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47)
2023(5679)
2022(4742)
2021(4421)
2020(3797)
2019(8726)
2018(8272)
2017(16503)
2016(8750)
2015(10081)
2014(9867)
2013(10095)
2012(8937)
2011(7642)
2010(8084)
2009(8381)
2008(7977)
2007(7642)
2006(7085)
2005(6782)
作者
(22972)
(18573)
(18532)
(17647)
(12197)
(8938)
(8800)
(7341)
(7007)
(6943)
(6453)
(6263)
(6228)
(6001)
(5807)
(5724)
(5720)
(5459)
(5421)
(5279)
(4658)
(4632)
(4347)
(4288)
(4285)
(4243)
(4210)
(4196)
(3760)
(3650)
学科
管理(44122)
(42430)
(41314)
企业(41314)
(29530)
经济(29493)
(26745)
金融(26745)
(25070)
银行(25070)
(24036)
(23204)
(20213)
财务(20182)
财务管理(20145)
企业财务(19148)
方法(15307)
中国(15162)
(14315)
数学(12759)
数学方法(12721)
中国金融(11122)
业经(8750)
(8448)
体制(7795)
(6802)
制度(6801)
理论(6662)
业务(6471)
地方(6433)
机构
学院(116271)
大学(115198)
管理(50477)
(49466)
经济(48169)
理学(40655)
理学院(40358)
管理学(40085)
管理学院(39832)
中国(39490)
(33061)
研究(30540)
财经(24319)
(23479)
(22898)
银行(22110)
(21989)
(20711)
(20521)
金融(20079)
中心(19142)
(18624)
财经大学(18448)
人民(17906)
(16344)
国人(15969)
中国人(15901)
商学(15623)
中国人民(15620)
商学院(15491)
基金
项目(63382)
科学(50035)
研究(48683)
基金(47122)
(38223)
国家(37870)
科学基金(34662)
社会(31474)
社会科(30171)
社会科学(30163)
基金项目(24837)
(24149)
教育(22162)
自然(21832)
自然科(21306)
自然科学(21305)
自然科学基金(20974)
资助(20604)
编号(19893)
(19409)
成果(16930)
(14656)
(14397)
项目编号(13731)
(13680)
重点(13680)
人文(13537)
教育部(13485)
(13102)
课题(13057)
期刊
(57319)
经济(57319)
(38121)
金融(38121)
研究(37676)
(33663)
中国(25745)
管理(23328)
财经(13596)
财会(12182)
(11325)
科学(11248)
学报(11221)
会计(10860)
(9732)
大学(9711)
技术(9544)
学学(9259)
经济研究(8375)
通讯(8341)
会通(8322)
理论(7706)
业经(7460)
实践(6913)
(6913)
教育(6639)
中国金融(6237)
国际(6194)
现代(6174)
问题(6163)
共检索到2020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刘娥平  施燕平  
公司盈利能力显著影响公司的信用评级,进而影响公司债券融资成本的大小,故发债公司存在基于评级的盈余管理动机。选取2007年至2012年发行公司债券且具有信用评级的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事件研究法检验发债公司获得首次评级之前盈余管理的分布状况,运用OLS和oprobit回归模型验证盈余管理、公司债券融资成本与首次信用评级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发债公司在获得首次信用评级前,正向的盈余管理程度持续上升,评级后出现持续下调甚至为负的现象;控制公司正常应计利润后,发行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与首次信用评级之间正相关,且主体信用评级表现显著,说明评级机构的决策受发债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另外,...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施燕平  刘娥平  
公司的资本结构及其调整会显著影响信用评级,进而影响公司债券的发行资格与融资成本。以2007—2013年间发行公司债券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事件研究法考察公司获得首次评级前后资本结构调整情况,运用多值响应模型验证资本结构调整、信用评级与公司债券融资成本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发债公司在获得首次评级前显著向下调整负债比率;在控制目标资本结构之后,发债公司的目标资本结构偏离值越小,向下调整的负债比率越多,则公司的首次主体信用评级越高,这说明评级机构受到发债公司资本结构调整行为的影响;此外,公司的资本结构调整策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顾小龙  施燕平  辛宇  
公司的风险承担水平显著影响信用评级,进而影响公司债券的发行资格与融资成本,因此发债公司存在基于评级的风险承担策略调整动机。文章考察了发债公司获得首次评级前风险承担水平的变化情况,并检验了风险承担水平对首次信用评级的影响及其市场反应。研究发现:在获得首次信用评级前,公司的风险承担水平持续下降,而后缓慢回升,公司存在调整风险承担水平以迎合评级需求的行为;风险承担水平与主体信用评级显著负相关;基于信用评级的中介效应,风险承担水平与债券融资成本显著正相关。公司通过策略性地调整风险承担水平,可获得较为理想的主体信用评级,并实现融资成本的有效节约。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顾小龙  施燕平  辛宇  
公司的风险承担水平显著影响信用评级,进而影响公司债券的发行资格与融资成本,因此发债公司存在基于评级的风险承担策略调整动机。文章考察了发债公司获得首次评级前风险承担水平的变化情况,并检验了风险承担水平对首次信用评级的影响及其市场反应。研究发现:在获得首次信用评级前,公司的风险承担水平持续下降,而后缓慢回升,公司存在调整风险承担水平以迎合评级需求的行为;风险承担水平与主体信用评级显著负相关;基于信用评级的中介效应,风险承担水平与债券融资成本显著正相关。公司通过策略性地调整风险承担水平,可获得较为理想的主体信用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金鹏辉  
本文通过跨国数据研究公司债券市场发展对融资成本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公司债券市场越发达,国债基准利率越低,企业融资成本越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我国债券市场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新  
本文以我国2007-2014年间发行的公司债为样本,分析了公司治理、债券信用评级与债券融资成本的关系。研究发现:债券信用评级与债券融资成本存在显著负相关性,并且,这一关系在公司治理状况较好的公司得到加强。这说明债券信用评级在一定程度上已得到债券市场的认同,公司治理对于预防债券信用风险与减少债券市场信息不对称具有现实意义。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杨大楷  王鹏  
本文以2007年至2013年6月在沪、深两市公开发行的公司债券为样本,基于应计项目操控和真实活动操控两类模型,研究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对于公司债券发行定价的影响。研究发现:应计项目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都与信用利差显著相关,盈余管理程度越高,公司债券的信用利差越大;另外,债券发行方的资产规模和产权性质对于信用利差的影响也十分显著。这些发现有助于规范公司债券的发行监管,提高一级市场的定价效率,从而促进公司债券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张婷  
信用评级不仅能为投资者提供风险信息,对企业来说也具有一定的信息含量。本文利用2011-2013年发行的企业债与公司债数据,用实证的方法研究信用评级对债券融资成本的影响,揭示出信用评级内在的信息含量。研究发现,债券信用评级对债券融资成本具有显著的解释力,债券融资成本随着信用评级的上升而下降,债券特征对债券融资成本的影响力要显著大于企业财务特征,企业财务信息并不能直接影响债券融资成本。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燕山  
一、企业的融资方式 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分为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内部融资主要包括企业的自有资金和利润留存,外部融资主要指发行股票债券和银行贷款。外部融资又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直接融资是指从资本市场投资者手中直接获取资金,它包括企业发行股票和发行债券,间接融资是指企业从银行借入资金,它包括长短期贷款,国际银团贷款和BOT等。企业融资又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袁增霆  毛振华  
2004年2月初,《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与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出台,标志着社会各界开始统一思想,从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来重视资本市场的发展。当前,发展公司债券市场已经成为调整资本市场融资结构的必由之路。本文就此做如下分析。一、我国资本市场融资结构存在的问题 1.我国资本市场融资结构的特点。我国企业境内整体融资结构的基本特点是间接融资比重偏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陈超  李鎔伊  
发展债券市场是我国资本市场改革的重要战略。针对这一新局面,本文重点研究公司债的审计质量与信用评级的关系。信用评级是债券投资者判断债券的违约风险、评估债券价值的重要依据。评级机构基于经审计的财务信息对发债公司进行评级。审计质量越高,债券投资者的信息不对称越低,审计的保险价值越高,债券信用评级和发债主体信用评级越高。本文以2007至2011年上市的公司债为样本,发现审计质量与债券评级和发债主体评级呈正相关关系,且该正相关关系在民营企业中更为明显。研究表明,高质量的审计可以提高公司债券的信用评级。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翁舟杰  刘思妤  
本文修正"息票效应"和"税收效应"拟合国债收益率曲线,计算信用价差,并用来实证检验2006—2017年我国公司债券信用评级质量。通过对债券信用评级的一致性和及时性实证研究发现,在我国债券市场评级结果存在整体偏高,信用评级对违约事件预警有限的背景下,债券信用评级仍能提供一定的增量信息,但评级质量总体不乐观。一致性检验发现,更高的债项评级对应着更低的信用价差区间,但各评级所对应信用价差区间之间的差异并不明显。及时性检验发现,债券信用评级的调升和调降都对债券信用价差具有显著影响,且评级调降对信用价差上涨的影响效应更显著。同时,评级调升和调降滞后于市场信息,但调整公告仍提供了新的增量信息。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慧芳  余丽霞  
本文以2012~2014年在深交所发行债券的上市公司为样本,从资本成本率和资金利用率两方面考察信用等级对上市公司融资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信用等级高的上市公司能以低的资本成本率获得资金。同时,相对于信用等级低的上市公司,信用等级高的上市公司由于募集资金的便利性和委托代理理论的利益不一致性,导致募集到的资金有时并未得到真正的利用,信用等级与资金利用率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龚仰树  辛明磊  
信息不对称是影响债券市场上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因素,文章考察信息披露质量是否可以降低公司信息不对称性,进而降低企业的债券融资成本。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的研究发现:信息披露质量较高的公司,债券融资成本较低;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效应在民营企业中更明显。结果表明,较高的信息披露质量有利于减少债券直接融资市场上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性,降低公司融资成本,进而提高了资金的配置效率。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欧阳励励  陈辉发  张川  
以沪深两市同时发行股票和公司债券的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终极控股股东类型和公司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程度对公司债券融资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司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程度越高,公司债券融资成本越高。进一步研究发现,对于地方政府和非国有控股公司发行的公司债券,投资者要求的风险溢价更高,特别是公司两权分离程度越高,公司债券融资成本越高。本文的研究为公司股权结构对债券市场投资者行为的影响提供了经验证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