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68)
2023(6417)
2022(5470)
2021(4933)
2020(3761)
2019(8476)
2018(8238)
2017(15018)
2016(8415)
2015(9217)
2014(9338)
2013(9450)
2012(9270)
2011(8717)
2010(8891)
2009(8031)
2008(7960)
2007(7173)
2006(6674)
2005(6263)
作者
(28795)
(24007)
(23966)
(22399)
(15377)
(11710)
(10710)
(9498)
(9216)
(8732)
(8448)
(8080)
(8035)
(7831)
(7830)
(7429)
(7316)
(7169)
(7068)
(6962)
(6382)
(6356)
(5983)
(5586)
(5566)
(5522)
(5519)
(5416)
(5082)
(4911)
学科
(39584)
经济(39550)
(18448)
管理(17160)
地方(16903)
中国(15264)
(12429)
(12042)
企业(12042)
业经(10303)
(10045)
地方经济(9655)
农业(8889)
(8889)
方法(8404)
(7918)
金融(7915)
(7532)
银行(7497)
(7427)
环境(7002)
(6945)
贸易(6934)
数学(6870)
数学方法(6796)
发展(6600)
(6581)
(6530)
(6471)
技术(6141)
机构
学院(123802)
大学(120609)
研究(54376)
(46719)
经济(45587)
中国(39552)
管理(38247)
科学(37185)
(31972)
理学(31145)
(30620)
理学院(30616)
管理学(29829)
管理学院(29593)
(28368)
研究所(27931)
农业(25077)
中心(23240)
业大(23051)
(21272)
(20586)
(20486)
(19717)
北京(18786)
(18584)
师范(18301)
科学院(17859)
(17419)
技术(16493)
研究院(15252)
基金
项目(80592)
科学(60354)
研究(54535)
基金(53696)
(50115)
国家(49669)
科学基金(39506)
(34344)
社会(31962)
社会科(30187)
社会科学(30181)
(28930)
基金项目(27960)
自然(26354)
自然科(25674)
自然科学(25663)
自然科学基金(25153)
(24860)
教育(23742)
资助(22218)
编号(21428)
重点(19622)
发展(18945)
(18594)
成果(17781)
计划(17461)
科技(17424)
课题(17166)
(16445)
(15620)
期刊
(63338)
经济(63338)
研究(39322)
中国(32526)
(31347)
学报(28028)
科学(23124)
农业(21500)
大学(19809)
学学(18860)
管理(15950)
教育(15943)
(14154)
(14133)
金融(14133)
业经(12154)
(11842)
技术(10755)
经济研究(9987)
问题(7938)
业大(7934)
科技(7619)
财经(7223)
林业(7091)
(7051)
资源(6665)
农业大学(6338)
(6305)
世界(6271)
商业(6153)
共检索到2086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冯雨萌   杨露露   杨帆   陈欣   杨秀云  
本研究以山西浑源种源地百里香(Thymus mongolicus)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其主要挥发物的分配格局及器官特有挥发物特性,为探明其生态策略及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科学依据。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技术,对盛花期百里香根、茎、叶、花不同器官挥发物成分及含量进行分析,研究主要挥发物的分配格局及器官特有挥发物特性。结果表明,百里香盛花期共有挥发物种类64种,挥发物种类和含量存在器官分配格局的差异性。挥发物种类叶(50种)>花(45种)>茎(30种)>根(22种);挥发物含量叶(163.90 μg·g-1)>花(107.17 μg·g-1)>根(70.31 μg·g-1)>茎(46.69 μg·g-1),其中烯烃类物质的种类和含量占比最大。主要挥发物(含量>3.00 μg·g-1)种类有15种,叶和花器官挥发物分配格局存在差异,叶主要挥发物有邻-异丙基苯(46.84 μg·g-1)、γ-松油烯(44.96 μg·g-1)和反式石竹烯(9.50 μg·g-1)等;而花主要挥发物有(+)-柠檬烯(25.92 μg·g-1)、莰烯(18.56 μg·g-1)和罗勒烯(17.15 μg·g-1)。主要香型有花香型、青香型、木香型、辛香型和香草型等5种,有柑橘味、柠檬味、樟脑味、胡椒味、香草味和树脂味等6种气味,其中叶的香型和气味类型最丰富。共有挥发物的主成分分析表明烯烃类和醇类是百里香不同器官挥发物差异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且花是盛花期4个不同器官中贡献度最大的。叶、花、茎和根特有挥发物种类分别有10种、7种、3种和2种,其中叶中α-蒎烯含量最多为5.35 μg·g-1。研究表明,百里香盛花期器官间挥发物的种类及含量分配格局特性具有明显差异。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马风华   胡海英   李爱华   马霜   张浩   雍嘉仪  
为研究处于宁夏不同气候条件草地百里香(Thymus monogolicus)不同部位的鲜、干材料挥发性有机物的组成及其差异,本研究于10月上旬分别在宁夏盐池麻黄山荒漠草地、固原云雾山典型草地与海原南华山草甸草地采集百里香地上植株,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其挥发性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利用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3种类型草地百里香不同部位鲜、干样品中共检测出339种挥发性有机物,分属于烃类(125种)、醇类(70种)、酯类(29种)和其他类化合物(115种)。对于挥发性成分种类数量,草甸草地百里香挥发性有机物数量大于荒漠草地和典型草地,鲜样多于干样。挥发性成分中烃类物质相对含量最多,主要以萜烯类物质对伞花烃和γ-萜品烯为主,分别为14.24%~42.24%和3.30%~37.35%,对伞花烃在草甸草地的相对含量多于典型草地和荒漠草地,在嫩茎中多于木质化茎和叶片,而在鲜样与干样中的相对含量相当。酚类、醇类及其他挥发性有机物主要有香芹酚、桉树醇、芳樟醇及2-异丙基-4-甲基苯甲醚,香芹酚的相对含量在荒漠草地最高,达20.61%,桉树醇和芳樟醇在草甸草地的相对含量最高,分别为9.68%和12.99%。综上,采样地气候条件、样品处理及不同部位对百里香释放的挥发性物质种类和含量具有一定影响,干燥样仍能较好地保持百里香的主要成分组成,研究结果可为宁夏野生百里香资源的开发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李兆祺  司家屹  杨秀云  
百里香(Thymus mongolicus)是一种兼具香化、绿化、美化功能的芳香草本植物,为探究百里香叶片挥发性物质释放种类和释放量与物候期变化间的关系,以期为百里香挥发性物质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数据支撑与理论依据,本研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技术结合外标法,检测百里香叶片在不同物候期释放的挥发性物质,分析挥发性物质的成分与含量,探索百里香挥发性物质的释放节律。结果表明:4个物候期的百里香叶片中共检测出69种挥发性物质,分属于烯烃类、醇类、酯类、芳香烃类、酮类和其他类化合物,不同物候期百里香叶片释放的挥发性物质的种类和含量表现出差异性。挥发性物种种类表现为生长旺盛期(53种)>开花期(50种)>结果期(43种)>衰败期(28种)。挥发性物质含量表现为开花期(163.90μg·g~(-1))>结果期(157.21μg·g~(-1))>生长旺盛期(104.47μg·g~(-1))>衰败期(75.42μg·g~(-1)),总体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不同时期叶片中检测出11种共有的高含量挥发性物质,分别为γ-松油烯、莰烯、双环[3.1.0]六角-2-烯、月桂烯、桧烯、β-蒎烯、反式石竹烯、桉叶油醇、右旋龙脑、邻-异丙基甲苯、2-甲氧基-4-甲基-1-(1-甲基乙基)苯。其中,γ-松油烯(44.96μg·g~(-1))、反式石竹烯(9.50μg·g~(-1))和2-甲氧基-4-甲基-1-(1-甲基乙基)苯(7.02μg·g~(-1))在开花期含量较高;莰烯(14.94μg·g~(-1))、双环[3.1.0]六角-2-烯(13.13μg·g~(-1))、月桂烯(9.09μg·g~(-1))、β-蒎烯(4.09μg·g~(-1))、桧烯(3.13μg·g~(-1))和桉叶油醇(18.90μg·g~(-1))均在结果期含量较高;右旋龙脑(6.41μg·g~(-1))和邻-异丙基甲苯(52.93μg·g~(-1))则在生长旺盛期和衰败期含量最高。综上,物候期对百里香叶片挥发性物质的种类和含量具有一定影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云   闫顺   陈倩   黄琳曦   张先言   汪琼  
【目的】探究木香花(Rosa banksiae Ait.var. banksiae)挥发性成分释放规律,为其花香调控奠定理论基础。【方法】以花蕾期、半开期、盛花期和末花期木香花花朵以及盛花期木香花的雌蕊、雄蕊、花瓣和萼片为试验材料,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和聚类热图分析木香花不同花期和盛花期花器官挥发性成分及其差异。【结果】不同花期的木香花中共检出78种挥发性成分,包含烯烃类、醛类、醇类、酸类、酮类等。从花蕾期、半开期、盛花期、末花期的木香花中分别检出39,41,45和41种挥发性成分,共有成分有20种;不同花期木香花的挥发性成分组成不同,花蕾期、盛花期和末花期相对含量最高的挥发性成分均为β-蒎烯,其相对含量分别为26.20%,16.85%和21.24%;Z-5-十九烯在半开期相对含量最高,为23.03%。不同花期的木香花中有38种差异挥发性成分,其中半开期、盛花期和花蕾期挥发性成分相近,均与末花期挥发性成分差异较大。从盛花期木香花的雌蕊、雄蕊、花瓣、萼片中分别检出27,30,28和27种挥发性成分,其中烯烃类物质在雌蕊、雄蕊、花瓣中相对含量最高,萼片中酯类物质相对含量最高。雌蕊与萼片中挥发性成分差异较大,花瓣与雄蕊中挥发性成分差异较小。β-蒎烯、甲酸芳樟醇、5-十九烯-1-醇、Z-5-十九烯、正十九烷、2-甲氧基-3-(2-丙烯基)苯酚、β-罗勒烯、乙酸苄酯和正辛醛是不同花器官中主要差异性挥发成分,同时β-蒎烯相对含量较高的雌蕊和β-罗勒烯、甲酸芳樟醇、正辛醛相对含量较高的萼片是木香花释放香气的主要部位。【结论】木香花花香主要来自其雌蕊和萼片中的挥发性化合物,这些挥发性成分在末花期变化较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吴丹  罗世琼  杨占南  马敬  余正文  
采用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连用仪(SPME-GC-MS)分析桂花花冠、花蕊、花托、花萼及叶片挥发性物质,其目的是评价桂花不同器官挥发性物质的变化特征。花冠主要成分为β-芳樟醇、反式-氧化芳樟醇、叶醛、β-紫罗兰酮、α-紫罗兰酮、薰衣草醇、己醛和(Z)-乙酸叶醇酯;花蕊主要成分为安息香醛、β-芳樟醇、β-紫罗兰酮、薰衣草醇、反式-氧化芳樟醇、α-紫罗兰酮、2-辛酮和己醛;花托主要成分为青叶醇、(Z)-乙酸叶醇酯、己醛、顺式-罗勒烯、叶醛、β-芳樟醇、反式-氧化芳樟醇、薰衣草醇和β-紫罗兰酮;花萼和叶片主要成分为已醛、叶醛和(Z)-乙酸叶醇酯,这些物质在花冠、花蕊、花托、花萼及叶片中具有相对...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平彦  亓玲美  孙绪艮  孙垒光  曲若轶  
为探讨苹果绵蚜与苹果树的互作关系,用Y形嗅觉仪测试该虫对不同苹果品种枝条的嗅觉反应,顶空萃取枝条挥发物,并进行GC-MS分析。结果表明:该虫在寄主选择时,能被不同品种苹果枝条气味吸引;对珊夏的趋向性最强,平均选择率为71.25%,其次是短枝富士、乔纳金、腾木1号,平均选择率均在60%以上;对首红的最弱,平均选择率仅为56.75%。珊夏枝条挥发物主要成分(E-3-己烯-1-醇、甲酸己酯)的相对含量(14.74%,9.52%)均多于其他品种;首红枝条挥发物主要成分(4-甲基-1,3-戊二烯、乙酸叶醇酯)的相对含量(16.37%,10.27%)均多于其他品种。初步确定,E-3-己烯-1-醇、甲酸己酯...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万博  马晓莹  陈素梅  陈发棣  姜一凡  
[目的]本文旨在对不同花型及花径范围内的切花菊头状花序挥发物进行收集,并分析其花香成分组成以及探明不同菊花性状的花香释放差异。[方法]利用动态顶空收集法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收集并分析44个切花菊品种花香挥发物成分,调查不同花型及花径大小切花菊花香释放的多样性。[结果]共鉴定出包括萜类化合物、苯环类化合物以及脂肪酸衍生物在内的55种花香挥发物成分。其中,单萜及其含氧衍生物是切花菊花香中主要的挥发性组分(占香气成分总量的55.16%~100%)。迷你型切花菊品种花香挥发物,尤其是苯环类化合物释放速率的平均水平较高,而单萜类及倍半萜类化合物在莲座型切花菊释放出较高的平均水平;花径40 mm以下的切花菊花香挥发物整体的释放水平较高。主成分分析可将9种主要的萜类化合物为3组,同样也将所选切花菊品种分为3个类群。结果显示大部分迷你型、部分莲座型及托桂型切花菊品种呈现出相似的花香释放模式。[结论]香桧烯、桉叶油醇和樟脑是大多数切花菊释放的主要萜类化合物,而在管状花明显的迷你型切花菊品种中苯甲醛及苯乙醛释放水平较高,由此可作为改良切花菊气味特征的亲本之一。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冯青  高群英  张汝民  高岩  侯平  
为了探究百合科Liliaceae植物挥发物(VOCs)成分组成,采用活体植物动态顶空套袋采集法收集吊兰Chloro-phytum comosum,一叶兰Aspidistra elatior和文竹Asparagus plumosus 3种百合科植物VOCs,利用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了这3种植物VOCs的主要成分。结果表明:吊兰释放34种VOCs,包含萜类、酯类、醇类、醛类、酸类等5类化合物,其中二氢香茅醇相对含量最高(28.79%);一叶兰释放VOCs共鉴定出25种,包含醛类、酯类、醇类、萜类、酮类、烃类等6类化合物,其中壬醛(相对含量为12.12%)为其主要成分;文竹释放出38种V...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淑颖  肖春  叶敏  康敏  伍苏然  胡纯华  
利用Y-型嗅觉仪测试了桔小实蝇不同生理状态下(性成熟与性未成熟)两性成虫在不同时间内对不同剂量香蕉果肉挥发物的行为反应。结果表明,香蕉果肉挥发物对性成熟与性未成熟的两性成虫均能产生显著的引诱效果,并随着剂量的增加,引诱作用增强,当测试剂量超过0.10 g时香蕉果肉即能引起两性成虫的行为反应;同时,随着剂量的增加,成虫对香蕉果肉的反应时间缩短,当测试剂量为0.1 g时,性未成熟雌虫的反应在10 min时达到显著水平,而性成熟雌虫在30 min时达到显著水平;性未成熟雄虫的反应在5 min时达到显著水平,而性成熟在40 min时达到显著水平。当测试剂量为1 g以上时,不论性成熟与否,雌、雄虫的反应...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沈隽  曹连英  黄占华  
为研究室内装修材料有机挥发物(VOCs)的散发情况,提出一种改进的测定建材VOCs散发特性(初始VOCs平均浓度、分离系数)和对流传质系数的模型及计算方法,并应用该方法得到几种常见建材(复合地板、大芯板、地板砖和地毯)的VOCs散发特性和对流传质系数。结果表明:当实验时间有限、密闭小室与测试建材体积比较大时,模型计算能提高分离系数和对流传质系数的精度。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胡增辉  沈应柏  王宁宁  王金凤  周艳超  张志毅  
以1年生合作杨扦插苗为试验材料,利用茉莉酸甲酯(MeJA)分别与水杨酸甲酯(MeSA)、顺式己烯醛(cis-hexenal)、反式己烯醛(trans-hexenal)和苯骈噻唑(benzothiazole)混合的4种挥发物熏蒸合作杨叶片,检测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及苯丙氨酸解氨酶(PAL)3种防御酶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经过4种混合挥发物熏蒸后,合作杨叶片中POD,PPO和PAL活性都有明显的升高,并且2种挥发物混合的诱导效果要高于单独一种挥发物,但不仅仅是每一种挥发物诱导效果的相加之和。从诱导酶活增加的效果来看,在这4种混合挥发物中,MeJA+cis-hexenal的诱导...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李金平  任瑞芬  尹大芳  郭芳  杨秀云  
本研究采用1年龄金边百里香(Thymus mongolicus)幼苗为试验材料,以自然光照作为对照处理,设置25%、50%和75%遮光处理梯度,分别于处理0、7、14、24、44d时测定其叶部、根部的生理和形态指标,以期为芳香地被植物的选育及推广提供基础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在处理14d时干物质分配发生了改变,通过增加叶重比、降低根重比来平衡不同光环境下植株体内的养分累积。2)50%的光照处理显著促进了叶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增加了根部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蛋白的含量,抑制了植株内丙二醛(MDA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孙凡  鲁继红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 (SPME) technique was applied to extract the volatiles and wound-induced volatiles of Ricinus communis, the volatiles were isolated and identified by GC-MS. The main volatile from intact leaves of Ricinus communis was 3 kinds of different constitution of dibutyl phthalate...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祝传书  赵惠燕  
 综述了植物挥发性物质的特性,挥发物与韧皮部取食的昆虫,茉莉酮酸(JA)与挥发物的释放,C6挥发物与植食性昆虫的作用,挥发物的诱导物及挥发物的生态学功能,为以后研究植物挥发物、植物-植食性昆虫-植食性昆虫天敌间的相互关系等方面提供了依据。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熊伟  金荷仙  蔡宝珍  
为探明碰碰香Plectranthus tomentosa叶片挥发物的组成及其相对含量,以长势优的成年碰碰香为研究对象,采用顶空套袋法,并在热脱附系统(TDS)条件下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收集气体进行分析检测。测出叶片挥发物有44种,包括烷烃、烯烃等8类化合物,烯烃中的萜烯类化合物有22种(相对含量为83.32%),其中柠檬烯含量最多(相对含量为47.61%);同时结合保留指数分析碰碰香叶片挥发物化学成分,比单独使用GC-MS其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