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52)
2023(9178)
2022(7545)
2021(6748)
2020(5320)
2019(11614)
2018(10968)
2017(20278)
2016(11220)
2015(12020)
2014(11269)
2013(11034)
2012(10183)
2011(8971)
2010(8760)
2009(8045)
2008(7685)
2007(6791)
2006(6031)
2005(5243)
作者
(36052)
(30185)
(29988)
(28149)
(19079)
(14706)
(13307)
(11863)
(11629)
(10465)
(10381)
(9957)
(9795)
(9623)
(9598)
(9365)
(9263)
(9023)
(8830)
(8607)
(7956)
(7467)
(7196)
(6914)
(6910)
(6649)
(6575)
(6473)
(6221)
(6164)
学科
(39822)
经济(39770)
管理(29969)
(29562)
(22767)
企业(22767)
方法(17516)
数学(15551)
数学方法(15374)
(13595)
(11901)
中国(11327)
(10884)
业经(10137)
农业(9569)
(9374)
(9260)
贸易(9255)
(9038)
税收(8828)
(8786)
(8109)
地方(7065)
技术(7064)
环境(6897)
(6674)
财务(6670)
财务管理(6655)
(6521)
银行(6456)
机构
大学(157088)
学院(156801)
(60333)
经济(59166)
研究(59017)
管理(55625)
理学(49077)
理学院(48479)
管理学(47370)
管理学院(47135)
中国(42659)
科学(41307)
(40103)
(33376)
业大(32668)
农业(32161)
(31935)
研究所(29746)
(27867)
中心(26123)
(23628)
财经(22312)
(22151)
农业大学(21461)
(20959)
北京(20572)
(20508)
经济学(18572)
科学院(18479)
(18475)
基金
项目(117053)
科学(90379)
基金(85393)
(80213)
国家(79554)
研究(75534)
科学基金(65491)
社会(48326)
(46138)
社会科(45750)
社会科学(45733)
自然(45660)
基金项目(45274)
自然科(44580)
自然科学(44560)
自然科学基金(43805)
(40097)
教育(33755)
资助(33686)
编号(27661)
重点(27228)
计划(25443)
(25303)
(25046)
(24442)
科研(23626)
创新(23463)
科技(22995)
(22003)
成果(20758)
期刊
(61757)
经济(61757)
研究(42905)
学报(39475)
(36327)
科学(32080)
中国(29322)
大学(28384)
学学(27554)
农业(24434)
(19658)
管理(19131)
教育(12729)
(12684)
(12658)
金融(12658)
业大(12226)
经济研究(11381)
业经(11139)
财经(10434)
技术(10421)
(10257)
林业(10029)
农业大学(9938)
科技(9444)
(8920)
问题(8217)
(7009)
商业(7003)
国际(6802)
共检索到2249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谷加存  赵妍丽  王文娜  王韶仲  王政权  
采用植物解剖学和通径分析方法研究皮层和中柱对水曲柳和落叶松人工林根系前2级根(最末端的根尖为1级根)直径变异的影响。结果表明:1)根直径、皮层厚度和中柱直径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三者具有相同的变化规律;2)随着皮层厚度或中柱直径的增加,根直径显著增加,皮层厚度可以解释直径变异的85%~95%,中柱直径可以解释直径差异的92%~97%,表明皮层和中柱均对直径变异有重要的影响;3)通径分析结果显示,水曲柳根直径变异和季节变化主要是皮层变化起直接作用,中柱仅起间接作用;而落叶松则是皮层起间接作用,中柱起直接作用。研究结果为认识木本植物吸收根种内直径变异的机制提供重要基础。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梅莉  王政权  程云环  韩有志  张卓文  
以水曲柳和落叶松为研究对象,在一个生长季内采用随机土芯法研究了林地土壤速效氮和细根的空间分布变异以及2树种细根对速效氮的觅食行为。结果表明:水曲柳和落叶松细根各参数(生物量,根长密度和比根长)及土壤速效氮(铵态氮和硝态氮)在林地土壤中呈异质性分布,水曲柳细根各参数平均值显著高于落叶松,但2树种细根的变异系数一致。2树种细根生物量和根长密度均与2种形态氮呈显著正相关,但水曲柳细根与2种形态氮相关性高于落叶松,而且硝态氮对2树种细根生物量和根长密度分布的影响大于铵态氮,比根长与速效氮没有显著相关性。以上研究结果表明,2树种具有较强通过在富养的土壤斑块增生而有效觅食的能力,但水曲柳细根的这种增生能力...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孙宇  李国雷  刘勇  马履一  祝燕  姜长吉  刘福森  李学莲  
以长白落叶松Larix olgensis 2年生移栽苗为试验材料,在底施磷肥的基础上,进行生长期水施追肥。按照水施追肥占总磷肥量的多少设置不同水平,即水施比例。试验采用裂区设计,主区为磷肥量(163,326,489 kg·hm-2),副区为水施比例(0,25.0%,33.3%,50.0%,100%)。结果表明:苗木生长指标在各磷肥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但苗高、地茎、I级侧根数(D>1.0 mm)和生物量随磷肥增大而增大。由于在163 kg·hm-2处理下,苗高和地径就能能达到国家标准,因此最经济施肥量应为163 kg·hm-2;茎磷质量分数,根、茎、整株含磷量、磷肥利用率在各水施比例间差异显著,并...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赵琼  刘兴宇  胡亚林  曾德慧  
以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实验林场18年生兴安落叶松人工林为对象,研究连续5年N添加(NH4NO3,10g·m-2a-1)对落叶松各器官N,P,K,Ca和Mg含量及叶片养分再吸收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N添加对叶片5种元素含量均无显著影响,但可显著提高树根、树枝和树干的N和P含量;N添加能显著提高凋落叶片的N含量,降低凋落叶片的C/N比和叶片N再吸收效率。研究结果反映出研究区兴安落叶松人工林土壤N并不缺乏。N添加导致兴安落叶松对N和P的奢侈吸收,可提高凋落物的分解速率,加快兴安落叶松人工林生态系统的N循环。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陈利  刘金梁  谷加存  王政权  
以水曲柳和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于2007年和2008年5月(春)、7月(夏)和10月(秋)分别对2个林分土壤线虫进行调查研究,采用淘洗-过筛-蔗糖离心法提取土壤线虫,探讨土壤总线虫和各营养类群线虫密度的土层变化与季节动态,以及它们与土壤温度、湿度和pH值的关系。结果表明:1)水曲柳林总线虫密度显著高于落叶松林,水曲柳林每100g干土中1079条,落叶松林每100g干土394条(2年平均值),其中植食线虫占比例最高,食细菌线虫次之,杂食-捕食线虫和食真菌线虫密度最少;2)土壤总线虫和各营养类群线虫密度均随土壤深度的加深而逐渐下降,且各土壤深度间差异显著;3)在2林分中,土壤总线虫和各营养类群...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兴龙  姜立春  
利用兴安落叶松解析木数据,比较了树干去皮直径预测的3种类型模型:Grosenbaugh的比率方程式、回归模型和削度方程。Grosenbaugh的比率方程式有很大的灵活性,没有参数不需要模型拟合。总体评价和模型分段比较表明,回归模型有较小的预测误差,尤其是Cao and Pepper提出的含有带皮直径、树高、相对树高、胸径处的带皮直径和去皮直径变量的模型。由于削度模型不含有带皮直径变量,因此产生较大的去皮直径预测误差。不同类型的模型在森林经营过程中都有一定的适应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冯玉龙  王文章  陈杰  
用灌施和管施方法研究了纯林和混交林中长白落叶松与水曲柳对3 2 P的吸收及利用。结果表明 ,树木对3 2 P的吸收、运转很快 ,施3 2 P的当日即达冠层。3 2 P在树冠上层分布最多 ,中层次之 ,下层最少。灌施时3 2 P在树冠阳面分布较多 ;管施时在树冠阴面分布较多。灌施时混交林中树木对3 2 P的吸收多于纯林 ;管施时纯林中树木对3 2 P的吸收多于混交林。各林型中水曲柳对3 2 P的吸收均明显多于长白落叶松。树木可通过根系接触直接交换3 2 P ,混交林中异种树木间3 2 P交换量最多。长白落叶松与水曲柳种间营养关系协调 ,混交后根系接触较多 ,分布趋于合理 ,改善了树木的磷营养状况...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彦东  沈有信  白尚斌  王政权  
用土钻法调查了水曲柳、落叶松纯林及其混交林的根系分布 ,并在温室内用盆栽和床栽方法测定了混栽及纯栽水曲柳、落叶松的根系生长。野外调查结果表明 :在混交林中 ,水曲柳、落叶松根系的水平分布不同 ,在水曲柳、落叶松相邻行间和水曲柳带内 1、2行间 ,水曲柳根密度分别为 32 37 2g·m- 3 和 3130 2g·m- 3 ,无明显差异。而在水曲柳落叶松相邻行间和落叶松带内 1、2行间 ,落叶松的根密度分别为 939 4g·m- 3 和2 745 3g·m- 3 ,差异明显。水曲柳根系有向落叶松带伸展的趋势 ,而落叶松根系的分布则受到水曲柳的抑制。混交林中根系的垂直分布更加均匀 ,在水曲柳落...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任军  徐程扬  潘琳  林玉梅  章林  王晓娜  
采用离体根法于2007年5-10月测定了长白山阔叶红松林组成树种水曲柳4个龄级林木的根系呼吸,监测了林内空气温度、不同深度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及根系氮含量,初步研究了水曲柳天然林根系呼吸季节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4个龄级的根系呼吸速率均具有明显的季节动态,其中7月份最高,10月份最低,呈单峰曲线,生长季节的不同月份根系呼吸速率在1.69~9.74μmol/(g·s)之间;根系呼吸速率随温度的升高和根系氮含量增加而增强,而土壤水分含量在一定范围内的增加可使根系呼吸作用强度增加,但水分过多也会对根系呼吸产生抑制作用;不同龄级的根系呼吸对温度变化的响应并不相同,其温度系数Q10值在1.54~2...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姜立春  杜书立  
以黑龙江省带岭林业局大青川林场80株人工兴安落叶松解析木数据为例,采用Richards生长模型作为基础模型,利用S-PLUS软件中的NLME过程,分别拟合非线性树高和直径生长模型。采用AIC、BIC、对数似然值和似然比检验等模型评价统计指标对不同模型的精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当对树高-年龄关系进行拟合时,b1、b3同时作为混合参数时模型拟合最好;当对直径-年龄关系进行拟合时,b1、b3同时作为混合参数时模型拟合最好。把相关性结构包括一阶自回归结构AR(1)、一阶移动平均结构MA(1)及一阶自回归与移动平均结构[ARMA(1,1)]加入到树高和直径最优混合模型中,一阶自回归结构AR(1)显著...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新宇  王庆成  
利用天然林窄带状皆伐后营造的20年生落叶松。水曲柳人工纯林,水落混交林以及与之相邻的天然林构成近自然化培育梯度,研究不同林分各土层(0~10cm,10~20cm)土壤理化性质的差异。结果表明:20年生不同近自然化培育的人工林以及天然林之间在林地土壤物理性质上并未产生显著差异(P>0.05),土壤部分化学性质变化较为明显。水曲柳纯林土壤物理性质表现出优于其他林分的趋势,其中下层土壤密度较天然林下降10.4%,下层土壤饱和持水量和毛管持水量分别较天然林增加21.2%和18.2%;水落混交林和天然林次之,落叶松纯林表现最差。人工林土壤各层pH值均略低于天然林(pH=5.50),其中落叶松纯林土壤酸度...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康瑶瑶  刘勇  马履一  李国雷  祝燕  马跃  
为探讨传统施肥量是否使出圃长白落叶松苗木体内养分达到养分奢养阶段,以长白落叶松1年生播种苗为实验材料,设定不同施肥量实验,对2年生移栽苗木的生物量、N和P的养分浓度及含量进行检验,并结合养分吸收利用效率和N、P的矢量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种施肥量处理对其养分库和全株的生物量(P养分库=0.0285;P全株=0.0325)、P的养分浓度(P养分库=0.0022;P全株=0.0418)及P的含量(P养分库=0.0043;P全株=0.0301)影响显著,且存在生物量和N素向养分库转移的现象,养分吸收利用参数值均较低。矢量分析结果显示,整株和养分库中N素均处于养分缺乏状态,而P素处于养分稀释状态。...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马常耕  王笑山  王建华  王有才  
用12个6.5年生半同胞家系和2个10.5年生杂种群体的140个单株的半木质化插穗在全光自动喷雾装置条件下扦插,研究了生根率,每穗生根数目,最长根的长度,当年插条苗高和根系分布状态(偏向一侧或环基均匀分布)的家系内变异程度,各生根性状间的表型相关关系,遗传力及方差分量等。看到参试14个家系间各生根性状差异显著,但家系内无性系间的差异比家系间更大,由于生根率与其它生根性状相关很强,可把生根率做为主导选择标准。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俪予  张军辉  张蕾  陈伟  韩士杰  
【目的】细根是树木吸收养分和水分的主要器官,在陆地生态系统养分循环和能量流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尽管人们已经理解了细根对碳和养分循环的重要性,但是对细根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响应和适应机制仍需深入探索。本文通过比较同一树种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细根形态的可塑性以及不同树种细根形态上的差异,了解环境因子和外生菌根侵染对细根形态特征的影响。【方法】以东北大兴安岭和小兴安岭多年冻土区(伊春冻土退化区、南翁河冻土退化敏感区、漠河永久冻土区)的优势树种兴安落叶松和白桦为研究对象,在植物生长季节采样,挖掘法获取完整根系,测定初级发育根(1、2级根)的细根直径,比根长,比表面积,组织密度,等形态特征和外生菌根侵染率。【结果】土壤有效氮、土壤全碳以及生长季月均温是影响细根形态特征的主要因素。在伊春冻土退化区、南翁河冻土退化敏感区、漠河永久冻土区条件下,兴安落叶松细根形态差异均不显著(P> 0.05),外生菌根侵染率差异显著(P 0.05),白桦细根直径在南翁河冻土退化敏感区最小,而比根长和比表面积最大。兴安落叶松和白桦两树种之间细根形态特征和外生菌根侵染率存在较大差异(P <0.01),与其他细根形态特征相关性不显著。【结论】土壤养分和生长季月均温是影响不同冻土区兴安落叶松和白桦细根形态的主要因素,兴安落叶松主要依赖外生菌根真菌适应环境变化,而白桦则是通过调整细根直径、比根长、比表面积以及外生菌根侵染率以响应环境空间异质性,外生菌根真菌的存在是兴安落叶松和白桦的重要替代性吸收策略。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董文宇  邢志远  惠淑荣  刘强  周海峰  
利用W e ibu ll分布对日本落叶松直径结构进行研究。根据检验结果表明:拟合效果良好,并据此建立起了a、b、c参数的预测模型。提出了日本落叶松人工林林分结构合理分布的理论参数,为合理经营日本落叶松人工林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