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46)
- 2023(7138)
- 2022(6025)
- 2021(5651)
- 2020(4564)
- 2019(9686)
- 2018(9228)
- 2017(17108)
- 2016(9612)
- 2015(10389)
- 2014(9816)
- 2013(9775)
- 2012(9058)
- 2011(8212)
- 2010(7948)
- 2009(7314)
- 2008(7006)
- 2007(6241)
- 2006(5457)
- 2005(4666)
- 学科
- 济(35041)
- 经济(34906)
- 管理(24990)
- 业(24461)
- 企(18538)
- 企业(18538)
- 方法(15878)
- 数学(14254)
- 数学方法(14102)
- 学(11185)
- 农(11150)
- 中国(9805)
- 财(9489)
- 贸(8421)
- 贸易(8420)
- 易(8170)
- 业经(7798)
- 农业(7421)
- 制(6531)
- 地方(6389)
- 环境(5989)
- 技术(5893)
- 务(5439)
- 财务(5401)
- 财务管理(5386)
- 企业财务(5121)
- 融(5076)
- 金融(5074)
- 银(5027)
- 银行(4981)
- 机构
- 大学(140709)
- 学院(138196)
- 研究(54234)
- 济(52668)
- 经济(51655)
- 管理(48024)
- 理学(42731)
- 理学院(42060)
- 农(41111)
- 管理学(41046)
- 管理学院(40840)
- 科学(39717)
- 中国(37640)
- 农业(33458)
- 业大(31484)
- 所(30509)
- 京(29911)
- 研究所(28579)
- 中心(23470)
- 农业大学(22378)
- 财(22156)
- 江(20270)
- 院(19411)
- 省(19083)
- 室(18878)
- 北京(18048)
- 财经(17979)
- 业(17899)
- 科学院(17812)
- 实验(17431)
- 基金
- 项目(104441)
- 科学(80074)
- 基金(76972)
- 家(73049)
- 国家(72477)
- 研究(62941)
- 科学基金(59577)
- 自然(43113)
- 自然科(42160)
- 自然科学(42132)
- 自然科学基金(41425)
- 省(41271)
- 基金项目(41073)
- 社会(40605)
- 社会科(38341)
- 社会科学(38329)
- 划(36031)
- 资助(30983)
- 教育(28217)
- 重点(24285)
- 计划(24252)
- 科技(22242)
- 发(21985)
- 创(21904)
- 部(21762)
- 编号(21642)
- 科研(21520)
- 创新(20646)
- 业(20539)
- 农(19239)
共检索到1954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佳庆 李润林 李盼盼 雷铭康 杨雅杰 汪晶 朱伟云
[目的]本试验旨在探究百里香酚和迷迭香酸组合对脂多糖(LPS)攻毒大鼠盲肠的屏障功能、菌群结构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试验选取40只21日龄SD大鼠在适应性饲养7 d后,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Con)、攻毒对照组(LPS)、百里香酚组(Thy)、迷迭香酸组(RosA)、百里香酚×迷迭香酸组(Thy×RosA)。Thy组、RosA组和Thy×RosA组每天分别按照20 mg·kg~(-1) Thy、RosA、Thy×RosA(1∶1)的剂量灌胃大鼠,Con组和LPS组每天灌胃等量生理盐水。正式试验期共14 d。在正式试验第13天,除Con组外,对LPS组、Thy组、RosA组和Thy×RosA组大鼠腹腔注射500μg·kg~(-1)的LPS溶液建立急性肠道炎症模型。在正式试验第14天,将4组大鼠处死,采集盲肠组织,观察肠道形态;采集盲肠黏膜,测定IL-1β、IL-6、IL-10、TNF-α、二胺氧化酶活性、D-乳酸含量和ZO-1、Claudin-1、Occludin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量,采集盲肠食糜,测定盲肠菌群组成和短链脂肪酸的浓度。[结果]与Con组相比,LPS攻毒降低了盲肠D-乳酸含量,提高IL-1β水平;与LPS组相比,百里香酚和迷迭香酸组合提高了厚壁菌门的相对丰度,降低拟杆菌门的相对丰度,且提高了乳酸杆菌、Romboutsia、Turicibacter和致狭窄梭状芽孢杆菌1菌属的相对丰度,降低了未定义的鼠杆菌科、未分类的毛螺菌科、罗斯氏菌属、Alistipes菌属的相对丰度;与LPS组相比,百里香酚和迷迭香酸组合提高了乙酸、丙酸、丁酸和总短链脂肪酸浓度;与LPS组相比,百里香酚和迷迭香酸组合提高了ZO-1、Occludin、Claudin-1基因mRNA表达量和IL-10水平,降低了D-乳酸含量、二胺氧化酶活性、IL-6和TNF-α水平。[结论]百里香酚和迷迭香酸组合改善了盲肠菌群结构,提高了短链脂肪酸的浓度,增强肠道屏障功能,从而缓解肠道炎症,促进盲肠健康。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佳庆 李润林 李盼盼 雷铭康 杨雅杰 汪晶 朱伟云
[目的]试验旨在于探究百里香酚和迷迭香酸组合对脂多糖(LPS)攻毒大鼠盲肠的屏障功能、菌群结构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试验选取40只21日龄SD大鼠在适应性饲养7 d后,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CON)、攻毒对照组(LPS)、百里香酚组(Thy)、迷迭香酸组(RosA)、百×迷组(Thy × RosA)。Thy组、RosA组和Thy × RosA组每天分别按照20 mg ·kg~(-1) Thy、20 mg ·kg~(-1) RosA、20 mg ·kg~(-1 )Thy × RosA(1:1)的剂量对大鼠进行灌胃操作,CON组和LPS组每天灌胃等量生理盐水。正式试验期共14 d。在正式试验第13 d,除CON组外,对LPS组、Thy组、RosA组和Thy × RosA组大鼠腹腔注射500 μg ·kg~(-1 )的LPS溶液建立急性肠道炎症模型。在正式试验第14 d,将4组大鼠处死,采集盲肠组织,观察肠道形态,采集盲肠黏膜,测定IL-1β、IL-6、IL-10、TNF-α、二胺氧化酶、D-乳酸的浓度和ZO-1、Claudin-1、Occludin基因的相对mRNA表达量,采集盲肠食糜,测定盲肠菌群组成和短链脂肪酸的浓度。[结果]与CON组相比,LPS攻毒降低了盲肠D-乳酸浓度,升高了IL-1β的浓度;与LPS组相比,百里香酚和迷迭香酸组合提高了厚壁菌门的相对丰度,降低了拟杆菌门的相对丰度,且提高了乳酸杆菌、Romboutsia、Turicibacter和致狭窄梭状芽孢杆菌1菌属的相对丰度,降低了未分类的鼠杆菌科、毛螺菌科、罗斯氏菌属、Alistipes菌属的相对丰度;与LPS组相比,百里香酚和迷迭香酸组合提高了乙酸、丙酸、丁酸和总短链脂肪酸浓度;与LPS组相比,百里香酚和迷迭香酸组合提高了ZO-1、Occludin、Claudin-1基因mRNA表达量和IL-10浓度,降低了D-乳酸、二胺氧化酶、IL-6和TNF-α的浓度。[结论]百里香酚和迷迭香酸组合改善了盲肠菌群结构,提高了短链脂肪酸的浓度,增强肠道屏障功能,从而缓解了肠道炎症,促进了盲肠健康。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尹莉丽 吴建民 陈露 赵文轩 汪晶 朱伟云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添加姜酚、百里香酚及其组合对白羽肉鸡小肠形态、免疫功能及肠道屏障的影响,试验期为42 d。[方法]将200只1日龄AA白羽肉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4个处理组如下:对照组(Con组,基础日粮)、姜酚组(Gin组,基础日粮+60 mg·kg~(-1)姜酚)、百里香酚组(Thy组,基础日粮+30 mg·kg~(-1)百里香酚)及姜百组(Gin+Thy组,基础日粮+30 mg·kg~(-1)姜酚+15 mg·kg~(-1)百里香酚)。[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姜百组肉鸡回肠绒毛高度(VH)有增加的趋势(P=0.063),绒毛高度/隐窝深度(V/C)显著提高(P<0.05);姜百组肉鸡空肠和回肠黏膜中分泌性免疫球蛋白A(sIgA)含量显著提高(P<0.05),空肠黏膜中白介素-6(IL-6)和干扰素-γ(IFN-γ)和回肠黏膜中IL-6和白介素-1β(IL-1β)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姜百组肉鸡空肠和回肠黏膜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升高(P<0.05);姜百组肉鸡空肠黏膜中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4)和回肠黏膜中Nrf2、超氧化物歧化酶1(SOD1)、GPX4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空肠和回肠黏膜中Occludin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提高(P<0.05)。[结论]综上,日粮添加姜酚和百里香酚组合可以提高肉鸡的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并通过改善肠道形态和肠道屏障促进肠道健康。
关键词:
姜酚 百里香酚 肉鸡 肠道形态 肠道屏障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瑞雪 丁雪东 党苗苗 汪晶 朱伟云
[目的]试验旨在研究橙皮苷、百里香酚、迷迭香酸及其联合添加对肉仔鸡肠道免疫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方法]选用1日龄爱拔益加肉鸡,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5组试验鸡分别饲喂基础饲粮(Con group,对照组)以及在基础饲粮中添加40 mg·kg~(-1)橙皮苷(Hes group,橙皮苷组)、40 mg·kg~(-1)百里香酚(Thy group,百里香酚组)、20 mg·kg~(-1)迷迭香酸(RA group,迷迭香酸组)和40 mg·kg~(-1)橙皮苷+40 mg·kg~(-1)百里香酚+20 mg·kg~(-1)迷迭香酸(HTR group,联合组),试验期42 d。[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联合组肉仔鸡的法氏囊指数显著增加(P<0.05),血清中脂多糖(LPS)、肿瘤坏死因子-α、干扰素-γ和和白介素-1β(IL-1β)、免疫球蛋白M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回肠黏膜中细胞因子信号抑制因子1(SOCS1)、核因子E2相关因子(Nrf2)、醌氧化还原酶(NQO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4)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1)的mRNA表达量以及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增加(P<0.05),回肠和盲肠中丙二醛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盲肠黏膜中SOCS1、Nrf2、SOD1和GPX4的mRNA表达量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显著增加(P<0.05);橙皮苷组肉仔鸡血清中LPS、IL-1β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回肠黏膜Nrf2和SOCS1的mRNA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盲肠黏膜的GSH-Px活性显著增强(P<0.05);百里香酚组肉仔鸡血清中LPS、IL-1β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回肠黏膜中Nrf2、NQO1和SOCS1的mRNA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盲肠黏膜中GPX4的mRNA表达量和GSH-Px活性显著增加(P<0.05);迷迭香酸组肉仔鸡血清中LPS、IL-1β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回肠黏膜中Nrf2、NQO1、SOD1和SOCS1的mRNA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结论]饲料中联合添加橙皮苷、百里香酚和迷迭香酸能够增加肉仔鸡法氏囊指数,降低血清中细胞因子的含量,提高机体和黏膜的免疫能力,增强肠道黏膜的抗氧化能力。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侯国珺 张民扬 汪晶 朱伟云
[目的]本试验旨在探究壳聚糖螯合锌对大肠杆菌K88攻毒仔猪盲肠微生物组成、代谢产物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试验选取48头21日龄体重平均为6.21 kg的断奶仔猪,随机均分为4组:对照组(CON),饲喂基础饲粮;氧化锌组(ZnO),基础日粮中添加氧化锌(锌终含量1 600 mg·kg~(-1));壳聚糖螯合锌组(CS-Zn),在基础日粮中添加壳聚糖螯合锌(锌终含量100 mg·kg~(-1),壳聚糖终含量766 mg·kg~(-1));壳聚糖组(CS),在基础日粮中添加壳聚糖,壳聚糖含量与壳聚糖螯合锌组相等。在试验15 d时,每组随机选取6头仔猪,每头口服10~(10) CFU的大肠杆菌K88培养液进行攻毒,攻毒48 h后屠宰、取样,测定仔猪盲肠形态、盲肠食糜微生物组成和短链脂肪酸浓度以及盲肠黏膜中细胞因子浓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氧化锌和壳聚糖螯合锌处理均显著降低了仔猪盲肠隐窝深度,壳聚糖螯合锌组和壳聚糖组仔猪盲肠形态病理评分也显著降低。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壳聚糖螯合锌和壳聚糖也均显著降低了仔猪盲肠微生物中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P<0.05)。并且,壳聚糖螯合锌处理上调了乳杆菌属和普氏菌属9的相对丰度,下调了链球菌属和布劳特氏菌属的相对丰度。此外,与对照组相比,壳聚糖螯合锌组仔猪盲肠中乙酸、丁酸、总短链脂肪酸和乳酸含量显著上升,盲肠内容物的pH值显著降低,而壳聚糖螯合锌和壳聚糖组中丁酸、总短链脂肪酸和乳酸含量无显著差异。同时,壳聚糖螯合锌处理显著降低了盲肠黏膜中髓过氧化物酶(MPO)、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干扰素γ(INF-γ)水平。[结论]日粮中添加壳聚糖螯合锌可以改善断奶仔猪盲肠微生物组成,提高盲肠食糜中乳酸和短链脂肪酸浓度,降低盲肠黏膜中炎症因子浓度,有助于缓解大肠杆菌攻毒引起的肠道炎症反应。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方舟 胡平 汪晶 朱伟云
[目的]旨在于探讨早期乳铁蛋白干预对哺乳仔猪的盲肠菌群结构、盲肠中短链脂肪酸含量和盲肠黏膜中炎症因子的影响。有利于进一步了解早期乳铁蛋白干预对仔猪肠道产生影响的具体途径。[方法]试验选取6窝(每窝10头)新生仔猪,仔猪的初生体重相近(1.51 ± 0.05 kg),采用窝内分组法将每窝仔猪分为对照组和乳铁蛋白组,每组仔猪各5头。在仔猪出生后第1至7天,每天对两组仔猪进行3次灌喂,其中乳铁蛋白组仔猪每次灌喂8~12 mL的乳铁蛋白溶液,使每天乳铁蛋白的有效灌喂量达到0.5 g·kg~(-1)仔猪体重,对照组仔猪则灌喂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早期乳铁蛋白干预提高了盲肠菌群的丰富度指数(ACE和Chao 1);在试验期第8天,乳铁蛋白提高了哺乳仔猪盲肠菌群中拟杆菌门并降低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提高拟杆菌、瘤胃球菌、丁酸弧菌等菌属的相对丰度,降低大肠杆菌、巴氏杆菌和韦荣球菌等菌属的相对丰度;在试验期第21天,乳铁蛋白降低梭杆菌门的相对丰度,提高乳杆菌、罗氏菌和瘤胃球菌等菌属的相对丰度,降低梭杆菌属的相对丰度。同时乳铁蛋白可以增加盲肠内乙酸、丙酸、丁酸和总酸的含量,提升盲肠黏膜内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含量,降低白细胞介素8的含量。[结论]早期乳铁蛋白干预可以改善盲肠菌群结构,提高盲肠内容物中短链脂肪酸的含量并调节盲肠黏膜的免疫反应,有利于哺乳仔猪的后期生长发育。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闫普普 朱君 刘佳丽 黄永熙 余捷 汤锋 郭利伟
为进一步明晰黄芩苷(BCN)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炎症损伤的缓解作用机制,采用体内体外试验结合,体外试验采用LPS建立RAW264.7细胞炎症模型,测定细胞吞噬能力、一氧化氮释放、炎症细胞因子及TGF-β/SMAD2通路相关mRNA表达;体内试验采用不同浓度的黄芩苷对BALB/c小鼠连续7 d灌胃后腹腔注射LPS建立炎症模型,测定小鼠脾脏指数、T细胞亚群及免疫平衡,RT-qPCR法测定脾脏炎症细胞因子和TGF-β/SMAD2通路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结果显示:黄芩苷在25μg/mL范围内对RAW264.7无增殖抑制作用,LPS质量浓度为1μg/mL时,细胞存活率为54.55%。不同质量浓度黄芩苷均可增强RAW264.7细胞的吞噬能力(P<0.05),降低NO释放(P<0.05);LPS刺激后炎症细胞因子mRNA表达上升(P<0.05),TGF-β和SMAD2表达下降,黄芩苷干预后上述mRNA表达得到逆转。此外,LPS处理后小鼠脾脏指数显著上升(P<0.01),不同剂量的黄芩苷组均改善这一情况(P<0.05);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黄芩苷能够改善LPS刺激的CD4+细胞与CD8+细胞的分化,降低CD4+/CD8+的比值,同时,黄芩苷可恢复LPS刺激的Th17/Treg平衡轴失衡。结果表明,黄芩苷对LPS诱导的小鼠炎症具有缓解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TGF-β/SMAD2信号通路激活、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及恢复Th17/Treg平衡轴有关。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有林 张润光 钟玉
【目的】探索百里香精油(thyme essential oil)的化学组成及其作用机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百里香精油,利用气-质联用技术(GC-MS)测定化学成分,研究抗氧化性、抑菌作用和毒理特性。【结果】百里香精油含有85种化学成分,且以酚类物质为主。百里香精油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抗氧化能力高于维生素E,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黑曲霉菌、啤酒酵母菌的抗菌性均表现为敏感型,但碱性条件和热处理降低其抑菌作用。【结论】经动物试验百里香精油属无毒型,可安全用作食品添加剂和化工香料。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卢劲晔 顾蓓蓓 卢炜 刘静
[目的]阐明雷帕霉素(Rapa)对大肠杆菌诱发的乳腺感染的保护作用机制,为临床上寻找乳腺炎防控新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原代培养大鼠乳腺上皮细胞,待细胞贴壁后,试验组采用100 nmol·L~(-1)的Rapa处理4 h后,细胞经感染比(MOI)为10的大肠杆菌处理2 h后用细胞刮刀刮取细胞,收集细胞上清液,用于Toll样受体4(TLR-4)及髓样分化因子(MyD88)蛋白、促炎性细胞因子表达及活性氧(ROS)释放检测。[结果]大肠杆菌刺激原代培养的乳腺上皮细胞后,TLR-4和MyD88蛋白表达显著升高;而Rapa预处理可降低MyD88蛋白表达;同时,大肠杆菌刺激后,乳腺上皮细胞中促炎性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的表达及ROS的释放均显著升高。雷帕霉素能下调促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显著降低ROS的释放量。[结论]Rapa抑制MyD88信号通路后可减轻大肠杆菌诱导的大鼠乳腺炎症反应。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李金平 任瑞芬 尹大芳 郭芳 杨秀云
本研究采用1年龄金边百里香(Thymus mongolicus)幼苗为试验材料,以自然光照作为对照处理,设置25%、50%和75%遮光处理梯度,分别于处理0、7、14、24、44d时测定其叶部、根部的生理和形态指标,以期为芳香地被植物的选育及推广提供基础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在处理14d时干物质分配发生了改变,通过增加叶重比、降低根重比来平衡不同光环境下植株体内的养分累积。2)50%的光照处理显著促进了叶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增加了根部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蛋白的含量,抑制了植株内丙二醛(MDA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伟乐 李轩 慕春龙 朱伟云
[目的]本文旨在探究2’-岩藻糖基乳糖(2’-FL)对LPS诱导的仔猪小肠上皮细胞(IPEC-J2)炎症和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以IPEC-J2为细胞模型,首先通过预试验对LPS和2’-FL的处理浓度分别进行筛选,最终选择100 μg·mL~(-1) LPS诱导细胞促炎反应,接着通过不同浓度2’-FL干预(20 μg·mL~(-1)、100 μg·mL~(-1))来探究其对LPS诱导IPEC-J2的促炎反应和屏障功能受损的调节作用。因而,此试验分为六组:对照组(CON)、LPS组(100 μg·mL~(-1) LPS)、FL20组(20 μg·mL~(-1) 2’-FL)、FL100组(100 μg·mL~(-1 )2’-FL)、SF20组(100 μg·mL~(-1 )LPS+20 μg·mL~(-1 )2’-FL)和SF100组(100 μg·mL~(-1 )LPS+100 μg·mL~(-1)2’-FL)。试验处理24 h后,测定各组细胞活力、紧密连接蛋白、炎症因子和炎症相关通路的基因表达水平以及通过Western blot检测NF-κB、Myd88、Claudin-1和Occludin蛋白的相对表达量。[结果]与CON组相比,LPS组显著降低了IPEC-J2细胞活性(P<0.05);显著上调了促炎因子IL-6、IL-8 及炎症通路NF-κB、Myd88和CD14的基因表达(P<0.05);下调了抗炎因子IL-4的基因表达(P<0.05); 同时显著下调了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Claudin-3、Claudin-4、ZO-1、ZO-2和Occludin的基因表达(P<0.05)。与CON组相比,FL20组还显著提高了Claudin-1、Claudin-3、Claudin-4和ZO-2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P<0.05)。与LPS组相比, SF20组和SF100组显著提高了IPEC-J2细胞活性(P<0.05);显著下调了促炎因子IL-8和上调了抗炎因子IL-4和IL-10基因表达(P<0.05);显著下调了炎症通路基因NF-κB、Myd88和CD14(P<0.05);显著上调了紧密连接基因Claudin-1、Claudin-3、Claudin-4、ZO-1、ZO-2、Occludin(P<0.05)。Western blot结果发现,与CON组相比, 只有LPS组的NF-κB显著上调(P<0.05)。与LPS组相比,SF20组的NF-κB、Myd88蛋白表达量有降低,Claudin-1和Occludin蛋白表达量有升高,但差异都不显著。[结论] LPS处理促进了IPEC-J2细胞的促炎反应并造成了屏障功能受损,2’-FL干预减弱了LPS刺激的促炎信号通路,进而改善了LPS引起的屏障功能受损。本研究揭示了2’-FL参与调节肠道炎症和屏障功能的可能机制,为利用2’-FL促进肠道健康提供了新的见解和参考依据。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晨 陈雪婷 王猛 王俊平
为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脓毒血症大鼠肠损伤的影响及对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选取清洁级SD大鼠30只,体重250300g,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脓毒症组(SEP组)和N-乙酰半胱氨酸组(NAC组),每组10只;Sham组仅开腹,暴露盲肠,NAC组和SEP组行盲肠结扎穿孔术,再分别静脉给予150mg·kg(-1)NAC和等量生理盐水;3组均于再灌注4h处死大鼠,观察小肠组织病理学结果;ELISA检测血中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和D-乳酸浓度;ELISA法和Western blot法检
关键词:
N-乙酰半胱氨酸 脓毒症 大鼠 肠粘膜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姚昀 刘克海 胡晓倩
采用脂多糖(LPS)诱导小鼠巨噬细胞RAW264. 7建立炎症模型,评价紫檀茋的抗炎作用。在LPS刺激的RAW264. 7细胞中,添加紫檀茋进行干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 PCR)方法检测细胞中炎症因子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MCP-1),白细胞介素6 (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mRNA表达量,Griess法检测培养基中一氧化氮(NO)的释放量,采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进一步检测细胞中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和核转录因子κB-p65 (NF-κB p65)的蛋白磷酸化水平。结果发现:紫檀茋能够显著抑制炎症因子基因的表达和炎症介质NO的释放;紫檀茋+LPS组中ERK,p38和p65的蛋白磷酸化水平显著下降。紫檀茋能显著抑制炎症因子MCP-1,IL-6,IL-1β,TNF-α和iNOS的mRNA表达和NO的释放,其机制可能与阻断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和NF-κB信号通路相关。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曾巧莉 宋慧 郭慧慧 郭超 甄东 梁凤 张彤瑶
为探讨金针菇菇脚(Flammulina velutipes stembase,Fvs)对肉鸡盲肠菌群及短链脂肪酸含量的影响,选用1d健康aa肉鸡270只,随机分成5个处理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8只。5个处理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基础日粮)、抗生素阳性对照组(基础日粮+5mg/kg黄霉素)和3个Fvs组(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2%、4%和6%Fvs)。在21和42d,每个重复选择3只屠宰,无菌采集盲肠内容物,提取细菌基因组总dna,pCR扩增16sRdna v3区,采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结合聚合酶链式反应(pCR-dgge)及条带的克隆测序分析盲肠细菌群的变化,同时采用聚类分析分析各试验组的多...
关键词:
肉鸡 金针菇 盲肠菌群 短链脂肪酸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姜志浩 李龙龙 姚瑶 马海田
[目的]研究脱氢表雄酮(DHEA)对高脂日粮饲喂大鼠脂肪组织炎症以及脂质沉积的影响,为后期探讨DHEA调控机体脂代谢紊乱及其炎症反应相关机制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正常日粮(ND),高脂日粮(HFD)和高脂日粮+脱氢表雄酮(HFD + DHEA)连续饲喂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3组,每组10只)10周,采集大鼠不同组织部位脂肪组织进行苏木伊红(HE)染色分析脂肪细胞大小,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脂肪代谢及炎症因子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日粮组相比,高脂日粮组大鼠脂肪细胞大小极显著增加(P < 0.01),脂肪组织中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脂肪合成酶(FAS)、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水平均显著上调 (P < 0.05);同时肉毒碱棕榈酰转移酶-1(CPT-1)、肉毒碱棕榈酰转移酶-2(CPT-2)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GC-1α)的表达水平均显著下调(P < 0.05)。与高脂日粮组相比,DHEA处理可显著抑制高脂日粮饲喂大鼠的不同组织部位脂肪细胞大小的增加(P < 0.05)。与高脂日粮组相比,DHEA处理显著减少高脂日粮饲喂大鼠的脂肪合成相关因子和促炎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同时显著增加脂肪分解相关因子的表达水平(P < 0.05)。[结论]DHEA能缓解高脂日粮诱导的脂肪组织中的炎症反应,并减少脂肪细胞中脂质的沉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蜂胶提取物对脂多糖诱导小鼠急性乳腺炎及乳腺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
早期断奶对沂蒙黑山羊羔羊生长性能、盲肠短链脂肪酸含量和菌群多样性的影响
卡介菌多糖核酸缓解内毒素诱发大鼠乳腺炎的机制研究
乙酰乙酸抑制脂多糖诱导的奶牛中性粒细胞炎症信号通路的激活
柠檬酸对蛋鸡消化道内容物pH和盲肠菌群的影响
饲料中高直链淀粉对大口黑鲈肠道物理屏障和菌群的影响
产γ-氨基丁酸植物乳杆菌对小鼠生长、血清抗氧化能力及盲肠菌群的影响
半纯合日粮添加茶多酚和果寡糖对母肉鸡生产性能、盲肠菌丛数量及其代谢产物的影响
抗生素对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肠道菌群、微生物代谢及屏障结构的影响
慢性热应激对肉鸡盲肠菌群结构和代谢的影响及日粮添加胍基乙酸作用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