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01)
- 2023(10050)
- 2022(8122)
- 2021(7389)
- 2020(6015)
- 2019(13808)
- 2018(12684)
- 2017(24623)
- 2016(12370)
- 2015(14269)
- 2014(14014)
- 2013(14096)
- 2012(13447)
- 2011(12460)
- 2010(12860)
- 2009(12503)
- 2008(11446)
- 2007(9974)
- 2006(9177)
- 2005(8743)
- 学科
- 济(80925)
- 经济(80870)
- 业(34609)
- 管理(33366)
- 企(28474)
- 企业(28474)
- 融(27539)
- 金融(27539)
- 中国(25409)
- 方法(24695)
- 银(24104)
- 银行(24099)
- 行(23447)
- 地方(23258)
- 数学(21486)
- 数学方法(21379)
- 业经(17202)
- 财(16619)
- 制(15216)
- 农(14850)
- 地方经济(14682)
- 产业(14113)
- 贸(12588)
- 贸易(12575)
- 易(12182)
- 学(11958)
- 中国金融(11325)
- 体(11061)
- 农业(10713)
- 务(10153)
- 机构
- 学院(184708)
- 大学(184042)
- 济(99121)
- 经济(97528)
- 研究(69631)
- 管理(67498)
- 中国(60174)
- 理学(56874)
- 理学院(56263)
- 管理学(55645)
- 管理学院(55280)
- 财(44197)
- 京(37602)
- 科学(34688)
- 财经(34578)
- 经济学(34057)
- 所(33738)
- 中心(32768)
- 经(31370)
- 经济学院(30542)
- 研究所(30117)
- 江(26741)
- 财经大学(25798)
- 北京(24521)
- 院(24451)
- 融(23564)
- 金融(23184)
- 农(23002)
- 范(22207)
- 州(22120)
- 基金
- 项目(113615)
- 科学(90905)
- 研究(87192)
- 基金(84217)
- 家(70954)
- 国家(70396)
- 科学基金(61069)
- 社会(60927)
- 社会科(58169)
- 社会科学(58157)
- 基金项目(43448)
- 省(43135)
- 教育(37744)
- 划(35156)
- 资助(34479)
- 自然(34320)
- 自然科(33506)
- 自然科学(33503)
- 编号(33094)
- 自然科学基金(32954)
- 发(27982)
- 成果(27312)
- 国家社会(26588)
- 重点(25899)
- 部(25611)
- 创(24437)
- 发展(24283)
- 展(23967)
- 课题(23485)
- 性(23222)
- 期刊
- 济(115928)
- 经济(115928)
- 研究(66303)
- 中国(37208)
- 融(36344)
- 金融(36344)
- 财(33679)
- 管理(27180)
- 科学(22080)
- 农(21632)
- 学报(21564)
- 经济研究(20799)
- 财经(19247)
- 大学(17804)
- 学学(16933)
- 经(16924)
- 业经(15475)
- 技术(15389)
- 问题(15033)
- 国际(14781)
- 贸(14202)
- 农业(13754)
- 教育(13614)
- 世界(12180)
- 技术经济(11227)
- 统计(9819)
- 理论(9280)
- 经济问题(9269)
- 商业(9263)
- 经济管理(8885)
共检索到3067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黄琪轩
当前,"新自由主义"国际秩序遭遇来自美国国内的严重冲击。这与一百年前,"古典自由主义"国际秩序遭遇来自英国国内的冲击十分类似。为何在一百年间,英美两国均遭遇国内对国际秩序的严重冲击?本文指出,各国不同的产业—金融联系是一项"关键前情"。在解除对资本跨国流动的管制后,英美两国疏远的产业—金融联系加剧了资本跨国流动带来的问题。由于缺乏国内利益纽带约束,能够"用脚投票"的英美两国资本生产意愿降低;相对当地政府以及普通民众的议价能力提升。资本分得更多的经济份额。由贫富分化引发的政治问题日益凸显。理性的政治家利用国内分化的政治结构,动员国内民众,给自由国际秩序构成巨大压力。与英美不同,德国等有着紧密产业—金融联系的国家,即便面临资本全球化浪潮,国内冲击自由秩序的压力相对较小。基于其政治经济安排的特点,中国能为维护国际秩序做出积极贡献。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王雷
美国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并不简单,它不仅仅涉及经济层面的问题,在更深的层面,还涉及两个重要的因果关联,即国际经济体系扩展、政治经济权力结构变迁与金融危机的关系,以及金融危机与近30年来美国国内政治重大变迁之间的关系。同时,此次危机的影响也远远超出了经济领域的范畴,导致了国家间权势的此消彼长,大国关系的明显变化,以及主要国家经济、政治、外交政策和战略的深刻调整。这一切都不可避免地会对现有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及其变迁产生重大影响。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徐忠
一、国际经济秩序与金融危机系统性的金融危机通常是由于宏观经济政策或经济体制存在问题,导致宏观经济基本面不佳。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需要各国政府及时发现问题,从宏观经济政策上或体制上着手解决。但在危机发生初期,为了防止危机的蔓延,阻止损失的扩大,需要存在...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韦正翔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刘守英 颜嘉楠
研究目的:从土地权利与社会秩序的关系视角为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土地制度变革提供政治经济学解释。研究方法:基于文献和政策梳理的制度变迁研究。研究结果:(1)中国共产党以土地革命发动农民群体,打破以精英结盟维稳为主导逻辑的社会秩序,使中国社会进入国家与社会一体化的整体体制秩序;(2)在整体体制秩序中,国家构建自上而下渗透与统合社会的政治经济体制,控制土地权利,为国家工业化进行资本积累;(3)当整体体制的推行对整体秩序的维系产生威胁,国家以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为起点,调整体制安排,进行朝向权利开放的改革来平衡国家与社会的利益;(4)讨论了中国朝向现代土地制度与现代化国家建设的可能路径。研究结论:土地制度变迁与社会秩序转型息息相关,土地问题始终是社会稳定与发展的重大问题。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金凤德
随着冷战格局的解体,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问题成了近年来国际社会的一大热门话题。东北亚自然也不例外。作为东北亚的一员,既然参与东北亚的经济合作,就不能不把“秩序”作为战略问题来加以考虑。本文就国际经济秩序、国际经济新秩序和东北亚经济秩序问题谈一些看法。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曹广伟 何章银 杜清华
本文以国家和市场为动力,以国际权力结构、国际经济制度、国际经济主导思想三个关键变量为维度,构建国际经济秩序演变的分析框架,并在这一框架指导下考察二战后世界性经济(金融)危机对国际经济秩序的冲击,深入探讨国际经济秩序在国家和市场双重力量推动下演变的原因、路径和趋向,以期发现国际经济秩序演变的内在逻辑和一般规律。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温俊萍
从经济社会学角度来看,作为沟通个人和社会的重要媒介,社会资本的存在促进了社会系统的协调运行,并维系了作为整个社会系统的物质基础——经济系统的正常秩序.
关键词:
社会资本 经济秩序 社会网络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乔纳丹·泰纳鲍姆 马宾
在哈利法克斯高峰经济会议时,法国总统希拉克说到现在世界金融市场上存在一个庞大的投机泡沫。希拉克警告世界经济面临危险,说这是“金融癌症”,它是由金融体系的不健康状况造成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圣明
本文对目前举世关注的国际经济秩序治理体制改革问题展开了深入研究与分析,阐明了国际经济秩序治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国际经济秩序治理体制改革的目标问题、国际经济秩序治理主体改革问题以及国际经济秩序治理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并在国际金融体制改革、国际贸易体制改革和国际投资体制改革方面提出了观点与建议。
关键词:
国际经济秩序 治理体制 治理主体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陈建奇 张原
金融危机以来我国经济体量逆市上升,跃居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进出口总量跃居全球首位,我国与外部深度融合,外部经济体波动或者国际经济规则的调整都可能对我国造成巨大影响,我国必须加快对外谈判以构建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国际经济秩序。同时,危机以来倡导贸易自由化的美欧发达大国率先挑起贸易保护,"中国威胁论"等持续升温,我国国际经济环境不容乐观。在此背景下,我国更加重视金砖峰会、上合组织峰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唐彦林
20国集团成功应对了2008年爆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这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而变革国际经济秩序也是20国集团取得的重要成果之一。从20国集团的构成来看,以20国集团为载体变革国际经济秩序具有了前所未有的合法性和有效性,为成员国协商国际秩序的变革从而构建新的"协商秩序"提供了平台,并成功促进了国际金融秩序的变革。尽管面临诸多制约因素,但20国集团变革国际经济秩序首要平台的地位和作用不会改变。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陈飞翔 吕冰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化,国际经济秩序已经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公共产品,对当前全球经济走势存在重大影响,是我国参与未来国际竞争中必须力争的一个战略制高点。当前国际经济秩序存在的严重弊端日益凸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美国主导建立的国际经济秩序越来越多地暴露出深层次的功能性缺失和结构性紊乱。一是垄断性增大参与全球经济竞争的准入成本,二是单边性使少数国家损害多数国家的利益,三是排斥性阻碍对发展道路的不同探索。全球经济格局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必须也应当对现有国际经济秩序进行深层的改革更新。判断国际经济秩序是否合理的唯一标准只能是多数国家的利益。规则的权威性起源于多数的认同,规则的有效性依赖于多数的遵从。...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安礼伟 马野青
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转型产生了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改善国际经济秩序的现实需求。对于国际经济秩序进行改善而非否定是中国利益之所在,中国可以通过"以市场换市场"的思路与发达经济体商签双边投资协定的方式,为中国企业获取战略性资产创造可预期的制度环境;通过"中国制造能力加发展中经济体要素禀赋优势"的模式,实现与发展中经济体的双赢合作;通过"制度性安排"和"非制度性安排"相结合的方式以及减少对于外部市场依赖等途径,提升在新国际经济秩序构建中的博弈力量,将经济实力转化为构建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影响力。
关键词:
国际经济秩序 新需求 政策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凌丹 刘悦 刘慧岭
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经济秩序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影响下开始新一轮调整,并在秩序理念、秩序内容、秩序适用范围、秩序质量以及秩序主导权上呈现出新的演化趋势。而国际经济秩序演化下伴随而来的全球生产要素流动变化也将对中国制造业产业链产生明显冲击,并从产业链联系、地位以及空间布局三方面影响我国产业链重构。我国应顺应国际经济秩序演化新趋势,从打通产业链联系、提升产业链地位、优化产业链空间布局以及营造良好重构环境四方面着手,助推我国制造业产业链重构,不断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关键词:
国际经济秩序 逆全球化 产业链重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