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73)
2023(12537)
2022(10916)
2021(10597)
2020(8668)
2019(20555)
2018(20211)
2017(38075)
2016(20522)
2015(23390)
2014(23300)
2013(23273)
2012(21456)
2011(19520)
2010(19158)
2009(17601)
2008(17112)
2007(14183)
2006(12375)
2005(10950)
作者
(58239)
(48445)
(47659)
(45746)
(31003)
(23009)
(21794)
(19089)
(18484)
(17009)
(16635)
(16336)
(15235)
(15125)
(14964)
(14731)
(14301)
(14123)
(13738)
(13571)
(11854)
(11771)
(11447)
(10854)
(10762)
(10715)
(10566)
(10469)
(9650)
(9470)
学科
(86692)
经济(86600)
管理(55993)
(51475)
(41713)
企业(41713)
方法(39758)
数学(35079)
数学方法(34754)
中国(27595)
(21014)
(18561)
(17821)
(17476)
贸易(17468)
地方(17288)
业经(17080)
(17006)
(13957)
农业(13929)
环境(13707)
(13471)
理论(12729)
(12175)
银行(12142)
(11970)
金融(11969)
技术(11839)
(11657)
(11324)
机构
大学(293450)
学院(287720)
(122019)
经济(119574)
管理(116086)
研究(103744)
理学(101164)
理学院(99949)
管理学(98338)
管理学院(97801)
中国(77332)
(64098)
科学(62792)
(51768)
(51448)
研究所(47229)
中心(45711)
(42940)
财经(42286)
北京(41342)
业大(41271)
(39170)
师范(38885)
(38852)
(38228)
(37952)
经济学(37071)
农业(33637)
经济学院(33396)
师范大学(32214)
基金
项目(202147)
科学(159863)
基金(149347)
研究(147733)
(130264)
国家(129261)
科学基金(111062)
社会(94526)
社会科(89590)
社会科学(89567)
基金项目(79684)
(74482)
自然(72095)
自然科(70448)
自然科学(70433)
自然科学基金(69161)
教育(66617)
(64510)
资助(61554)
编号(58698)
成果(47421)
(45660)
重点(44895)
(42770)
(41382)
课题(40084)
国家社会(39474)
教育部(39347)
创新(38664)
科研(38379)
期刊
(128332)
经济(128332)
研究(89638)
中国(52892)
学报(44275)
科学(42804)
管理(41869)
(38073)
(36471)
大学(33597)
学学(31237)
教育(30561)
农业(27427)
技术(23431)
(22665)
金融(22665)
经济研究(21445)
财经(20160)
业经(18527)
问题(18115)
(17240)
图书(16375)
(15070)
理论(14852)
(14758)
世界(14092)
技术经济(13836)
资源(13769)
科技(13686)
实践(13478)
共检索到4220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许学强  姚华松  
在收集和整理1900—2009年国内主要地理及相关期刊和外文相关期刊基础上,对近100多年中国城市地理学研究成果进行系统分析。首先,对我国城市地理研究历程进行回顾。其次,对城市地理研究的核心主题和内容进行归纳,大致包括城市化、城市(区域)体系、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城市技术地理和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的中国城市地理研究等方面。最后,对我国城市地理研究进行简要评价,并提出未来我国城市地理学有待加强的若干建议:①加强"过程机理和互动关系"的城市地理研究;②加强"全球视野和地方行动"的宏、微观并举的研究;③加强"地理社会与文化转向"的城市社会与文化地理研究;④加强"区域差异性"的城市地理研究。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许学强,周素红  
在收集和整理1980—2000年国内主要地理及相关期刊和外文相关期刊的基础上,对8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地理学的发展进行回顾。分别从城市空间结构、区域城镇体系、城市化、新领域与新方法以及其他相关研究等方面,总结我国城市地理学研究领域和主要研究成果,分析研究趋势,并借鉴国外的经验,展望我国城市地理学的发展。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于涛方  吕拉昌  刘云刚  孙斌栋  汪明峰  
城市地理学是研究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城市形成发展、组合分布和空间结构变化规律的科学,既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又是城市科学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城市化的加速发展为中国城市地理学乃至世界城市地理学的发展提供了直接的营养。回顾过去几年中国城市地理学的发展,归纳起来呈现如下几方面的特点:中国城市地理学研究与国家经济建设的热点总体同步;在城市化、城市群/圈等领域积极参与国家战略和城市建设实践;强调定量和计量手段的科学研究悄然成为潮流;积极开辟和强化中国城市地理学研究的新基地、新力量;以更开放、更创新的视野,积极开创前沿性、战略性的新研究领域;推出年青人等计划初现成效。与国外相比,中国城市地理学在城市化和城市体系研究方面已形成自己的独特理论,并具有高度的实践性,中国城市地理学更好地实现了从知识生产到知识应用、反馈、知识再生产的良性循环。展望城市地理学的学科发展趋势,中国城市地理学在城市化加速的今天,认识城市、改造城市的道路仍任重而道远。为此我们一方面需要面向城市化背景,进行中国城市地理学理论和实践的战略思考,缩短中国城市地理学与主流的城市地理学的距离,通过大人文与大科学交融进行城市地理学方法论的建立和完善、国际视野和地方行动;另一方面需要面向国家"十二五"等近期发展目标和重点,积极的设计和执行中国城市地理学近期行动计划。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方创琳  陈田  刘盛和  
本文回顾了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建所70年城市地理与城市发展研究的变迁历程,并将其划分为缓慢探索阶段(1949-1980年)、积极参与阶段(1981-1990年)、快速拓展阶段(1991-2000年)和逐步深化阶段(2000年以来)4大阶段,系统总结了城市地理科研工作者在中国设市预测与规划调整、中国城镇体系规划理论与方法、中国城市化进程及其资源环境效应、中国城市群与典型都市密集区、全国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城市发展与规划、不同空间尺度的城市空间结构与城镇产业布局决策支持系统、城市发展一系列重大问题等方面取得的开拓型研究成果。在未来发展中,将继续把城市化进程及资源环境保障程度与城乡统筹机理模式、城市群形成发育、产业集聚与空间重组的动力机制及支撑效应、城市发展战略与城市空间结构优化、低碳城市与生态城市等新型城市发展模式等作为重点研究方向。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刘云刚  
以《地理学报》、《地理科学》、《地理研究》自创刊至2009年底所刊载的城市地理学相关论文共523篇为数据源,对中国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动态进行了统计分析。从论文数量、研究类型、研究方法、研究主题、作者单位等方面归纳了城市地理学研究的动态特征,并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估算了核心作者群及其论文情况。研究结果表明,自1980年以来中国城市地理学的研究视角由侧重宏观逐步转变为宏微观并重,使用数量方法的研究明显增多,基于案例分析的实证研究逐渐成为主流。在研究主题上,城市化、城市体系、城市空间结构成为研究热点;在作者群变化上,核心作者人数及其论文篇数增加但比重下降,说明中国城市地理学正迎来一个百花齐放的时代。本文从学科建设的角度出发,呼吁中国城市地理学注重研究规范的引导和核心作者的培育,以利于学科持久健康发展。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C.D.哈里斯  李青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朱晓华,陆华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哈里斯  张文奎  
哈里斯教授1980年接受日本著名城市地理学家本内信藏的邀请赴日本讲学,本文是他1980年10月9日在日本成城大学的报告。内容简洁明确,对美国城市地理学的发展四个阶段的划分,脉络清楚,内容充实.对了解美国城市地理学的发展很有启发。因此,全文译出,以飨读者。美国城市地理学的发展,可划分为如下四个时期:1)做为专门学科以前的城市地理学;2)做为专门学科的城市地理学的产生;3)以计量化、模式化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王子媛  
回顾百年来南社研究的历史进程,从酝酿期社员具有政治性倾向的回忆话语,到草创期南社研究的政治化模式,再到拓展期南社研究的去政治化,最后至新生期的再政治化反思,南社研究产生了颇为丰硕的成果。南社研究存在着原始史料建设薄弱的缺陷,因此在数字人文视域下建立南社文献资料数据库迫在眉睫。全面梳理南社研究的历史进程可以把握南社研究的整体概貌,对南社研究进一步深入具有一定启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姚士谋,王成新,朱振国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明显加快。从国情分析可知,我国的城市化出现了五种特有的现象,这为城市地理学的研究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城市地理学在我国城市发展与城市化的重大问题研究上,长期以来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理论方法上也有重大建树,成为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研究领域中最为活跃的一支生力军。文章从我国实际出发,提出了城市地理学研究的思维方法及其若干新的研究领域。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周素红,阎小培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 ,城市地理学进入现代发展阶段。城市问题的增多和尖锐化、各种哲学思潮的介入与学科交叉的发展、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数量革命的爆发 ,使城市地理学中出现了方法论革命和多样理论探索 ,以寻求解决城市问题的方法。本文从城市地理学方法论的发展和面临的挑战出发 ,探讨信息科技发展下 ,特别是GIS及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支撑下城市地理学发展的方法论革命问题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阎小培,欧阳南江,许学强  
我们在1985年以城市地理为主要内容的人文地理会议上,宣读了一篇《努力发展我国的城市地理学》的文章,总结了我国城市地理发展趋势,指出西方城市地理学的发展及问题,提出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丰富检验西方城市地理学阶段,而要发展自己独特的城市地理学。为此,我们必须继承中国哲学传统,吸收西方哲学精华,加强城市地理理论方法研究,既要重视宏观的城市体系研究,也要进行不同类型的单个城市微观研究,填补某些空白。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冯兵  赵一  
以传统农耕经济为主的中国,土地问题是生存问题。在人地关系异常紧张的背景下,土地问题已不单是经济问题,更涉及社会稳定甚至政权的存续。新中国70年来,学界对这一重大制度变革给予了高度关注,研究成果颇为丰硕,研究视角日趋多样,研究重心有所转移,研究方法得以突破。但已有研究亦存在视角过于宏观,眼光有待下移,研究对象时间跨度亟需缩减,交叉学科方法运用仍需丰富等不足,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土地改革研究的进一步拓展,有赖于走出现有限局,由土地改革观察时代变迁,眼光可瞄准更宽广的视域,包括土地改革史料的整理和出版、新的主题与领域的挖掘、新的研究理论和方法的突破。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守春  
回顾了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以下简称地理资源所)历史地理学科组成独立学科建制以来的半个多世纪中,在历史自然地理、历史人文地理、历史区域地理与历史地图编绘等方面所开展的大量工作;尤其是在历史自然地理和历史区域地理研究方面更具优势,硕果累累,在国内外有广泛影响。在对历史地理学未来研究进行展望时,特别指出由于地理资源所历史地理学科建制撤销造成极大损失,呼吁重视历史地理学研究并恢复在地理资源所历史地理学独立研究机构建制。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雷  高菠阳  刘卫东  陆大道  陈汉欣  赵令勋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成立70年来,在工业地理学研究领域,取得了开创性的成就,贡献了大批科研成果,代表了中国经济地理学发展的方向与水平。本文首先回顾了中科院地理资源所工业地理学发展经历的3个阶段,包括:曲折成长时期(1940-1979),全面成长时期(1979-1997)和兴旺发达时期(1998-2009)。3个时期各有特点,但都围绕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开展工作。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工业地理学研究内容呈多元化趋势。近年来地理资源所工业地理学研究取得了4个主要成就,包括:任务带学科,结出丰硕成果;借鉴国外经验,编著国外工业地理及翻译方法论著作;实践出真知,以创新精神进行理论总结和提高;开拓新的领域,高新产业和公司地理开花结果。在此基础上,对今后地理资源所,乃至中国工业地理学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