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021)
2023(4272)
2022(3728)
2021(3409)
2020(3034)
2019(6692)
2018(6772)
2017(12042)
2016(7383)
2015(8362)
2014(8608)
2013(8134)
2012(7890)
2011(7263)
2010(7337)
2009(6623)
2008(6691)
2007(6209)
2006(5483)
2005(5132)
作者
(24852)
(20676)
(20671)
(19785)
(13387)
(10107)
(9445)
(8148)
(8053)
(7625)
(7162)
(7101)
(7038)
(7001)
(6945)
(6434)
(6322)
(6196)
(6132)
(5918)
(5510)
(5440)
(5167)
(4849)
(4847)
(4702)
(4606)
(4597)
(4480)
(4464)
学科
(21833)
经济(21792)
管理(16460)
(14356)
(10804)
企业(10804)
(9363)
(7734)
中国(7663)
方法(7373)
(7207)
(6277)
(6143)
数学(5724)
理论(5698)
数学方法(5598)
教育(5288)
地方(5275)
(5182)
(5180)
金融(5172)
银行(5139)
(4996)
业经(4952)
农业(4763)
(4373)
贸易(4371)
(4217)
(4073)
体制(3681)
机构
大学(103718)
学院(102743)
研究(44245)
(34887)
经济(33842)
管理(32203)
中国(31496)
科学(30490)
(28996)
理学(26492)
理学院(26105)
(25814)
管理学(25424)
管理学院(25239)
(24195)
研究所(23815)
农业(23308)
业大(20902)
中心(19233)
(18321)
(17446)
(16744)
(16453)
北京(15430)
技术(15399)
(14699)
农业大学(14333)
师范(14332)
(14081)
(13805)
基金
项目(69848)
科学(51107)
研究(48209)
基金(46305)
(44223)
国家(43802)
科学基金(33509)
(28979)
社会(26415)
(25419)
社会科(24675)
社会科学(24671)
基金项目(23637)
自然(22678)
教育(22356)
自然科(22124)
自然科学(22110)
自然科学基金(21678)
资助(20117)
编号(19676)
成果(17801)
重点(16981)
课题(15776)
计划(15753)
(15697)
科技(15342)
(14728)
(14360)
科研(13814)
(13696)
期刊
(42002)
经济(42002)
研究(30261)
学报(26788)
中国(26422)
(26228)
科学(20078)
大学(18508)
农业(17614)
学学(17492)
教育(16677)
(13628)
管理(12177)
(9485)
(9362)
金融(9362)
技术(8512)
业大(7949)
业经(6925)
(6849)
农业大学(6658)
财经(6434)
经济研究(6251)
图书(6210)
林业(5973)
科技(5905)
问题(5608)
(5597)
职业(5138)
(4964)
共检索到1666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江海林  冯艳微  刘春廷  姜绪  刘相全  
为利用杂种优势培育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优良新品种,本研究以4个不同养殖群体[黄岛(HD)、荣成(RC)、日本(JP)、大连(DL)]的皱纹盘鲍为亲本,设计4×4完全双列杂交,建立了4个自交家系和12个正反杂交家系,在利用微卫星标记进行亲子鉴定的基础上,对各家系的F1在1、5、13、17月龄时的生长性状、杂种优势率、生长速度和存活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杂交效应。结果表明,在各个生长阶段均有部分杂交家系与自交家系相比表现出显著的生长优势;HDRC、HDDL和JPDL家系的生长速度较高;HDDL、HDJP、RCDL、JPRC及RCHD家系有着较高的存活率;在杂种优势方面,HDRC、HDDL与DLHD家系在各生长参数与生长速度上有明显的杂种优势,HDDL、RCDL、DLHD家系在存活率上表现出明显的杂种优势。本研究筛选出的具有优势的交配组合,可作为皱纹盘鲍生产上种苗来源的参考,也为利用杂种优势培育皱纹盘鲍新品种提供了基础资料。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王兴章  李云恩  赵明堂  许夕宁  邢信泽  
鲍是营养价值极高的海珍品,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特别是我国北方的皱纹盘鲍因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成为鲍中之王。但皱纹盘鲍对环境条件要求较高,适宜其生长繁殖的水域较窄,自然资源较少,天然产的鲍鱼远远不能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我们在山东省荣成市俚岛镇经过多年的筏式养殖鲍鱼实践,基本摸清了皱纹盘鲍的生态习性和筏式养鲍的生长规律,制订了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切实可行的操作规程,实行了整个养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周歧存  麦康森  谭北平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姚托  贾艳丽  何健  王瑞旋  王江勇  
为研究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 Ino)经过杂交和南方养殖后,南方群体(杂交群体)是否与北方群体(自交群体)在适温性上是否产生了差异,从而是否更加适应南方高温环境,本研究开展了皱纹盘鲍南北方群体的高温应激和南方地区养殖实验。高温应激实验中:经过30℃应激后,南方群体恢复期所有取样组织中HSP70在0 h的表达量都显著高于北方群体(P<0.05)。养殖实验中:从12月开始至翌年2月水温不超过17.11℃,为北方群体的快速生长期,生长快于南方群体;从3月开始,水温逐渐超过2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曾莉婷  钟诗懿  游伟伟  柯才焕  
鲍的南北接力养殖是我国的一种常见养殖模式,旨在提高南方鲍鱼在夏季的存活率。鲍鱼通常在4月份从中国南方运至北方,11月返回南方。本实验探讨了这种模式对皱纹盘鲍营养成分的影响。测定方法主要依据GB 5009系列。研究样品于2017年12月采样,为相同饵料喂养(龙须菜)的商品鲍。两组鲍分别为全年于南方养殖(连江)的皱纹盘鲍和南北接力养殖的皱纹盘鲍。结果发现,两组鲍足肌中灰分、胶原蛋白、粗脂肪和糖原含量并没有显著差异,但南北接力组(水分:76.50%WW,蛋白质48.40%DW)相比于全年于南方养殖组(水分:73.70%WW,蛋白质:56.80%DW)有较高的水分含量和更低的蛋白质含量。矿物质含量方面,全年于南方养殖的皱纹盘鲍(0.07 mg/100g)足肌中硒的含量高于南北接力养殖组(0.05 mg/100 g)。呈味氨基酸方面,南北接力养殖方式下的皱纹盘鲍,其足肌谷氨酸、牛磺酸、精氨酸、赖氨酸和呈味氨基酸总量显著低于全年南方养殖组。脂肪酸方面,两组鲍有相似的脂肪酸组成,但南北接力养殖组的脂肪酸营养价值较高。研究表明,南北接力养殖模式对皱纹盘鲍的营养成分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影响,但总体上看差别并不显著。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刘晓  高其康  张国范  
采用日本岩手县的野生皱纹盘鲍(J_1,♀)和中国的人工选育红壳色皱纹盘鲍突变体(Rh,(?))的配子,经人工授精建立了皱纹盘鲍杂交家系(J_1Rh)。取J_1Rh家系6月龄F_1个体的软体部组织为材料,以SMART技术构建了全长cDNA文库,命名为HD-J_1Rh文库。HD-J_1Rh未扩增文库的滴度为6.4×10~5pfu·mL~(-1)、重组率为93.75%,插入片段均大于400bp,81.25%克隆的插入片段分布在1000~1500bp之间;扩增后的文库滴度为3.07×10~9pfu·mL~(-1)。表明HD-J_1Rh文库是一个高质量的cDNA文库,可满足进行大规模EST序列分析和特定...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张明  王志松  高绪生  
将皱纹盘鲍依壳长分为4个组群,分别为4月龄组、1龄组、2龄组和3龄以上组。比较研究环境水温对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Ino)生长的影响以及不同发育阶段个体间的生长差异,结果表明,温度对皱纹盘鲍的生长影响显著,不同发育期的皱纹盘鲍对水温变化的适应能力不同。成鲍期生长适宜水温为10~22℃,水温高于26℃或者低于0℃出现死亡;壳长10~25 mm的1龄鲍生长适宜水温为15~22℃,当水温升至26℃或者降至4℃时摄食量剧减,生长停滞;低于4℃则出现死亡;壳长3~6 mm的4月龄鲍15℃以上开始生长,22℃生长最快。幼鲍阶段对水温变化的适应能力比成鲍弱,个体越小适应能力越...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段娇阳  刘慧  陈四清  蒋增杰  蔺凡  常丽荣  卢龙飞  
为获取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 Ino)个体生长模型所需的6个关键参数,设计了饥饿耗能、温度对耗氧的影响等相关生理实验,计算得到各项参数值。单位体积维持耗能率的值■、形成单位体积结构物质所需的能量值■、单位体积最大储存能量■和储备能量值■4个参数通过连续测定皱纹盘鲍饥饿过程中呼吸耗氧率和软组织干重不断下降直至保持稳定时的能量值计算;温度函数中Arrhenius温度■的数值根据鲍在不同温度梯度下的单位干重耗氧率测定、计算;形状系数δm值通过统计测量的壳长、软组织湿重等生物学参数拟合回归得到。结果显示,皱纹盘鲍在饥饿后,呼吸耗氧率和软组织干重分别降低了26.3%和70%,呼吸耗氧率由2.69 mg/(ind.·h)逐渐降低并稳定在0.8 mg/(ind.·h),软组织干重由(5.21±0.89) g降低至(3.84±0.22) g;根据公式计算得■和■的值分别为20.18 J/(cm~(3)·d)和8120 J/cm;鲍饥饿前后有机物含量分别为80%和58%,经过换算,■和■的值分别为2726 J/cm~(3)和32583 J/g。不同规格的皱纹盘鲍在水温5~20℃范围内,温度与单位干重耗氧率呈正比;当水温超过20℃之后,温度与单位干重耗氧率呈反比。在转折点20℃之前,单位干重耗氧率的ln值与温度(热力学温度,K)的倒数呈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斜率的绝对值为Arrhenius温度■值(■=7196 K)。生物学统计分析鲍壳长(L)与体积(V)呈三次函数关系:V= 0.0639L~(3.1621)(R~(2)=0.9852),根据公式对软组织湿重的立方根与壳长进行线性回归,所得的斜率即为形状系数δm值(δm=0.43)。本研究对建立以B理论为指导的皱纹盘鲍个体生长模型提供了数据支撑。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赵海峰  冯艳微  刘相全  姜绪  韦秀梅  刘佳乐  江海林  
随机选取100只经过480 d养殖的3♀×10♂绿卵全同胞家系子一代(F1)的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幼鲍为实验材料,进行雌雄、卵色分类后,测量所有样本总重、壳长、壳宽等生长指标,并测定不同卵色幼鲍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过氧化氢酶(cat)和溶菌酶(lZM)的活性,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结果显示,在生长方面,不同卵色幼鲍的各生长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但绿卵幼鲍的各生长指标均高于其他3种卵色;在免疫酶活性方面,4种卵色幼鲍在sod和cat活性上无显著差异(P>0.05),绿卵幼...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吴宙  周丽青  迟长凤  吴彪  孙秀俊  刘志鸿  赵丹  于涛  郑言鑫  
为探讨近三十年来我国皱纹盘鲍养殖模式对群体遗传结构产生的影响,利用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COI)基因和细胞色素b(Cytb)基因分析了定植漳州的群体、大连培育蓬莱越冬群体、荣成培育福建越冬群体及长山列岛(砣矶岛、大钦岛、南隍城岛)皱纹盘鲍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与群体遗传结构。结果显示,在259个个体730bp的COI序列片段中检测到48个变异位点和30个单倍型,6个群体的单倍型多样性为0.586-0.897,核苷酸多样性为0.0056-0.0081;259个个体730bp的Cytb序列片段中检测到59个变异位点和32个单倍型,6个群体的单倍型多样性为0.605-0.909,核苷酸多样性为0.0077-0.0120。基于COI和Cytb基因的群体间Fst值以及AMOVA结果表明,绝大部分群体之间存在显著的遗传分化,并且遗传变异主要来源于群体内。现行的皱纹盘鲍北鲍南养模式加强了不同群体之间的基因交流,使不同遗传背景的种群二次接触导致了皱纹盘鲍6个群体均具有较高的单倍型多样性和核苷酸多样性;而各养殖群体中的不同选育条件则可能是造成显著遗传分化的重要原因。本文对分属南北沿海的6个皱纹盘鲍群体的遗传评估将为我国皱纹盘鲍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养殖模式对遗传结构的影响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陈炜  孟宪治  陶平  
对皱纹盘鲍 (HaliotisdiscushannaiIno) 2种壳色个体———红壳个体和绿壳个体的一般营养成分、矿物元素以及脂肪酸的组成和含量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两者对应组织 (足肌、内脏、生殖腺 )中水分、蛋白质、粗脂肪、灰分的含量基本无差异 ;内脏灰分颜色均为红褐色 ,但足肌灰分颜色明显不同 ,绿壳个体呈灰白色而红壳个体则呈浅砖红色。矿物元素的分析结果进一步显示 ,足肌中除了Ca之外 ,所测元素的含量均以红壳个体为高 ,其中Fe、Cu、Mn的含量为绿壳个体的2~ 3倍 ;红壳个体贝壳中Mn的含量亦较高 ,约为绿壳个体的 2倍。两者上述对应组织的脂肪酸种类相同 ,含量基本一致。此外...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冀德伟  胡利华  闫茂仓  罗奎  陈相峰  张敏  
为了探究野生群体的引入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近交群体子代性状的影响,利用源自厄瓜多尔海区的野生群体群选F_1(EC)与自建的全同胞兄妹近交群体(ZG)双列杂交,构建了EC♂×EC♀(EE)、ZG♂×ZG♀(GG)、EC♂×ZG♀(EG)、ZG♂×EC♀(GE) 4个子代群体,并对4个群体的仔虾进行了急性低盐度、亚硝酸盐暴露下的存活率和急性微囊藻毒素(MC-LR)暴露下的抗氧化酶活性分析,同时进行了养殖生长性状测试。结果显示:4个群体仔虾急性低盐度暴露下的存活率、急性MC-LR暴露下的抗逆性和生长性状都表现为EE>GE>EG>GG,急性亚硝酸盐暴露下的存活率GE>EE>EG>GG;杂交群体GE在急性低盐度、亚硝酸盐暴露和生长性状的杂种优势率分别为31.83%、77.01%和2.77%;而EG群体的杂种优势率分别为-19.21%、-8.01%和-8.14%,性状弱于双亲中值。4个群体的抗逆、生长性状总体表现为EE>GE>EG>GG。研究发现:凡纳滨对虾杂交群体的性状以母本遗传占主导优势,近交群体的性状衰退可能是导致以其为母本的杂交子代性状退化的主因;凡纳滨对虾选育工作可能需要每年补充外源基础群体,才能保持选育群体的优势性状。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霞  刘淑范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崔龙波  周雪莹  陆瑶华  
以组织学、组织化学、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及酶活性测定等方法研究了皱纹盘鲍的食道。食道可分为前、中、后三段 ,中段又可分为食物通道和食道侧囊。食道粘膜上皮由纤毛柱状细胞、粘液细胞、颗粒状腺细胞、微绒毛细胞和分泌细胞组成。纤毛柱状细胞参与运输食物和分泌物 ,并呈现吸收细胞的结构特征 ;粘液细胞分泌中性和酸性粘多糖 ;颗粒状腺细胞内充盈分泌颗粒 ;微绒毛细胞呈现吸收细胞的特征 ;分泌细胞具很强的蛋白酶等酶活性 ,能以顶浆分泌形式分泌消化酶 ,该细胞还具有吸收和细胞内消化作用。食道中段还呈现3种植物多糖酶活性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刘艳青  李兆杰  楼乔明  刘小芳  薛长湖  
对皱纹盘鲍内脏脂质进行了分析。采用Folch法提取内脏总脂,硅胶柱层析对中性脂及磷脂进行分离;TLC法对中性脂、磷脂不同组分进行分离与其主要组分的制备;10%硫酸—甲醇对样品进行甲酯化,通过气相色谱法对其进行脂肪酸分析比较。结果表明,皱纹盘鲍内脏中磷脂含量可达31.58%,不饱和脂肪酸在磷脂中含量显著高于中性脂中含量。磷脂中含有一定量的缩醛磷脂,磷酯酰乙醇胺(PE)中缩醛型磷脂含量可达50%。研究表明,皱纹盘鲍内脏中含有丰富的磷脂,多不饱和脂肪酸,并含有一定量的缩醛磷脂,具有较好的食用和药用价值,应得到充分利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