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6)
- 2023(1485)
- 2022(1264)
- 2021(1430)
- 2020(1005)
- 2019(2224)
- 2018(2102)
- 2017(3627)
- 2016(2090)
- 2015(2348)
- 2014(2365)
- 2013(2239)
- 2012(2146)
- 2011(1931)
- 2010(1872)
- 2009(1761)
- 2008(1805)
- 2007(1570)
- 2006(1313)
- 2005(1131)
- 学科
- 济(7238)
- 经济(7228)
- 管理(6510)
- 业(5725)
- 企(5340)
- 企业(5340)
- 方法(3712)
- 学(3460)
- 数学(3017)
- 数学方法(2978)
- 财(2377)
- 业经(1880)
- 中国(1821)
- 农(1520)
- 技术(1491)
- 和(1465)
- 务(1451)
- 财务(1450)
- 财务管理(1447)
- 制(1430)
- 企业财务(1371)
- 理论(1346)
- 人事(1331)
- 人事管理(1331)
- 地方(1187)
- 体(1174)
- 划(1170)
- 策(1101)
- 害(1091)
- 技术管理(1090)
- 机构
- 大学(32090)
- 学院(31568)
- 研究(12407)
- 管理(10653)
- 农(10646)
- 科学(10385)
- 济(9590)
- 理学(9504)
- 经济(9341)
- 理学院(9324)
- 管理学(9050)
- 管理学院(9007)
- 农业(8674)
- 中国(8444)
- 业大(7886)
- 所(7581)
- 研究所(7096)
- 京(6990)
- 农业大学(5676)
- 室(5585)
- 实验(5297)
- 中心(5280)
- 省(5226)
- 实验室(5127)
- 业(4959)
- 江(4920)
- 重点(4862)
- 财(4844)
- 技术(4680)
- 科学院(4439)
共检索到451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樊玉倩 肖爱芳 张忠明
以模式豆科植物百脉根为材料,利用酵母双杂交和双分子荧光互补(bimolecular fluorescence complementation,BiFC)技术,研究调控起始结瘤基因表达的转录因子IPN2、NSP2、CYCLOPS、DELLA间的相互作用。结果显示,百脉根IPN2与DELLA、NSP2与DELLA、CYCLOPS与DELLA均有相互作用。表明IPN2、DELLA可能参与并形成一个大的蛋白复合物,网络调控豆科植物起始结瘤基因的时空表达。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浩 朱辉 杨绮 陈春芬 张忠明
以豆科植物百脉根为材料,构建了AD-cDNA表达文库。其库容量达到每3μg DNA 2×106酵母转化子,空载率为12.5%,平均片段长度为1.5 kb。以百脉根结瘤因子受体激酶基因1(nod factor receptor kinase,NFR1)蛋白激酶结构域的DNA片段(NFR1-PK)为诱饵,利用酵母双杂技术,筛选与NFR1相互作用的基因。结果在含X-gal的四缺选择性培养基上筛选到120个克隆。经质粒抽取、PCR鉴定、回转酵母验证得到80个阳性克隆。对26个确定阳性克隆的外源片段进行测序和同源性分析,通过NCBI数据库比对分析鉴定含有JAB1、AT-RICH结构域等4个与NFR1-P...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晓晶 储晓洁 康恒 朱辉 张忠明
豆科植物百脉根是研究共生固氮体系的模式植物之一,对其根瘤菌共生信号转导途径和作用机制的研究,有助于揭示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共生关系建立和共生体形成的奥秘。本研究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和体外蛋白质相互作用技术,证明百脉根GARS类家族转录因子结瘤信号通道蛋白NSP1和NSP2在体外体内均可以相互作用,并将相互作用的位点定位在NSP1的GRAS结构域的LHRII区域和NSP2的LHRI区内。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代广中 袁兆栋 苟洪兰 方庆 朱辉 张忠明
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以百脉根离子通道蛋白Pollux胞内结构域为诱饵,从百脉根AD-cDNA文库中筛选到与Pollux相互作用的多个阳性克隆,经DNA序列测定及NCBI数据库BLAST分析,其中有6个阳性克隆编码翻译延伸因子EF1A。进一步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与纯化Pollux和EF1A融合蛋白,通过Pull-down及Western杂交证实Pollux胞内结构域与EF1A的C-末端相互作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储晓洁 康恒 胡晓晶 张忠明
共生结瘤过程是根瘤菌与宿主植物交换信号分子的相互作用过程,结瘤信号通道蛋白基因NSP1和NSP2是结瘤因子诱导的共生信号转导途径的必要元件。LjNSP1和LjNSP2蛋白都包含植物所特有的GRAS结构域,推测为转录调节子,但缺乏明确的生化证据。为验证这一推测,本研究采用酵母双杂交系统,将两者分别融合到酵母GAL4转录因子的DNA结合结构域上,根据是否能激活报告基因的表达来验证它们的转录激活能力。结果表明LjNSP1和LjNSP2在酵母体内均具有转录激活的能力。为进一步确定转录激活的区域,对LjNSP1和LjNSP2构建了一系列的缺失突变,鉴别出转录激活区段均位于两者的N-末端的可变区域。为验证...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邬瑞杰 王兴华 刘志民 刘正坪 胡昊 马焕普
【目的】研究桃树再植病与根际微生物的关系。【方法】以Mфller氰化钾培养基为选择培养基进行桃根际微生物的筛选,采用16SrDNA序列分析并结合生物学特性对所获菌株进行鉴定,并通过温室盆栽试验对所获拮抗菌的生防效果进行初步观察。【结果】从桃根际土壤中分离筛选出3株能以扁桃苷为碳源产生氢化氰(HCN)的细菌(CN-X4、CN-X9、CN-X17)和3株分别能对上述细菌有不同抑制作用的放线菌(CN-G2、CN-G3、CN-G5)。鉴定结果表明菌株CN-X4、CN-X17均为农杆菌属中的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但分属不同的变种;菌株CN-X9为假单胞杆菌(P...
关键词:
桃 再植病 细菌 拮抗菌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赵朋 王叶菁 位曙光 刘莉娜 李珍珍 赵萍 何华伟
【目的】bHLH转录因子bmdimm是家蚕(bombyx mori)5龄后期调控蚕丝蛋白丝素重链基因表达的重要转录因子。分析发现bmdimm蛋白中包含有可能发生泛素化修饰的赖氨酸残基K43,因此推测bmdimm可能发生泛素化修饰而被降解。bmcHip属于家蚕泛素连接酶E3家族中的U-box亚家族,在家蚕5龄期后部丝腺中有表达。论文旨在明确bmdimm与bmcHip之间的相互作用,以便于更好地理解bmdimm在家蚕体内的泛素化修饰及其对丝素重链基因转录调控的生物学意义。【方法】利用家蚕各组织基因芯片表达谱分析bmdimm和bmcHip在后部丝腺中的表达情况;分别通过pcr和基因合成获得bmdim...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汪涛 冯勇 张忠明
为探索百脉根中的体细胞胚胎发生受体类蛋白激酶基因(somatic embryogenesis receptor-like kinases,SERKs)家族在根瘤共生过程中的功能和作用机制,根据拟南芥AtSERKs基因序列,从百脉根基因组中鉴定到8个同源基因(LjSERKs)。利用CRISPR-Cas9基因组编辑和毛根转化技术,分别敲除LjSERKs家族不同基因,观察并分析其对共生结瘤表型的影响。结果显示:敲除LjSERK2、LjSERK3、LjSERK6和LjSERK7后,其植株结瘤数与对照植株相比均无明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裴俊清 段柳剑 张忠明
根据Mesorhizobium loti基因组信息,克隆nodA、nodB、nodD等基因的启动子序列,分别与报告基因构建相应的转录融合子(nod-lacZ),并分别导入中慢生型百脉根根瘤菌MAFF303099和广谱根瘤菌NGR234(Rhizobium sp.)中,利用百脉根根的抽提物作为诱导物,检测结瘤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在MAFF303099菌株中,百脉根根抽提物不能诱导nodA的表达;能诱导nodB和nodD1的表达;nodD2呈组成型表达;供试的5种不同的类黄酮化合物都不能诱导nodA基因表达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学贤 周俊初 张忠明 李阜棣 陈华癸
将豌豆根瘤菌共生质粒pJB5JI导入紫云英根瘤菌含共生质粒的7653R菌株和消除了共生质粒的7653R+1菌株中。7653R+1接合子获得了在碗豆上结瘤的能力,7653R接合子却不能在豌豆上结瘤。从而揭示出紫云英根瘤菌的共生质粒能抑制导入的豌豆根瘤菌共生质粒pJB5JI功能的表达。同时pJB5JI的导入使7653R接合子在其正常宿主紫云英上的结瘤固氮能力较亲本7653R显著提高。试验同时考察了pJB5JI导入紫云英根瘤菌后的稳定性。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张苗苗 娄策群
探讨信息生态环境因子相互作用的范围、实现途径、形式、效果和作用程度,论述信息生态环境因子的相互作用范围包括同类因子的相互作用和异类因子的相互作用,其相互作用是通过信息人间接实现的,有一对一交互作用、一对多同时作用、多对一同时作用、多因子链式作用、多因子环式作用等多种形式,作用效果包括相互限制、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相互替代,在相互作用力度、影响程度、作用效果方面都存在非均衡性。
关键词:
信息生态 环境因子 相互作用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周承聪 桂学文 武庆圆
在具体阐述信息人与各个信息生态因子相互作用的基础上,总结归纳信息人与信息生态因子的相互作用规律,认为信息生态因子对信息人的作用遵循综合性规律、非等价性规律和木桶效应,信息人对信息生态环境的适应方式主要是学习,适应范围遵循耐性定律,信息人对信息生态因子的改造必须连锁进行,且根本在于改造信息本体。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应龙 弓明钦 MarkBrundrett BernieDell
采用蜡磨菌与VA 菌根真菌分别对蓝桉和尾叶桉进行单接种或混合接种,研究结果表明,两种菌根类型的真菌均能在桉树苗木根系上成功地定殖,分别合成了外生菌根、VA 菌根和混合菌根,证实了桉树不仅是菌根营养型树种,而且能形成多种菌根类型。VA 菌根感染率在接种初期较高,但随时间的推移有降低的趋势;而外生菌根菌初期合成菌根的速度较慢,但单位长度根段内菌根根尖数目有明显增加的趋势。与单接种VA菌根真菌苗木相比,外生菌根真菌抑制了VA 菌根菌在根系上的进一步侵染,体现在较低的VA 菌根感染率;而外生菌根菌显示出了较强的竞争能力,并能在接种后9 周时开始形成子实体。在混合菌根中,外生菌根有逐步替代VA 菌根的发...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杨红 朱利泉 张贺翠 杨永军 薛丽琰 杨昆 余浩 彭一波 罗兵 吴志刚 黄丹 高启国 王小佳
【目的】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鉴定甘蓝自交不亲和决定因子S位点富含半胱氨酸蛋白/S位点蛋白11(SCR/SP11)与S位点受体激酶(SRK)胞外域(eSRK)片段间可能的相互作用区域。【方法】以结球甘蓝B3为材料,利用分子克隆技术,分别构建以pGBKT7为载体的全长SCRB3、SCRB3-1、SCRB3-2的重组诱饵质粒;以pGADT7为载体的全长eSRKB3、eSRKB3-1、eSRKB3-2的重组激活域(AD)质粒。用PEG/LiAc法将上述重组诱饵质粒转化感受态酵母菌Y2HGold,重组AD质粒转化感受态酵母菌Y187;Y2HGold[pGBKT7-SCRB3-s]、Y187[pGADT7-...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陈桂平 赵财 冯福学 殷文
以玉米间作豌豆为研究对象,在隔根和不同灌水水平下,研究了根间作用和水分对间作豌豆根瘤数及根瘤重的影响,分析了根瘤数和根瘤重与豌豆产量的相关关系,以期为干旱条件下提高间作豆科的结瘤固氮能力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与玉米间作不利于豌豆根瘤的形成,单作豌豆根瘤数较未隔根、部分隔根和完全隔根间作豌豆的根瘤数分别高16.0%-17.8%、26.2%-59.5%和37.9%-69.9%,根瘤重分别高26.9%-49.9%、129.2%-155.2%和170.6%-136.9%。2)间作群体内,充分的根间作用有利于增加豌豆的根瘤数和根瘤重,未隔根与完全隔根间作豌豆相比,其根瘤数和根瘤重分别高18.8%-...
关键词:
间作 供水水平 隔根 豆科 结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