创新能力最差的为农村商业银行;在城市商业银行中,社会责任履行在削弱盈余管理对银行创新的破坏性中起到的恢复作用最强,但社会责任在农村商业银行中却未能产生良性的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