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66)
- 2023(7518)
- 2022(6128)
- 2021(5917)
- 2020(4998)
- 2019(11914)
- 2018(11351)
- 2017(21551)
- 2016(11134)
- 2015(12830)
- 2014(12780)
- 2013(12593)
- 2012(11573)
- 2011(10423)
- 2010(11154)
- 2009(10929)
- 2008(9603)
- 2007(7949)
- 2006(7112)
- 2005(6662)
- 学科
- 济(47965)
- 经济(47927)
- 业(29946)
- 管理(28677)
- 融(26600)
- 金融(26599)
- 企(25414)
- 企业(25414)
- 银(23224)
- 银行(23216)
- 方法(23096)
- 行(22576)
- 数学(21110)
- 数学方法(20584)
- 中国(20360)
- 财(12673)
- 制(11521)
- 中国金融(11083)
- 农(11072)
- 业经(10211)
- 地方(10134)
- 贸(9906)
- 贸易(9894)
- 易(9706)
- 理论(9267)
- 务(8470)
- 学(8439)
- 财务(8432)
- 财务管理(8413)
- 企业财务(8033)
- 机构
- 学院(152723)
- 大学(152593)
- 济(66447)
- 经济(65101)
- 管理(57977)
- 研究(52960)
- 理学(49490)
- 理学院(48978)
- 中国(48364)
- 管理学(47832)
- 管理学院(47567)
- 京(32325)
- 财(31021)
- 科学(29862)
- 中心(26923)
- 所(26242)
- 财经(24371)
- 研究所(23760)
- 农(22582)
- 经(22204)
- 江(21753)
- 经济学(21201)
- 北京(20967)
- 业大(20247)
- 融(19610)
- 金融(19240)
- 范(19167)
- 经济学院(19077)
- 院(19068)
- 师范(18969)
- 基金
- 项目(100147)
- 科学(78536)
- 研究(73549)
- 基金(72503)
- 家(62892)
- 国家(62406)
- 科学基金(53625)
- 社会(46572)
- 社会科(44415)
- 社会科学(44406)
- 省(38729)
- 基金项目(36754)
- 教育(34517)
- 自然(34087)
- 自然科(33391)
- 自然科学(33388)
- 划(32766)
- 自然科学基金(32764)
- 资助(31800)
- 编号(29793)
- 成果(24506)
- 重点(23237)
- 部(22112)
- 发(21845)
- 创(21406)
- 课题(20880)
- 创新(20080)
- 国家社会(19531)
- 教育部(19311)
- 科研(19209)
共检索到2426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苗永旺 王亮亮
随着美国金融危机的不断升级,人们开始关注此次金融危机是否是一次全球新型金融危机?它是否以一次全新的模式爆发?它与以往的金融危机相比有什么不同?本文以历史的视角,从百年来全球主要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金融危机爆发前主要经济指标和金融危机爆发后经济恢复的速度等角度对20世纪以来全球主要金融危机模式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每次金融危机爆发前,其主要经济指标都呈现出极大的相似性,次贷危机也遵循了这一模式。除此之外,本文还对金融危机后主要经济指标的恢复时间上进行了对比分析。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原因 模式 比较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苗永旺 王亮亮
随着美国金融危机的不断升级,人们开始关注此次金融危机是否系一次全球性新型金融危机?它是否以一种全新的模式爆发?它与以往的金融危机相比有什么不同?本文拟从历史的视角,从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金融危机爆发前主要经济指标的波动情况、金融危机后政府的救市政策及其效果及金融危机的波及范围等角度对20世纪以来全球四次主要金融危机模式进行对比分析。最后,本文给出了通过比较而得出的结论与启示。
关键词:
金融危机 经济指标 救市政策 比较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斌
泡沫经济和外部冲击是一百年来经济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经济危机指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爆发的生产过剩危机。自1825年英国爆发第一次经济危机以来,资本主义经济从未摆脱过经济危机的冲击。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国家采取了宏观调节措施,试图"熨平"周期,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特征已不明显。金融危机是指某国或地区的全部或部分金融指标(如利率、汇率、证券、地价、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金融危机又可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基本指标国家(地区)GDP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失业率(%)199619971998①199619971998①199619971998②中国③9.68.87.28.32.84.03.03.14.0香港特区5.05.23.06.05.74.52...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李勇 陈耀刚
美国华尔街危机是包括银行、保险公司、对冲基金等机构在内的全面危机,是各类机构以高杠杆进行金融市场交易类业务并导致巨额亏损的后果。美国独立投行的消失也并不意味着投行实体的消失,以大型银行为主体的金融控股集团确实具有更强的抗风险能力。承销、并购、财务顾问等投行业务在中国仍然前景广阔,但金融市场交易领域的创新确需谨慎。在重塑国际金融新秩序的关键时期,应尽快打造中国世界级的金融企业,继续以"商投"模式为基础,构建以大型银行为主体的综合化金融集团;在允许参股基金、租赁、保险和信托公司的基础上,继续扩大银行业务范围。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沈建光 肖红
次贷危机愈演愈烈,对美国实体经济产生巨大冲击,亦对金融市场影响深远。本文将次贷危机与美国80年代的储蓄信贷机构危机、北欧90年代金融危机,30年代大萧条和日本90年代银行危机等主要金融危机进行了细致的比较分析,并得出政府救市的经验教训。
关键词:
次贷危机 历次金融危机 比较 政策反应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王京凯 赵彦
本文在肯定公允价值是未来会计计量发展方向的同时,也指出目前在实践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会计应当公正、客观地反映经济活动,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而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是通过会计计量属性来反映的。就公允价值计量在金融危机中的表现来看,笔者提出,应减少公允价值计量在实践中的应用,确立以历史成本会计模式为主,公允价值会计模式为辅的混合成本模式。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周芳芸
在金融危机中受灾的东亚国家在经济复兴上采取了两种不同的样式:马来西亚模式和 IMF模式。本文从两者的产生背景出发,比较了两种样式的内容,并就近年来各自的 发展进行评价。
关键词:
金融危机 经济政策 经济复兴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严先溥
本文通过中、美两种不同消费模式的比较,得出中国消费转型的目标不是美国长期奉行的过度消费模式,而是要在保守型消费与过度消费模式间寻求适合我国国情的消费模式,即适度超前的消费模式。
关键词:
消费模式 消费需求 过度消费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轶
全球金融危机使各国的经济受到重创,也对中国的农村经济、农民生活带来严重影响。本文分析了金融危机对中国农业的影响,指出只有金融业的大力支持才能发展农村经济,积极应对危机。并通过介绍国外的几种金融支农模式,提出对中国农业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启示。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刘日红 李强
受金融危机导致的去杠杆化、去债务化、财富效应缩水等因素影响,近期美国消费需求出现明显萎缩,有看法认为金融危机后美国将被迫调整低储蓄高消费模式,增加国内储蓄,倡导理性消费,实现世界经济"再平衡",未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贾保华
东亚金融危机:是“模式”的问题吗?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贾保华自从去年7月东亚金融危机以来,亚洲或东亚“模式”引起了许多人的怀疑和批判。其中最有权威的意见来自国际货币基金的执行主席康德苏,去年12月1日他宣布:亚洲经济模式已经过时①。这种观点大体上是从下面...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赵建中 陆丰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全毅 尹竹
东亚发展模式在这次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中暴露出严重的局限性,其依靠投入与出口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形成了对美国市场、美元及美国金融的高度依赖,使得本次危机透过金融渠道、货币渠道以及商品渠道对东亚经济体造成前所未有的冲击。东亚国家与地区应以这次危机为契机,调整其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即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来建立以技术进步和效率提升为动力,内需主导与外需相结合的全面促进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同时,加强区域合作,形成亚洲区域内经济循环机制,以期有效缓解外部冲击。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胡雪萍
美国长期奉行的过度消费模式是本次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诱因。这种过度消费模式的形成既有其传统习惯的原因,也有其理论渊源和政府政策的引导。反观中国的消费模式,尽管已经发生或正在经历转型,但总体来说还是一种谨慎型消费,正是这种谨慎型消费,成为了中国抵御本次国际金融危机的一道屏障。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应加快消费转型的步伐,大力促进适度消费,以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
金融危机 消费模式 消费转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