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95)
- 2023(5322)
- 2022(4860)
- 2021(4573)
- 2020(4159)
- 2019(9881)
- 2018(9962)
- 2017(19368)
- 2016(11020)
- 2015(12887)
- 2014(13428)
- 2013(13365)
- 2012(13026)
- 2011(11773)
- 2010(12097)
- 2009(11567)
- 2008(11962)
- 2007(11228)
- 2006(9609)
- 2005(8672)
- 学科
- 济(48338)
- 经济(48286)
- 管理(29897)
- 业(29035)
- 方法(25045)
- 企(23044)
- 企业(23044)
- 数学(22164)
- 数学方法(21899)
- 农(13489)
- 财(12245)
- 学(11697)
- 中国(11505)
- 贸(10244)
- 贸易(10241)
- 易(9945)
- 地方(9066)
- 制(9001)
- 业经(8664)
- 农业(8595)
- 和(7627)
- 务(7541)
- 财务(7519)
- 财务管理(7488)
- 理论(7392)
- 银(7226)
- 银行(7186)
- 企业财务(7011)
- 融(6837)
- 金融(6835)
- 机构
- 大学(170327)
- 学院(168054)
- 济(66698)
- 经济(65093)
- 管理(60967)
- 研究(58152)
- 理学(52056)
- 理学院(51418)
- 管理学(50284)
- 管理学院(49973)
- 中国(44010)
- 科学(38380)
- 京(36733)
- 农(34681)
- 所(31638)
- 财(30650)
- 研究所(28771)
- 业大(28283)
- 农业(27739)
- 中心(27354)
- 江(26666)
- 财经(24290)
- 北京(23251)
- 范(22577)
- 师范(22299)
- 经(21838)
- 州(21029)
- 经济学(20578)
- 院(20144)
- 经济学院(18721)
- 基金
- 项目(106350)
- 科学(81004)
- 基金(75040)
- 研究(74662)
- 家(66202)
- 国家(65642)
- 科学基金(54212)
- 社会(44804)
- 社会科(42242)
- 社会科学(42223)
- 省(42087)
- 基金项目(39805)
- 自然(35978)
- 划(35698)
- 自然科(35114)
- 自然科学(35100)
- 教育(35068)
- 自然科学基金(34457)
- 资助(32139)
- 编号(31138)
- 成果(26430)
- 重点(24305)
- 部(23630)
- 发(22671)
- 课题(21513)
- 创(21101)
- 科研(20978)
- 计划(20627)
- 大学(19999)
- 创新(19824)
共检索到2514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珉 钟晓红 李良导
为开发利用皱皮柑资源,根据皱皮柑果皮完全为青皮、部分变黄和完全变黄将其分为未成熟、未完全成熟和完全成熟3个时期,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分析不同成熟期皱皮柑果皮中主要黄酮类成分的含量,并与温州蜜柑、哈姆林甜橙、沙田柚果皮中主要黄酮类成分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皱皮柑果皮中新橙皮苷、柚皮苷、橙皮苷含量在未成熟期、未完全成熟期、完全成熟期的变化趋势均为先上升后下降,即在皱皮柑果皮部分变黄时,其果皮主要黄酮类成分含量最高,新橙皮苷、柚皮苷、橙皮苷含量(干重)分别为15.53、1.60、0.86mg/g,且3个时期的主要黄酮类成分均为新橙皮苷;温州蜜柑、哈姆林甜橙、沙田柚果皮中均未检测出新橙皮苷.
关键词:
皱皮柑果皮 黄酮类成分 新橙皮苷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朋三 徐丹丹 刘小兰 孙莉琼 唐晓清 王康才 张凯
[目的]通过比较番红花不同部位的代谢物和黄酮含量,为番红花非药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番红花的花瓣、雌蕊和雄蕊为试验材料,采用LC/MS技术对样本进行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同时采用比色法测定不同部位的总黄酮含量,用UPLC测定相对含量较高的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结果]花瓣、雄蕊、雌蕊中分别鉴定出851、825、877个代谢物;三者共有代谢物有769个,在雌蕊、雄蕊中特有代谢产物各4个;花瓣无特有代谢物。差异代谢物主要以羧酸及其衍生物、含氧有机化合物、黄酮为主。花瓣相对于雌蕊上调和下调的代谢物数量分别为237、251个,其中上调的前15个化合物中有7个为黄酮,且差异代谢物在黄酮类生物合成和黄酮及黄酮醇生物合成通路中显著富集,主要包括紫云英苷、6–羟基黄酮、槲皮素、飞燕草素、木犀草素、香叶木素等。比色法结果显示番红花的花器官的黄酮主要分布于花瓣。[结论]番红花不同部位含有丰富的代谢物,尤其是花瓣富含黄酮类成分,研究结果可为番红花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朱春华 李进学 高俊燕 周东果 龚琪 岳建强
利用气质联用技术(GC-MS),对云南德宏栽培的小莱檬、塔西提2个莱檬品种果皮精油挥发性成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小莱檬、塔西提莱檬果皮精油中分别检测到17种和24种挥发性成分,烯烃类物质是莱檬果皮精油挥发性的主要组分,其中特征香气成分D-柠檬烯含量最高,β-蒎烯、γ-萜品烯次之。塔西提莱檬特征香气成分物质种类和含量高于小莱檬。
关键词:
莱檬 果皮精油 GC-MS 特征香气成分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杜敏华 王庆林
利用HPLC-UV和HPLC-ESI-MSn技术,测定了苦荞麦麸皮中黄酮类化合物在微波辅助常压和高压提取过程中化学组分的动态变化,观察提取压力和提取时间对其化学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提取压力超过400 kPa时芦丁开始失去1个芸香糖转化为槲皮素;随着微波照射时间的延长,芦丁、表儿茶素和槲皮素提取产率先增加,而后下降;提取压力越大,提取速率越快,分解的速度也越快,达到最高提取产率的时间越短。
关键词:
苦荞麦麸皮 微波辅助提取 黄酮类化合物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蒋向辉 蒋天智 苑静 王翔
建立青钱柳中5种主要的黄酮类成分的一测多评法,验证该方法在青钱柳质量评价中应用的准确性及可行性.以木犀草素为内标,分别建立木犀草素与黄酮苷、山奈酚、槲皮素、异槲皮苷的相对较正因子,计算青钱柳中黄酮苷、山奈酚、槲皮素与异槲皮苷的量,实现一测多评.对来自3个不同地方的5个批次的青钱柳样品,同时采用外标法与一测多评法测定青钱柳中5种黄酮类成分的含量,并两种方法测得结果的差异,对一测多评法进行含量测定的科学性与可行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5种黄酮类成分的相对校正因子在不样品中重复性较好,对于同批次样品采用一测多评法与
关键词:
青钱柳 一测多评 黄酮类成分 含量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马婧 邓楠 褚建民 纪敬 史胜青 江泽平 成铁龙
[目的]为了更好的了解泡泡刺黄酮类生物合成途径及其潜在的抗逆作用,[方法]应用高通量RNA-seq测序技术对泡泡刺当年生新叶进行了转录组测序及相关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泡泡刺当年生叶中获得了13 013 444 totAl ReAds,总核苷酸数为1 171 209 960 bp(1.09 Gb),组装拼接后得到48 921条uNiGeNe序列;NR、swisspRot、CoG、Go、KeGG等数据库分析显示,有30 407个NR注释,19 671个swisspRot注释,9 273个CoG功能注释,46 153个Go功能注释,13 654个KeGG注释,并从KeGG通路中找到参与黄酮...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王立新 郑尧 艾闽 刘宏社 杨辉 张莹莹
采用常规方法对大鲵(Andrias davidianus)皮肤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灰分、氨基酸以及Ca、P、Zn等营养成分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显示:新鲜大鲵皮肤水分含量为77.84%,粗蛋白含量25.45%,粗脂肪含量1.23%,灰分含量0.82%;矿质元素中Ca含量101.20μg/g、P含量730μg/g、Zn元素含量高达15.93μg/g;皮肤中共检测出17种氨基酸,氨基酸总量为21.86%,其中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总量为5.91%,4种鲜味氨基酸总量为9.85%,分别占氨基酸总量的27.03%,45.05%。大鲵皮肤限制性氨基酸为亮氨酸和缬氨酸,氨基酸评分及化学评分得出氨基酸总量较高...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姜晓东 李红艳 王颖 吴志宏 刘天红 李晓 孙元芹
本研究分析了大马哈鱼(Oncorhynchus keta)鱼皮的营养成分,评价了其营养品质。结果显示,大马哈鱼皮中粗蛋白含量最丰富(31.10%),粗脂肪、灰分和总糖含量分别为7.40%、1.20%和0.23%;氨基酸总量为682.1 mg/g,其中呈味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53.7%,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22.4%,甘氨酸含量最高(185.0 mg/g),其次是谷氨酸(75.8 mg/g);胶原蛋白含量为214.2 mg/g,占粗蛋白含量的68.9%,特征氨基酸——羟脯氨酸含量为19.3 mg/g;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10.8%,VB3含量丰富(75 mg/kg),还富含钙、钠、铁、锌等多种...
关键词:
大马哈鱼皮 营养成分 氨基酸 胶原蛋白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姜晓东 李红艳 王颖 吴志宏 刘天红 李晓 孙元芹
本研究分析了大马哈鱼(OncOrhynchus keta)鱼皮的营养成分,评价了其营养品质。结果显示,大马哈鱼皮中粗蛋白含量最丰富(31.10%),粗脂肪、灰分和总糖含量分别为7.40%、1.20%和0.23%;氨基酸总量为682.1 mg/g,其中呈味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53.7%,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22.4%,甘氨酸含量最高(185.0 mg/g),其次是谷氨酸(75.8 mg/g);胶原蛋白含量为214.2 mg/g,占粗蛋白含量的68.9%,特征氨基酸——羟脯氨酸含量为19.3 mg/g;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10.8%,VB3含量丰富(75 mg/kg),还富含钙、钠、铁、锌等多种...
关键词:
大马哈鱼皮 营养成分 氨基酸 胶原蛋白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马良进 林君阳 李桥 张立钦 陈安良
用不同溶剂对山核桃外果皮甲醇浸膏进行萃取分离,得石油醚相、氯仿相、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以番茄早疫病菌、苹果腐烂病菌、小麦赤霉病菌、水稻纹枯病菌、黄瓜菌核病菌等5种病菌进行抑菌活性试验。结果表明:正丁醇相抑菌活性最强,氯仿相和石油醚相次之,乙酸乙酯相最弱。对氯仿相进行初步分离,得到7个单体化合物:乔松酮,黄卡瓦胡椒素,5-羟基-4′,7-二甲氧基黄酮,5-羟基-2-甲氧基-1,4-萘醌,5-羟基-6,7-二甲氧基黄烷酮,乔松素,β-谷甾醇,均为首次从山核桃中分离得到,它们对玉米大斑病菌和水稻稻瘟病菌孢子萌发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关键词:
山核桃 萃取分离 活性成分 抑菌活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涛 段承俐 曾亚文 普晓英 杜娟 杨树明 杨生超
文章研究了12个大麦品种及其F1,F2代籽粒黄酮类化合物及其植株农艺性状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槲皮素与芒色、叶色、穗子颜色相关性都较高,槲皮素含量与大麦不同部位色素含量有一定的相关性。主成分分析表明,第一主成分因子贡献率为57.01%,主要对应槲皮素、叶耳颜色、叶色、叶鞘色、叶杆色、穗子颜色、芒色的特征向量的分值较大,与总黄酮的关系更大,花色苷类物质对黄酮含量影响较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施要强 张海朋 刘翠华 蒋友武 王振华 谢宗周 曾继吾 徐娟
为研究莽山野柑果实特异香味形成机制,揭示果实发育过程中挥发性物质代谢规律,对莽山野柑(Citrus nobilis Lauriro)5个发育时期果实黄皮层挥发性物质代谢谱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莽山野柑果皮中检测到14类共94种挥发性成分,单萜及其衍生物、倍半萜及其衍生物各有40种;发育过程中挥发性物质代谢谱变化较大,有21种成分在不同发育时期低于检测限;成熟期挥发性物质总量仅为峰值期的76.93%,花后105 d(DAF105)到达峰值,DAF135最低;单萜烯含量占总量的86.10%~95.21%,橙皮内酯、倍半萜烯和二萜烯仅占0.11%~11.00%。单萜烯中以D-柠檬烯和β-月桂烯为主;单萜及其衍生物在DAF105前呈上升趋势,之后逐渐降低,与倍半萜类物质在含量变化上的趋势大体相反。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陶叶杏 余倩 刘瑞婷 张曦文 吴婷 潘思轶 徐晓云
为了研究陈化对于广陈皮抗氧化活性的影响,以新鲜干燥果皮、贮藏1 a和10 a广陈皮(Pericarpium Citri Reticulatae‘Chachi’,PCR-C)为研究对象,提取纯化得到广陈皮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物(PCR-CF),以叔丁基过氧化氢(t-BHP)诱导HepG2细胞作为氧化应激损伤模型,评价陈皮的抗氧化活性,同时利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进一步探究其抗氧化活性作用分子机制。结果显示,广陈皮陈化过程中,橙皮苷含量呈现波动,但总体上是下降趋势;而多甲氧基黄酮及其总含量呈增加趋势,其中PCR-C10F中含量最高,PMFs总含量达到(98.66±0.56)mg/g。而且,不同贮藏年份PCR-CF可明显提高SOD、GSH水平和降低MDA含量,且不同年份间差异显著,PCR-C10F抗氧化活性最强,SOD、GSH、MDA水平分别达到(139.38±17.38)U/mg和(117.81±3.22)μmol/g、(0.39±0.03)nmol/mg。相关性分析表明,川陈皮素的积累是PCR-C10F维持氧化还原平衡的主要活性成分。此外,PCR-C10F显著上调Nrf2 mRNA以及其在胞核蛋白中的表达;从而激活抗氧化酶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HO-1的mRNA表达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研究表明,陈皮在陈化过程中,多甲氧基黄酮含量呈现增加趋势,抗氧化活性不断增强,PCR-C10F能够通过调控Nrf2-ARE抗氧化信号通路起到氧化应激抵御保护作用。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范埃米 张翠平 卢媛媛 柳刚 胡福良
对2013年以来国内外蜂胶中新发现的88种黄酮类化合物进行了分类总结,列出每种成分的化学名称、地理来源及可能的植物来源,为蜂胶化学成分的研究、植物来源的确定以及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关键词:
蜂胶 黄酮类化合物 质量控制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莉 孙虹丽 程召阳 贾兵 刘普 叶振风 朱立武 衡伟
为探索砀山酥梨褐皮芽变果皮褐色形成机理,试验以褐皮芽变果皮为材料,克隆了木质素生物合成相关的PAL2、4CL1、CAD1、PPO1、POD4等5个酶基因3'端序列,并利用Real-time PCR技术,分析各基因在花后25,50,75,100,125,150,175 d等不同时期的表达差异。结果表明,在基因相对表达量各取样时期,锈酥果皮中PAL2、4CL1、CAD1和POD4相对表达量均高于砀山酥梨。砀山酥梨果皮中木质素增量仅与POD4酶基因表达量存在极显著正相关性,而锈酥果皮中木质素增量与PAL2、4CL1、CAD1和POD4酶基因表达量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性。PAL2、4CL1、CAD1和P...
关键词:
梨 褐皮芽变 基因克隆 实时定量PCR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