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55)
- 2023(8492)
- 2022(7145)
- 2021(6367)
- 2020(5474)
- 2019(12247)
- 2018(11889)
- 2017(22191)
- 2016(11807)
- 2015(12861)
- 2014(12717)
- 2013(12705)
- 2012(11996)
- 2011(11108)
- 2010(11502)
- 2009(10800)
- 2008(10495)
- 2007(9322)
- 2006(8603)
- 2005(7826)
- 学科
- 济(72978)
- 经济(72940)
- 管理(28755)
- 业(25566)
- 方法(23141)
- 地方(21045)
- 数学(20976)
- 数学方法(20768)
- 企(18137)
- 企业(18137)
- 中国(16794)
- 学(16468)
- 地方经济(13599)
- 环境(13442)
- 农(12848)
- 业经(12026)
- 险(10785)
- 保险(10692)
- 财(10296)
- 制(10016)
- 融(9918)
- 金融(9917)
- 银(9915)
- 银行(9904)
- 行(9487)
- 农业(8897)
- 生态(8825)
- 和(8760)
- 资源(8630)
- 经济学(8257)
- 机构
- 学院(174865)
- 大学(173787)
- 济(79656)
- 经济(78046)
- 研究(68126)
- 管理(62327)
- 中国(54421)
- 理学(52316)
- 理学院(51578)
- 管理学(50488)
- 管理学院(50183)
- 科学(43374)
- 京(37885)
- 财(35976)
- 所(35703)
- 研究所(32819)
- 江(32283)
- 中心(30462)
- 农(30106)
- 财经(28261)
- 业大(26092)
- 经济学(25466)
- 经(25435)
- 院(25204)
- 北京(23492)
- 农业(23347)
- 范(22994)
- 师范(22783)
- 经济学院(22600)
- 省(22263)
- 基金
- 项目(118077)
- 科学(93216)
- 基金(86422)
- 研究(81362)
- 家(77068)
- 国家(76555)
- 科学基金(64686)
- 社会(53832)
- 社会科(51102)
- 社会科学(51084)
- 省(46979)
- 基金项目(46031)
- 自然(42495)
- 自然科(41317)
- 自然科学(41307)
- 自然科学基金(40485)
- 划(39203)
- 资助(35485)
- 教育(34398)
- 编号(29970)
- 重点(28090)
- 发(27250)
- 部(24898)
- 创(23020)
- 成果(22896)
- 国家社会(22692)
- 科研(22680)
- 计划(22619)
- 课题(22187)
- 创新(21897)
共检索到2729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周葆华 胡睿鑫 赵宽 万昕 汪瑜 梁玉辉 汤金来
选取2.5 km×2.5 km网格布点法,在皖江经济带A、B、C三地分别采集土壤样品35个、34个、106个,利用ICP-AES分析测定Cd含量特征,运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三地土壤Cd污染状况进行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1)A、B、C三地土壤的Cd含量的算术平均值分别为0.40 mg·kg~(-1)、0.66 mg·kg~(-1)、0.84 mg·kg~(-1),均高于江淮流域Cd含量土壤背景值;(2)三地土壤pH在5.06~7.58之间,整体上处于酸性和弱碱性之间,pH小于7.0的样品167个,占比95.43%;(3)研究区三个地块土壤Cd污染特征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低污染区在空间上呈带状分布,高污染区在空间上呈岛状分布,污染区分布面积C地>B地>A地。(4)三地土壤环境均受重金属Cd污染的影响,存在生态安全风险,风险大小为C地>B地>A地,风险程度均为潜在生态风险高于地累积生态风险高于单项污染生态风险。本区域土壤农业安全利用需要加以重视并进行分类管控。
关键词:
土壤Cd 空间分布 风险评价 皖江经济带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周葆华 胡睿鑫 赵宽 万昕 汪瑜 梁玉辉 汤金来
选取2.5 km×2.5 km网格布点法,在皖江经济带A、B、C三地分别采集土壤样品35个、34个、106个,利用ICP-AES分析测定Cd含量特征,运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三地土壤Cd污染状况进行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1)A、B、C三地土壤的Cd含量的算术平均值分别为0.40 mg·kg~(-1)、0.66 mg·kg~(-1)、0.84 mg·kg~(-1),均高于江淮流域Cd含量土壤背景值;(2)三地土壤pH在5.06~7.58之间,整体上处于酸性和弱碱性之间,pH小于7.0的样品167个,占比95.43%;(3)研究区三个地块土壤Cd污染特征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低污染区在空间上呈带状分布,高污染区在空间上呈岛状分布,污染区分布面积C地>B地>A地。(4)三地土壤环境均受重金属Cd污染的影响,存在生态安全风险,风险大小为C地>B地>A地,风险程度均为潜在生态风险高于地累积生态风险高于单项污染生态风险。本区域土壤农业安全利用需要加以重视并进行分类管控。
关键词:
土壤Cd 空间分布 风险评价 皖江经济带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梁宗正 胡碧峰 谢模典 倪晗杰 李洪义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的持续推进,长江经济带面临严峻的生态环境污染和退化问题,尤其是土壤重金属点源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文章通过文献搜集整合了2008—2018年期间覆盖长江经济带11省市100个城市土壤重金属含量数据,借助地质累积指数、健康风险评估、空间统计分析等模型对该区域内土壤重金属累积及污染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长江经济带不同地区土壤重金属含量富集存在较大空间异质性。(2)Cd和Hg元素为长江经济带主要土壤重金属污染物。(3)儿童群体面临的重金属暴露带来的健康风险最高,重金属暴露带来的潜在致癌风险明显高于非致癌风险,且高风险城市主要集中于湖南、江西、云南和贵州等地。(4)工业生产活动、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人口密度等因素与土壤中重金属的累积密切相关。
[期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作者]
魏勇 周春财 王婕 范支柬 刘桂建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秀娟 靳孟贵 郝汉舟 林丹
在调查黄石沿江冲积土壤的基础上,进行了作物中镉调查。通过混酸(HNO3+HClO4)湿法消解,利用全谱直读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ICP-AES)对几种常见经济作物和蔬菜镉(Cd)的含量进行了测定,采用Excel2003和SPSS16.0对数据进行了处理和分析,并按食品卫生标准和USEPA(美国环境保护署)推荐的人类最大允许摄入RfD(Reference dose)Cd值1μg/kg·d对其进行了安全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内蔬菜及粮食作物Cd含量一般为根、茎部分大于可食部分;蔬菜可食部分的Cd含量大于粮食经济作物中的含量,可食部分Cd含量最高值出现在茄子中,为1.215mg/kg(干重),其次...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宋婧 吕丹 丁锐 张晓可
选取引江济淮工程重要的输水线之一菜子湖线为研究区域,检测分析了12种有机磷农药(organophosphoruspesticides,OPPs)在沿线水和沉积物中的污染水平、分布特征及生态环境风险,以更好地评估引江济淮工程菜子湖线水域农药类环境激素的污染及生态风险情况。结果表明,水体中OPPs的总浓度范围为112.8~1781.4ng/L,主要以溴硫磷、三硫磷和灭线磷为主;沉积物中OPPs的总浓度范围为290.33~13105.25ng/g,主要以灭线磷、治螟磷和毒虫畏为主。相对于我国其他水域,引江济淮工程菜子湖线水和沉积物中OPPs的主要污染物类别差异较大。水体中OPPs生态风险评估结果表明,溴硫磷、三硫磷和毒虫畏在菜子湖线全域均表现出较高生态风险(RQ>1),C、D、H和K这4个站点OPPs 风险较高(RQ > 10000),敌敌畏和治螟磷在大部分水域表现出中等(0.1 < RQ < 1)或低生态风险(RQ < 1)。本研究结果不仅为今后长期追踪评估引江济淮工程沿岸水环境生态质量提供必不可少的本底数据,也为评估菜子湖线水生态环境健康风险提供科学依据和应用价值。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党丽娜 杨勇
以武汉市主城区为研究区域,分析表层土壤中5种重金属(Pb、Zn、Cu、Cr和As)元素的含量水平及累积状况.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武汉市主城区表层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及生态危害等级,同时运用Arc GSI空间插值并绘制出5种重金属元素的空间分布图.结果表明:研究区内Pb、Zn、Cu、Cr、As的平均含量均高于湖北省背景值,各元素的超标率分别为38.9%、62.2%、85.5%、83.3%、98.9%,As、Zn、Cu、Cr的累积较为明显;Zn变异系数最大,表现出强变异,Cu、Cr、As为弱变异,空间分布均一.单因子污染指数评价表明,各元素的污染指数...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沈杨 汪聪聪 高超 丁镭
基于STIRPAT扩展模型与2003-2017年浙江省湾区经济带面板数据,分析碳排放时空分布特征并应用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TWR)实证考察城市化视角下碳排放的驱动机制及其时空异质性。结果表明:(1)浙江省湾区经济带各地市碳排放规模逐年增加但增幅不大,增速放缓,碳排放量差异明显,碳排放强度逐年下降,空间上呈现自西南向东北逐渐加大的趋势;(2)经济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是碳排放的主导因素,其他依次为能源消费结构、技术进步和城市化;(3)各影响因素呈现较强的时空异质性,不同时间、地区各驱动要素的波动方向和强度并不相同。在此基础上具体分析各地区碳排放驱动因素影响情况,为实现区域差异化碳减排策略提供指导。
关键词:
城市化 碳排放 GTWR模型 湾区经济带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周侗 张帅倩 闫金伟 吴义豪 武奇 陶菲
基于国控点发布的2017~2019年PM_(2.5)数据,综合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法、地理探测器和混合地理加权回归(MGWR)等方法,对长江经济带三大城市群PM_(2.5)浓度进行多空间尺度、多影响指标和多分析模型的综合研究。结果表明:(1)长江经济带三大城市群的PM_(2.5)浓度总体上呈下降趋势,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三年平均PM_(2.5)浓度值最低,长江中游城市群三年平均PM_(2.5)浓度最高,但下降幅度最大,成渝城市群三年内空气质量在三大城市群中处于中等水平。(2)在季节尺度上,春冬季PM_(2.5)浓度值较高,夏秋季较低。(3)空间视角,长江以北空气污染较长江以南更为严重,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东部和南部的空气质量优于该城市群的其他地区,长江中游城市群西北部空气质量较差,成渝城市群东部空气质量较好。(4)PM_(2.5)浓度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气象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社会经济因素中,城镇化率是2017~2019年PM_(2.5)污染的最主要影响因子,其次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气象因素中,总降水量、最高气温等因素对PM_(2.5)污染有较强的削弱作用。总体上,现阶段城市化进程对PM_(2.5)污染的影响程度较大。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谢林峰 凌晓晓 黄圣妍 高浩展 吴家森 陈俊辉 黄坚钦 秦华
【目的】探索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产区土壤水解酶活性空间分布特征和土壤肥力状况。【方法】在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山核桃主产区选取了259个样地,测定了土壤α-葡萄糖苷酶(AG)、β-葡萄糖苷酶(BG)、纤维二糖水解酶(CBH)、木糖苷酶(XYL)、亮氨酸氨基肽酶(LAP)、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NAG)、酸性磷酸酶(PHOS)等7种水解酶活性和主要的肥力指标,并运用主成分分析、地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冗余分析等方法,分析了临安区山核桃林地土壤中7种水解酶活性的空间异质性、影响因素以及土壤肥力状况。【结果】AG、BG、CBH、LAP、NAG、XYL、PHOS活性的块基比C_0/(C+C_0)分别为55%、42%、56%、49%、66%、47%、78%,全局莫兰指数(I_g)均大于0。土壤中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位于丰富等级的样地数分别占64%、56%、23%、45%,平均pH为5.76。58.7%的样地土壤肥力低于平均水平,仅32.7%的土壤肥力为Ⅰ、Ⅱ等级,大部分土壤肥力处于Ⅲ、Ⅳ等级。【结论】7种土壤水解酶中,AG、BG、CBH、LAP、NAG、XYL具有中等空间自相关性,它们的变异情况受人为扰动和地形结构因素的共同影响。PHOS具有较弱的空间自相关,其活性空间分布主要受人为干扰的影响。7种水解酶活性均存在空间相关性,高低聚类情况相似。在岛石镇附近出现高值聚集,在清凉峰以及河桥、龙岗、昌化交界处附近出现低值聚集的情况,有机质、pH、碱解氮是影响水解酶活性高低值聚类的关键因素。土壤肥力指标分级和综合肥力得分结果表明:大部分林地土壤养分足以支撑山核桃林正常生长,但综合肥力还有待提高。图3表5参32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史利江 郑丽波 张卫国 俞立中
区域土壤碳库的估算不仅是陆地土壤碳循环研究的重要内容,同时也可为国家尺度的土壤碳库的估算提供更多的数据支持。利用上海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结合GIS技术对上海土壤有机碳储量、碳密度及其空间分布格局展开研究,结果表明,上海地区0~100cm深度的土壤有机碳总储量为5.76×107 t,占全国的0.062 6%,0~100cm的平均土壤有机碳密度为10.55kg/m2,高于全国平均值,反映出上海土壤具有较高的碳蓄积能力。各类土壤中,水稻土的土壤碳储量最大,其次是灰潮土和滨海盐土,而黄棕壤由于面积狭小,所以土壤碳储量最小。各类土壤0~100cm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大小顺序依次为水稻土>灰潮土>黄棕壤>滨海...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 土地利用变化 上海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杰 李志刚
生态福利绩效是衡量区域绿色发展的新指标。考察城市生态福利绩效的空间分布和变异性特征,对城市生态资源进行分区规划和管理至关重要。基于投入-产出理论,纳入环境污染非期望产出,采用超效率SBM模型评价了长江经济带城市生态福利绩效,分析了其空间分布特征,并就其空间变异性进行了建模分析。结果表明:①长江经济带城市生态福利绩效自2016年发展规划实施以来显著提升,增幅达33.3%。②城市间生态福利绩效呈现明显的空间集聚趋势,特别是长三角地区绩效整体水平显著提升。③城市生态福利绩效的空间相关性范围随时间推移逐渐减小,但变异程度保持相对稳定,需要加强生态环境治理,确保绩效持续提升。基于以上结论从生态环境治理,生态资源配置与机制构建以及城市间合作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罗大松 杨红 王春峰 焦俊鹏
为研究长江口上海近岸海域敌草隆(Diuron)的来源、空间分布特征及生态风险,于2021年10—11月间采集上海长江口沿岸海域、横沙岛(内陆)水域、长江口中华鲟保护区附近海域24个站位水样并通过固相萃取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各站位表层水样中的敌草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3个不同区域24个站位水样均有敌草隆检出。其中,上海长江口沿岸10个站位敌草隆质量浓度检测范围为182.43~439.38 ng/L,检出率为100%;横沙岛(内陆)水域9个站位敌草隆质量浓度检测范围为83.48~369.25 ng/L,检出率100%;中华鲟保护区附近海域5个站位敌草隆质量浓度检测范围为1.97~2.85 ng/L,检出率100%。敌草隆的空间分布主要与船舶防污涂料在船舶停靠港口及航运中释放、农业活动、海洋水动力学扩散作用等相关。生态风险评估结果显示,上海长江口沿岸海域具有潜在中风险;横沙岛(内陆)水域农田耕作区具有潜在中风险;中华鲟保护区附近海域具有潜在低风险。研究结果表明,长江口上海近岸海域环境正遭受敌草隆的威胁,尤其是在上海长江口沿岸主要的港口和码头以及横沙岛海域农耕区和河流交汇处。虽然暂时未威胁到中华鲟保护区等生态敏感区域,依旧需要对敌草隆在长江河口及近海海域的环境影响引起重视。
关键词:
敌草隆 长江口近岸海域 水体 风险评价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金文奖 侯平 张伟 梁立成 俞飞
为揭示温州鳌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情况,分别采集该河流的表层底泥与河岸土壤,合计31组,共62个样品。样品经处理后使用光谱仪X-MET 7000测量重金属质量分数,使用土壤背景值、差异性分析、相关性分析和潜在生态评价法分析其中的重金属铬、铜、锌、镍和铅质量分数空间分布及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1)从整体上看,除铅外,河岸土壤与表层底泥中的其他4种重金属质量分数均显著高于温州市土壤重金属背景值(P0.05),海口涌潮河水回流是主要原因,而底泥中镍质量分数显著高于岸边土壤(P<0.05)。(2)相关性分析表明,表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梁立成 余树全 张超 钱力 齐鹏
以浙江省五金工业之都——永康市主城区为研究区域,系统采集181个表层土壤样品,对样品中钛、铬、锰、钴、镍、铜、锌、砷和铅共9种重金属元素质量分数进行测定及分析,计算单因子污染指数及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评价永康市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状况和潜在生态风险,并利用多元统计和地统计方法分析各重金属元素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研究区9种土壤重金属元素中,钛、铬、锰、镍、铜、锌、钴和铅等8种元素的均值超过了金衢盆地土壤背景值,砷元素均值略低于金衢盆地背景值,各重金属元素均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富集。(2)单因子污染指数显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