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43)
- 2023(5911)
- 2022(4956)
- 2021(4880)
- 2020(3990)
- 2019(9555)
- 2018(9212)
- 2017(16345)
- 2016(8796)
- 2015(10452)
- 2014(10168)
- 2013(10308)
- 2012(10038)
- 2011(9507)
- 2010(9431)
- 2009(9052)
- 2008(9085)
- 2007(7763)
- 2006(7016)
- 2005(6763)
- 学科
- 济(43355)
- 经济(43309)
- 管理(21817)
- 业(19779)
- 方法(19527)
- 数学(17198)
- 数学方法(16967)
- 中国(16504)
- 企(15267)
- 企业(15267)
- 贸(10707)
- 贸易(10697)
- 易(10532)
- 财(9739)
- 农(9558)
- 学(9535)
- 制(8325)
- 融(7572)
- 金融(7571)
- 银(7315)
- 银行(7310)
- 业经(7211)
- 行(7149)
- 和(6864)
- 出(6469)
- 关系(6311)
- 策(6117)
- 农业(6064)
- 发(6055)
- 环境(5936)
- 机构
- 大学(140737)
- 学院(132823)
- 济(66250)
- 经济(65317)
- 研究(56256)
- 管理(46453)
- 中国(45246)
- 理学(38857)
- 理学院(38315)
- 管理学(37740)
- 管理学院(37474)
- 京(31969)
- 科学(30963)
- 财(30456)
- 所(28682)
- 研究所(25926)
- 中心(24043)
- 财经(24005)
- 经济学(22701)
- 经(22190)
- 北京(21653)
- 经济学院(20263)
- 范(19695)
- 师范(19614)
- 院(19568)
- 农(18264)
- 财经大学(18027)
- 江(17938)
- 科学院(17234)
- 师范大学(16544)
- 基金
- 项目(82407)
- 科学(66408)
- 基金(63735)
- 研究(61712)
- 家(56068)
- 国家(55694)
- 科学基金(46784)
- 社会(42269)
- 社会科(40223)
- 社会科学(40213)
- 基金项目(31563)
- 教育(28049)
- 自然(27678)
- 资助(27605)
- 自然科(27091)
- 自然科学(27083)
- 自然科学基金(26643)
- 省(25849)
- 划(24573)
- 编号(22558)
- 部(21044)
- 中国(20876)
- 成果(20713)
- 国家社会(19658)
- 重点(19273)
- 教育部(18442)
- 发(17650)
- 人文(16567)
- 大学(16203)
- 创(16157)
共检索到2221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求索
[作者]
段妍
中国共产党是高度重视并善于总结历史经验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百年奋斗历程中,我们党一贯重视学习和总结历史,一贯重视借鉴和运用历史经验,进而对如何总结历史经验形成了科学的方法论。即坚持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科学的辩证思维,这些科学的方法论对于新时代学习党史、总结历史经验具有重要的借鉴与指导意义。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吴德刚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始终把青少年教育作为党和国家的根本大计,这是我们党带领人民不断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100年来,党领导下的人民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并且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探索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之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促进教育公平取得重大进展,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得到全面发展;提高了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水平,培养了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大批人才;锻造了一支热爱教育事业的专业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100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和对教育的全面领导,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坚持立足中国国情办教育,坚持教育公平,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坚持教师为本,坚持依法治教,坚持学校、社会、家庭协同育人,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党教育发展的弥足珍贵的历史经验。新的历史时期,要始终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教育工作的正确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始终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引导当代青少年儿童坚定理想和信念;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学生服务的宗旨,遵循教育规律,不断提升教育工作科学性和实效性;坚持自信自强,守正创新,不断探索教育工作新思路新举措。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教育事业 重大成就 历史经验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谷玮 吴次芳 游和远 李冠 黄雪飞
研究目的:系统性梳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空间治理实践的历史变迁,总结建党百年以来党的空间治理的主要特征和历史经验。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和归纳总结法。研究结果:(1)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空间治理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4个阶段的历史变迁与演进,各时期面临的主要矛盾、空间治理重点和治理手段有较为鲜明的时代特征;(2)中国共产党百年空间治理历史经验为:主要矛盾与空间治理之间形成正向反馈机制,空间治理中政治性与科学性的统一,空间治理主体结构和手段在实践中不断优化。研究结论: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以来对空间治理的探索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应以坚持党的领导为前提,推动空间治理体系和空间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平衡空间治理中的多元取向,优化衔接空间战略布局。
关键词:
空间治理 中国共产党 归纳总结 历史变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晓玲
处理好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始终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问题。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先后制定和实施了均分土地、逐渐集体化、家庭承包制、三权分置等农村土地政策,推动了农村土地制度的日臻完善。共产党百年农村土地政策变革的历史经验表明:要坚持尊重农民、依靠农民、为了农民;要坚持农村土地农民集体所有;要坚持与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要坚持基层实践与顶层设计相结合。
关键词:
建党百年 农村土地政策 土地改革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邹一南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深入研究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百年历程,系统总结了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其中,党在领导农村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所取得的成就和积累的经验,是百年党史上极为浓墨重彩的一笔。本文梳理了百年来党领导农村发展的五大历史性成就,将党的百年农村政策的成功经验总结为始终坚持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始终坚持农民在农业农村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始终坚持与时俱进推进农村改革、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农村发展道路。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应继续发扬党的百年农村政策的成功经验,大力推进农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方面的改革和发展,加快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梁成艾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农民教育经历了在革命中重生、在建设中超越、在开放中繁荣、在创生中自信的大变迁,彰显出教育理念助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健全、教育目标助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需求的满足、教育内容助力自由全面发展理想人生境界的追求、教育途径助力农民主体地位和幸福生活诉求的回归、教育手段助力农民教育质量评价观测指标的完善的时代表征。可按照重视内涵建设,培育乡村振兴新农民;紧扣发展需求,增加农民教育获得感;坚持与时俱进,加快农民教育现代化的创新理路来促进新时代农民教育的大发展。
[期刊] 改革
[作者]
钟开斌
各种重大风险挑战伴随着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的全过程,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是中国共产党生存发展的首要任务。基于政党韧性的研究视角,构建"防备—管控—学习"的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全周期模型,以揭示中国共产党长盛不衰之谜。在领导革命、建设、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面临重大风险的表现形态、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目标定位和行动策略不同,先后经历了以求生存求发展求胜利、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为核心目标的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历程。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在艰难复杂的环境中不断发展壮大,首先在于它是一个韧性政党,面对各种重大风险挑战善于主动进行防范准备、有效进行管控处理、及时进行学习改进。
关键词:
韧性政党 风险治理 治国理政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饶武元 刘贺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是在党的奋斗实践中生成、淬炼和塑造出来的,它因党而立、因党而兴、因党而强,始终同党和人民的事业紧密相连。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建设蕴含着主体自塑与客体他塑的统一、国家利益与全球利益的平衡和国家实力与国际权利的协调三重内在逻辑。在不断提升党的国际知名度、国际影响力、国际话语权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积淀了无私为民的执政者、胸怀天下的奋斗者和全球治理的引领者等大党国际形象建设经验。新时代,伴随中国共产党走近世界舞台聚光点,需要进一步统筹"两个大局",夯实党的国际形象的客观呈现;坚持国际主义,完善党的国际形象的主观建构;强化舆论引领,提升党的国际形象的传播效果。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国际形象 国家治理 形象传播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邹璠 周力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史是一部党领导人民实现减贫与发展的奋斗史。为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减贫思想进行理论剖析与经验总结,文章系统梳理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减贫思想的演进脉络与逻辑,并基于近现代数据的历史对比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减贫成就。研究发现:(1)中国共产党的减贫思想演进经历了五个阶段,即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思想探索阶段(1921-1949年)、以制度为保障和以救济为手段的思想形成阶段(1949-1978年)、以深化社会体制改革为路径的思想发展阶段(1978-1986年)、以培育内生动力为导向的思想完善阶段(1986-2012年)、以精准扶贫为方略的思想创新阶段(2012年以后);(2)中国共产党减贫思想的演进逻辑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依循与创新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理论演进、从共享式增长到特惠式扶贫的战略演进、从政府包揽到多方联动的主体演进、从关注物质兜底到多维赋能的目标演进;(3)历史数据比对显示,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减贫成效斐然,农民生产与生活条件呈现质的飞跃。现阶段,巩固与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实现共同富裕,已成为党和政府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的重要目标,我国应在防止返贫的基础上,重视相对贫困问题,采用城乡统筹的方式促公平、谋发展。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减贫 思想演进 减贫成就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付高生
中国共产党的城市工作主要指中国共产党围绕城市这一场域开展的各项工作,是中国共产党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城市工作在城市建党的基础上,先后经历了革命夺城、工业兴城、经济富城、人民治城的演进历程,期间推动城市权利不断丰富、城市管理不断完善、城市工作领域不断健全、城乡融合不断深入,使中国城市从服务少数人利益的反动堡垒发展成为人民寻求美好生活的重要场域。中国共产党百年城市工作蕴含了诸多有益经验,其中坚持推进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中国化就是其中的一条宝贵经验,对于推进新时代的城市工作具有重要的启示。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钟慧容 刘同舫
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对现代化道路的艰辛探索已走过百年历程,回顾和总结其独特的历史性经验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的现代化发展,既遵循世界现代化的普遍规律,又以具体的思维方式和实践理路应对中国面临的特殊问题,体现为对世界现代化传承与超越的中国式道路;既立足于现实国情,又依据中国人民的意志进行道路的主体性选择和创造性发展,实现了现代化战略的阶段性推进。中国现代化实践的变革和所创造的"奇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力图克服"资本逻辑"宰制,指向人的现代化逻辑的根本价值旨趣;超越了"征服自然"模式,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存图式;打破了"国强必霸"的发展定式,实现了和平发展的文明之路。伴随着世界现代化进入深刻变革期,中国开辟的现代化之路日益展现出世界历史意义。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现代化 百年发展 历史经验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付高生
中国共产党的城市工作主要指中国共产党围绕城市这一场域开展的各项工作,是中国共产党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城市工作在城市建党的基础上,先后经历了革命夺城、工业兴城、经济富城、人民治城的演进历程,期间推动城市权利不断丰富、城市管理不断完善、城市工作领域不断健全、城乡融合不断深入,使中国城市从服务少数人利益的反动堡垒发展成为人民寻求美好生活的重要场域。中国共产党百年城市工作蕴含了诸多有益经验,其中坚持推进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中国化就是其中的一条宝贵经验,对于推进新时代的城市工作具有重要的启示。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刘丸源 邹曦
中国共产党百年减贫思想随着中国共产党百年减贫实践产生、发展和丰富,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思想中国化的重要成果。它经历了革命时代工农脱贫思想萌芽形成、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建设中反贫困思想探索、改革开放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扶贫开发思想形成与发展、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形成与完善等四个阶段。其内核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制度减贫与发展减贫的辩证统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必须坚持和发展这一思想,将其与新的背景和实践经验结合起来,巩固脱贫和减贫成果,为实现共同富裕战略目标服务。这一思想体系对当今马克思主义反贫困思想的发展创新、新发展阶段中国脱贫巩固与贫困治理、全球各国减贫事业发展都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邵光学
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宏观背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相关政策等角度综合考察,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经历了萌芽探索阶段(1921年~1977年)、制度开启阶段(1978年~1991年)、战略推进阶段(1992年~2001年)、框架完善阶段(2003年~2012年)、精准发力阶段(2013年至今)。通过分析各阶段具体特征及取得成就,可以归纳出中国共产党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经验:坚持党的领导,把稳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方向;注重农民群众参与,凝聚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合力;强化制度体系设计,推进农村生态治理现代化;聚焦绿色科技赋能,促进农村绿色高质量发展。这些经验对于全面推进乡村生态振兴、加快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要价值。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敏 汪勇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注重并大力推行制度治党。因为制度治党既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元逻辑"遵循,也是现代政治发展与政党治理制度化的"功能逻辑"表达。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制度治党,先后走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孕育与萌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的开端与探索、改革开放新时期的起步与型构、新时代的发展与完善的艰辛历程。这为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制度化推进提供了镜鉴启示,那就是必须坚持守正创新理念,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原则,必须坚持中国问题导向,让中国共产党制度治党辉映伟大新时代。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建党百年 制度治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