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94)
2023(12078)
2022(10201)
2021(9495)
2020(7589)
2019(17063)
2018(16590)
2017(30086)
2016(15940)
2015(17958)
2014(17445)
2013(17242)
2012(16302)
2011(15277)
2010(15169)
2009(14048)
2008(13650)
2007(11605)
2006(10522)
2005(9953)
作者
(44857)
(37417)
(37263)
(35227)
(23831)
(17890)
(16895)
(14490)
(14298)
(13180)
(12917)
(12663)
(11968)
(11866)
(11684)
(11636)
(11105)
(10793)
(10691)
(10658)
(9514)
(9175)
(8896)
(8668)
(8480)
(8378)
(8210)
(8126)
(7516)
(7415)
学科
(76643)
经济(76580)
管理(37946)
(35477)
中国(27953)
(25193)
企业(25193)
方法(24373)
地方(23401)
数学(21538)
数学方法(21394)
(21300)
(16805)
贸易(16791)
业经(16396)
(16283)
农业(14413)
(13604)
金融(13603)
地方经济(13500)
(13456)
(13320)
(13315)
(13273)
银行(13262)
环境(13087)
(13055)
(13000)
(10708)
发展(9954)
机构
学院(223720)
大学(221862)
(102159)
经济(100355)
研究(90066)
管理(78967)
中国(70515)
理学(66374)
理学院(65429)
管理学(64459)
管理学院(64023)
科学(52378)
(49468)
(45770)
(44143)
研究所(41392)
中心(39980)
(35680)
财经(34117)
(33263)
(33252)
师范(32981)
(32647)
经济学(32534)
北京(32286)
(31172)
经济学院(29132)
业大(28539)
科学院(27885)
农业(27621)
基金
项目(146280)
科学(116672)
研究(110567)
基金(106426)
(93040)
国家(92316)
科学基金(78283)
社会(72756)
社会科(69091)
社会科学(69081)
(55510)
基金项目(55094)
教育(49474)
(47790)
自然(46872)
自然科(45774)
自然科学(45763)
自然科学基金(44927)
编号(44048)
资助(42871)
(38623)
成果(36018)
重点(34330)
(32806)
课题(31890)
发展(31804)
国家社会(31313)
(31305)
(30603)
中国(29634)
期刊
(121518)
经济(121518)
研究(75514)
中国(52854)
(34491)
科学(32269)
学报(31628)
(31371)
管理(30941)
教育(27828)
(25115)
金融(25115)
农业(24484)
大学(24105)
学学(22276)
经济研究(21294)
业经(20000)
技术(18864)
财经(16973)
问题(15553)
(15503)
(14906)
国际(14638)
世界(14321)
(13918)
资源(12201)
图书(11102)
(10789)
论坛(10789)
技术经济(10592)
共检索到3640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曾刚  胡森林  
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当下,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格局演变的态势如何?哪些地域担当了区域增长极角色?推动区域发展的核心动力是什么?这些都是经济地理学者关心的问题。文章从科技创新、产业结构、经济发展三个方面入手,借助地理联系率、双变量Moran指数等分析工具,刻画2006—2019年中国区域发展格局的演变过程,分析内部作用机理,导出政策启示。研究发现:(1)2006—2019年,中国东西部发展差异呈现逐渐缩小态势,但南北发展差异却逐渐增大,我国东西"单向"发展不平衡的总体格局呈现出向东西、南北"双向"发展不平衡的方向演变。(2)城市群和中心城市对我国区域发展的支撑作用巨大,我国城乡"单向"发展不平衡格局向城乡、大城市与中小城市"双向"发展不平衡的方向转变。2006—2019年,19大城市群汇集了全国88%的GDP、93%的专利。(3)经济发展质量越来越高。"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政策效益呈现显现。2006年以来,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经济发展三者空间关联关系不断增强。此外,针对中国区域发展现实问题,提出了加大支持东北地区、边缘地区中小城市创新能力建设、高质量发展,扶持"双向飞地"建设等对策建议。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张宇燕  
2018年6月习近平主席对当今全球态势做出一个重要判断,即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一判断是笔者分析和把握现阶段纷繁复杂世界、顺应时代潮流、利用好发展机遇并成功应对挑战的出发点。对百年变局的理解可以从大国实力对比变化、科技进步影响深远并伴随众多不确定性、民众权利意识普遍觉醒、人口结构改变、国际货币体系演化、多边体系瓦解与重建、美国内部制度颓势显露和中美博弈加剧等八个维度进行。在百年变局背景下,还应特别关注那些没有发生明显变化的因素。正是这些"变"与"未变",构成了中国未来发展的国际大环境。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杨晓琳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主席这一重大论断,深刻揭示了世界新的时代特征。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伴生着百年未有之不确定性和百年未有之机遇。文章结合近年来博物馆的新变化、新特征、新功能,提出博物馆站在新时代的关口,要临"危"寻"机"。以博物馆为平台,充分发挥文化软实力的功能,破解当前严峻的"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信任赤字"问题,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中国方案。最后,从巩固"基本职能",彰显"当代功能";推进博物馆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博物馆新技术应用及科技成果转化;顺应文旅融合发展博物馆周边产业四个方面提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博物馆"文化担当"的具体举措建议。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邓力平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当前和未来国际税收发展所对应的常态环境,把握因"大变革"而形成的"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之世界格局变化趋势和"新旧动能转换、力量对比变化、体系深刻重塑"之大变局近期特征,对于中国国际税收研究十分必要。本文据此提出三个观点:一是要明确"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研究国际税收的最重要国际背景;二是要把握"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国际税收领域发展变化的全面影响;三是要依据"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来重新衡量和适时调整我国国际税收的研究重点。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朱琳   牟晓伟  
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能源供应链与贸易架构正经历调整与重塑。俄乌冲突、巴以冲突及中美贸易摩擦等一系列事件,将威胁能源供应链的稳定性,对中国的能源安全构成挑战,但也为中国参与全球能源贸易治理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因此,中国应坚守本土能源生产大国的战略定位,积极推进能源运输通道建设,稳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并坚定不移地扩大市场开放。中国将能够更加从容地应对全球能源供应链和贸易格局的重组,进而提升在国际能源贸易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更有效地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张一飞  
自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来,关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内涵界定、具体表现与发生原理的探讨主要集中于实力、科技与全球化三大方向。本文以世界范围、百年时长、质变现象、全新事物为边界,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定义为"全世界范围内,在至少过去百年的时间长度中所未见的质变现象",并从激情、理性和欲望的深度分别论述了全球性故事弱化、战争乏利可图、智能迅速崛起三种"大变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发生的根本原理在于人类正处于从物质主义时期向后物质主义时期的过渡时期,而后物质主义时期的图景尚未清晰,致使人类在新生变局中陷入各种两难境地。本文还为中国在大变局中提出了广泛承认他国独特性,专注解决国内后物质主义问题,尽快投入未来伦理与法律问题研究三种自处之道。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彭振宇  
黄炎培平民教育思想的历史意义主要体现在清醒的个人认知、社会认知、国家认知和教育认知,其当代价值主要在于深刻地回答了职业教育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怎么评等涉及职业教育发展的一系列根本性问题。挖掘和评估其平民教育思想的历史意义与当代价值,对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思考我国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此背景下,我国职业教育应该警惕特立独行、脱离国情和质量下滑三种危险,应该抓住寻找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道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管理制度、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生态体系四个关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夏芸  魏浩林  张茂  
本文基于中美间贸易战的背景,以2016~2020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分析了该事件产生的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与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关系及其影响机制,并得出以下结论:(1)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受中美贸易战的影响而相应提升,从而促进了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研发投入,并在政治关联、所处成长期、竞争程度等方面存在一定异质性;(2)基于融资的角度,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会提升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并且会降低企业的融资规模,具体来说,融资约束在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与研发投入之间的作用机制表现为“遮掩效应”,而不论是债务融资还是股权融资,在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与技术创新研发投入之间的作用机制都表现为“促进效应”。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裴长洪  刘洪愧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要论断,是我们观察和分析当今世界经济政治形势,深刻认识当今中国外贸潜在优势和发展机遇,谋划中国外贸高质量发展的思想指南。以穿越百年历史的眼光来梳理国际贸易发展,当今世界正处于价值链贸易向数字贸易转型的历史转折时期,既面临贸易增速下降、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挑战,也蕴含贸易结构变迁,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和供应链变化和调整的新机遇。经过40多年发展,中国外贸已经积累了若干优势,特别是已经有能力通过构建良好的营商环境和运用国际经贸规则来获得新技术的外溢和延伸,有能力开辟新的市场,形成新的产业链、价值链和供应链及三者的统一联系。站在历史高度前瞻外贸高质量发展,中国应努力的目标有:稳定货物贸易进出口增长速度,继续优化贸易结构,保持合理的贸易顺差;努力发展服务贸易,争取到2035年服务出口占世界的15%以上;抢占数字贸易发展先机,成为全球数字贸易领先国家;画好共建"一带一路"的"工笔画",继续开拓新市场,降低对欧美市场的依赖,形成新的国际供应链关系;提高外贸的人民福祉和发展获得感。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天祥  万悦  易福金  
202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这一年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历史节点,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具有标志性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大头”和“重头”在“三农”,基础和潜力也在“三农”。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广大农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周长鲜  
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关键时期,为了在国际层面讨论与建构共识,有必要对政治发展理论的研究内容、理论谱系及其面临的挑战进行全面分析。为了解释二战后新兴民族国家经济起飞、政治转轨和社会转型等问题,政治发展理论从一开始就在研究内容上具有鲜明的实用导向性,并随着历史演进而形成了相对庞大的理论体系。但由于中外学界关于其理论范畴存在多种争议,该理论日趋成为一项极具挑战的研究领域。文章通过对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政治发展实践的系统考察,将政治发展的理论体系归结为由现代化理论、依附理论、世界体系理论及全球化理论所组成的理论体系。当然,该体系仍需不断发展。尤其是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特殊历史时期,随着全球化风险格局发生演变,原有理论暴露出研究模式单一、范畴界定过于狭窄、方法论和经验研究不足等问题。对此,要进一步提升政治发展的理念、健全中层支撑理论,要完善"多层治理"之间的平衡机制,并结合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的有益探索及其伟大实践,促进人类政治文明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徐海芬  
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秩序重塑,大国力量对比日趋平衡、经济遭遇"反全球化"、社会信息化充满变数、文化多样化催生"模式之争"、国际危机常态化、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中国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中央,面对百年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当前中国必须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开放、科技兴国、大国外交等战略,积极谋求自身发展,主动参与全球治理,全面提升综合实力,全力打造大国形象。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张玉良  
中国大企业在这场百年未遇大变局中如何持续成长?我认为有四点值得高度关注。一是不断深化内部体制机制改革。从国有企业来看,混合所有制改革非常重要,同时要解决内部机制问题。体制机制互为作用,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樊纲  
一、全球化面临"大变局"当前,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我们对国际格局的重大判断。谈"大变局"首先要从全球化谈起,因为自由贸易、贸易的发展、贸易规则的变化等,都是全球化的组成部分。全球化有其演化过程。最初是指殖民地方式下的全球化,是所谓的"全球化","二战"后殖民地纷纷独立,开始了新一轮的全球化。新一轮全球化,由跨国公司主导,推动资本和技术在全球流动和配置,获得了包括发达国家政府、跨国公司、工会组织等的一致支持,反倒是落后国家担忧发达国家通过资本的投入,对其"变相"奴役和剥削。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瑶馨  
农业议题是中国和拉美地区国家合作的重要领域,农业合作也日益成为中拉协同发展的新样板。当前中拉农业合作参与主体、产品种类、合作渠道日益多样化,在农业贸易、农业投资、科技合作等层面呈现新的趋势。面对新冠疫情与俄乌冲突等全球危机的交织演进,中拉农业合作在气候变化应对、地缘政治风险外溢、域内政治因素影响等方面以及产业链、技术分工、企业国际化等环节面临多重风险隐患。因此,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应同拉美国家一道,强化在基础设施建设、地缘风险评估,以及多边规则运用等层面的合作,推进中拉农业合作不断加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