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37)
2023(8414)
2022(7016)
2021(6746)
2020(5483)
2019(12144)
2018(12242)
2017(22101)
2016(13034)
2015(14433)
2014(14092)
2013(13178)
2012(11826)
2011(10827)
2010(11060)
2009(10146)
2008(9758)
2007(9007)
2006(8101)
2005(7227)
作者
(31915)
(26981)
(26627)
(25321)
(16674)
(12957)
(12105)
(10380)
(10296)
(9438)
(8907)
(8857)
(8295)
(8259)
(8202)
(8194)
(7995)
(7744)
(7650)
(7607)
(6939)
(6803)
(6507)
(6398)
(6239)
(6099)
(6076)
(5927)
(5432)
(5397)
学科
(44749)
(42044)
经济(42010)
(36079)
农业(29838)
管理(23098)
教育(20615)
中国(18175)
(16840)
企业(16840)
业经(15475)
方法(13253)
(10821)
理论(10808)
数学(10674)
数学方法(10509)
农业经济(10097)
(9728)
(9655)
发展(9590)
(9476)
(9468)
地方(9457)
(8956)
农村(8938)
(8054)
(7494)
教学(7464)
(7345)
劳动(7343)
机构
学院(166433)
大学(162555)
(60958)
经济(59498)
研究(58840)
管理(56401)
理学(48853)
理学院(48269)
管理学(47192)
管理学院(46869)
(46244)
中国(40282)
农业(34895)
科学(34891)
(34860)
(32843)
师范(32687)
教育(30348)
业大(29453)
(29225)
(27095)
中心(26982)
研究所(26387)
(26058)
师范大学(25907)
北京(22046)
农业大学(21494)
(21148)
技术(20786)
财经(20241)
基金
项目(107151)
研究(89332)
科学(85613)
基金(73122)
(62066)
国家(61222)
社会(54628)
科学基金(51848)
社会科(50936)
社会科学(50927)
教育(47132)
(45496)
编号(41928)
(38182)
基金项目(38137)
成果(35815)
课题(30521)
自然(29974)
自然科(29224)
自然科学(29219)
自然科学基金(28670)
(28114)
资助(28040)
(26462)
(26092)
重点(25175)
(25079)
(24392)
规划(23428)
(22828)
期刊
(76496)
经济(76496)
研究(56955)
(52450)
教育(51357)
中国(44671)
农业(35539)
学报(24151)
科学(22593)
大学(20545)
业经(20085)
(18397)
学学(18027)
技术(16894)
(16463)
(16238)
金融(16238)
管理(15433)
农业经济(13515)
农村(13215)
(13215)
职业(13060)
问题(10853)
(10262)
经济研究(9585)
财经(9351)
世界(9168)
农村经济(8801)
经济问题(8600)
技术教育(8321)
共检索到2608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权琨  颜铭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徐瑞  郭兴举  
文化资本理论是布迪厄教育社会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资本理论认为,相对于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而言,通过家庭所传递的文化资本具有资本继承性的最佳的隐蔽方式,是一种最隐蔽、最具社会决定意义的教育投资。文化资本与学校教育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一方面,受教育者在教育行为中所获得的学术收益,极大地依赖于家庭预先投资所积累的文化资本;另一方面,文化资本又以教育资格的形式被制度化,教育制度通过承认文化资本的世袭性传递而进一步扩大了不同社会阶层在文化资本方面的差异,从而极大地推动和促进了对既存社会阶级和社会结构的再生产过程。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唐远雄  陈文江  
农民合作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选择,对农民的利益和社会稳定都有重要意义。学术界对于中国"农民必须合作才有出路"基本达成共识,但对于农民合作是否现实可能却存在"善分"和"善合"的争论。根据布迪厄的实践理论,农民合作是实践活动,存在时空性、紧迫性和特有的运作逻辑。分化的农民在不同合作场域中的关系系统、相对位置和资本具有差异,加上对农民合作惯习的认识、判断、体会、策略不一,农民合作在实践的不同层面、领域和环节就表现出多元化特征。实践理论可以给农民合作的相关政策一定理论支撑,确立农民合作相对的独立性,提升农民合作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颜铭  权琨  
人力资本积累对于促进社会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农民工成长环境与就业环境的历史约束,其适应社会和工作岗位的能力受到了挑战。农民工作为重要的人力资本,通过社会继续教育可有效促进其就业能力及创新能力的提高。因此,构建完善的农民工继续教育服务体系,可有效促进农民工人力资本收益的公平性、社会服务的开放性及终身学习的主动性。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吴结  
现代转向语境下,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发展的外部环境、价值取向、核心任务、手段方式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面对新形势,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应该正视客观存在的种种缺陷或滞后条件,适时调整价值取向,厘清发展思路,寻求创新对策,以此推动新生代农民工现代化继续教育体系的构建,服务国家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战略目标的实现。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鹏飞  
库伯经验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经验生成及技术再造的过程,是人通过知识积累与认知提升促进知识体系不断完整的行为范式。农民工是我国社会人力资本的主体,是我国继续教育主要的参与者和实践者。本文在分析库伯经验学习理论价值构成的基础上,对农民工继续教育发展对策进行了理性思考,以期对提高农民工知识素养及实践能力提供一定的借鉴。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高峰  
对农民工进行继续教育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从调整经济结构、升级产业结构、满足农民工自身职业能力需求等方面入手,大力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共同关心和帮助农民工接受继续教育,拓宽农民工知识视野,使他们建立起终身学习意识,进而提高新生代农民工教育收益。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尚国亮  宋熙龙  张晓平  
本文通过对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市场的供需现状进行研究,归纳分析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存在问题,从培训机构、培训模式、培训内容等方面提出农民工继续教育对策,在供给侧改革中带给新生代农民工更好的发展空间,为经济社会发展发挥更大价值。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高雷  
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的教育思想内容丰富,其中关于教育公平、文化再生产、文化资本、习性(场域与惯习)、学校教育功能的系统论述对社会群体与教育公平分析、现实教育场域问题关注等都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通过对布尔迪厄教育平等的思考与对社会分层机制的分析,引出布尔迪厄对教育系统的结构功能视角解读,以此进一步深化对布尔迪厄教育思想的逻辑梳理。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周茜  
城镇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新生代农民工成为主力军。通过继续教育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综合素质和技能,加速其真正融入城市的步伐,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键突破口。通过对目前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现状和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了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实施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对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赵娟  
基于新生代农民工整体受教育水平偏低、公民意识不足、生命意识淡薄等特点及其表达出的发展诉求,对其施展的继续教育无论从教育目的、教育内容还是教育方法的选择方面,都应结合城市发展需求与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来进行研究和分析,这样才能确保教育的有效性,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生活与生命质量,促进城镇化进程。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徐璐  
新生代农民工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渴望接受高等教育,渴望融入城市,渴望打通个人上升发展的通道。近年来,教育、共青团、工会等系统启动了一系列工程,积极面向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开展学历和非学历继续教育。但在项目开展过程中也存在诸如工学矛盾未能很好解决、专业课程设置无法满足职业发展需求等问题。本文从调研出发,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以期能为新生代农民工学历继续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和支持。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袁成龙  
随着时代发展,新时期农民工发生了很大改变,其本身的特征、教育状况、生活追求、就业需求等影响着其继续教育的需求变化。农民工的继续教育能够有效提高其生活技能以及社会地位,有着非常现实的社会意义。因此,我们应结合新时期农民工的特点和社会发展的形势,分析当前我国农民工继续教育的实施需求和具体的实施办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吴结  汤贞敏  
新生代农民工是我国社会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社会弱势群体。新生代农民工是否能接受到充分和适合的继续教育,以提升自我发展和融入社会能力,直接关系到和谐社会建设目标的实现。教育政策通过在价值引导、资源调配、权利保障等内容上的规定,调动各种利益相关者参与的积极性,规范运作机制,保障运作实效,为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实施创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蔚华  秦江丽  
少数民族农民工的社会流动对于改善农民工自身生存状况和促进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继续教育对少数民族农民工有提升职业技能与素养、增强融入城市生活能力、提高道德修养与法制观念的重要作用。为促进少数民族农民工社会流动,继续教育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注重教育培训的实用性,丰富教学方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