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97)
2023(6862)
2022(5767)
2021(5586)
2020(4588)
2019(10190)
2018(10003)
2017(18458)
2016(9538)
2015(10718)
2014(9848)
2013(9530)
2012(8552)
2011(7927)
2010(7682)
2009(7395)
2008(6917)
2007(5675)
2006(4970)
2005(4521)
作者
(23531)
(19736)
(19440)
(18757)
(12532)
(9330)
(8729)
(7593)
(7450)
(6787)
(6711)
(6462)
(6096)
(6073)
(6067)
(5999)
(5866)
(5675)
(5615)
(5498)
(4910)
(4653)
(4566)
(4434)
(4423)
(4404)
(4180)
(4094)
(3854)
(3844)
学科
(38851)
经济(38811)
管理(24703)
(22502)
(17669)
企业(17669)
方法(17036)
数学(15585)
数学方法(15489)
中国(14509)
(11318)
贸易(11311)
(11153)
(10541)
(9657)
(8023)
业经(7487)
农业(6608)
(6578)
银行(6577)
(6405)
环境(6348)
关系(6279)
(6091)
金融(6090)
(6035)
(5867)
(5762)
(5755)
财务(5750)
机构
大学(128133)
学院(127850)
(62073)
经济(61255)
管理(47071)
研究(46853)
理学(40584)
理学院(40164)
管理学(39635)
管理学院(39398)
中国(37717)
(27096)
(26732)
科学(24837)
(22438)
财经(22174)
经济学(20921)
(20556)
中心(20526)
研究所(20359)
经济学院(18827)
北京(17287)
(16770)
(16739)
财经大学(16622)
(16244)
师范(16131)
(16023)
业大(14850)
科学院(14215)
基金
项目(85229)
科学(68627)
研究(65320)
基金(64913)
(56248)
国家(55859)
科学基金(47936)
社会(44752)
社会科(42606)
社会科学(42600)
基金项目(33065)
教育(29761)
(29619)
自然(28290)
自然科(27682)
自然科学(27674)
自然科学基金(27221)
资助(26786)
(25903)
编号(25604)
成果(20735)
(20596)
国家社会(20131)
中国(19938)
重点(19402)
(18710)
教育部(18341)
(18048)
人文(17389)
课题(17311)
期刊
(65841)
经济(65841)
研究(40970)
中国(24821)
(20460)
管理(17519)
科学(17275)
学报(16600)
(16372)
大学(13213)
经济研究(12891)
教育(12768)
学学(12394)
(12153)
金融(12153)
农业(11786)
财经(11462)
业经(10293)
(10293)
(10105)
技术(9297)
世界(9192)
国际(9142)
问题(8691)
(6903)
技术经济(5681)
统计(5520)
经济问题(5237)
(5160)
(5145)
共检索到1912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陈东  
中国古代经筵是为帝王研经读史而专设的御前讲席。御前讲席非常特别,"君""师"同席,"治统"与"道统"直接冲突,因此经筵中为帝王讲课的经筵官是坐讲还是立讲,备受争议。尤其是在两宋时期,争论异常激烈。坐讲论者主张"尊师重道"。立讲论者强调"君尊臣卑"。历代帝王对此多采用折中态度,既得到了崇儒重道的名声,又得到了尊君卑臣的实惠。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邹团  
当前,高校面临"师道尊严"和学习风气的双重堕落。实践证明,干巴巴的规章制度已无力维护尊师重教、敬道尚学的高校学风。当代高校学风建设,要跳出学风抓学风。扭转逐渐堕落的高校学风,需要"师道尊严"的社会环境。重塑"师道尊严",要强调教师的尊严与权威,需要社会、政府、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张东娇  
教师地位、角色应该受到专业尊重与为人、治学严谨是“师道尊严”的合理内核。现代教育需要民主、平等,也需要“师道尊严”。双向式“师道尊严”是现代师生关系新走向,具有尊重、沟通、分权等特性,可称为“第三种结构”或“第三条道路”。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志麟  
师道尊严是教师高效履行岗位职责的保障,当下师道尊严的缺失既与社会变革有关,也与教师自身修养有紧密联系,本文既呼吁民主进校园,还原教师的自由与尊严,又给出教师成长的建议,使教师与学生双赢,从而达到生态教育的良好效果,最终教育服务于社会进步。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曾文婧  秦玉友  
兴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尊师。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师道尊严是长期教育实践积淀的教育智慧。然而多元职业分化弱化了教师职业的吸引力,职业"去魅"过程中教师专业权威不断被解构,加之媒体的负面报道对教师职业形象的不良影响,师道尊严面临挑战。重振师道尊严,对于教育发展价值重大,对于国家兴盛意蕴宏远。在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政策语境下,师资建设改革进入攻坚期、深水期,破解重振师道尊严的若干内在矛盾,必须合力施策,增强职业吸引力与提高入职门槛并重,营造尊师重教氛围与加强对媒体引导监管并举,体制内监督与媒体第三方监督并行,保障教育权利与督促义务履行并提,形成新时代全社会更加尊师重教的新局面。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宋继亮  
国办发30号文件要求会计师事务所加强内部管理,树立自主品牌,优化执业能力。大明会计师事务所自2004年9月成立以来,谨遵准则要求,致力于企业诚信文化建设,以理念促发展,确定“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的执业宗旨,秉承“诚信、敬业、学习、卓越”的事务所精神,遵循“独立、客观、公正”的执业原则,成就“不唯大、求长久、以人为本、创品牌名所”的长远目标。以下是我们的一些经验体会。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赵明  
胡道静先生是蜚声中外的古文献学家、科技史学家。《中国古代典籍十讲》是其不同时期研究中国古籍的论文汇编。本文从图书馆人职业角度解读大师这部泽惠后人的学术著作的现实意义。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关伟  
尊师思想是中华民族教育思想史上的光辉夺目的明珠,是中国古代尊师重教传统形成和发展的思想基础,也是中华民族智慧的表现。今天,我们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研究我国古代尊师思想,剔除其中的封建性糟粕,取其民主性、真理性的精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扬尊师重教、尊师重学的优良传统,于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是大有裨益的。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南阅  
现今各领域交互相融的趋势下,现代化发展需要科学的指导思想进行指引,古代哲学思想作为世界文化宝库中一颗明珠,其中关于对人性、天道、真知之路、治国之道等内容的研究,对探索和解决现代问题具有针对性的指导意义,在此背景下展开古哲学思想及其现代化启示的研究,对增强社会责任感、完善道德修养和道德教育理论体系,提升战略思维和提高管理质量具有现实性意义。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蒋永福  
中国古代文献分类思想的价值取向是功能主义而非认知主义。中国古代文献分类活动一直贯穿一根"红线",就是以尊经重教为表现手段,以成为"为治之具"为旨归。文献分类活动中尊经重教的表现包括:以经为首,明道为要;经史子集的差序格局化;以义归类而非学科分类;会通理解,不求精准。研究中国古代文献分类思想,对进一步挖掘古代图书馆和目录学思想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对建立"中国的图书馆学"理论也有现实意义。
[期刊]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守卫  
由于认识上的不足以及认识角度上的差异,在中国古代书目中,奏议文献的设门立类和部居归属经历了一个长期的演变过程,直至清修《四库全书总目》时,汇集奏议文献的奏议类才在官修的书目中取得了正统的地位。文章深入地研究了奏议类文献在我国古代书目中设门立类的源流、原因及其将奏议类文献由集部析出,载于史部的缘由。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高德胜  
人有尊严的需要,尊严有普遍性尊严和获得性尊严的区分。为每个人所享有的普遍性尊严其实也是一种获得性尊严,是人类从古至今奋斗所获得的成就。获得性尊严是自尊与尊重的合奏,以自尊为前提,在尊重中得以实现。作为一种自觉的文化活动,教育也有尊严的需要。教育的尊严是获得性的,既取决于教育对自身内在价值的坚守,也依赖于国家与其他社会系统对教育的尊重。教育是人实现尊严的一种方式,但并不是所有的教育存在样态都有益于人实现尊严,只有尊严的教育才能最大限度地帮助教育主体获得尊严。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秋根  
大体说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积累和货币积聚的增加,社会上的闲置资金增加,存款便会产生。中国古代商品货币经济起源较早,城乡人们有了闲置的货币,既可以深藏在地下,这便形成了所谓的窖藏,也可以购买土地或投入各式各样的工商业经营,进行高利放贷等等,这便形成商业资本、高利贷资本。但是,在资金较少,不足以形成经营资本,却又不愿闲置钱财的情况下,该怎么办呢?为适应这一需要,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沈端民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戴军  娄小平  
大学文化是由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大学人"在对知识进行传承、整理、交流和创新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与大众文化或其他社会文化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文化系统,大学文化具有自己鲜明的特征。文章回顾梳理了中国古代大学的文化,探求其演化的内在轨迹,加深对中国大学文化的理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