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2)
2023(32)
2022(35)
2021(72)
2020(28)
2019(102)
2018(84)
2017(108)
2016(56)
2015(70)
2014(50)
2013(38)
2012(37)
2011(41)
2010(58)
2009(50)
2008(53)
2007(31)
2006(26)
2005(16)
作者
(120)
(113)
(92)
(81)
(77)
(51)
(46)
(46)
(42)
(40)
(40)
(38)
(34)
(33)
(31)
(29)
(29)
(28)
(27)
(26)
(25)
(25)
(25)
(24)
(24)
(22)
(22)
(22)
(21)
(21)
学科
(207)
经济(207)
管理(133)
(125)
中国(111)
(111)
企业(111)
技术(84)
技术管理(71)
方法(55)
(49)
数学(49)
数学方法(49)
地方(43)
(42)
(40)
业经(38)
(34)
体制(33)
教育(33)
(33)
(32)
及其(32)
(32)
银行(32)
(31)
(31)
(31)
金融(31)
(30)
机构
大学(592)
学院(589)
(327)
经济(323)
研究(307)
管理(231)
中国(227)
理学(189)
理学院(187)
管理学(186)
管理学院(184)
科学(154)
(141)
(138)
(126)
(125)
研究所(123)
师范(110)
(110)
中心(104)
研究院(104)
科学院(102)
师范大学(98)
北京(96)
社会(93)
经济学(93)
(87)
教育(86)
(81)
经济学院(81)
基金
项目(349)
研究(309)
科学(305)
基金(251)
(229)
国家(224)
社会(217)
社会科(210)
社会科学(210)
科学基金(204)
教育(149)
(144)
基金项目(126)
(114)
创新(112)
(111)
(107)
自然(103)
自然科(101)
自然科学(101)
自然科学基金(101)
教育部(99)
国家社会(94)
编号(92)
课题(91)
成果(88)
重点(87)
(85)
(82)
重大(81)
期刊
(381)
经济(381)
研究(287)
中国(205)
管理(131)
教育(128)
学报(106)
(98)
大学(89)
经济研究(86)
(78)
金融(78)
科学(72)
学学(70)
图书(68)
技术(68)
会计(66)
(66)
世界(65)
科技(65)
(55)
业经(53)
农业(53)
书馆(48)
图书馆(48)
经济管理(47)
(43)
论坛(43)
国际(41)
财经(41)
共检索到11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范迪安  
在中央美术学院百年校庆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学校老教授亲切回信,高度赞扬老教授"辛勤耕耘,致力教书育人,专心艺术创作,为党和人民作出了重要贡献",对他们不忘初心,心系祖国接班人培养,对美育工作、美术事业发展不懈追求的高尚境界予以肯定,这充分体现了总书记尊师重教的真挚情怀和对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深切致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文化、文艺和教育发展作过一系列重要讲话,这次回信专门提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白长虹  
1919年,在两次试办高等教育受挫后,我国著名教育家严范孙、张伯苓先生以坚强的意志和教育救国的决心,创办了南开大学。今年恰逢南开大学建校百年,1月17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南开大学,充分肯定了南开爱国奋斗、公能日新的光荣传统和办学方向。习总书记说:"我们现在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阶段,我们要把学习的具体目标同民族复兴的宏大目标结合起来,为之而奋斗。只有把小我融入大我,才会有海一样的胸怀、山一样的崇高。希望你们脚踏实地,在新的起点做出你们这一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苏舒  
去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深情阐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近代以来最伟大的中国梦。中国梦汇聚了广大人民的共同理想,实现它要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每个中国人的梦,要依靠人民来实现,不断为人民造福。自鸦片战争以来,一代代仁人志士为国家发展前仆后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任德奇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党的领导下,我国现代金融体系从无到有、由弱变强,不断发展壮大。交通银行(以下简称"交行")作为一家有着百余年历史的商业银行,不仅是捍卫国家权益、振兴民族经济的实践者,也是服务国家发展、维护金融稳定的奋斗者。特别是1987年重新组建以来,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张景云  东佳祺  
"瑞蚨祥"是拥有百年积淀的纺织品零售品牌。1862年(清同治元年),创始人孟传姗以"瑞蚨祥"三个字创建字号,祈福瑞气吉祥,财源茂生,不仅为品牌增添了美好的寓意,体现出深厚的中华文化基础,同时独树一帜的青蚨传说,还为品牌名称打造出闪闪发光的记忆点。1893年,瑞蚨祥进军京城,利用40年的时间,在北京前门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2021年中国品牌日活动在上海举行何立峰在致辞中指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品牌发展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是新时代推进品牌建设的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品牌是高质量发展的象征之一,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题中应有之意。打造知名品牌,丰富优质供给,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扩大国际经贸合作的重要途径。要不断提升中国产品和服务质量及其影响力,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更好满足群众的消费需求,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共同开创品牌发展美好未来。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李文军  
2009年3月16日,创造了"中华第一速"——时速394.3公里的中国北车股份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唐车公司),与用户签订了新一代高速动车组列车订单,价值274亿元。唐车公司此次承制的新一代高速动车组将与京沪高速铁路一起,用全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任浩  甄杰  
本文以组织间关系为视角探讨管理学近百年来的演进脉络与发展创新,认为管理的对象即以人为主体的岗位、部门、组织各层面由组织内部向组织外部外溢,并使管理形式呈现出点—点、点—链、点—网,以及多形式网络关系的跨层次特征。组织间关系管理手段在演进过程中形成了包括关系识别、构建、维持和优化的协调系统,并且,管理内容、知识资源共享互动问题日益突显和受到关注。在分析管理学演进与创新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组织间关系管理的理论模型,并对模型构成要素进行了阐述。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四清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带领中国人民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的重要历史时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通篇融汇百年来中国共产党践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所进行的奋斗、牺牲和创造,深刻揭示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严清华  
中国百年经济理论创新的三座里程碑严清华20世纪对中国来说确实是一个极不平凡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中国的社会经济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的变革并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在此期间,中国经济始终在世界经济体系中居于独特的重要地位,中国的经济发展始终面临着特殊的国际、国内背...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胡和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全党的重大政治任务。高等学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以来,各高校认真贯彻中央精神,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和"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好大学"这两个根本问题,认真谋划安排,精心组织实施,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学习实践活动的各项工作,呈现出领导有力、发动广泛、重点突出、统筹兼顾的鲜明特点,取得了一个个重要的阶段性成果。各高校结合自身实际,都有特色显明的载体,努力在"内化"和"转化"上花力气,探索出许多好的形式和做法。通过周密细致的动员部署,系统深入的学习调研,全面深刻的分析检查,已全面进入最关键的整改落实阶段。我们高兴地看到,学习实践活动使各高校进一步深化了用...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吴文刚  周光礼  
中国学位和研究生教育发端于晚清,是西学东渐的产物。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制度变迁则是国外模式与本土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在中国现有的学位和研究生教育实践中,既有来自德国、日本、美国、苏联的元素,又有来自传统文化和本土制度环境的元素。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百年历程就是一个学习、模仿与改革、创新的互动过程,这个过程可以分为:早期探索(1900-1949)、改革发展(1949-1998)、创新与转型(1999年至今)三个阶段。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任保平  秦华  
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总结历史发展经验,带领中国经历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转折,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对外开放道路,推动了开放发展理论的创新。建党百年之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期,为了更好地在开放中推动我国发展,党中央对开放发展理论展开新探索,提出新时代的开放发展理念、高水平对外开放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开放发展是国家繁荣的必由之路,是中国共产党准确把握国际国内发展大势的先进理念,是党的领导下我国开放的观念、开放的体制、开放的格局和开放包容的态度,推动我国同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杨灿明  
理解中国战胜农村贫困的百年实践,需立足中国农村发展的历史脉络;读懂中国特色减贫思想,需紧扣中国减贫的价值理念,把握中国减贫实践的历史逻辑、制度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中国消除农村贫困主要经历了5个阶段,即初心与使命驱动下的革命式减贫阶段、制度保障下的救济式扶贫阶段、深化农村改革下的开发式扶贫、市场化导向下的培育内生动力减贫阶段,以及习近平新时代精准扶贫阶段。各历史阶段的减贫战略,在思想与理论上是一脉相承的,也是减贫理论与实践探索的融合、发展与创新。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精准扶贫思想,既是历任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减贫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也是在农村减贫实践探索中的重大创新,且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相适应。中国消除绝对贫困、实现全面小康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农村深化改革和经济发展中的带动力量,但更重要的是探索出了融合"理论、理念、制度和机制"为一体的综合性减贫体系,即创新发展了中国特色的减贫理论,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指引,充分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构建了"政府、市场和社会"多方联动的减贫机制,从而形成了值得国际社会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学习和借鉴的"中国智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